4.1.1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教案)
《4.1.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

《4.1.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成都市第二十小学付江平设计思路说明: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有着重耍的意义。
学生在初中对圆的平血几何性质己有了 i定的了解和研究,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用解析法研究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类比前面确定直线的方法得到圆心与半径大小确定后,圆就确定下来,再利用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剖析方程的基本元素,辅之以练习加以巩固,以变式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问题的设计中,由易到难,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设计环节,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以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容量加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髙。
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重视教学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增强了信心。
一、讲什么1.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在原点的标准方程、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思想方法:类比法;(3)能力素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
2.内容解析:解析儿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儿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 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另外,本节课的学习是通过由特殊到一般逐步展开的,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34_1_1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4.1.1圆的标准方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程;③会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①通过几何问题代数化来定量描绘圆的相关知识,深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使用观察、类比、联想、猜测、证明的合情推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圆的知识的学习,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
2.教学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掌握(2)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3)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3.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4.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承上启下请同学们欣赏此图,看看会联想到什么?二.创设情景,启迪思维;逐步探究,获得新知探究一: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圆的定义及画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圆规,画一个圆心为(2,-3),半径为5的圆。
2.根据以上画圆的过程,讨论以下问题.(1)确定一个圆需要哪几个要素?(2)此圆上任一点M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试用数学语言描绘!(3)以A(a,b)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任一点M(x,y)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试用数学语言描绘!(4)你能将上述表达式转化成关于圆上任意点M(x,y)的横纵坐标x,y 的方程吗?3.获得新知圆的标准方程:圆心为C(a ,b),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是:探究二:1. 在上一章学习直线与方程时我们知道直线的几何要素是两点(或一点和斜率)。
当给了直线方程,我们能够求出直线上点的坐标(或斜率);给了两点(或一点和斜率)能够求出直线方程。
那么对于圆,我们是否也能够这样2.根据探究一得出的结论讨论以下问题.(1)已知圆的标准方程,能否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①(x+1)2 +(y-1)2 =1②x 2 +(y+4)2 =7(2)已知圆心坐标和半径能否求出圆的方程?①圆心在 C(-3,4),半径为 ;②圆心在C(-8,3),且经过点M(-5,-1);(3)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 B(7,-3),C(2, -8),求他的外接圆的方程。
411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教案

《4.1.1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授课时间:2017.6.9 授课地点:尤溪晨光中学高一(5) 授课教师:朱兴炬一、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反之,会根据圆的标方程,求圆心和半径;②会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③会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三、内容分析: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四、教具学具的选择:多媒体、圆规、直尺、课件.五、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六、教学过程教教师活师生交设计意环节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1. 为4米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从实际问题出发激2.7引入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学生学生阅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新课米,高为3米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读思考. . 情和兴趣这个隧道?确定直 2. 在直角坐标系中,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什么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复习、回忆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通过师生合作交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学过的知识,思引出复习旧知识,流,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考、回答问题 . .新知识这个方程又有什么特征呢?课件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学生阅读.让学生清楚本节.标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圆的基本条件为圆心教师引导学和半径,设圆的圆心坐标为培养学生独立思A(a,b),半径为r。
教学设计3:4.1.1 圆的标准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圆心、半径,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形成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3.理解掌握圆的切线的求法.包括已知切点求切线,从圆外一点引切线,已知切线斜率求切线等.把握运动变化原则,培养学生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欣赏和体验圆的对称性,感受数学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特点的明确.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吗?圆的方程怎样来求呢?这就是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本节课题:圆的标准方程.(三)新知探究问题1:已知两点A (2,-5),B (6,9),如何求它们之间的距离?若已知C (3,-8),D (x ,y ),又如何求它们之间的距离?问题2: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问题3:下图中哪个点是定点?哪个点是动点?动点具有什么性质?圆心和半径都反映了圆的什么特点?问题4: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是两点或一点和倾斜角,那么,决定圆的条件是什么?问题5:如果已知圆心坐标为C (a ,b ),圆的半径为r ,我们如何写出圆的方程?问题6: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问题7:根据圆的标准方程说明确定圆的方程的条件是什么?问题8:确定圆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问题9:坐标平面内的点与圆有什么位置关系?如何判断?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4.1.1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2.理解并掌握切线方程的探求过程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2.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运用观察、类比、联想、猜测、证明等合情推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 通过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掌握。
(二)教学难点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教学方法选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回忆圆的定义是什么?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点和倾斜角也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一个圆呢?二、新知探究:设M (x ,y )是圆上任意一点,圆心坐标为A (a,b ),半径为r ,则M 点到A 点的距离|MA|=_____________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边平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归纳知识点(一):圆的标准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圆心是______,半径是_____圆心在坐标原点,则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四、小试牛刀:例1、(1)圆C :22(1)(2)4x y ++-=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什么?(2)写出圆心为A (2,-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1M (5,-7),2M (5-,-1),3M (-2,1)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C 上⇒22200()()x a y b r -+-=点00(,)P x y 在圆C 内⇒22200()()___x a y b r -+-点00(,)P x y 在圆C 外⇒22200()()___x a y b r -+-五、夯实基础: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在点C (3,-2),半径为3(2)圆心在点C (8,-3),经过点P(5,1)(3)以线段12P P 为直径,其中1(4,9)P ,2(6,3)P(4)A (5,1)、B (7,-3)、C (2,-8)三点在圆上跟踪训练:1、 求满足下列各条件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在点C (3,-4),经过点P(2,0)(2)以线段12P P 为直径,其中1(4,5)P --,2(6,1)P -2、若点(1,1)在圆22()()4x a y a -++=的内部,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和特点。
3、能够根据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坐标变换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盘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征。
提问学生如何描述一个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标准方程。
2、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定义是:平面内到定点\((a,b)\)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2)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设点\(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圆的定义,点\(M\)到圆心\((a,b)\)的距离等于半径\(r\)。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sqrt{(x a)^2 +(y b)^2} = r\)两边平方可得:\((x a)^2 +(y b)^2 = r^2\)这就是圆的标准方程。
(3)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方程\((x a)^2 +(y b)^2 = 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a,b)\)和半径\(r\)。
当圆心在原点\((0,0)\)时,圆的标准方程为\(x^2 + y^2 =r^2\)。
3、例题讲解例 1:已知圆的圆心为\((2,-3)\),半径为\(4\),求圆的标准方程。
解:因为圆心为\((2,-3)\),半径为\(4\),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 +(y + 3)^2 = 16\)例 2:求以点\((-1,2)\)为圆心,且过点\((3,4)\)的圆的标准方程。
首先计算半径\(r\):\(r =\sqrt{(3 + 1)^2 +(4 2)^2} =\sqrt{16 + 4} =2\sqrt{5}\)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 + 1)^2 +(y 2)^2 = 20\)4、课堂练习(1)已知圆的圆心为\((-3,4)\),半径为\(\sqrt{5}\),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4.1.1圆的标准方程 优秀教案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难点: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探究合作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写出圆心在A(2,-3),半径为5的圆方程,并判断点M1(5,7)、M(-5,-1)是在这个圆上.
由上面的探究得出结论:由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唯一的圆.
一起探究:
点M(x1,y1)在圆内的条件是什么?在圆上,圆外呢?能给出其判定方法?
(判定方法:点与圆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大小)
2题
2.教材第119页例2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教师:
1.导学生观察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然后做题巩固,并找一同学进行板演.
2.教师根据板演以及下面同学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学生:
(1)根据圆的方程形式特点记忆
(2)完成练习
(3)根据老师的讲解纠正自己出现的错误
(二)灵活应用
教材第119页例1.
(3)解答教材第121页练习第3题
四、反馈训练
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提高学生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问题的呢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教师让学生定时训练,并巡视发现出现的问题.
《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教学设计

4.1.1圆的标准方程一、教学分析在初中曾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所学知识及前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解析法研究圆的方程、它与其他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
同时,圆是特殊的圆锥曲线,因此,学习了圆的方程,就为后面学习其他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圆的方程”一节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对圆的标准方程要求层次是“掌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应用意识,本节内容我采用“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二、三维目标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形成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会利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线,求圆的标准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我设置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利用圆的标准方程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例题二中我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这样的设计不但突出了重点,更使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本设计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的同时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尤溪晨光中学高一(5) 授课教师:朱兴炬
一、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反之,会根据圆的标方程,求圆心和半径;
②会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③会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
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内容分析: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四、教具学具的选择:多媒体、圆规、直尺、课件.
五、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得值,写出圆的标准待定系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