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新平法识图入门学习
00100_11G101钢筋平法讲座ppt课件

2024/1/26
10
03
11G101钢筋平法详解
2024/1/26
11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原位标注的内容及规定
17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 包括下料、弯曲、连接等,确保
加工精度和质量。
2024/1/26
钢筋安装控制
在安装过程中,确保钢筋的间距、 排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进行检查 和确认,确保钢筋安装正确、无松 动或变形。在浇筑过程中,注意保 护钢筋不受损坏。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钢筋平 法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 进一步加强,为钢筋平法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广阔 空间。
2024/1/26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 规定
2024/1/26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及规定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的 长度规定
12
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024/1/26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及 规定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及规 定
扣筋和跨板受力筋的标注 及长度计算
13
【平法识图】(1)11G101-1平法标准(柱)

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
2.3. 截面注写方式 1)截面注写方式系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 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2)按表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 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 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 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 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 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 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b1、b2
3)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 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 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1
各种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9d+2max(10d,75)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1.9d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图 梁的平面注写示例
表
代号 KL WKL KZL L XL
梁编号
序号 ×× ×× ×× ×× ××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A)、或(××B) (××)、(××A)、或(××B) (××)、(××A)、或(××B) (××)、(××A)、或(××B)
11G——101-图集平法学习归纳

11G——101-图集平法学习归纳前言在学习图集平法时,我遇到了很多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手,我很难理解它的原理和应用。
然而,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学会了如何应用图集平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对正在学习图集平法的人有所帮助。
什么是图集平法?图集平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差异。
其中,图集是指一个分布图,平法指平方差,也就是每个点和平均数的差的平方。
如何使用图集平法?使用图集平法的第一步是计算每个组的平均数。
然后,计算每个组中每个数据点与该组平均值之差的平方。
这些差异的平方和被称为“平均平方偏差”。
接下来,通过比较平均平方偏差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最后,使用统计测试(如F检验)确认这些差异是否是显著的。
图集平法的优点•图集平法可以对多组数据同时进行分析。
•它可以检测到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并提供有关哪些变量可能与这些差异有关的信息。
•图集平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类别数据和连续数据。
图集平法的缺点•图集平法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可能是一项耗时且复杂的工作。
•图集平法只适用于每组数据的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的情况。
•图集平法不能提供有关数据分布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是否存在偏态或峰度。
实例分析以一个虚构的例子来介绍图集平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对三组学生进行了成绩统计,分别是数学、物理和英语。
数据如下:Mathematics: 70, 75, 78, 80, 85Physics: 60, 62, 68, 70, 77English: 75, 78, 83, 87, 92首先,需要计算每组学生的平均分。
数学:77.6分,物理:67.4分,英语:83分。
接下来,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该组平均值之差的平方:Mathematics: (70-77.6)^2=47.04, (75-77.6)^2=6.76, (78-77.6)^2=0.16, (80-77.6)^2=5.76, (85-77.6)^2=53.16Physics: (60-67.4)^2=53.16, (62-67.4)^2=28.09, (68-67.4)^2=0.36, (70-67.4)^2=6.76, (77-67.4)^2=91.84English: (75-83)^2=64, (78-83)^2=25, (83-83)^2=0, (87-83)^2=16, (92-83)^2=81计算每组学生数据的平均平方偏差:mean square deviation for Mathematics: 222.08mean square deviation for Physics: 180.42mean square deviation for English: 37.2最后,使用F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11G101-2学习资料

11G101-2图集(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学习资料一、总则:1.0.5: 楼梯的平法注写方式包括平面注写、剖面注写和列表注写三种;1.0.6: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 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其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对应关系必须一致, 以保证基础、柱与墙、梁、板等用同一标准竖向定位。
为方便施工, 应将统一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分别放在柱、墙、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
1.0.8: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施工, 在具体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以下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2、注明楼梯所选用的砼的强度等级和箍筋级别, 以确定相应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
当采用机械锚固形式时, 设计者应指定机械锚固的具体形式、必要的构件尺寸以及质量要求。
3.注明楼梯所处的环境类别。
4、当选用ATa、ATb、或ATC型楼梯时, 设计者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给出楼梯的抗震等级。
5.当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可选择的构造做法时, 写明在何部位选用何种做法。
楼板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 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中规定:当设计按铰接时, 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 且平直段长度≧0.35Lab, 弯折段长度15d;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 且平直段长度≧0.6Lab, 弯折段长度15d;设计者应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种构造, 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写明, 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图中注明。
6.当选用ATa、ATb型楼梯时, 应指定滑动支座的做法。
当采用与本图集不同的做法时, 由设计者另行处理。
8、当具体工程需要对本图集的标注构造详图作某些变更时, 应注明变更的具体内容。
9、当具体工程中有特殊要求时, 应在施工图中另加说明。
1.0.10:本图集所有楼梯踏步段的侧边均与侧墙相挨但不相连。
11G1011梁板柱平法学习笔记

11G101-1一、柱平法施工图——柱平面布置图注明:各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相应层号,上部结构嵌固部位;1.列表注写方式1)柱编号:柱类型、代号、序号柱总高、分段截面尺寸、配筋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可编为统一编号,需表明截面与轴线关系。
框架柱KZ框支柱KZZ芯柱XZ梁上柱LZ剪力墙上柱 QZ框架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以上,以变截面或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根部标高位置:KZ 、KZZ ——基础顶面标高XZ ——根据结构需要而定的起始位置标高LZ ——梁顶面标高QZ——墙顶面标高3)柱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类型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表示注矩形柱b×h b1、 b2, h1、 h2b1、 b2, h1、 h2 可为负值圆柱直径 d b1、 b2, h1、 h2d= b1+b2=h1+h2芯柱按构造确定定位随 KZ ,无需注写与标准图集构造相同时,设计无需注写4)柱纵筋全部纵筋——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相等时注写;其余纵筋——角筋、截面 b 边中部筋、 h 边中部筋;注:对称配筋矩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
5)柱箍筋①箍筋类型 1(m×n);m、n 分别为 b、n 边肢数;②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例:φ10@100/250(φ12@100)——柱箍筋为 HPB300 级钢筋,直径 10,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250;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为 HPB300 级钢筋,直径 12,间距为 100。
注:圆柱采用螺旋箍筋表示为L φ10@100/2506)需在表的上部或图中适当位置,画上工程设计的各箍筋类型图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并在其上标注于表中相对应的b、h 和类型号。
注:抗震,箍筋肢数要保证柱纵筋“隔一拉一”2.截面注写方式在柱截面上标注:柱编号、截面尺寸、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芯柱截面标注:柱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全部纵筋、箍筋。
11G101混凝土结构平法图集(学习课件)

03G101锚固长度表
11G101锚固长度表
最小锚固有长度的变化
03G101: 250 11G101: 200
保护层的变化
03G101: 11G101:
保护层是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影响:所有箍筋都发生变化,且对于多肢箍的长度计算将变得 更为复杂,拉勾也影响保护层的厚度.规范规定保护层大于50MM时需要做保 护层的防裂措施
规范参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 以及国外相应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从混凝土碳化、 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 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 筋、拉勾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新规范中 的保护层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加大。规范中对结 构所处耐久性环境类别进行了划分;
梁
纵筋绑扎搭接区加密
抗扭腰筋搭接也在其中……
梁
非框架梁上部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支座处设计是否按铰接应按设计说明思考!
梁 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端部支座为梁箍筋做法
图集未说明主筋做法, 一般设计详细的图纸, 会注明做法
梁 集中力处附加箍筋及吊筋
规范规定:
梁集中力处应全部由抗剪 横向钢筋承担;
也就是说,一般的有主梁 梁相交的,都应附加横向钢筋 (吊筋或附加箍筋),但是需 要由设计标注。
对应环境等级的修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 (mm)也进行了修改,对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 层厚度稍有增加,而对恶劣环境下的保护层厚度则增幅 较大。
v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 值应增加5mm;
箍筋增加非抗震具体做法
一般非框架梁为非抗震.
11G101平法施工图详解精讲

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要点之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应用理论三要点: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2.创造性设计内容由设计工程师按照数字化、符号化的全新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
3.重复性设计内容(主要为节点构造和构件主体构造)依据《广义标准化》思路和《构造原理》新理论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之一:分清本体构造与节点构造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本体构造”和“节点构造”两大部分。
明确分为两部分的工程意义之一,是解决错把本体构造当成节点构造的问题。
2、关于本体构造的关键点:①纵向钢筋的延伸长度(截断点);②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③横向钢筋的设置规格;④横向钢筋的构造形式;⑤本体加强构造,如:剪力墙边缘位置加强(暗柱、端柱及框支梁),剪力墙楼层位置加强(暗梁),主梁在次梁交叉部位加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等。
3、关于“名义构件(伪构件)”的概念:名义构件为非独立构件,如剪力墙边缘暗柱、端柱、暗梁、边框梁等,其实质为构件本体边缘或特定部位加强构造,与节点连接构造完全不同。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之二:分清节点主体构件与节点客体构件4、掌握“节点构造”的关键,为根据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体构件,谁为节点客体构件,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客体;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体梁为节点客体;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客体;梁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客体。
5、关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客体构件;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
6、关于节点客体构件:节点不属于客体构件,节点客体构件本体是从节点边缘起算;节点客体构件的钢筋如何进入节点,应根据其与节点主体的关联方式决定。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三:节点形状与连接配筋方式7、应分清节点关联形状为宽主体节点、宽客体节点、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还是单侧同面节点。
11G101-3平法标注解读

第二章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3) 附加箍筋和吊筋, 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 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 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第二章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2.梁编号的注写形式 梁编号中(XXA)表示梁一端悬挑,(XXB)表示梁两端有悬挑,
第二章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2) 梁下部纵筋: a 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下部纵筋写为6Φ 25 2/4, 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 25, 下一排纵筋为4Φ 25, 全部伸入支 座.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 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 25 放在角部, 2Φ 22 放在中间,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2Φ 25+2Φ 22. c 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例:B:2φ 20+(2φ 12)其中2φ 20表示梁底部贯通纵筋,(2φ 12)表示架立筋 2) 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注写时用“;”将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分隔开 3)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B:4φ 20;T:12φ 20 7/5,表示梁底部贯通纵筋为4φ 20;梁顶部贯通纵筋上一排为
第二章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四、 基础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
1、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 a 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写为6Φ 25 4/2, 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 25, 下一排纵筋为2Φ 25.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 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 25 放在角部, 2Φ 22 放在中间,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2Φ 25+2Φ 22.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 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梁的截面注写方法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
1
KL15环境描述: 楼层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mm,直径≤18 为绑扎连接,直径>18为机械连接,8米一个搭接接头。
悬挑板 平法标注
剪力墙平法识图
什么是剪力墙?
1、钢筋砼墙 2、主要用于承受水平荷载,也承受垂直荷载 3、适用于高层建筑物 4、是承重墙,厚度不小于140mm
5、剪力墙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类构件 6、剪力墙本身特有的内力变化与抵抗地震作用的构造特
点,决定了必须在其边缘部位及楼层位置加强配筋或局 部加大截面尺寸,墙柱实质上是剪力墙边缘的集中配筋 加强部位,暗梁、边框梁实质上是剪力墙在楼层位置的 水平加强带。
侧面筋,此时墙梁侧面构造纵筋与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设置相 同,所以在墙梁中仍需计算墙身水平筋。 2)剪力墙竖向筋在这些梁的位置是否存在?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暗梁,因此暗梁和 边框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长度的计算。
连梁主要用在门或窗洞口上,而上层也还有门或窗,所 以连梁一般是跨层的,在连梁范围里没有墙身竖向筋。
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 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 藏在柱内。由柱内内侧钢筋 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 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 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 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 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墙身的编号
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 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QXX(X排) 例: Q1(2)
(2)墙柱的分类与编号
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剪力墙边缘构件应按规定设计为 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仅用于一、 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墙肢。
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①洞口编号,②洞口几何尺寸, ③洞口中心相对标高,④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共四项内容。具体规定如下:
①洞口编号:矩形洞口为 JDXX(XX为序号),圆形洞口 为 YD XX(XX为序号);
②洞口几何尺寸:矩形洞口为洞宽×洞高(b×h),圆 形洞口为洞口直径D;
③洞口中心相对标高,系相对于结构层楼(地)面标高 的洞口中心高度。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低 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
墙柱类型
代号
序号
约束边缘构件
YBZ
××
构造边缘构件
GBZ
××
非边缘构件
AZ
××
扶壁柱
FBZ
××
注: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 翼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四种。
核心部位 扩展部位
各
类约
墙束
柱 的 形
边 缘 柱
④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剪力墙的钢筋
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 洞口四大部分构成 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
拉筋和洞口加强筋; 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
其钢筋主要有竖向纵筋和 水平箍筋; 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 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1)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1)剪力墙身水平筋在暗梁、连梁、边框梁处是否仍然设置? 当图纸上未注写时,表明设计并没有为这些梁单独设置
柱平法识图
1、柱的分类编号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剪力墙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QZ
序号 xx xx xx xx xx
注:编号时,当柱的总高、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对应相同, 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仍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 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 框支柱。
❖ KZ1集中标注: ❖ 650*600:表示柱的截
面尺寸 ❖ 4 22:表示角部纵筋
为4根22的 二级钢 ❖ Ф10@100/200:表示
箍筋为10的一级钢和距。 ❖ b边中部配5 22纵筋 ❖ h边中部4 20筋
2、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5)注写箍筋 注写箍筋,包括箍筋级
别、直径及间距 ; 当柱箍筋间距有两种时,
板的平法识图
底筋:x方向,y方向
端支座面筋:负筋(扣筋、盖筋、盖铁),分布筋
中间支座面筋:负筋,分布筋
温度筋:x方向,y方向
马凳Βιβλιοθήκη 垫块1、板的分类与编号
板类型 楼面板 屋面板 悬挑板
代号 LB WB XB
序号 ×× ×× ××
2、板的表示方法
板
板
的
的
传
平
统
法
标
标
注
注
注:未注明分布筋间距为 8@250,温度筋为 8@200
式
构 造 边 缘
各柱 类 墙 柱 的 形 式
其 他 墙 柱
(3)墙梁的分类与编号
墙梁类型 连梁
连梁(对角暗撑配筋) 连梁(交叉斜筋配筋)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暗梁 边框梁
代号 LL LL(JC) LL(JX) LL(DX) AL BKL
序号 ×× ×× ×× ×× ×× ××
连梁: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接墙肢与墙 肢 ,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
连梁的作用:
剪力墙的连梁虽然属于水平构件,一般都是由于 开洞形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将两片剪力墙连结在一起。 当抵抗地震作用时使两片连结在一起的剪力墙协同工 作,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与连梁相连的墙 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1)列表注写方式
(2)截面注写方式
(3)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
1)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 的平面定位尺寸。
原位标注的内容 ➢梁支座上部纵筋 •多排钢筋,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两种直径,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梁上部、下部钢筋 •用“;”将梁上部、下部钢筋分开,上部钢 筋在前,下部钢筋在后
集中标注示例:
f 8 @ 100 (4 ) 150 (2 ) 13f 8 @ 100 (4 ) 150 (2 ) 2 25 + (4 12 )
(1)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平面标注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 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原位标注 取值优先。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必注值:一、梁编号
二、梁截面尺寸 三、梁箍筋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五、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
用“/”区分箍筋加密区 和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 箍筋的肢数和复合方式 在柱截面配筋图中直接 表示。 ❖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 需在箍筋前加“L”。
3、柱的列表注写方式
柱表内容: 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尺 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 纵筋、箍筋(箍筋类型、配筋值)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柱根部标高为基础顶面标高; 芯柱的根部标高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其起止
(1)集中标注
④③②①集
差以贯板板中
(及通厚块标
相当纵,编注
对板筋 号的
于面, ,内
结标
容
构高
:
层不
楼同
面时
标的
高标
)高
。高
(2)板支座原位标注
非 悬 挑 板 的 原 位 标 注
一端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 两端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
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
(3)悬挑板平法标注
悬挑板 平法标注
XB1 h=120 B:XcΦ8@150 ,YcΦ8@200 T; XΦ8@150
3 22 ;3 20
原位标注示例: 梁支座上部钢筋
6 25 4/2 2 22+2 25
梁支座下部钢筋
6 25 2/4 6 25 2(-2)/4
1)大小跨梁的注写方式
2)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的注写
3)加腋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及截面尺寸的注写
4)附加箍筋和吊筋的表示
5)井字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井 字 梁 的 平 面 表 示 方 法
对于连梁和墙相连的特殊情况,常见的施工做法是将墙 竖向筋插入连梁内LaE。
剪 力 墙 身 水 平 筋
剪 力 墙 竖 向 筋
2、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1)注写柱编号 2)注写截面尺寸
矩形柱:截面尺寸 b×h
圆柱:在圆柱直径数 字前加 d 表示。
3)注写纵筋 当纵向钢筋直 径相同时,注 写全部纵筋 ;
2、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当矩形截面的角 筋和中部钢筋配 置不同时,纵筋 分角筋、b边中部 钢筋、h边中部钢 筋三项分别注写, 纵筋角筋在直接 引注中注写,b边 和h边中部钢筋在 截面上原位注。
标高; 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为墙顶部标高。
梁的平法识图
1、梁的分类编号
2、梁的表示方法
(1)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1)大小跨梁的注写方式 2)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的注写 3)加腋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及截面尺寸的注写 4)附加箍筋和吊筋的表示 5)井字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2)梁的截面注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