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高中化学 化学计算专题三 溶液溶解度pH值的相关计算

化学计算专题三——溶液、溶解度、pH值的相关计算[考点扫描]1.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2.有关溶液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知识指津]1.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近年来高考的热点有:固体、气体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等方面的转化关系的计算;利用溶解平衡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求解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等。
在进行溶解度计算时,一定要找出饱和溶液。
2.有关溶液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近年来高考的热点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有关溶液密度的估算;物质的量浓度与其实用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计算。
近年来高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变换设问角度使得“陈题”出新意,在溶液的计算中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3.溶液浓度配制的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由溶质的物质的量,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溶剂的体积不必求出,可由容量瓶的容积决定溶液的体积。
若用结晶水合物来配制溶液时,必须将结晶水合物的质量换算成无水物的质量,而结晶水合物的物质的量即为无水物的物质的量。
4.同一溶质的不同的浓度的溶液混合(包括溶液的稀释)的计算两种溶液的混合及某种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抓住这一关键,可列式进行计算。
溶液混合过程中,要注意溶液的体积一般不能相加(除非烯溶液体积相加与总体积变化不大可忽略)。
混合液的总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两种溶液的总质量除以混合液的密度而得。
5.各种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1)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1,而溶液密度的单位是L换算时要抓住溶液的密度这一桥梁,并注意单位的换算,因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3-1。
,为了统一,必须将密度单位换算成1000g·g·cmL(2)气体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气体溶解度是指1体积水最多可溶某气体的体积数,若1体积为1L,则换算时要注意1L水不是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只能通过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密度之比来求得,涉及到密度同样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 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56 64 64 56 x y 1.16 1.12
得: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二、液体差量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 的铁10g与5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 得液体质量为55.4g,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 Cu+CO2
28
44
12x克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44-28=16 18 -12 =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210x来自56∶54=10x∶5.4
56-2=54 55.4-50=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 水中,得到t℃时NaOH饱和溶液31.2g ,求 t℃时NaOH的溶解度.
解: 设生成NaOH质量为x,反应了水的质量为y
2Na + 2H2O = 2NaOH + H2↑
46 36
80
2
y
x
溶液质量增加 46-2=44
31.2-24.6=6.6g
解得:x=12g,y=5.4g
S=100×12/(31.2-12) = 62.5g
三、气体差量
例1.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原混 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2x%B. 大于2x%C. 小于2x%D. 无法计算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
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
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
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题型一:化学式的计算一、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土方法,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中的大蒜素硫化丙烯是杀菌的有效成分,1千克大蒜中含大蒜素125克,已知大蒜素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48.6%,氢元素质量分数8。
1%,求:(1)大蒜素硫化丙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1千克大蒜中含硫元素质量为多少克?(3)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二、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三.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四。
舟山虾蟹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废弃甲壳开发生产的可溶性甲壳素,是研制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新产品的重要原料。
但甲壳素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盐酸,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某工厂所用盐酸容器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已知甲壳素的化学式为(C8H13NO5)n,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甲壳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3)取上述20%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ml,问稀释后的稀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题型二:质量分数的计算五、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如图甲所示发生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0.5g,在分液漏斗内加入该过氧化氢溶液25g.完全反应后,称得发生装置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4.7g.请回答:(1)若要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则应选_________(选填“乙图”或“丙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且要慢慢地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读取量筒的气体体积.(2)请列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六、我校科学兴趣小组考察了钱塘江附近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如下数据:①该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用pH试纸测得pH=3;②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材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③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在7.0左右.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___调查(填“直接"或“间接”);(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____________;(3)经计算得知pH=3的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现假设中和池中有1。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高一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法归纳——平均值法在高一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在新高一的授课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题目让孩子们很头疼: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Al和FeB、Mg和ZnC、Mg和AlD、Mg和Cu通过对于孩子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在解题中,无论是南洋模范的四大名校,还是建平中学的市重点还是高桥的区重点,还是普高的孩子,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假设法,假设为纯金属,分别带进去计算,耗时耗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建议给到孩子解题思路: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28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28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28一个小于28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C通过教学归纳,目前来说孩子们在高一前两章的学习中主要会遇到四种题型:一、金属与酸的反应: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Fe 和ZnB、Mg和FeC、Mg和AlD、Zn和Cu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60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0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0一个小于60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A二、金属与氯气的反应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Cu和ZnB、Al和AgC、Fe和CaD、Cu和Ca解:n(Cl2)=71/71=1mol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Cl2→ MCl21 1x 1推出:x=1 mol则M=65/1=65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2/3= M Mg=24 M Zn=65 M Cu=64M Ca=40 M Ag=216(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5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5一个小于65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B金属和酸反应的题型与金属和氯气反应的题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于Cu、Ag等不和酸反应的物质来说,式量看做是无穷大,而在和氯气反应的时候,二价Cu则看作为64g/mol,一价金属Ag则看为2×108=216g/mol三、氢气和卤素反应例:有两种卤素单质共1mol,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卤化氢的平均式量为,则该两种卤素单质可能是()A、氟气和氯气B、氟气和溴单质C、氯气和溴单质D、溴单质和碘单质解析:设该卤素单质为单一卤素,即X2 + H2 → 2HX1 1 2推出n(HX)=2molM (HX)=molM (HF)=20 M (HCl)= M (HBr)=81 M (HI)=128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的卤化氢,或者为一个大于一个小于的卤化氢,则答案为:B四、复分解反应1、现有硫酸铵样品,期中可能混有Na2SO4、K2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高中高考化学总结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

高考复习化学计算专题考点打破考点 1以化学常用计量为切入点的计算◆操练 1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12-A . 500mL0.2mo l ·L 的 Na 2S 溶液中含AB . 44g 丙烷所含的共价键数为 9N A5氦气所含原子数为 N A C . 25℃,× 10 Pa 时, 4gD .标准情况下, 1.12 L 氢气( DT )所含的中子数为 0.15N A2-2 -的物质的量小于 0.1N A 。
B 项,烷烃的共价键数为: 3n+1,【分析】 A 项,因 S水解,故 S 所以 44g 丙烷 (1mol) 的共价键数为 10N A 。
C 项, 4g 氦气 (1mol)d 原子数为 N A ,与外界条件没关。
D 项, DT 含中子数为 3,标准情况下,1.12L 氢气 (DT)(0.05mol) 所含的中子数为 0.15N A【答案】 AB考点 2以热化学和电化学为切入点的计算这种题目常常有必定的综合性。
主要波及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盖斯定律的运用、电池反 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多以能源问题等社会背景为载体,既要 掌握核心知识,又要能从化学视角察看社会热门问题,能正确接受新的信息,具备用剖析的方法 解决简单化学识题的能力。
例题 2 北京奥运会火炬 “祥云”所用的环保燃料为丙烷(C 3H 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 65%的丁烷 (C 4H 10)和 35%的丙烷,亚特兰大奥运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 6)。
已知:C 3H 8(g)+ 5O 2(g) = 3CO 2(g) + 4H 2O(l) ;△ H 1=- 2220.0 kJ ·mol -1 C 3H 6(g)+ 9/2O 2(g)= 3CO 2(g) + 3H 2O(l) ;△ H 2=- 2059 kJ ·mol -1 2H 2(g) +O 2(g)= 2H 2O(l) ;△ H 3=- 571.6 kJmol · -1(1)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高一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法归纳——平均值法在高一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在新高一的授课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题目让孩子们很头疼: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Al和FeB、Mg和ZnC、Mg和AlD、Mg和Cu通过对于孩子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在解题中,无论是南洋模范的四大名校,还是建平中学的市重点还是高桥的区重点,还是普高的孩子,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假设法,假设为纯金属,分别带进去计算,耗时耗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建议给到孩子解题思路: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28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28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28一个小于28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C通过教学归纳,目前来说孩子们在高一前两章的学习中主要会遇到四种题型:一、金属与酸的反应: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Fe 和ZnB、Mg和FeC、Mg和AlD、Zn和Cu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60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0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0一个小于60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A二、金属与氯气的反应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Cu和ZnB、Al和AgC、Fe和CaD、Cu和Ca解:n(Cl2)=71/71=1mol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Cl2→ MCl21 1x 1推出:x=1 mol则M=65/1=65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2/3= M Mg=24 M Zn=65 M Cu=64M Ca=40 M Ag=216(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5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5一个小于65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B金属和酸反应的题型与金属和氯气反应的题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于Cu、Ag等不和酸反应的物质来说,式量看做是无穷大,而在和氯气反应的时候,二价Cu则看作为64g/mol,一价金属Ag则看为2×108=216g/mol三、氢气和卤素反应例:有两种卤素单质共1mol,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卤化氢的平均式量为,则该两种卤素单质可能是()A、氟气和氯气B、氟气和溴单质C、氯气和溴单质D、溴单质和碘单质解析:设该卤素单质为单一卤素,即X2 + H2 → 2HX1 1 2推出n(HX)=2molM (HX)=molM (HF)=20 M (HCl)= M (HBr)=81 M (HI)=128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的卤化氢,或者为一个大于一个小于的卤化氢,则答案为:B四、复分解反应1、现有硫酸铵样品,期中可能混有Na2SO4、K2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样品溶于水,跟足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则下列对该混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a2SO4B、一定没有K2SO4C、一定含有MgSO4可能含有Na2SO4D、一定只有MgSO4解法一:n[(NH4)2SO4]=132=设样品为单一的硫酸铵样品,则发生反应:(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1 1 1 2x推出:x=m(BaSO4)=233g/mol×=而硫酸钡沉淀实际的质量却为,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需要找到一个同为硫酸盐(MSO4),式量却要小于硫酸铵((NH4)2SO4)的样品M(Na2SO4)= 142 g/mol M(K2SO4)= 174g/mol M(MgSO4)= 120g/mol故只要存在硫酸镁的硫酸铵样品即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存在一些式量大于硫酸铵的杂质,故答案选C解法二:设样品为单一物质,设通式为MSO4则反应物和沉淀存在如下如下关系MSO4 ~ BaSO4↓1 1X 233推出:x=233 mol则M=233)≈131g/mol而硫酸铵((NH4)2SO4)的式量只有132,要使得平均式量为131,至少需要一个式量小于131的物质存在M(Na2SO4)= 142 g/mol M(K2SO4)= 174g/mol M(MgSO4)= 120g/mol 故答案选C2、有氯化钠样品(内含一种杂质)溶于水配成溶液,跟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则该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CaCl2B、KClC、MgCl2D、NH4Cl【解法同上】3、取9g两种碳酸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共产生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CaCO3和Na2CO3B、Na2CO3和K2CO3C、K2CO3和CaCO3D、CaCO3和MgCO3解:设样品为单一物质,设通式为MCO3则反应物和沉淀存在如下如下关系MCO3 ~ CO2↓1 1x =推出:x = mol则M=9/≈90g/mol要使得已知:M(CaCO3)= 100g/mol M(Na2CO3)= 106g/molM(K2CO3)= 138g/mol M(MgCO3)= 84g/mol要使得平均式量为90g/mol,要么两者皆为90g/mol,要么一个大于90g/mol,一个小于90g/mol故答案选D【补充练习】1、把含有某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等质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MgCl2中的杂质可能是()A、氯化钠B、氯化钙C、氯化钾D、氯化铝2、向含有克氯化钠和克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将析出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克。
根据此实验确定氟化银在水中的溶解性为()A 、易溶于水B 、比氯化银更难溶于水C 、与氯化银一样难溶于水D 、无法确定附录:一、终态分析法(元素守恒思想):终态分析法的思想相对比较抽象,高一的计算中考查较少,但是该种方法因为具备以辨别,计算简单,因为建议高一补充到终态分析法的思想,利于后期教学【例】有一在空气中暴露的KOH 固体,经分析测知其中含水%,K 2CO 3 %,KOH 90% 。
若将此样品先溶于 1mol/L 的盐酸里,过量的盐酸再用L KOH 溶液中和,用去KOH 溶液,则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孩子们在拿到这个题目之后,二话不说开始写方程,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算到后来,发现解决不了,这里建议引导孩子拿到题目不要急着动笔,站在整体的思路上去分析,提出“反应到最后溶液中所含溶质”,即可比较成功过的帮助理解到终态分析的思想含义反应至最后,溶质只存在KCl ,而K 元素的来源比较广泛,既有样品中K 2CO 3、 KOH 中引入的K 元素,也有后来中和过量酸所使用的KOH 中的K 元素,而Cl 元素的来源只有一个,所以从氯元素出发,即可解题HCl ~ Cl - ~ KCl1 1 1×1= x推出x=m(KCl)=×(39+=其实该法在计算中很少独立出题,主要还是和氯气的制备等方程式解题相结合,综合运用,题目的质量会更高,要求也更高例:实验室用克MnO 2跟50克%盐酸共热,问:(1)在标准状况下可产生的氯气为多少升(2)如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的损失,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到250mL ,取其中25mL 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得到沉淀多少克解析:(1)M (MnO 2)=87g/mol n (MnO 2)=MnO 2+4HCl(浓)∆−−→MnCl 2+C12↑+2H 2O 1 4 1 1 2x y则: n (C12)= V (C12)= L(2)利用元素守恒法更加便捷,生成的氯化银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为反应的盐酸盐酸的总物质的量为 消耗的盐酸为,则剩余的和硝酸银反应的盐酸为n (AgCl )=10= 二、差量分析法:差量法思想在高一上的考试中的主要考查形式不外乎复分解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以及卤素间的置换反应中所存在的计算题型,该计算思想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降低计算难度,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在于学生无法正确的分析差量产生的原因,该法是很好的解决过量和不足的计算思想例: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含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求:(1)通入氯气的体积()(2)原KBr溶液中,有多少克KBr参加了反应解析:氯气在和溴化钾反应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改变主要室友溴化钾转变为氯化钾所引起的质量的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差量成正比∆m=2M(KBr)-2M( K Cl)=2×80-2×=160-71=89Cl2 + 2KBr→ 2K Cl+ Br2 ∆m1 2 2 1 89=1、含有的溶液中通入Cl2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Br全部转化为NaClB、75%的Br-的离子被氧化C、75%的Br-未被氧化D、固体是由NaBr和NaCl组成解析:氯气在和溴化钾反应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改变主要室友溴化钾转变为氯化钾所引起的质量的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差量成正比∆m=2M(KBr)-2M( KCl)=2×80-2×=160-71=89Cl2 + 2KBr→ 2K Cl+ Br2 ∆m1 2 2 1 89x y z =x= y= z=n(NaBr )=103=则溴化钠的转化率为=50%A、B、C 均错误,答案选D,其实该题为单选题,所以在判断出溴化钠为反应完后即可得出答案选D综合题:1、将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灼烧(去除结晶水),留下残渣。
再将此残渣溶于水中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
求:(1)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溴化钾的质量分数【解析略】答案:(1)(2)%2、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重量比反应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