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通用课件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通用课件
自动化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分析 仪逐渐应用于红细胞形态学检 验,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红
细胞形态。
02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
适应症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助于判断贫血的 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 血等。
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通过对红细胞形态的观察,有助于诊 断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 疾病。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 ,呈现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营养不良、胃全切 除术后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呈 现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药物中毒、病毒感染等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异常,常见于老年人。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如晕厥等,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 患者应谨慎进行。
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状态
对于极度虚弱的患者,采血可能会加重其病情,应避免进行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
注意事项
采血前应告知患者采 血目的、方法及注意 事项,消除患者的紧 张情绪。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 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 准确性。
干燥、无污染。
试剂准备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适量的生理盐 水、瑞氏染液等试剂,确保试剂的 质量和有效期。
样本采集
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液样本,确保 样本量足够,且无溶血、凝血等现 象。
实验操作流程
样本处理
涂片制作
将采集的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抗凝处理,然 后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以便观察红细胞 形态。
将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然 后使用盖玻片轻轻压住,避免产生气泡。

形态学实验技术

形态学实验技术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
总结词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操作,实现基因的缺失、添 加或替换。
详细描述
基因敲除技术通过特定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将特定基因从生物体中剔除,以研究 基因功能和表型变化。转基因技术则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实现基因的添加或替换,用于改良生物 性状、生产转基因生物或治疗遗传性疾病。
通过观察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形 态学特征,研究肿瘤转移和侵袭的机 制,为肿瘤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分析
利用特定的染色方法和显微镜观察技 术,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进 行分析,以研究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机 制。
05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02
01
03
病理诊断
形态学实验技术

CONTENCT

•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 形态学实验基本技术 • 形态学实验高级技术 •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应用 •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
用 • 形态学实验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01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研究生物体或其组织 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发育过程的一门科学。
技术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技术局限性
当前形态学实验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实 验结果的重复性差、实验过程耗时费力、实 验结果的主观性强等。
改进方向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需要加强实验技术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同时,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形态 学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效率;此外,加强形 态学实验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的交叉融合, 拓展形态学实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植物形态学实验 PPT

植物形态学实验 PPT
2. 布局
绘图前,应根据绘图的数量和内容,合理布局图的位置。在每 个图所布局的范围内,图要画在实验报告纸的稍偏左侧,图中各部分 结构要在向右引出平行线末端予以注明,引线要齐,注字要工整。在 图的正下方注明图的名称,在绘图纸上方标明实验题目。
植物学实验 (Botany)
附:生物绘图
1. 观察 2. 布局 3. 绘图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轮纹、脐点。 2. 结晶体: (1)针晶:取鸭趾草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2)簇晶:取印度橡胶树叶作徒手切片观察。 四、作业要求 1. 绘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绘马铃薯块茎淀粉粒结构图。
植物学实验 (Botany)
附:生物绘图 1. 观察
必须认真观察所需画的对象,学习有关理论,搞清所需观察的 结构,掌握住各部分特征,画出结构中最本质和典型的部分,不 需要有什么画什么。要依据实际观察到的图象绘图,不要凭假想 ,不要单纯以书本照抄、照画,以保证形态结构的准确性,达到 生物图所具有的科学性。
植物学实验 (Botany)
(二)对比观察 1、间期 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称为间期。
其特点是细胞核较 大,呈球形,具有核膜 、核仁明显, 染色质 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 ,细胞质浓。细胞具有 旺盛的代谢活动,进行 大量的生物合成,为下 一 次分裂做物质和能 量的准备。
植物学实验 (Botany)
实验四、植物组织(附:徒手切片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类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特征; 初步掌握徒手切片技术 二、材料用品 芹菜、柑橘皮、黄豆芽、木芙蓉、各种组织的永久切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盐酸酒精溶液等 三、内容和方法 (一)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二)各类组织的观察 1. 机械组织 (1)厚角组织:取芹菜叶柄做徒手横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厚壁组织:纤维 取桑树皮离析材料永久装片观察

医学:一氧化碳中毒实验和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

医学:一氧化碳中毒实验和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

02
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概述
形态学实验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是指通过观察、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 发育过程,来研究生物学和医学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
分类
形态学实验技术包括组织切片技术、显微镜观察技术、细胞培养 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的应用范围
80%
医学研究
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在医学研究 中广泛应用,如病理学、药理学 、生理学等领域。
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药物筛选
利用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对药物作用 后的组织或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筛 选出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候选物。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组织或细胞形 态学变化,深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和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支持。
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毒性评估
利用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对受试物作用后的组织或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 受试物的毒性和潜在危害。
定量分析方法
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多为定性分 析,未来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 将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如图像分析、流式细胞术等。
跨学科交叉融合
形态学综合实验技术将与其他 学科交叉融合,如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等,以解决复杂生 物学和医学问题。
03
一氧化碳中毒实验的实施
实验前的准备
01
02
03
实验材料
准备一氧化碳气体、动物 模型、气体分析仪、呼吸 机等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 材。
观察指标
确定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的生 理指标,如呼吸频率、血压、 心电图等。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包括动物行为、生理指标变化 等。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绘制图表 等。

[整理版]形态学实验技术

[整理版]形态学实验技术

1.脱水:所谓脱水就是利用脱水剂将组织内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透明剂和石蜡或者火胶棉的渗入,这一过程称为脱水。

2 透明:为了使石蜡浸入到组织块内,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脱水剂混合,又能与石蜡相溶的媒介物质,这个过程称透明。

在制片过程中有两次透明,第一次是脱水后组织块的透明(目的是便于透蜡包埋),第二次是指染色后切片的透明(目的是有利于光线通过,便于显微镜观察)。

3.特殊染色:为了显示与确定组织或细胞中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需要分别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份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包括胶原纤维染色(Masson等)、网状纤维染色、弹力纤维染色、肌肉组织染色(磷钨酸)、苏木素、脂肪染色(苏丹III)、糖原染色、粘液染色等。

4、AB-PAS:阿利辛蓝过碘酸Schiff染色法,特殊染色的一种,其结果是中性粘液物质呈红色,酸性粘液物质呈蓝色,中性和酸性粘液的混合物呈紫红色.5、HE染色:在组织制片技术中,常规制片最广泛应用的是苏木素—伊红染色,又称HE染色。

染色方法: a.切片脱蜡至水,入苏木素液5分钟b.水洗,分化,蓝化。

c.入伊红液数秒,水洗,脱水透明封固 d.结果:细胞核蓝色,其他红色。

6、分化:在退行性染色中,需要某些特定的溶液将附着组织细胞上多余的染色剂脱去,从而使目的物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使目的物本身的色泽也深浅适宜。

这种选择的去除多于染色剂的过程,称为分化。

7、原位杂交:是核酸分子杂交的一部分,是将组织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来检测和定位核酸的技术。

它是用标记了的已知序列的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probe),通过杂交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检测和定位某一特定的靶DNA或RNA的存在。

8、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cMp),是指固着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的DNA 微点阵。

具体地说就是将大量靶基因或寡核苷酸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如硅片、玻璃片、聚丙烯或尼龙膜等载体上,这就是基因芯片。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1.了解基本的形态学实验技术,掌握形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掌握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熟悉不同类型的样本制备方法。

3.学习光学显微镜下的常见染色技术,如HE染色、PAS染色等,以及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实验技术:
(1)样本的取样和处理方法,如刮片、切片、抽样等。

(2)常见染色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如HE染色、PAS染色等。

(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如调整光源、对焦、调
节倍数等。

2.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
(1)样本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固定、冷冻切片、代替切片等。

(2)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调整电子束、对焦、调节倍数等。

(3)常见染色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如OsO4染色、UrAc染色等。

三、实验要求: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防护。

2.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3.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注意实验细节。

4.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备和试剂:
1.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其相关设备。

2.切片刀、切片机、刮片刀等样本制备设备。

3.染色试剂,如HE染色液、PAS染色液、OsO4染色液、UrAc染色液等。

4.其他常规实验设备和试剂。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形态学实验技术大纲
一、实验器材
1. 显微镜:用于观察标本的镜头;
2. 盖玻片:用于盖在标本上,防止干燥和污染;
3. 盛液器:用于装置溶液、脱水剂等试剂;
4. 切片刀:用于切制标本的刀具;
5. 玻璃棒:用于搅拌溶液或将标本放置到相应位置;
6. 夹子:用于夹取标本或者固定某些器材;
7. 试管、移液管等:用于处理和储存试剂或者标本。

二、实验步骤
1. 制备标本:将待观察的物种进行处理,制备标本。

如果是组织类标本,需要进行脱水、透明化和包埋处理;
2. 切制切片:将制备好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厚约0.01-0.05mm,用切片刀制备;
3. 干燥处理:将切片放在干燥器里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4. 上色:将热染液滴在切片上,染色10-15分钟,然后进行洗涤和刮干;
5. 盖玻片:用盖玻片盖好切片,并压紧,排除其中的气泡;
6.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切片,并记录下来。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需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2. 实验器材需自备,注意清洗和保存;
3. 实验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4. 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刀刃和刻刀;
5. 操作前要熟悉实验步骤,并严格按照要求实施;
6. 使用溶液时要按要求稀释或浓缩,不得随意更改浓度;
7. 操作完毕后记得清理工作台和仪器设备。

Morphology(形态学)PPT课件

Morphology(形态学)PPT课件

Derivflectional morphemes
.
9
Meaningfulness Understatement Supernatural Moonscape when
.
10
.
11

( word-like elements)
morphology: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for ms and classes of words.
.
2
3.2 morphemes(语素)
• A morpheme is a minimal unit of meaning or gramm atical function. (It i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linguistic unit of language, not divisible and analyzable into sm aller forms.) e. g: blackboard (two morphemes :black and board) friendly (two morphemes :friend and -ly) likes (two morphemes: like and -s)
5v+ed(past tense and past participle) 6v+en (past participle) 7adj+er(comparative) 8adj+est(superlative)
.
8
morphemes
Free morphemes
Lexical morphemes Functional morphemes
Free morphe mes wor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第一章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第一节概述
组织切片的制作技术属于组织病理学范 畴它是指采用包埋剂使组织内渗入某种支 持物质,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然后利 用切片机切成薄片,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 察。根据支持物的不同,有石蜡切片、明 胶切片、塑料切片、冷冻切片等类别。制 成的切片捞置于载物网上,经烘干后可进 行染色或备用。
ppt课件
19
常用的透明方法
二甲苯透明法(常用):彻底脱水的组织 块 二甲苯1 二甲苯2,此二步总的时 间不超过40分钟。
氯仿透明法:彻底脱水的组织块按 3:1 氯仿、纯酒精混合液1小时 氯仿1 - 2小 时 1:1氯仿石蜡混合液1小时。
ppt课件
20
五、浸蜡与包埋
浸蜡(paraffin infiltrating)和包埋(embedding)
剂相混溶,又能与包埋剂(石蜡)相混溶,起 到桥梁作用。
ppt课件
18
大多数脱水剂不能和包埋剂(石蜡)混溶, 故必须通过透明剂置换出脱水剂后才能进 行后续程序。 常用的透明剂 二甲苯:为最常用的透明剂,有毒、易燃、 易挥发;沸点1380C-1400C,长期接触对 粘膜有刺激作用。 氯仿: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 等。它比二甲苯透明力差,但不宜使组织 变脆,使大块组织的良好透明剂
ppt课件
11
固定的目的:
1.迅速防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防止自 溶与腐败使之尽量保持生前的形态结 构。
2.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糖、脂肪、酶等 成分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其原有 形态及特定位置。
ppt课件
12
3.能将细胞的半液体状变成半固体状, 使组织变硬以利切片。
4.可使组织内的各种成分产生不同的折 光率。
形态学实验技术
河北联合大学实验中心 李琪佳
ppt课件
1
重点介绍: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石蜡切片常规染色技术 石蜡切片特殊染色技术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的理论基础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 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ppt课件
2
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 microscope, EM)
ppt课件
4
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Microfluorimetry)
是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 其范围包括了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各种抗 原、蛋白、酶以及基因表达产物;还有细 胞内的核酸定量或DNA倍体、细胞周期分 析;尤其是癌基因的检测、血细胞表型分 析、细胞分子和粘附分子的检查、细胞凋 亡分析、肿瘤相关抗原及单种细胞的纯化。
4.防止变形:固定后的组织或多或少会产生 收缩现象
ppt课件
10
5 组织块力求小而薄:切块的大小、厚度及 质地决定了固定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取 材大小为2×1cm,厚度为2-4mm。
二、固定(fixation)
固定是将某些化学试剂(固定液)渗透到需 要保存或制作切片的脏器或组织、细胞中, 使其所含物质尽量保持在生活状态时的形 态结构和位置。
将组织内的水分用某些化学试剂置换出来 的过程
脱水的目的
标本经固定和水洗后,组织内有大量水份, 不能与二甲苯混溶,因此必须脱水。
ppt课件
16
常用的脱水剂和脱水方法
脱水剂有:乙醇、丙酮等
80% 酒精
30 分钟
95% 酒精
1-2小时
95% 酒精
1-2小时
100%酒精
1-2小时
100%酒精
1-2小时
ppt课件
2 取材部位及切面: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 组织结构明晰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取材部 位就必须熟悉机体的组织结构和解剖特点, 原则上应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 避开坏死出血区。
ppt课件
9
,甚至卷曲变形,特别是神经肌肉组织,可 将其两端扎在木片或小木棍上进行固定。 3.勿使组织受挤压:取材刀剪应锋利,切 开时取材刀严禁来回挫动,以避免组织结 构变形、细电子显微镜 3.电镜技术与生物医学超微结构 4. 细胞超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病理
ppt课件
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集高、精、
尖细胞分析及工程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该仪器 突破了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对细胞或组织内部进 行定位检测的限制,实现了对细胞内部光学断层 扫描成像。可检测细胞内核酸、细胞骨架、细胞 内pH、Ca离子浓度、膜电位、过氧化物、细胞 间通讯、细胞筛选及定量等。为活细胞功能研究 开辟了新途径,成为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不可缺 少的的工具。
5.某些固定液可起助染作用而增进染色。
ppt课件
13
固定方法 浸泡固定 注射、灌注固定 微波固定 蒸汽固定
ppt课件
14
常用的固定剂
单纯性固定剂:甲醛(福尔马林 formalin) 乙醇;乙酸。
混合固定剂:中性甲醛pH 7.0(甲醛、磷酸 缓冲液);A-F液 (甲醛、酒精)
ppt课件
15
三、脱水(dehydration)
17
四、透明(clearing)
为使石蜡能浸入组织块,组织脱水后必须经 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 而达到石蜡浸入组织块的目的。此时因组织块的 水分被二甲苯取代,其折射指数接近于组织蛋白 的折光指数,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透明是石蜡 包埋前的一个特定步骤。
透明的目的:便于浸蜡、包埋。透明剂即能与脱水
是指标本经过前期处理后,再置于支持 物中,使支持物透入组织内部,并将组织 埋入、包裹的过程。常用的支持物有明胶、 石蜡、火棉胶、树脂、炭蜡等,他们及时 浸透剂又是包埋剂。其中最常用的是石蜡。
ppt课件
21
浸蜡的方法
此法应在560C-620C的温箱内进行,液状 石蜡的量应为标本的25-30倍。
方法:透明后的组织 520C-540C(软蜡) 1小时 540C-560C石蜡1小时 580C- 600C(硬蜡)1小时 540C-560C石蜡进 行包埋
ppt课件
6
组织切片技术包括组织的取材、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及染 色等。
组织病理学标本大致可分为:手术标 本、内镜取材标本、穿刺标本、细胞 学标本
ppt课件
7
第二节 组织的处理
取材 固定 脱水 透明 浸蜡与包埋
ppt课件
8
一、取材( tisssue processing)
1 材料新鲜:活检组织离体后立即固定,最 迟不能高于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