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
认清自我素材

认清自我素材第一篇:认清自我素材认清自我素材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李白,一代诗仙,这位当年名誉京城的御用文人,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感慨,做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豪放行为,书写了一段“四海皆我家”的美谈。
凭借《千手观音》让世界记住自己的演员邰丽华,用曼妙的舞姿、清纯的微笑、坚定的意志,创造了生命的极致。
一位聋哑人,就这样感动了我们。
从不幸被上帝夺去听力、声音,到默默无闻、不屈不挠,再到2005年春晚的惊鸿一现,她把自己成功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她知道作为一名聋哑人只能用手势、动作展现自己,她选择了舞蹈,找准了自己的生活位置,成功地谱写了人生绚丽的篇章。
认清自己 1.鲍叔牙:认清自己的能力,荐管仲为相。
鲍叔牙帮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又帮他杀了公子纠,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没想到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他说:以前我帮君王做了些事情,那全是凭我对您的忠心而竭尽全力的,现在您要把国相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我,这绝不仅仅凭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该找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才行啊!齐桓公说:在我手下的大臣中,还没发现比你更出众的人才呢!鲍叔牙说:我举荐一个人保证能帮您成就一番霸业!齐桓公急忙问他:这个人是谁呢?鲍叔牙笑着说:此人就是我的老友——管仲,我把他从鲁国要回来,就是要他帮您的!齐桓公一听就火了,他拍案而起!说:这小子拿箭射过我,这一箭之仇我还没报呢,你反而让我来重用他?我不把他杀了就不错了!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用箭来射杀您,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讲忠义的人吗?各为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他当时那样做没什么不对的,现在要治国了,若论才华,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啊!您要成就霸业,非得到管仲的辅左不成。
您现在不计前嫌地重用他,他维一的出路就是死心踏地的为您卖命啊!齐桓公是个很有肚量的人,为了齐国的利益,他还是听了鲍叔牙的劝说,断然弃忘前嫌,拜了管仲为国相。
认清自己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

认清⾃⼰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认清⾃⼰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换个⽅向,⼈⽣⼀样很精彩13岁的麦瑞梦想有⼀天能做⼀个出⾊的医⽣。
圣诞节这天,她许下⼼愿,希望能拥有⼀套完整的⼈体⾻骼模型。
爸爸听到⼥⼉的⼼愿,微笑不语,但到了晚上却变戏法似的拿出了⼀副被处理过的⾻架。
这副模型是⽤⾦属挂钩把⼈体的⾻骼组装起来的。
麦瑞只⽤了两周时间,就可以把它完全拆卸,然后组装得毫⽆瑕疵。
她出于对⼈体的痴迷,总喜欢在⼿⾥攥⼀块⽩⾻揣摩,这让她失去不少朋友。
孩⼦们当中,没有⼏个⼈喜欢这种阴森森的东西。
19岁那年,在被霍普⾦斯医学院录取时,虽然没有实际坐诊经验,但就对疾病的深⼊研究来说,麦瑞或许不亚于⼀些在医学院学习了四年的学⽣。
她的特殊,让霍普⾦斯医学院决定破例允许⼀个新⽣提前跟随教授们研究课题,到医学院附属医院去坐诊,学习实际诊断技术与经验。
当有⼈对此提出异议时,院长说:“为什么不呢?既然她已经为到达⾃⼰的⽬标付出了那么多努⼒,我们不妨让她的速度更快⼀些。
”然⽽,在⼀次⼿术中,麦瑞发现⾃⼰竟然晕⾎。
当看到医⽣的⼿术⼑割开伤⼝,鲜⾎涌出时,她四肢冰冷,头晕⽬眩,还没听清楚医⽣在喊什么,就昏迷过去了。
麦瑞认为⾃⼰不能就此⽌步。
为洗刷耻辱,弥补缺陷,私下⾥,她在实验室解剖青蛙、⽩⿏。
她戴上墨镜,想通过看不到殷红⾊的鲜⾎来缓解⾃⼰的紧张。
可是,这也失败了。
她闻到⾎腥的味道,仍然会出现晕⾎的症状。
学校建议,麦瑞转修内科,这不需要与鲜⾎和⼿术接触。
可是⼤家都忽略了⼀点,内科的病号也有咯⾎等症状。
在⼀次查房时,她再次晕倒,让麦瑞彻底⽆法把握⾃⼰的前途了。
她⼼灰意冷,休学回到家中,常常在卧室⾥⼀待就是⼀天,甚⾄想过⾃杀。
难道⾃⼰的⼈⽣就此完结了吗?她悲哀地想。
最疼爱麦瑞的奶奶决定找她谈⼀谈。
⼀天下午,奶奶拿着从《国家地理》上精⼼找出的⼀摞图⽚,来到麦瑞的卧室。
她⼀张张地把那些美丽的风景展⽰给麦瑞看。
麦瑞不理解奶奶想向⾃⼰表达什么。
看完最后⼀张图⽚后,奶奶抚摩着她的头发,慈爱地说:“傻孩⼦,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条道,只要愿意,选择适合你的另⼀条路,你完全可以到达同样美丽,甚⾄更加美丽的境地。
认清自我的名人素材

认清自我的名人素材
以下是 8 条关于认清自我的名人素材:
1. 乔布斯大家都知道吧!他当初被苹果公司踢出去的时候,那得多失落啊!但他可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认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后来不又重回苹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嘛!就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牛不牛?
2. 汉高祖刘邦啊,原本就是个小混混,但他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善于用人,最终不也成就了一番大业。
这就好比在一堆石头里发现了金子,他抓住了机会,成就了自己!
3. 梵高,画画的时候没人认可,穷得叮当响,可他始终了解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这不正像在黑暗中独自前行的勇士嘛,虽然艰难但绝不放弃,最后他的画价值连城,多厉害呀!
4. 海伦·凯勒,又聋又瞎,多惨呀!但她认清了自己内心的力量,通过不断
努力学会了好多东西,真的太了不起了!这就像在沙漠中找到绿洲一样让人惊喜。
5. 马云,一开始创业的时候谁看好他呀,但他认清了互联网的潜力,坚持自己的想法,现在多牛啊!简直是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
6. 贝多芬,失聪了还能创作出那么伟大的音乐,他肯定认清了自己音乐的灵魂所在呀!这不就像是在暴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的大树么。
7. 李安,曾经也沉寂了好久,但他清楚自己对电影的执着,最后不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好像是一颗被埋没许久的珍珠终于绽放光芒。
8. 科比,那可是篮球场上的传奇!他清楚自己对胜利的渴望,不断努力训练。
这就如同燃烧的火焰,一直炽热,从不熄灭!
我觉得啊,这些名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真正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好好认清自己呀!。
认清自己事例作文素材

认清自己事例作文素材《认清自己事例作文素材》素材一《找工作的尴尬与觉醒》我有个朋友叫小王,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那真是心比天高。
他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啥工作都能轻松拿下。
他特别向往那种在高大上写字楼里,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每天就和各种精英谈项目的工作,要说雄心壮志那是满满的。
于是他就专门找那些听起来特别厉害的大公司投简历,什么金融界的巨头啦,互联网的大厂啊。
面试的过程就很有趣了。
他去一家金融公司面试,人家一上来就问了一些很专业的金融模型相关的问题。
小王呢,只是在大学的课本上大概看过一点,根本回答不上来。
他只能瞎扯一通,结果面试官的表情就像吃了苦瓜一样。
还有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人家问他关于最新的编程技术和平台运营策略,他也是懵懵懂懂的,之前只是听说过一些概念,真要往深了说就不行了。
这一路面试下来,小王一份工作都没拿到。
他开始沮丧得不行,后来就仔细想了想。
自己大学虽然读得不算差,但真的没有那么牛的实力。
那些书本上的知识都没学扎实就想一步登天,根本不现实。
他认清了自己其实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
于是他调整方向,找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从基层干起,不断学习,现在也发展得不错。
他就是在找工作这个过程中,撞了无数次南墙才认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的。
素材二《歌唱比赛的自知之明》我们学校以前搞过一个歌唱比赛。
有个同学叫小李,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就觉得自己唱歌巨好听。
在他心里呀,自己怎么着都能拿个冠军。
平时在寝室的时候,他就扯着嗓子唱歌,那声音要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起来就像鬼哭狼嚎。
可他不以为然,还觉得自己是有着独特嗓音的灵魂歌手。
比赛那天到了,他选了一首难度极高的歌。
一上台,开口第一句那音就跑调跑到姥姥家去了。
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评委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但他还自我感觉良好,继续放声高歌,唱到高音部分的时候,那简直就像有人在掐着鸭子的脖子。
等他唱完,结果那是可想而知。
他这才开始反思,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就说他音准有点问题平时要多练习,他还不当回事。
认识自己作文素材

认识自己作文素材【篇一:议论文话题素材——正确认识自己】议论文话题素材——正确认识自己一、事例:有一天,大哲学家叔本华在街边的花园中散步,一个花匠看到这个表情古怪的人一会儿俯下身去低声与灌木丛交谈,一会儿又侧头凝神屏气地把耳朵帖向飘落在他肩上的花瓣。
花匠担心这位行为怪诞的年轻人可能精神有毛病。
就问他是谁。
叔本华扬起头,满脸困惑地盯着那个花匠,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会十分感激你的。
’当那个花匠惊愕得目瞪口呆时,叔本华已经匆匆走开了。
美国人安德森,他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的文学大师,他的《小城畸人》在中国早已有出版。
他年青时创业,中年时,成为一家钢铁公司的大老板。
要知道那年月在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前景多么被看好,你就会知道他的事业有多么成功。
有一天,他正对他的秘书口授着一份文件,突然,他好像想起来一件事情,他匆匆地离去,他走出了工厂,他再有没回来。
他来到了欧洲,他学习写作,他要写出他心中的心声,为了这个心声,他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安德森在世界范围内的名声显然不如高更(虽然他俩一个是半路出家的画家,一个是半路出家的作家),可是,他这样一个大资本家,却敢于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声。
据传女祭司皮提亚就是坐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脚祭坛上传布阿波罗的神谕,并预言凶吉的。
在古希腊众多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神谕中,“认识自己”和“过犹不及”两条最为突出,因而被镌刻在神庙的门楣上,似乎包含了阿波罗对人类的全部教导。
神谕完全是古人的迷信,今人大可不必认真。
但是,像“认识自己”这样明确而又具体的劝世良言,无疑已经超越了纯粹迷信的范畴,应该是包含古希腊人对人类和世界的睿智的看法。
相传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富智慧的人,人们尊他为“众师之师”。
他的弟子们曾专门去询问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皮提亚,是否还有比苏格拉底更富智慧的人。
神的答复是否定的,但苏格拉底本人却认为自己很“无知”。
他极力赞颂那句“认识自己”的箴言,认为它包含着无限深奥、无比丰富的哲理,还毅然地把它引为自己的座右铭。
对自己认知清楚的事例

一、画好自己的底线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
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法,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
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
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
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
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二、曹操带兵三国曹操有一次带领军队走到麦田边,对部下说:“不准踩踏麦苗,违者斩。
”突然曹操的马冲进了麦田,曹操说:“如果我自己立法却犯法,怎么来带领军队呢?可我是将军,不能被杀,就让我自罚吧!”说完用剑削下了一缕头发。
三、小和尚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去干些什么呢?”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认清自己作文范例【15篇】

认清自己作文认清自己作文范例【1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清自己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清自己作文1我们往往喜欢观察别人,其实最需要观察的是自己。
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劣势在哪里。
一味清高或妄自菲薄都不能看清面前的道路,从而让自己摔跟头,或者四处碰壁。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没找好对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患过小儿麻痹症,留下瘸腿的后遗症。
有人给他介绍一位农村小学教师。
女方同意他不同意。
他言之灼灼,说人家夏天脱鞋时脚很臭,就不要人家。
他自视城里人,又有一份好工作,便瞧不起乡下女教师,人家虽然脚臭,打点肥皂洗洗,脚就可以清香起来,你那腿怎么能洗的好呢?他往往不能认清自己的'不足,一味要求人家十全十美,他自己又可是十全十美的人呢?有人说,他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不认清自己,于是伤害了别人的情感,自己也是求而无果。
因此,四十多岁的男人,要求女人大方漂亮,工作又要好,他寻寻觅觅地寻了二十多年,还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寻求着,如果不能认清自己的不足,不降低点条件,他有可能要孤老终身了。
一个女孩相了好多次亲,也是无果而终。
她最大的失误就是太自恋,她有一次气急败坏地说:“那个男人说晚上给我打电话,我等了他一个晚上的电话,都没有等到。
气死我了,我要跟他说再见了!”为什么要期待地等一个晚上呢,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主动打一个电话,去问问对方在干什么呢?是不是去关心一下对方有什么样的心情?单等着别人来关心自己,从不去主动关爱对方,为什么总要求别人来关心你,而自己不能主动去关心别人呢?自己是否有倾城的美貌,让人思念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如果我们都单等着别人来关心我们,可能就把自己的好姻缘等没有了。
很多次失败以后,总是去找各种客观理由,为自己的懒惰开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开脱,为自己不可救药的判断力开脱,所以就四处碰壁,碰的头破血流时就只能当阿Q,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否则,抑郁症便会不请自来。
认清自己的事例

认清自己的事例认清自己的事例一:诺贝尔奖得主是差生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
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陰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
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
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龋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
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
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清自己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
换个方向,人生一样很精彩
13岁的麦瑞梦想有一天能做一个出色的医生。
圣诞节这天,她许下心愿,希望能拥有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爸爸听到女儿的心愿,微笑不语,但到了晚上却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副被处理过的骨架。
这副模型是用金属挂钩把人体的骨骼组装起来的。
麦瑞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可以把它完全拆卸,然后组装得毫无瑕疵。
她出于对人体的痴迷,总喜欢在手里攥一块白骨揣摩,这让她失去不少朋友。
孩子们当中,没有几个人喜欢这种阴森森的东西。
19岁那年,在被霍普金斯医学院录取时,虽然没有实际坐诊经验,但就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来说,麦瑞或许不亚于一些在医学院学习了四年的学生。
她的特殊,让霍普金斯医学院决定破例允许一个新生提前跟随教授们研究课题,到医学院附属医院去坐诊,学习实际诊断技术与经验。
当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时,院长说:“为什么不呢?既然她已经为到达自己的目标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们不妨让她的速度更快一些。
”然而,在一次手术中,麦瑞发现自己竟然晕血。
当看到医生的手术刀割开伤口,鲜血涌出时,她四肢冰冷,头晕目眩,还没听清楚医生在喊什么,就昏迷过去了。
麦瑞认为自己不能就此止步。
为洗刷耻辱,弥补缺陷,私下里,她在实验室解剖青蛙、白鼠。
她戴上墨镜,想通过看不到殷红色的鲜血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可是,这也失败了。
她闻到血腥的味道,仍然会出现晕血的症状。
学校建议,麦瑞转修内科,这不需要与鲜血和手术接触。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内科的病号也有咯血等症状。
在一次查房时,她再次晕倒,让麦瑞彻底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了。
她心灰意冷,休学回到家中,常常在卧室里一待就是一天,甚至想过自杀。
难道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了吗?她悲哀地想。
最疼爱麦瑞的奶奶决定找她谈一谈。
一天下午,奶奶拿着从《国家地理》上精心找出的一摞图片,来到麦瑞的卧室。
她一张张地把那些美丽的风景展示给麦瑞看。
麦瑞不理解奶奶想向自己表达什么。
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奶奶抚摩着她的头发,慈爱地说:“傻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并不只有一条道,只要愿意,选择适合你的另一条路,你完全可以到达同样美丽,甚至更加美丽的境地。
”
看着奶奶温暖的目光,麦瑞哭了起来。
之后,麦瑞重新选择了一所大学就读。
毕业后,她在报纸上看到关于芭比娃娃的讨论。
集中的意见是,芭比娃娃的身体实在是太僵硬了,能活动的关节不多,眼睛不够大,与大家期待她越来越像真人的愿望相差太远。
忽然,麦瑞想起了组成人体的那些骨骼,想起了自己积累的知识。
她进入玩具公司,创造性地发明了骨瓷环,让芭比娃娃更接近真实的人体,赋予了芭比娃娃更宽的额头,更大的眼睛,更灵活的各种活动部位。
芭比娃娃迅速风靡了全世
界。
麦瑞无法想象,那个曾经固执的自己如果坚持下去,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她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生活中真的不只一条路,有时候换个方向,人生一样很精彩,一样可以到达梦想的顶峰。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号角吹响了,战鼓擂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枝箭。
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以抽出来。
?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箭声嗖嗖地掠过,接着敌方的主帅应声中箭而毙。
果然,带着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的一下就将宝箭拔出,试图看个究竟。
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枝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枝断箭打仗!儿子吓出了?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他的意志坍塌了。
结果,儿子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枝断箭,沉重地啐了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
诺贝尔奖得主是差生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
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
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
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
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
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
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意愿,拗不过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终于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
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
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
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
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曾经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天,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现在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老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己: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
认清自己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
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
驴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准备让驴驮点东西回寺庙,
这让驴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自己搬东西去了。
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
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
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
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停在马路中间,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跪拜。
回到寺院以后,驴认为自己身份十分高贵,过去累死累活,真是不值得,因此,它死活也不肯再拉磨了。
僧人无奈,驴不肯干活,自己又不能杀生吃肉,只好放驴下山。
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
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如今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驴仓皇逃回到寺里,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临死前,它愤愤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啊。
”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有时,离开平台,自己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