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4作业

合集下载

国培、果实培训语文模块4作业《续编童话》习作教学案例

国培、果实培训语文模块4作业《续编童话》习作教学案例

《续编童话》习作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体验童话的快乐,感受童话体裁的特点。

为了调动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激起他们写童话的欲望,在四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中,我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开展续编童话的活动,在续编活动中开启学生的思维,感受童话的写作特点。

二、设计思路:《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花园里永远都是冬天时的一片荒凉。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巨人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一课是童话单元的首篇,因此要通过本课的教学充分激起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课文续编的练笔活动,为后面童话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1通过《巨人的花园》一课,体验童话的乐趣和魅力2能在续编童话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师:通过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乐趣与魅力。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也来当一回童话小作家,体验一下写童话的乐趣,好吗?生:好!好!(学生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自信心十足)师:《巨人的花园》中有一个独特的童话形象,他就是──生(齐):巨人。

师:可是这位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课文里一个字也没提,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课件播放充满幻想的音乐),插上想像的翅膀,去巨人的花园仔细看看这位神奇的巨人吧!(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你眼前的这位巨人是什么样的?生1:他足足有三米高,手臂和腿也都很长。

Module 4模块测试参 考 答 案

Module 4模块测试参 考 答 案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Module 4模块测试参考答案听力部分一、听力材料1. My brother is stronger than me.2. The wind can’t blow off my coat.3. The sun is very bright.4. Don’t be lazy.5. I bought a scarf for my mother.答案:1. A 2. C 3. C 4. B 5. A二、听力材料1. What’s your favourite story?2. Who wrote the story?3. Do you like dancing?4. When is Thanksgiving?5. Will we live here forever?答案:1. C 2. B 3. C 4. A 5. A三、听力材料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writer Andersen. Andersen was a Danish writer. He wrote a famous book called Andersen’s Fairy Tales. In this book, there are many intere sting fairy tales such as “The ugly duckling”and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Children like reading these stories a lot. I like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best. My brother Bill likes “The ugly duckling”best.答案:1. F 2. T 3. T 4. T 5. F笔试部分四、1 —B 2 —A 3 —D 4 —C 5 —E五、1. tales 2. stronger 3. took 4. Western5. excited六、1. C 2. C 3. B 4. A 5. A七、1. C on 2. B presents 3. B has4. D stronger5. D excited八、1. C 2.E 3. D 4. B 5. A九、1. F 2. F 3. T 4. F 5.T十、范文: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C hristmas. Christmas is on 25th December. It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At Christmas people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Children wait for presents from Father Christmas on Christmas Eve.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1 / 1。

2013年远程研修_模块4作业

2013年远程研修_模块4作业
1.准许在新加坡出生的婴儿,不管父母是任何国籍,都可以自动归化为新加坡公民。
2.准许外籍胎妇可以前来新加坡待产。
3.凡是新加坡公民,不管男女,已婚或未婚,双亲或单亲,在国内外所获得的私生儿女,只要DNA检证是他们亲生的骨肉,都可以被视为新加坡公民。
4.立法成立“海外新加坡公民”的部门,设立另一类的经济移民办法。吸收海外有才华、有财富的华人和中国人加入为“海外新加坡公民”。
活动组织与指导:教师事先踩点,分工协作,统一行动。保证安全,保证宣传的质量。并及时反馈活动的情况,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评价】
使用评价量规表进行评价:通过团队内自评与团队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各团队成员参与课前活动的表现情况;各团队研究性活动的完成情况和团队代表在课堂上的展示情况,借助评价记录表,并统计学生和团队的评价得分情况。
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主路口、棚户区、人才市场等)采访等方式,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过少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知道什么是人口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并树立积极宣传我国的人口政策、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识。
活动组织与指导:课下学习团队分别集体讨论,明确活动主题和设计思路,编写内容健康向上且能反应本课内容的脚本,确定角色分工(人数不限),进行排练。根据情节需要,可设置背景音乐,视频背景画面,服装、道具自备。
◆活动六(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到街道、社区、农村义务宣传我国的人口政策。
活动提示:要求学生事先设计好宣传材料,包括传单、标语等。
4.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5.通过网络搜索、PPT制作与使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爱课程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模块4-习题作业

爱课程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模块4-习题作业

课程模块4 练习题-答案-考核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15岁学生PISA考试的结果分析B.上海市小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C.上海市小学教师幸福指数的现状调查D.上海市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2.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压力状况调查B.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实验研究C.反思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同桌关系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3.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闵行区晚托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B.山西省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C.小学生英语游戏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实施现状调查4. 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虹口区小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B.E时代网络媒体背景下小学生心里健康的调查研究C.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D.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5.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经济高效B. 方法科学C. 手段先进D.资料丰富6. 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调查资料便于整理和分析B.调查过程具有匿名性C.调查方式具有灵活性D.调查结果具有科学性7.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调查结果广而不深B. 调查方法不科学C. 调查手段比较落后D.调查资料不丰富8.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问卷调查比较呆板,没有弹性B. 适宜范围广泛,对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也可以进行C. 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D.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9.下列属于封闭式问卷优点的是( )A. 所获资料易于量化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B. 可用于探索性研究C. 容易回答,有助于提高问卷回收率D. 所问问题具体而清楚,所得材料的可信度较高10.下列不属于封闭式问卷缺点的是:( )A. 难以发现特殊问题,难以获取深入、详尽的资料。

走进项目学习模块4作业6

走进项目学习模块4作业6

家长参与评价
3
布置爱家小报的 纸张格式、自荐信
收集我与长辈 的照片、视频或
故事。
家长协作、照 相设备、录音 设备和打印设

2
指导学生办爱家 爱家故事汇集 小报,筹备故事会 册(小报集锦)
家长协作
项目后期
准备“小能手”, 提供展示平
1
表彰与展示
和爱家故事会 台:或放录音
的材料
或放视频
附件:1
三级评价表(本人评价、组员评价、家长评价)
五、框架问题
结合单元知识点设计与培养学生 21 世纪技能的相关框架问题 1.核心问题 爱心传递与沟通能力:当你与长辈之间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办?
2.驱动问题 用金钱量化爱心:填写支出表。在我们这 10 多年的生活中,家里为我花了多少
钱?
爱的感悟和展示:我们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学会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交流,维护家
2.21 世纪技能
主动性和自主性: 交流与合作 责任心
3.学习目标 (1)、情感与态度 :体验家庭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感
悟家庭中的亲情。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尊重父母长辈的劳动和情感。具 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形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尊重理解他人的生活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 能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尽力为父母分忧,尊重长辈的意见建议,用平和 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父母的矛盾,常与父母交流。 (3)、知识与技能: 学习关心、照顾家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与父母长辈沟通交流,用正确的 方法出路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
说明:评价按甲、乙、丙三个等级
互评
家长评
附件:2
我的支出明细表
序号 1
2
3

模块4作业

模块4作业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 1 对数函数的 概念资源名称情境学习--例素材类型 文本、动 画、图片水平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分析, 综合 应用, 分析 应用, 分析来源 开发 下载使用时 间4 分钟应用方式和作用 通过动画理解对 数函数 x 与 y 的关 系通过动画演示和图片 结合,数形结合的方 法总结性质62 对数函数的 性质 3 对数的比较 大小 4 函数运用函数图象动 画图 图卡 图卡文本、动 画、卡片 文本、动 画、卡片 文本、图 片开发 下载 自制 自制 自制6 分钟5 分钟 2 分钟通过动画演示和画图 直观形象的比较大小 幻灯片给出文本,简 洁图卡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 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 (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 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制的图片卡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资 源为学生提供了出示问题——讨论解答——形成知识的探究的过程性学习的教学环境。

说明: 1) 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 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 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 flash) ,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 注, , 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 (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 , 如认知工具类 4) 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 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 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附近:教学设计§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 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发现函数的性质; 2.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底数 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四.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 在 2.2.1 的例 6 中,考古学家利用 log5730 1 2P 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对于每一个 C14 含量 P,通过关系式,都有唯一确定的年代 t 与之对应.同理,对于每一个对数式x x y  loga 中的 x ,任取一个正的实数值, y 均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所以 y  log a 关于x 的函数. 2.探索新知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y  loga x ( a >0 且 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 数的定义域是(0,+∞) . 提问: .在函数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 a >0 且 a ≠1. (1) (2) .为什么对数函数 y  loga x ( a >0 且 a ≠1)的定义域是(0,+∞) .组织学生 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加理解对数函数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 答:①根据对数与指数式的关系,知 y  loga x 可化为 a  x ,由指数的概念,要使ya y  x 有意义,必须规定 a >0 且 a ≠1.②因为 y  loga x 可化为 x  a ,不管 y 取什么值,由指数函数的性质, a >0,所以yyx  (0, )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 log a x2(2) y  loga (4  x)2( a >0 且 a ≠1)分析:由对数函数的定义知: x >0; 4  x >0,解出不等式就可求出定义域. 解: (1)因为 x >0,即 x ≠0,所以函数 y  log a x 的定义域为 x | x  0 .22(2)因为 4  x >0,即 x <4,所以函数 y  loga (4 x ) 的定义域为  x | x < 4 .下面我们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先完成 P81 表 2-3,并根据此表用描点法或用电脑画出函数 y  log2 x 的图象, 再利用 电脑软件画出 y  log0.5 x 的图象.x1 2-1 y1 02 14 26 2.588 312 3.5816 4yy  log0.5 x0xy  log2 x注 意 到 : y  log 1 x   log 2 x , 若 点 ( x, y)在y  log2 x 的 图 象 上 , 则 点2( 与 关于 x 轴对称, 因此,y  log 1 x ( x,  y)在y  log 1 x 的图象上. 由于 x ,  y ) ( x ,  y )22的图象与 y  log 2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画出 y  log 1 x 的图象 .2先由学生自己画出 y  log 1 x 的图象,再由电脑软件画出 y  log 2 x 与 y  log 1 x 的图2 2象. 探究:选取底数 a ( a >0,且 a ≠1)的若干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 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特征吗? .作法:用多媒体再画出 y  log 4 x , y  log3 x , y  log 1 x 和 y  log 1 x3 4y  log3 x42y  log4 x-505y  log 1 x-2y  log 1 x4 3提问:通过函数的图象,你能说出底数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 -4 性质又如何? 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函数的性质. (投影) 图象的特征 (1)图象都在 y 轴的右边 (2)函数图象都经过(1,0)点 (3)从左往右看,当 a >1 时,图象逐渐 上升,当 0< a <1 时,图象逐渐下降 . 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是(0,+∞) (2)1 的对数是 0x (3)当 a >1 时, y  loga 是增函数,当0< a <1 时, y  loga x 是减函数. (4)当 a >1 时x >1,则 loga x >0(4)当 a >1 时,函数图象在(1,0)点 右边的纵坐标都大于 0,在(1,0)点左 边的纵坐标都小于 0. 当 0< a <1 时,图 象正好相反,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 都小于 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 大于 0 . 0< x <1, loga x <0 当 0< a <1 时x >1,则 loga x <00< x <1, loga x <0由上述表格可知,对数函数的性质如下(先由学生仿造指数函数性质完成,教师适当 启发、引导) :a >1图 象0< a <1性 质(1)定义域(0,+∞) ; (2)值域 R; (3)过点(1,0) ,即当 x =1, y =0; (4)在(0,+∞)上是增函数 在(0,+∞)是上减函数例题训练: 1.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1) log2 3.4 , (2) log0.3 1.8 , (3) loga 5.1,log2 8.5log0.3 2.7 loga 5.9( a >0,且 a ≠1)分析: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 (1)解法 1:用图形计算器或多媒体画出对数函数 y  log 2 x 的图象.在图象上,横坐 标为 3、4 的点在横坐标为 8.5 的点的下方: 所以, log2 3.4  log2 8.5 解法 2: 由函数 y  log 2 x在R 上是单调增函数, 3.4<8.5, 且 所以 log2 3.4  log2 8.5 .+解法 3:直接用计算器计算得: log2 3.4  1.8 , log2 8.5  3.1 (2)第(2)小题类似 (3)注:底数是常数,但要分类讨论 a 的范围,再由函数单调性判断大小. 解法 1:当 a >1 时, y  log a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 5.1<5.9. 所以, loga 5.1  loga 5.9 当 a  1 时, y  log a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 5.1<5.9. 所以, loga 5.1  loga 5.9 解法 2:转化为指数函数,再由指数函数的单调判断大小不一, 令 b1  loga 5.1, 则a 1  5.1,bx令 b2  loga 5.9, 则a 2  5.9, 则 则a 2  5.9bb当 a >1 时, y  a 在 R 上是增函数,且 5.1<5.9 所以, b1 < b2 ,即 loga 5.1 < loga 5.9 当 0< a <1 时, y  a 在 R 上是减函数,且 5.1>5.9x所以, b1 < b2 ,即 loga 5.1 > loga 5.9 说明:先画图象,由数形结合方法解答课堂练习:P补充练习85练习第2,3题1.已知函数 y  f (2 ) 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 y  f (log2 x) 的定义域为x2.求函数 y  2  log 2 x( x  1) 的值域. 3.已知 log m 7 < logn 7 <0,按大小顺序排列 m, n, 0, 1 4.已知 0< a <1, b>1, ab>1. 比较 log a1 1 , log a b, log b 的大小 b b归纳小结:1、对数函数的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 2、对数函数的性质,列表展现.。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4Healthyfood作业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4Healthyfood作业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 4 Healthy food作业设计为例发布时间:2022-09-04T09:07:23.0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5月9期作者:饶志珍[导读]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饶志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横路横路初级中学 324007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本学期开始,我校英语组把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与编写校本作业的能力作为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旨在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做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书面与实践、学科与德育相融合,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根据七年级的学情和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时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必读词汇的口头拼写、语音语调的模仿、书写习惯和综合性习惯的培养为主。

作业设计的类型以单元作业为主,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巩固和课后拓展三大板块,从内容层面、空间层面和层次方面设计了多样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作业,以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初中生语言、思维、交际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前预习作业本模块的词汇量比较大,指导学生借助词汇分类图掌握单词的学习策略非常有必要。

结合作业设计的重点以及本模块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分类、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及其读音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知识,教师有必要在学习新知识后使用归纳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我按单元由易及难设置了三种归类题,侧重于音标和单词的朗读和记忆。

另外,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处于小初衔接阶段,在教学中我也强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所以,在案例中有四线格的呈现。

案例如下:(案例1)该作业起导入话题和展示词汇的作用。

通过这种词汇归类学习,学生不仅分清了不同种类的食物,还了解了词汇分类的记忆策略,掌握了上义词与下义词的概念,课后还能列出其他类似的词汇分类图。

985-习题作业-酶与食品加工模块习题作业

985-习题作业-酶与食品加工模块习题作业
七、论述及计算题 1.果蔬加工中如何防止酶促褐变 2.酶促褐变机理和酶促褐变的控制措施 3.叙述脂肪酶的作用特点及举例说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4.叙述溶菌酶的来源、作用特点,举例说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应用溶菌酶时要注意哪 些事项 5.有淀粉酶制剂 1 克,用水溶解成 1000ml,从中取出 1ml 测定淀粉酶活力,测知每 5 分钟 分解 0.25 克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数(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 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 1 克淀粉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6.称取 25mg 蛋白酶配成 25mL 溶液,取 2mL 溶液测得含蛋白氮 0.2mg,另取 0.1mL 溶液测 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蛋白产生 1500μg 酪氨酸,假定 1 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 钟产生 1μg 酪氨酸的酶量,请计算:
12.下列何种属于催化果胶解聚的酶
()
A.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裂解酶 C.果胶酯酶 D.果胶酸裂解酶
13.有关 α-淀粉酶的特性描述,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
A.它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水解 α-1,4-糖苷键
B.它从支链淀粉分子内部水解 α-1,4-糖苷键
C.它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 α-1,4-糖苷键
18.根据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可将其分为 ,
,,。
19.α-淀粉酶是一种 酶(内切,外切),能水解 糖苷键。β-淀粉
酶是一种 酶(内切,外切),能水解 糖苷键。
20.米氏方程表达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酶反应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为
最大值______时的底物浓度,其倒数 1/Km 越大,说明该酶与反应物亲和程度越_________
B.包括葡聚糖内切酶、葡聚糖外切酶和 β-葡聚糖苷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必须是在原始的劳动号子的基础上进行编创
(3)根据《军民大生产》的曲调编创两段歌词。
(4)创作的劳动号子既有艺术化而且能调动大家的干劲儿。
(5)创编整个拔河过程的拔河号子
从拔河比赛前营造的鼓舞士气—拔河中的高亢嘹亮的号子---接近胜利的急促的拼命号子
2、根据班级人数,将同学们分成四组进行集体创作六人一组
【情境】
学校即将举行拔河比赛,学校要求各班的拉拉队喊出具有艺术化劳动号子特点的呐喊声为本班加油。
【任务】
1、通过欣赏《杵歌》《哈要挂》《嶉咚嶉》,让学生掌握决定劳动号子这一音乐体裁形式中音乐要素的决定作用,了解劳动号子的艺术化特征。(填表格)
2、根据特设场景运用音乐要素创作简单的劳动号子,要求小组集体创作,全班交流展示。
演唱形式
衬词
《哈要挂》
《催咚催》
《杵歌》
交流探究成果:
每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评析总结,以此使同学们真正了解劳动号子中节奏、旋律、演唱形式、力度、歌词等特点。
活动三:创编拔河号子
在同学们基本了解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之后,根据情境尝试劳动号子创作。
1、首先提出创作要求:
(1)作品必须符合劳动号子音乐体裁形式
2、运用评价量规评价各组创作歌曲
评价指标:歌曲创作符合劳动号子的特点。
3、作品突破原始的劳动号子的特点,结合音乐要素的变化,使之具有音乐性。
【资源】
1、初中音乐鉴赏教材
2、《杵歌》《哈要挂》《嶉咚嶉》音频、视频材料
3、相应的主题网站的资料支持(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资源,以支持学生们探究和解决问题。
3、对于学生们在探究结束时完成的好作品,组长整理并存档。
【过程】
活动一:情景导入:
1、课件展示各地劳动场面,人们有什么样的劳动场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劳动号子
2、老师找出六位同学抬钢琴,体验原始的劳动号子。
3、老师和学生体验《船工号子》,初步体验艺术化的劳动号子特点
总结:原始的劳动号子节奏单一、旋律变化不大,号子声较为枯燥。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的创新,赋予劳动号子艺术化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艺术门类,具有永恒的社会文化价值。
活动二:深入探究:
欣赏第一部作品台湾高山族民歌《杵歌》。---舂米号子
欣赏第二部作品黑龙江民歌《哈要挂》---森林号子(抬木号子)
欣赏第三部作品湖北民歌《嶉咚嶉》—打麦号子
注:每个小组发一张《探究劳动号子》表格给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员每欣赏完一部作品后大家讨论表格内容并填好。
作品
地区
速度
力度
节奏
劳动场景
《劳动的歌》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李东、孙金光、孙茂磊
任职单位
山东师大二附中
学科
音乐
年级
初一年级
Hale Waihona Puke 单元标题劳动的歌研究性学习名称
劳动号子的创作
所需时间
开展此研究性学习所需的时间1课时+课外活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作品的音乐要素探究与分析,掌握劳动号子的艺术化特征
2、能够根据创设的情境编创艺术化的劳动号子
3、在同学们创作过程中,老师巡视,逐组适时指导。
4、全班展示每组的创作作品,大家欣赏。
5、使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
活动三:探究延展
课下聆听外国的劳动号子体裁的民歌,结合中国的劳动号子进行对比聆听,找出相同与不同点。
【评价】
1、通过现场自评和他评,评价各组创作时的表现
评价指标: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