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作业)
模块四作业-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李秀美
任职单位
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单元标题
相互作用
研究性学习名称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小组成员
所需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或概述)
在学生学习了弹力后,知道弹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性质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弹力同时也是物体受力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种力。弹力来源于形变:“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高一物理必修)。但弹力与形变究竟有何关系,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只给出了定性的关系,原因是弹力与形变关系比较复杂。为了降低难度,减小知识的跨越台阶,课程将该问题设置为探究性学习,且只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形变的定量关系。
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钩码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③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弹簧的原长和每次所挂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数据可用表格记录,也可用有序实数对记录。
④加在弹簧上的拉力不能太大,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⑤用直尺测量弹簧挂钩码时的长度与未挂钩码时的长度之差,就是弹簧的伸长量,
4.对研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努力归纳总结。
5.研究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和配合,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
【资源表】
1.阅读课本搜集资料。
2.实验室准备器材。
②函数关系式中常数的单位如何?常数由图象中的什么决定?
小组讨论并回答。
5.得出结论:
老师[投影展示]①、根据图象猜测得到函数:F=kx;
②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单位是:牛/米(N/m),该常数叫劲度系数。
【评价设计】
1.对实验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爱课程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模块4-习题作业

课程模块4 练习题-答案-考核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15岁学生PISA考试的结果分析B.上海市小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C.上海市小学教师幸福指数的现状调查D.上海市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2.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压力状况调查B.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实验研究C.反思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同桌关系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3.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闵行区晚托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B.山西省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C.小学生英语游戏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实施现状调查4. 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虹口区小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B.E时代网络媒体背景下小学生心里健康的调查研究C.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D.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5.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经济高效B. 方法科学C. 手段先进D.资料丰富6. 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调查资料便于整理和分析B.调查过程具有匿名性C.调查方式具有灵活性D.调查结果具有科学性7.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调查结果广而不深B. 调查方法不科学C. 调查手段比较落后D.调查资料不丰富8.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问卷调查比较呆板,没有弹性B. 适宜范围广泛,对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也可以进行C. 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D.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9.下列属于封闭式问卷优点的是( )A. 所获资料易于量化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B. 可用于探索性研究C. 容易回答,有助于提高问卷回收率D. 所问问题具体而清楚,所得材料的可信度较高10.下列不属于封闭式问卷缺点的是:( )A. 难以发现特殊问题,难以获取深入、详尽的资料。
平平的模块四作业--电子讲稿

罗平平
温州市 矾山镇第二小学
一、内容导入;
二、本课内容概览; 三、多媒体教学内容展示; 四、总结与练习。
一、内容导入; “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 元的知识。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两块:一是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和除 数的关系;一是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 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 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业。本节课的教学 内容主要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计算 方法并会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2
7
3 =2
7
3 =2
7
3 =2
7
3 = 2· · · · · · 1
做一做
4 1 7 7 4 2 5 5
4
1 2 1
5 5 2 × ×
6
6 8 0
×
开放题:
老师这有15块糖,请你 分给大家,你想怎样分就怎 样分,分完后汇报结果。
7 × ( 4 )< 34 ( 7 )×4 < 30
你是怎么想的?
( 5 )× 6 < 35
们 聪明!
7
7
7
7
7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7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块四作业授导型教案设计

依据的理论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erhu,piano,saxophone,…
教学设计思路
Step 1让学小段音乐,让学生讲出演奏的乐器和音乐类型。音乐可以很生听几好的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带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乐器名称及音乐类型,并自然的导出country music,进行新课的学习。
Step 2 fastreading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浏览文章,然后用连线的方式找出每个部分的段落大意。
教学设计表
学科英语授课年级初一学校浪堤中学教师姓名罗琪娇
章节名称
Unit2 This is my sister.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新目标《英语》第一册第2单元的第二课,是一节阅读课,它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美国乡村音乐发展的历史。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大部分职高的学生英语不太理想,词汇量缺乏,且不敢开口说英语。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学生不积极参与英语课堂的现象。但是学生喜欢听音乐,喜欢了解与音乐相关的知识。
专
家
点
评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平平的模块四作业——授导型教学设计

模块4-1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三年级学校矾山镇第二小学教师姓名罗平平章节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两块:一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一是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业。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并正确地计算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另外,除法平均分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二年级学习除法时解决的是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正确理解余数的意义,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知识与技能:结合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试商的方法,会用竖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并知道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糖活动,动手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试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知道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解决措施:通过动手操作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感知生活中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情况,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试商的方法。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4Healthyfood作业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 4 Healthy food作业设计为例发布时间:2022-09-04T09:07:23.0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5月9期作者:饶志珍[导读]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饶志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横路横路初级中学 324007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本学期开始,我校英语组把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与编写校本作业的能力作为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旨在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做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书面与实践、学科与德育相融合,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根据七年级的学情和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时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必读词汇的口头拼写、语音语调的模仿、书写习惯和综合性习惯的培养为主。
作业设计的类型以单元作业为主,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巩固和课后拓展三大板块,从内容层面、空间层面和层次方面设计了多样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作业,以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初中生语言、思维、交际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前预习作业本模块的词汇量比较大,指导学生借助词汇分类图掌握单词的学习策略非常有必要。
结合作业设计的重点以及本模块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分类、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及其读音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知识,教师有必要在学习新知识后使用归纳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我按单元由易及难设置了三种归类题,侧重于音标和单词的朗读和记忆。
另外,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处于小初衔接阶段,在教学中我也强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所以,在案例中有四线格的呈现。
案例如下:(案例1)该作业起导入话题和展示词汇的作用。
通过这种词汇归类学习,学生不仅分清了不同种类的食物,还了解了词汇分类的记忆策略,掌握了上义词与下义词的概念,课后还能列出其他类似的词汇分类图。
模块四-电动汽车维修作业的高压安全防护-高压安全防护

高压保护用具
(一)高压保护用具 (理
高压保护用具
(一)高压保护用具 (1)绝缘维修工具是使用绝缘材料进行加工并适用于 电气管理中的工具,包括常用的维修套筒、开口扳手、 螺丝刀、钳子、电工刀等。
高压保护用具
(一)高压保护用具 (1)绝缘维修仪表,电动汽车维修过程中需要仪表测 试导通和中断,以确认高压是否断开,常用的绝缘维修 仪表有数字式万用表和兆欧表。
5)护目镜禁止重压,在保存是尽量远离坚固物体,防止对镜片 造成损坏。
6)在清洗护目镜时,需要使用柔软的专业擦拭布进行清理,并 放于眼镜盒或安全的地方。
高压保护用具
3.电绝缘安全鞋使用规范
1)每次使用前应检查电绝缘鞋(靴)在有效预防性试验周期内, 外观完好。
2)穿用电绝缘皮鞋和电绝缘布面胶鞋时,其工作环境应保持鞋 面干燥。
维修车间安全事项
(2)灭火器的使用和检查 1)火灾发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必须预防车辆自燃等火
灾的发生,及时处理机舱内的油污、接插件松动或线束老化等 隐患。 2)火灾发生后不要惊慌,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来灭火,将火灾 消灭在萌芽状态。首先要切断电源,所有人员立即离开车辆并 站在远离车辆的上风。 3)经常检查车上的灭火器是否在固定的位置,是否在有效期内。 要充分了解本灭火器的性质和正确使用方法。在采取救火措施 的同时立刻报警(电话119、110)。 4)常用的车载灭火器都是干粉的,以高压为动力,由喷射筒内的 干粉进行灭火。
维修车间安全事项
2.高压车间场地与设施要求 工作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是否发生事故,新能源汽车维修车间
的场地与设施比普通汽车维修车间要求要高。 (1)使用面积 (9)高压安全防护规定 (2)采光 (3)照明 (4)干燥 (5)通风 (6)防火 (7)卫生 (8)安全标志
新课标数学模块四作业

1.在图形测量的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在图形测量的过程中,渗透了(1)转化思想: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先用细线沿圆围一周后,再量细线的长度。
(2)极限思想: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采用割圆术,让学生经历从多边形到圆的形成过程。
(3)函数思想:如在统计圆的测量数据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始终接近同一个数,即“π”。
(4)微积分思想:如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过程中,可以把长方体看成是无数个长方形堆积而成的。
2.圆的面积教学思考第一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将16个扇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在拼上下功夫。
下面是学生拼的图形:第二节课: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尝试解决圆的面积的问题。
下面是学生的做法:①圆中画一个内接四边形。
②圆中画小方格。
③教材中的“切蛋糕”。
思考:①在上述的两个教学案例中,哪个学生的活动是富有数学价值的?说说您的理由。
答:我认为案例一中,学生的活动是富有数学价值的。
因为在推导里渗透了无限分割的极限思想,切割重组和基本图形构建的方法,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重组以及重组成已学内容,能够很轻易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②学生的想法和教材上的想法有没有什么联系?教材中为什么要“切蛋糕”?答:学生能够通过将圆形转化为常见的几何图形,能够根据所学基本图形的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采用“切蛋糕”的方法是数学转化思想的充分体现,将未知的转化为直观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材中采用了“切蛋糕”的方法。
③面对学生的想法,您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加以回忆,让学和了解数学的转化思想,进而让学生尝试用什么方法能把圆也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图形,通过学生的试验,找到转化为长方形或平形四边形是最直观的。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效果 好
从平均分一 个月饼认识二 分之一,折一 二、新课学习 折尝试它的意 认识几分之 20 一 识四分之一, 在尝试折一折 体会他的意 义。
归纳出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观
义,进一步认
分一分、 折一折
察、分析、尝试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巩固练习 几分之一 13 练习巩固 认识几分之一 四、总结 几分之一 1 的意义及注意 强调平均分 1、 歌曲激趣 2、 月饼店分饼 总结 上升为理论 练习总结 巩固深入
1
依据的理论
引导发现式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会读会写几分 认识几分之一 之一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1、 先在歌声中 激趣; 2、 出示月饼店 的月饼,让他 们分。3、西安 创设情境,诱趣 引入分数 激学 6 分四个、再分 两个、最后分 一个引入新课 ----- 今 天 我 们来学习分 数。 讨论 知识 分苹果,导入新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内容与形式 ppt 显示内容 使用方式
认识几分之一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表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校华严农场场直小学教师姓名 计划 学时
章节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 强调平均分,会读写几分之一。 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好 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正确用分数 教学目标 表示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 施
ppt
ppt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ppt ppt ppt
1、 演示一个月饼分成二分一 2、 尝试折法
3、 板书二分之一及各部分的名称
1、 认识四分之一 2、 折一折
巩固练习
总结
教 学 反 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对于个别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进行辅导。
3
专 家 点 评
4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对单位 “1”的认识渗透。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歌声中机房学生的兴趣,请他们分月饼。 二、新课学习 在折一折、分一分的活动中认识平均分,并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教学设计思路
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 PPT 练习。 四、总结 今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