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复习(一)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复习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复习
工业革命背景
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棉纺织业开始;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进步。
工业革命进程
从棉纺织业开始,逐渐扩展到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成 为主要标志。
对社会经济结构影响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 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香料等商品运往亚洲。
03
马可·波罗及其《马可·波罗游记》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其游记成为欧洲人了解东
方的重要著作之一。
03 近代史部分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背景及影响
文艺复兴背景
文艺复兴影响
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资本 主义萌芽;教会腐朽,阻碍社会进步;意 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复习
目录
• 古代史部分 • 中世纪史部分 • 近代史部分 • 现代史部分 • 当代史部分 • 复习策略和方法
01 古代史部分
早期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早期文明区域的产生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早期人类活动 的遗迹和化石证据。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和黄河流域等早期文明区域的兴起。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日 趋明显。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共同应对全球性 挑战。
国际竞争激烈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国纷纷采取措施 提高自身竞争力。
科技进步对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影响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很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托言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第一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终究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举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配景:在沙皇的统治下,俄国农奴制流行,工贸易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关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劳绩和才能提拔。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篇一: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复习考试要点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复习考试要点Ⅰ、古代史部分1P7 2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法典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P9-103、印度的”其中,婆罗门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官吏、武士)掌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首陀罗是奴隶,具体见P11。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称为黄色文明)4里当政期间雅典繁荣表现:①经济繁荣,雅典达到全盛。

②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了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

③奴隶除外,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

公民家庭的男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P14-15 5、布匿战争(三次)。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争,罗马取胜。

P176、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和国。

P16和P187、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P258、穆罕默德的活动:①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伊斯兰教;②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③630年率兵征服麦加,后来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P25-269、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世袭封地制),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是每一位封建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表现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基督教会。

(丕平献土的故事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存在。

)P28-2910、法国琅城起义主要是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历史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1115亡。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美国由⾃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后所进⾏的⼀次重新⽠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1898年2⽉15⽇,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

要求惩罚西班⽛,4⽉24⽇西班⽛⾸先对美国宣战,次⽇4⽉25⽇美国对西班⽛宣战。

后美国和西班⽛签订和约,规定:西班⽛放弃对古巴的主权,西班⽛撤军后,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让与美国,美国付给西班⽛2000万美元作为获得新领⼟的代价。

2.⽇俄战争⽇俄战争是⽇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4年2⽉,⽇本不宣⽽战,海军偷袭旅顺俄国舰队,同时在仁川登陆。

⽇俄战争由此展开。

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1905年8⽉,⽇、俄在美国的调停下开始谈判,9⽉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俄战争不仅对⽇、俄两国,⽽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命的到来,⽽1905年⾰命⼜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主义⾰命准备了条件。

3.三国同盟三国同盟是19世纪七⼋⼗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及意⼤利出于各⾃安全需要⽽建⽴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1879年10⽉,德奥两国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5⽉,意⼤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侵略,德意将互相援助,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的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予援助。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对峙军事集团的⼀⽅初告形成。

4.三国协约三国协约是英、法、俄三国针对三国同盟⽽订⽴的,它来源于1891—1894年法俄签订的⼀系列协定。

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

1894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其后,英国于1904年及1907年分别与法、俄两国订⽴协约。

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构成了三国协约。

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课件)

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复习课件)
5. 法学:罗马奴隶制共和国时期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 表法》 (罗马法学系统:包含万民法、经济法)
6. 天文学:罗马共和国时期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世界古代史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一、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 基督教:1 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是信仰耶
稣的宗教。 (1) 教义: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2) 发展:4 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罗马国
二、西欧庄园 (9 世纪开始,约11 世纪遍布欧洲) 。 1.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 庄园里生活着领主(封建主) 和佃户(指自由的农民和缺
少自由的农奴) 。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3. 庄园的土地构成:领主自营地、佃户的份地、共用地。 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
4. 庄园法庭:庄园具有司法权,处罚手段为罚金,维护 庄园公共秩序。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外贸易的发展。 (2) 希腊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
锡尼文明) 。
(3) 公元前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其突出特点是 “小国寡民”。
(4) 著名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崇尚武力;雅典:民主 政治。
2. (重点) 雅典的民主政治:(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1)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元前5 世纪中后期,
庸,不是我的附庸) ”即:土地分封,权利对应义务; 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
(2) 查理曼帝国(红桃K——查理大帝) :①“什一税”: 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② 800 年,教皇 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为“查理大帝”。 ③ 843 年,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为德意志、法兰西、 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古代史一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古代史一新人教版

云南省锦屏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古代史(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A. 古代雅典B. 斯巴达C. 迦太基D. 罗马共和2.罗马帝国最终取代罗马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矛盾激化B. 军队将领争权夺利C. 元老院贵族利益受到威胁D. 奴隶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3.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A. 恺撒夺取政权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 恺撒被刺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4.观察下图,请给这幅图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名称A. 哥伦布航海路线图B. 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C.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1D. 佛教传播路线图5.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的是:()A. 使用天然工具B. 能直立行走C. 会制造工具D. 能采集果实6.隋唐文化以繁荣开放著称并全面领先世界。

在古代,日本全面学习中国隋唐文化进行的改革是A. 查理·马特改革B. 大化改新C. 明治维新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7.《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扬州,城甚广大,所属二十四城,皆良城也。

”这记录的是历史上哪一时期扬州的风貌A. 唐代B. 元代C. 明代D. 清代8.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点是()①诞生于亚洲②诞生于公元前③曾促进文化交流④曾为统治者所利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9.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诞生于古代埃及②民主政治发源地在古希腊雅典③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诞生在中国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0.《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11.2012年,我国厦门举办了马拉松赛跑比赛。

世界古代史(一至四单元)复习课件

世界古代史(一至四单元)复习课件
备的成文法典
2、两河流域最早国家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 右。
《石柱法》 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3、识图:
结合课本P12—13回答: 1、古代印度文明的两大
发源地是 印度河 流域 和 恒河 流域。
2、印度开始出现国家是 从 公元前1000 年开始
3、右图人物各是印度种 姓制度中的哪一种姓?
4、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 是 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
起源时间:公元前2000年。 发源地:爱琴海及周边地区。 希腊文明源头:爱琴文明
(中心: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 鼎盛时期:BC8世纪—BC4世纪:城邦兴盛。
衰败:BC4世纪被北方马其顿王国征服。
雅典民主政治
1、特点:
(1)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 与(广泛性)
(2)你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原则:官职选举产生
世界古代史
原始社会:
人类的出现 氏族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奴隶社会:
东方大河文明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
西方海洋文明: 古希腊 古罗马
东方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西方封建社会
日本 大化改新 阿拉伯 伊斯兰教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统一 法兰克查理马特改革 城市的重新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独尊,天主教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社会笼 罩在宗教氛围中。
经济:11世纪开始出现工商业繁荣,城市 复兴;(为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
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 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 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 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意义
典》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考点 3:古代印度(九上第 3 课 P10-14)(2021·娄底 11,怀化 12) 课标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发源地 南亚印度河流域 (1)约公元前 23 世纪—前 18 世纪,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哈
古代 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印度 概况 (2)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北部
河流 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域文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明 文明成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 就 地)、佛教
简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 称“种种姓姓制制度”
板块四 世界古代史
【知识导图】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主题线索归纳】 一大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
亚非文明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考点 1:古代埃及(九上第 1 课 P2-5)(2021·益阳 17) 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非洲东北角的尼尼罗 罗河河流域,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 发源地 礼”
__西西亚亚__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
发源地
古代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
(1)约从公元前 3 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
流域 概况 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文明
(2)公元前 24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成就 楔形文字、阴历、60 进位制
(1)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
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2)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今 佛教
斯里兰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工业文明的纵深发 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 相对论。 世界现代史: 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1945 年) (1)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 (3)罗斯福新政; 7.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 (1)两极格局的兴衰(1955:形成——20世纪60至80年 代:动摇——20世纪90年代初:瓦解)及多极化趋势;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 (3)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历程。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背景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经过
影响
如何理解 “商业革 命”?
如何理解 “价格革 命”?
如何理解 “商业革 命”?
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革命
材料一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
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
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 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 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 惯。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如何理解 “商业革 命”?
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革命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品 种 辣 椒 玉 米 马铃薯 玉米 烟 草 橡 胶 可 可 花 生 向日葵
甘薯
传入中国的时间 17世纪初 16世纪中叶 16世纪末 马铃薯 17世纪初 20世纪初 1922年 16世纪30年代 16、17世纪之交
世界近代史 第一阶段 萌芽时代(14世纪至17世纪初):资本主义的 兴 起,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
一、阶段特征与重大事件:
㈠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 重大事件:(1) 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㈡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欧洲出现(意大利)。开辟新航路 (1500年前后)和殖民掠夺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 形,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人类文明开始由农 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政治: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1517年)斗争,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思想: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 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 锁;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 对外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扩张。
5.地域性历史开始融合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阅读材料: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新航路开辟图
北 美 洲

里斯本

巴洛斯
洲 亚 洲
A
西
太 平 洋
麦哲伦海峡


太 平 洋
南 美 洲
B
印 度 洋 洋
好望角
大 洋 洲
C
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是谁?新航路的开 辟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课堂练习:
新航路的开辟
【1】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 相互影响的整体,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商品经济的需求 D.交通事业的发展 答案:C 【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 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答案:D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如何理解 “商业革 命”?
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革命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材料二 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 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 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 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橡胶
烟草
材料一 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 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 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 占有。 ——《大国崛起》第一集解说词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贵金属增加 了3倍多,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 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 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 价格革 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如何理解 “商业革 命”?
商品种类——增多 商业革命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 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价 格革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注意强调:
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使欧洲的经济 生活发生变化。 商业革命具体表现为:①欧洲市场的扩大,发展到世界 范围②流通商品种类增多。③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 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是指:殖民侵略者掠夺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 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价格革命加速了 西欧社会的分化,收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财力和社会地位 下降,资产阶级则靠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从而加 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发展。
世界现代史
(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1945年) (7)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
重要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
世界古代史:
1 .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1 )雅典民主政治改革历程(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 里); ( 2 )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 3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滥觞;
世界近代史: 2 .公元14世纪—17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
(1) 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开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 .工场手工业时期,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时期(17~18世纪中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及英国代议制的形成; (2)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美国代议制 的形成;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4) 启蒙运动; (5) 牛顿经典力学。 4.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 (2)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生物进化论。
影 响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 体 殖民掠夺之路: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 东方从属于西方 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知识整理 ①客观条件:分散的文明。世界各地区形成了相互隔绝的东亚儒 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 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五大区域文明区 ②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③社会根源: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①迪亚士:好望角 ②哥伦布:美洲大陆 ③达· 伽马:印度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①引起“商业革命”:市场扩大,种类增多,贸易中心转移(大 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刺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②引进“价格革命”:贵金属流入,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 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③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各地区和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④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说”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 ⑤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 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一、阶段特征与重大事件: 二、经济上: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欧洲(意大 利)。 三、新航路的开辟——开往文明交往的航线:文明的链接 1.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 ③直接原因: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 ④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和传播基督教激发的精神动力——人文主 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和征服自然,大 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条件: ①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 ②“地圆说”出现,中国指南针的传入,航海技术和造船 技术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时间
1487-1488
1492
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布
开辟的航路
到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 开辟了欧洲人从海上直通印 度的新航路 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 航行
1497-1498
达· 伽马 麦哲伦及同 伴
1519-1522
一个中心
北美洲 1492-1493年 两个
【6】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 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 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真实意 思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 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 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 汇合和民族融合 答案:B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时间:14、15世纪 资 原因: 本 主 义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社会分工的扩大 (根本原因) 经 济 的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市场 萌 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