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总复习资料
山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史完美

第十七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亚国家
命题点一 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改革的比较
命题点二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
பைடு நூலகம்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点是 () ①诞生于亚洲 ②诞生于公元前 ③曾促进文化交流 ④曾为统治者所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组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日本大化改新 史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史料二 (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 政治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第十六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命题点 早期人类文明的比较
学习了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后,初三某班的同学想 以此为题材,设计一节活动课,你认为作为活动课的标题, 以下不能入选的是( ) A.金字塔的国度 B.农业文明的发端 C.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顶峰 D.印度种姓制度
题组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史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 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 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2)史料二中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当时在 位的日本天皇是谁?
【答案】 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3)曾向中国学习的日本,而今国民收入却远高于中国。 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 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适时改革;改 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革是强国 之路,要不断改革等。
命题点二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❷15世纪前期,郑和沿着温州人周达观的航线七下西洋,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 义是( ) 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大二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点

大二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点近代史是历史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从17世纪开始到现代社会形成的历史进程。
大二世界近代史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它涵盖了近代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大二世界近代史的复习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近代世界体系变革1. 西方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结束了欧洲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确立了以君主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国际体系。
2. 巴黎和会:1814年至1815年,由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四强国在拿破仑战败后召开的会议。
通过重新划定欧洲国界,确立了以平衡势力为基础的体系,维持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3.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在巴黎召开的和会。
通过《凡尔赛和约》等协议,对战败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和领土调整,导致了二战的根源。
二、近代国际关系1. 帝国主义扩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开始对其他弱小国家进行殖民、控制和经济剥削,形成了帝国主义体系。
其中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主的列强争夺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行为尤为突出。
2. 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近代历史见证了农民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崛起,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工业产量大幅增长,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模式。
3. 国家民族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推动了许多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进程。
其中,德国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以及巴尔干半岛民族问题都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
三、世界大战和国际合作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由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崩溃,并最终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
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由法西斯德国、日本及其盟国挑起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战争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结束后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世界历史期末复习

1. 列举世界近代史上(1640---1917.11)两次改革的名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列举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 相同点。 都是在确保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策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
3.列举中外历史上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
世界历史期末复习
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普通初中 曹继军
一、古代史上的改革
1、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 (1)时间:前5世纪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质:奴隶制 改革;(4)内容:①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 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②鼓励学术研 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 2、 日本历史上的 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 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 国隋唐制度;(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 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 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6)作用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的过度。
(3)评价:①它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 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②它也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落后;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使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拿农 民东西太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 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4)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 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核心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

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核心知识点考点提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是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
2.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帝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但是古埃及帝国的版图(只涵盖亚非,没有欧洲领地)。
3.古埃及帝国最终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灭亡。
后来又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占领,最终导致(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来)。
4.古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成就。
古埃及天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太阳历);古埃及创作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象形文字主要刻在(石壁)上。
5.金字塔被称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只有(中国人)才称它为金字塔。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6.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
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2.两河流域产生文明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和古埃及产生文明几乎同步。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3.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天文学上,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汉谟拉比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就是《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的历史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世界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上册

九上世界史复习·提纲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奴隶社会】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公元前3500年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二、古埃及文明成就:①天文:太阳历;②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医学:木乃伊;④建筑: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用途: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王权衰落。
三、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起源:公元前3500年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二、古巴比伦王国: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实现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三、文明成就:①天文:阴历、设置闰月;②文字: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③计数法:60进位制;④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3课古代印度一、文明起源:前23世纪的印度河流域,代表遗址: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前1500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鼎盛:孔雀王朝;古印度美称:“大象之国”、“黄金之国”二、文明成就:①发明阿拉伯数字▲;②梵文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③佛教④种姓制度▲a.四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b.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社会等级制度。
c.特点: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共同特征:①兴起于大河流域▲②经济上以农业为主③政治上实行奴隶制专政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奴隶社会】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1.地理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中古时期的亚洲与古代非洲、美洲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思考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提示 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 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起了 重要作用。
【素养提升】 历史解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要宗教
以__伊__斯__兰__教__为国教
4.古代日本和朝鲜
①大化改新:646年,__孝__德__天__皇__开始改革,日本模仿_中__国___逐渐建立 了中央集权国家。 ②幕府统治:12世纪末,__源__赖__朝__在镰仓建立了军事机构——幕府,日 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17世纪的_德__川__幕__府___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 日本 外来影响。 ③文化成就: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_武__士__道___;诗歌集《万叶集》 和小说《__源__氏__物__语__》;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__大__和__绘__和 _浮__世__绘___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学什么 /////// 梳理教材主干 明晰命题核点
CONTEN TS
考什么 /////// 命题角度解读 核心素养提升
目
练什么 /////// 高考内容衍生 热考命题对接
录
课时训练 ///////
1
学什么
梳理教材主干 明晰命题核点
目录
知识点一 中古时期的亚洲 1.阿拉伯帝国
(1)统一 ①7世纪初,__穆__罕__默__德__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穆罕默德在__麦__地__那__建立政权,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 (2)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亚__非__欧___三洲的大帝国。 (3)鼎盛:政治稳定,_哈__里__发___掌握大权,政教合一;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专题复习(俄罗斯历史)

三、苏联时期(1922——1991)
下册P7—10、P34—43、P60—63、P84—94
•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①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 家,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 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 ②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 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片面强调产值和 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严 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 停滞不前;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 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主要措施 特 作 点 用
苏联时期(1922——1991)
下册P34—43
•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著名战役:
莫斯科战役)(又称莫斯科保卫战)
• 华盛顿会议 1942年,建立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家
宣言》)
•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打败德国、对德军事占领、消灭法
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俄时期(1917——1922)
下册P7—10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3)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实施 (1) 时间:1921年开始实施。 显著特点(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内容:农民在向国家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工业企 业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废除生活必需品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 力发展商品经济。 5、结果::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 前1913年的水平。 6、.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 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 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特点: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开始:1914年7月 结束:1918年11月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保、土) 参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日、美、中等)
战场
欧洲(主战场)、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等
结果
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
原因
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2、内容: ①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②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山东归日本,中国爆发 五四运动);
③限制德国的军备;④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⑤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3.影响: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 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 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3、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奥匈帝国挑起战争。
巴尔干半岛
战争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瓜分殖民地。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 成,扩军备战,威胁世界安 全。
……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特点
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三、战争教训: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遇到矛盾,谈判解决。 3、理智爱国,反对恐怖行为。 4、强大国家,发展经济。
考点二:《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九下教材P14—18页)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凡尔赛体系 一战后:巴黎和会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 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 内,德国不得设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欢迎下载 世界近现代史总复习资料 设计者:高冬梅 姓名: 班级: 主题一 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14世纪,在意大利最早兴起的。是以(反封建反教会)为重要内容。 2、文艺复兴的阶级实质或本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文化)。 3、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或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 4、文艺复兴三个不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分析作品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①但丁(意〕是先驱,创作的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具有结束中世纪,开启近代历史的革命性意义,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文艺复兴时期,(意)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③15--16世纪,文艺复兴向西欧扩展时的一位英国文学巨匠是(莎士比亚),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利叶》、《哈姆雷特》)等。 5、文艺复兴的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6、文艺复兴运动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启示) 答:我们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并发展科学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经过: 时间 代表国家 航海家 到达地点 1487—1488年 葡萄牙 迪亚士 到达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 1492年 西班牙 哥伦布 到达美洲 1497—1498年 葡萄牙 达·伽马 开辟了绕非洲前往印度的航路 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完成环球航行 1405—1433 中国 郑和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长期关闭的议会开会,筹集军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在议会中的斗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1688年宫廷政变,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得以在英国确立。 4、《权利法案》: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精选 欢迎下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四、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资产阶级、种植园主.华盛顿) 1、原因:18世纪北美经济发展迅速,美利坚民族形成;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实行高压统治,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 2、经过: (1)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2)1775年,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4)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6)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独立宣言》的内容: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4、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5、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6、如何评价华盛顿?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领导北美人们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 五、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们攻占巴士底狱。 2、《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如何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1799 年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1812 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
主题二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一.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资产阶级,林肯) 1、起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尖锐,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2、领导者:林肯是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基础,深受美国人民爱戴。 3、过程:导火线--林肯就任总统;;爆发--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束--北方军队胜利。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精选 欢迎下载 5、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俄国1861年改革: 1、时间及人物: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2、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 1、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之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主题三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宪章运动: ①起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 ②时间:1836—1848年。 ③内容:工人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 ④特点:是欧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运动, ⑤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欧洲早期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 ①马、恩的革命实践: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长期的合作;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巴黎公社: ①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 ②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主题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一.三国同盟(德、意、奥)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个军事集团: ①形成的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②性质(帝国主义的侵略集团)。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影响或后果(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精选 欢迎下载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①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②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协约国:英、法、俄、日、意、中、塞) ③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一战最残酷战役),是一战的战略转折。 ④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欧洲战场的争夺最为激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坦克.远程大炮),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主题五 科学与思想文化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在进化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他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 3、出生于德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最重要贡献是20世纪提出的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4、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风格(把艺术的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6、德国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热情歌颂者,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其代表作之一,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主题六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