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艺术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基本乐理试题课程代码:007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音有音高、音量、音值和音色四种不同的性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其中对于塑造音乐形象比较突出的音的性质是( )A.音高和音色B.音高和音值C.音量和音色D.音高和音量2.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许多泛音,将其依次排列起来叫做“分音列”,或叫“泛音列”。

E为基音的泛音列中,第五分音是( ) A.小字组的E音 B.小字1组的升G音C.小字1组的升E音D.小字2组的升G音3.音乐中的略写记号就是使记谱简化,便于识谱。

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是( )A. B.C. D.4.跳音记号表示某个音或某个和弦要唱(奏)得短促而富有弹跳力。

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是( )A. B.C. D.5.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

记号是( )A.倚音B.颤音C.波音D.回音16.音乐术语Lento的中文含义是( )A.慢板B.中板C.快板D.急板7.自然大调式的属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 )A.大小七和弦B.小七和弦C.半减七和弦D.减七和弦8.谱号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

次中音谱号也叫做( )A.F谱号B.C三线谱号C.G谱号D.C四线谱号9.#C音是G宫调式雅乐音阶的( )A.变宫B.变徵C.清角D.闰10.将基本音符或附点音符分成基本划分无法划分的等分叫连音符。

等于音符的二连音是( )A. B.C. D.二、音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以下列各音为根音,向上构成指定的音程。

2.将下列音程转位,并写出转位前、后的音程名称。

三、和弦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分析下列和弦的结构特征,写出各个和弦的准确名称。

(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100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歌谣《弹歌》录载于( )A.《吴越春秋》B.《礼纪》C.《尚书》D.《吕氏春秋》2.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3.“楚辞”的名称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东汉4.下列作品中,具有“情韵并美,文彩照耀”特点的是( )A.《左传》B.《战国策》C.《庄子》D.《孟子》5.《九歌》包括的作品共( )A.7篇B.9篇C.10篇D.11篇6.西汉大赋的开创者是( )A.扬雄B.贾谊C.枚乘D.严忌7.《古诗十九首》产生于(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8.《赠从弟》的作者是( )A.刘桢B.陈琳1C.孔融D.徐干9.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的诗人是( )A.曹操B.王粲C.曹植D.陈琳10.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1.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2.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小说和( )A.志怪小说B.志异小说C.志神小说D.传奇小说13.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理论专著是( )A.《典论》B.《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14.隋代诗人主要来自于北周、梁、陈和( )A.北魏B.东魏C.北齐D.西魏15.唐代最早提倡“风骨”、“兴寄”的作家是( )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李白16.“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和( )A.杜审言B.宋之问C.沈佺期D.上官仪1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作者是( )A.王湾B.王翰C.王维D.王之涣18.被称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的诗是( )A.《凉州词》B.《黄鹤楼》2C.《出塞》D.《从军行》19.“大历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 )A.《河岳英灵集》B.《浣花集》C.《乐章集》D.《极玄集》20.李贺被称为(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21.“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韩愈D.白居易22.和白居易合称“元、白”的“元”是指( )A.元稹B.元结C.元好问D.元遗山23.贾岛《秋暮》诗的情调是( )A.峭硬B.萧瑟C.温馨D.热烈24.《橡媪叹》的作者是( )A.皮日休B.陆龟蒙C.贾岛D.姚合25.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分为两类,即寄托说和( )A.讽刺说B.爱情说C.劝喻说D.怀人说26.“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是强调诗歌的( )A.意象美B.语言美C.音律美D.意境美27.唐传奇繁盛时期的代表作有《莺莺传》、《霍小玉传》和( )A.《游仙窟》B.《枕中记》C.《南柯梦》D.《虬髯客传》28.早期的民间词主要保存在( )A.《云谣集杂曲子》B.《花间词》3C.《阳春词》D.《尊前集》29.词史上的“温、韦”是指( )A.温庭筠和韦庄B.温廷筠和韦庄C.温庭筠和韦应物D.温廷筠和韦应物30.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题材是( )A.爱情 B.亡国之痛C.思乡之情D.伤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0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世界市场行情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世界市场行情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世界市场行情试题课程代码:001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情研究的范围包括以下哪一种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A.产品市场B.政治C.经济D.贸易2.政治局势的变化属于影响行情变化的什么因素?()A.周期性因素B.长期因素C.季节性因素D.偶然因素3.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经济处于什么时期或阶段?()A.战后恢复时期B.高速增长时期C.经济滞胀阶段D.经济动荡与调整阶段4.萨伊是少有的从何种角度出发分析商业循环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A.宏观B.微观C.中观D.消费者5.政府扩张总需求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创新论B.货币主义C.合理预期学派的经济学说D.凯恩斯的经济学说6.二战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共发生过几次?()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7.工业生产指数属于以下哪一种指标?()A.领先指标B.预兆性指标C.重合指标D.落后指标8.哪一种编制方法把社会最终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加总起来从而得出国民生产总值?()1A.生产法B.部门法C.收入法D.支出法9.制造业生产动态与全部工业生产动态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A.完全一致B.基本一致C.不一致D.很难比较10.固定资本投资的变化与工业生产的变化关系怎样?()A.滞后B.提前C.同步D.基本同步11.下列哪一部门或行业的就业结构是就业部门结构的重点?()A.农业部门B.非农业部门C.制造业D.服务业12.原材料库存对周期变化的反应比加工品和制成品会呈现出什么特点?()A.明显B.不明显C.微弱D.相差不多13.股票代表的是以下哪一种权利?()A.股份资本所有权B.资本债权C.股份债权D.公司所有权14.对外贸易的变化与经济情况的变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A.领先B.滞后C.同步D.基本同步15.消费周期的长短,除取决于它本身的自然寿命外,还受什么影响?()A.物质磨损B.精神磨损C.价值磨损D.交易磨损16.原料商品的什么是造成这类商品价格发生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A. 需求弹性大,且供给弹性小B.需求弹性小,且供给弹性大C.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很小D.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很大17.经过显著性检验后,若回归效果不显著,一般应考虑进行下列哪个步骤?()A.修改所建立的模型B.调整显著性水平C.收集更多的数据D.变换检验方法18.回归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误差的方差必须为常量,这一特征被称为是什么?()2A.同方差性B.共方差性C.等方差性D.异方差性19.在使用回归趋势模型进行预测时,外延的时间一般是下列哪一个?()A.不宜太长B.不宜太短C.为0D.为120.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是属于下列哪个指标?()A.周期指标B.领先指标C.同步指标D.落后指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0月自考浙江试题及答案解析音乐教育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自考浙江试题及答案解析音乐教育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教育学试题课程代码:007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地位。

( )A.1986年B.1989年C.1999年D.1987年2.德国早期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A.器乐B.唱歌C.舞蹈D.戏剧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_________的核心举措。

( )A.美育教育B.素质教育C.音乐教育D.艺术教育4.《音乐课程标准》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和_________的理念出发,把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上。

( )A.以审美为核心B.以学生的爱好为动力C.面向全体学生D.鼓励音乐创造5.音乐教育以_________为核心的理念,鲜明地体现在实验教材中。

( )A.美育教育B.素质教育C.审美教育D.艺术教育6.音乐实验教材_________音乐教学内容,拓展新的学习领域。

( )A.分散B.提炼C.整合D.分析7.《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教学设置了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________和知识与技能。

( )A.审美与体验B.过程与方法C.技能与训练D.传播与流行18.建立音乐网站常用的软件有Front Page和Dreamweaver,_________、Flash等。

( ) A.有声有色 B.有图有像C.有音有乐D.声像结合9.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是局部的_________评价。

( )A.客观性B.非客观性C.主观性D.非主观性10._________是指课程结业的检验。

( )A.客观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主观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0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茅盾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浙江省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茅盾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茅盾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73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茅盾小说《动摇》中方罗兰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A.“往前冲”B.果断干练C.矛盾、迷惘乃至错乱D.盲目个人奋斗2.在《读〈倪焕之〉》一文中,茅盾指出鲁迅小说未能整体性地反映社会人生,这指的是茅盾认为鲁迅和他同时代作家的创作( )A.“没曾反映出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反封建思想的社会人生”B.“没曾反映出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知识分子生活”C.“没曾反映出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乡土人生”D.“没曾反映出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都市人生”3.夏衍剧作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 )A.工人B.农民C.兵士D.知识分子4.郁达夫小说中,记录创造社第一次在现实打击之下遭受挫折的作品是( )A.《血泪》B.《离散之前》C.《胃病》D.《二诗人》5.夏衍创作(改编)的电影中,以一组展示江南水乡秀丽风光的移动长镜头开始的电影是( )A.《林家铺子》B.《春蚕》C.《祝福》D.《狂流》6.郁达夫移家杭州后创作的以主人公林旭从上海移家杭州为故事情节的小说是( )A.《瓢儿和尚》B.《杨梅烧酒》C.《迟暮》D.《唯命论者》7.当局查禁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是借口( )1A.其病态描写B.其零余者形象C.其社会主义色彩D.其“普罗文艺”色彩8.《芳草天涯》中,从“斗酒每因知己醉,文章不与稻粱谋”的志士,转而成为“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庸人的角色是( )A.孟文秀B.孟小云C.尚志恢D.喻志华9.茅盾《锻炼》的故事背景是( )A.大革命失败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上海抗战D.皖南事变10.夏衍对于笔下知识分子的态度通常是( )A.含泪的同情B.含情的鞭挞C.辛辣的讽刺D.热情的赞颂11.茅盾散文《雷雨前》反映的是( )A.三十年代农村经济破产B.畸形的都市生活C.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D.革命风暴和战斗精神12.君实和娴娴这一对年轻人出自茅盾小说( )A.《创造》B.《路》C.《虹》D.《自杀》13.从文体看,《茑萝行》是一部( )A.寓言体小说B.日记体小说C.书信体小说D.章回体小说14.夏衍剧作中,旨在表现“小圈子主义”的破灭的剧作是( )A.《心防》B.《愁城记》C.《一年间》D.《芳草天涯》15.关于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B.主人公“他”是一个青年忧郁病的典型C.小说把性的苦闷和祖国的贫弱、异族的歧视联系起来了D.是一部典型的性格小说16.以女特务赵惠明受骗、犯罪到醒悟、自新的曲折历程,展现皖南事变后“陪都”重庆现2实图景的作品是( )A.《雾重庆》B.《腐蚀》C.《路》D.《霜叶红似二月花》17.夏衍的剧作,被认为“对演员是一个痛苦而又愉快的难题”,这指的是( )A.演员必须有相应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才能演绎好角色B.演员必须掌握五花八门的表演技巧,才能演绎好角色C.演员必须深入角色的内心和灵魂,才能演绎好角色D.演员必须听从夏衍的艺术指导,才能演绎好角色18.郁达夫创作以清代浙江诗人厉鹗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是( )A.《碧浪湖的秋夜》B.《采石矶》C.《二诗人》D.《迟暮》19.革命者匡复在剧中的结局是( )A.与杨彩玉破镜重圆B.从个人主义泥淖中走了出来C.重回革命征途D.被日本侵略者枪杀20.对夏衍剧作的艺术风格影响最大的国外艺术家是( )A.英国戏剧家亨利·阿瑟·琼斯B.俄国戏剧大师契诃夫C.托尔斯泰D.别林斯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电视艺术片创作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电视艺术片创作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试题电视艺术片创作课程代码:011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影之父指的是()A.卢米埃尔B.卢米埃尔兄弟C.弗拉哈迪D.维尔托夫2.《北方的纳努克》的导演是()A.让·鲁什B.卢米埃尔兄弟C.弗拉哈迪D.维尔托夫3.上世纪20年代苏联导演______提出“真实电影”的主张。

()A.让·鲁什B.卢米埃尔兄弟C.弗拉哈迪D.吉加·维尔托夫4.______曾公开宣布:“我把电影院看成一个讲坛,并以一个宣传家的身份来利用它。

”()A.让·鲁什B.弗拉哈迪C.格里尔逊D.维尔托夫5.______的出现,在电视圈里引起了不小的振动。

赞扬者有之,称其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里程碑”。

()A.《望长城》B.《西藏的诱惑》C.《让历史告诉未来》D.《话说长江》6.古人还把“天、地、人”并列称为()A.三圣B.三地1C.三灵D.三界7.卢米埃尔的《______》被认为是第一部用事先安排好的喜剧情节拍摄的影片。

()A.《火车进站》B.《水浇园丁》C.《工厂大门》D.《婴儿喝汤》8.《公民凯恩》的导演是()A.格里菲斯B.卢米埃尔兄弟C.奥逊·威尔斯D.吉加·维尔托夫9.传播学代表人物麦克卢汉是______人。

()A.法国B.苏联C.美国D.加拿大10.电视观众最主要的欣赏特点是______收看。

()A.选择性B.批评性C.接受性D.娱乐性11.《北京运动服一瞥》的开头是()A.开门见山式B.由远及近式C.寓意式D.强调式12.对外部节奏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动作的可见速度B.摄影机的运动速度C.摄像人员的运动速度D.剪辑的频率13.不属于根据摄像机与被摄体形成的角度分的镜头()A.仰角镜头B.俯角镜头C.顶角镜头D.全角镜头14.______是指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来的,能为人们直接感受到的节奏形态。

艺术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艺术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艺术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A. 模仿自然B. 社会意识形态C. 纯粹的审美体验D. 社会生活的反映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A. 认知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材料选择B. 主题表达C. 技巧运用D. 观众反馈答案:B4. 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区别在于?A. 时间和空间B. 艺术家数量C. 艺术特征和审美追求D. 创作方法答案:C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德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艺术批评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引导艺术欣赏B. 促进艺术创作C. 提高艺术价值D. 规范艺术市场答案:A, B, D7.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哪些?A. 内容B. 形式C. 风格D. 技巧答案:A, B, C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创作?A. 社会环境B. 个人情感C. 技术水平D. 经济利益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9. 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艺术可以反映和传达道德观念,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探讨和传达善与恶、正义与不义等道德问题。

同时,艺术创作和表现过程中也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社会道德标准。

此外,艺术作品本身也可能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道德评判往往与其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有关。

10. 描述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答案:艺术接受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感知阶段,观众通过感官接触艺术作品,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受;其次是情感体验阶段,观众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可能会经历情绪的波动和心灵的触动;最后是理性反思阶段,观众开始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可能会对作品的主题、形式、技巧等进行分析,并形成个人的见解和评价。

(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电视美术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电视美术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视美术试题课程代码:0075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美术”这个概念,是近几年随着电视事业的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

2.电视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诸多_______________相互交叉,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3.电视美术,作为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艺术形式,不仅是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同时也代表了人类在_______________对艺术的新的审美需求。

4.电视美术是为电视节目塑造能展现出节目的属性、特色、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环境而存在的。

5.电视片头播出的重复性,不仅加强了观众对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印象,更对_______________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6.电视美术设计的造型与构成设计,主要是对_______________的元素和_______________的认识,以最终实现新形式和新形态的创造。

7.基本形变异是指在大部分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个别_______________,以造成_______________。

8.人和其它动物的不同,是富有情感想像力,会赋予任何物体以_______________的想像,这种想像被称作心理的_______________。

9.联想是思维的延伸。

它与人们的知识修养、生活阅历及对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10.对于艺术之美的欣赏与理解,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电视美术等同于舞台美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是__________。

2.典型化作为创作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3.__________是美术的基本手段,也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4.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被称为__________。

5.书法的艺术特征,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

7.艺术起源于__________,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8.黑格尔认为艺术史的起点是__________。

9.艺术家的修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及表现才能。

10.__________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11.在戏剧中,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12.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说唱表演艺术的总称。

13.__________是电影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法之一,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获得更多更深的涵义。

14.《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______。

15.小说《家》、《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倪瓒说:“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说明了艺术的
() A.再现性 B.表现性
C.真实性
D.典型性
1
17.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
A.英雄悲剧
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
D.社会悲剧
18.被认为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是()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电影
19.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著名论断。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0.摄影作品在影调的面积配置上,如果白色或浅灰色面积很大,就形成()
A.硬调
B.高调
C.低调
D.中调
21.电视剧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它首先是在__________年由英国广播公司播映的。

() A.1930 B.1932
C.1933
D.1934
22.下列持艺术起源模仿说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泰勒
C.康德
D.席勒
23.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泰勒
24.被柏拉图誉为“用手势说话的艺术”指的是()
A.绘画
B.雕塑
C.音乐
D.舞蹈
25.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艺术可以“穷神变、测幽微”,这反映了艺术的
()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组织功能
26.“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指的是()
2
A.音乐
B.舞蹈
C.影视
D.戏剧
27.下列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是()
A.《牡丹亭》
B.《神曲》
C.《西游记》
D.《红楼梦》
28.下列不属于艺术作品内容的是()
A.主题
B.结构
C.题材
D.素材
29.话剧《茶馆》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契诃夫
C.曹禺
D.老舍
30.《死魂灵》的作者是()
A.鲁迅
B.果戈里
C.契诃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1.艺术思潮
32.格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简述文学的主要特征。

34.简述艺术发展中革新的主要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5.试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36.试举例说明艺术欣赏的过程。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