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筑民俗

一、山西的主要民居形式

(一)窑 洞
窑洞是古代穴居遗风的演变。窑洞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在晋西北与晋北地区,包括离石吕梁、晋中地区都比较普遍。一种是在黄土高原的土落千丈岸边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又可分为几种:有的是挖进去后只在墙壁上抹灰就住的;有的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再抹灰;还有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再一种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用砖石砌成。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又可以分为几种:一是全砖碹成的窑洞;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窑洞;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窑洞;第四便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这些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白麻纸上贴上鲜红的窗花,门口爬一两串南瓜葫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家风情。
打窑洞最隆重的一道程序是合龙口,也是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窑顶中间留下一个缺口,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合龙石往里面一放,整座新窑就算砌好了。以前讲迷信,怕有“邪气”冲犯新居,要用小动物的心脏(有鸡、兔子等)放入合龙口事先凿就的小洞内,祭祀神明,以驱邪辟崇,保佑平安。
合龙口也等于庆祝新窑落成。要在合龙石旁悬挂有关信物,比如一个装有五谷(小麦、谷子、高粱、玉米、黍子)的红布袋,及五色布条、五色彩线,意在祈求福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衣食丰足。合龙口,一般选在正午十二点,时刻一到,专门安排好的老石匠和窑洞主人登上窑顶,庄重地把预先备好的合龙石嵌进龙口,挂上筷子等物,放鞭炮,鼓乐吹打,人们叫着“合龙了”,主人家把米斗里的粮馍、硬币、针包、糖块,五谷杂粮撒向人群,让人们争着去拾,称之为“撒粮馍”。新窑门上,一般要贴对联,比如:“合龙大吉”、“四季平安”等等。
(二)平 房
平房呈后高前低形状,老百姓称之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采光较好。泥皮土房建筑结构简单、省钱,屋顶用碱地淤土和麦秸和泥而抹成。淤土抹房逢雨不漏,并可利用泥的下渗特点将干裂的缝子自然淤合。隔二、三年再抹一次。加沤制的石灰抹过的房子更加结实。秋季五谷登场,房顶便成为晒粮场。
(三)瓦 房

上宇下栋式的两出水瓦房,以人字梁起架,前面多以砖砌柱,留窗格门洞,多为硬山式结构,一溜顺水压板瓦。也有的地方为防止雨水冲刷,采用悬山式结构。屋脊为干扣一层砖再交错扣瓦的皮条脊形式。比较讲究一点的瓦房为双出水悬山式桶

板瓦屋顶、排椽插飞、五脊六兽,全木结构门窗,造型华美、采光好。屋内间架深广,多用隔断,分出卧、客、厨间。山西尤以代县、繁峙民宅最为讲究。忻州等地的民房特色是高脊一出水瓦房,坡度较大,造型独特。
(四)楼 房
在晋南、晋东南农村特别是长治一带,一般住房都采用二层楼的方式,多为双出水硬山式。即便经济上并不宽裕,甚至说是很穷,也要修建二层楼的住宅,这是这一带的民俗特点之一。楼上一般只作贮藏物品、粮食之用,较低矮,也不专设上下楼梯,只有移动式木梯供上下。每到秋后,沿二楼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玉米。一些有钱人家的二楼多能住人,前有出厦立柱、楼梯、拦板,门面油漆彩绘俱全。这种二层楼的民居建筑有的是砖结构的,也有的是砖、坯结构的,还有的是砖木结构的,最差的也是土坯加砖和木结构的。 一般采用一明两暗或一明四暗的格局。
这种建筑充分利用了空间,为农村节约了可耕地;把粮食等物品储存放置在二层楼上,避免了地面的潮湿、腐烂,这也是一种科学的仓储管理办法。
(五)石板房
晋东南一带山区农村利用片石材料,在屋顶成鱼鳞状铺设片石代为瓦顶。虽简陋,却朴实耐用。

(六)庵 棚

庵棚是民间常见的临时性住宅。到夏天瓜田菜地边,便立起了三角形的、拱形的窝棚。或用黄泥封顶,或以秫秸避雨遮阳,有的就在树上架一个简陋的草窝,颇有先古巢居遗风。用作瓜农看瓜,牧羊人照羊等。

二、建房程序

(一)择地、择日
建房择地、择日过去十分讲究,大多在春季大地解冻后、雨水尚少、农事不忙时动工。还要请风水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例如,如果风水先生测定动土方向正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风水先生算一个太岁出游日来“偷修”,或等来年再建;假如按命相算只能盖南房,就不要盖正房,否则容易招灾惹祸等,讲究很多。
(二)破土
动工之日要面向测定的神祇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起一块红布燃黄表叩头,举行仪式,告知神灵,俗称“破土”。在定襄一带,传说土条蛇就是土神,在破土之日看见土神,如有蛮横之人斩打土条蛇,来日不是伤筋断骨,便要五官伤残。
(三)起基
打地基俗称“打夯”,“打硪”。在挖开的壕沟里一层层垫上石灰土,一层层夯实。农村的打硪是一项沉重而壮美的劳动。十来个青壮男子赤胸露背,在悠扬激越的喊硪号子声中齐心用力、稳扎稳打,观看的人很多,目的是欣赏喊硪的领唱人的才华。一天之中,唱硪的人见人唱人,见事唱事,编的

词通俗生动,惹人喜爱,使打夯的人激情高昂,步调一致,干劲十足。

(四)上梁
木构平房是在墙基打起就要起架上梁的,俗称为“立架”。人们多在打基之前就请来木工整饰木材,开铆开槔,按房间布局尺寸做准备。主柱支架固立好后大多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在中午举行,届时请人在中梁画八卦、系红布、捆匝红筷、酒盅等,贴吉祥对联如“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迎门的墙上贴“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木工大师傅小心地放稳大梁后,便烧纸焚香放炮庆贺。亲戚邻居们还要蒸了白面花馍、带烧酒、黄表来扶梁庆贺。中午主家设酒席招待匠人、亲族和扶梁者。
(五)起墙
砌墙俗称为“起墙”,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活,砖需经清水浸透,然后用白灰或沙灰浆粘合。起墙有包芯墙、砖面墙、全砖墙等几种类型。如垒土坯墙,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一层砖后才垒土坯,为的是保护土坯,叫“过河砖”,土坯只用黄泥粘合。很多地方的院墙,采用土打墙办法。打好基础,夹好木板,装实湿黄土,用木杵、木夯打实,然后把夹板往上提一层,接着打。土打墙简便快捷、结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六)钉椽
有的地方叫“铺椽”、“贯椽”。过去用铁匠打制的四棱长钉。椽分前批椽和后批椽。前批椽选粗细匀称质量坚韧的钉子。椽摆好位置,木匠先用引钉打钻出钉孔,再钉入铁钉子。椽的前面横钉一根叫“淋沿”的木条,用以固定和保护椽头。
(七)盖顶
上好椽、铺上栈帘,再用和上麦秸的稀泥抹顶,有的地方叫“按栈”。这是盖房中最紧张的一项工程。小伙子们光脚下泥盘,边刨边踩,光着脊梁,用长柄泥叉或泥耙往房顶上搭泥,房顶上小工们奔走如飞地运泥,大师傅左右开弓挥舞抹刀抹泥。不管是几间房,都要一气干完才吃饭。中午主人家要用干粮犒饷大家。第二天一早半干时上房踩实。干透后,是平房的再加泥抹灰,是瓦房的加引泥压瓦统脊,这房子的主体工程便算完成了。
(八)装修
房屋装修是泥工、水工还有画工和纸匠的任务。
泥工先抹泥,把墙抹平,再抹灰,压光,称做“亮家”。然后垒锅、盘炕、铺地、砌锅台、垒窗台、垒烟囱,这些都是细心工程,泥工技术差点,比如行烟不畅,烧火不旺,日后主人还要找来重修。
木工装修门窗也特别讲究。窗棂子有各种好看的图案造型,甚至还要雕花。上门上框讲究严丝合缝。晋东南一带,上门窗用特制的尺子,按二十八星宿位置来确定其长度和方位。土木工程一完,纸匠便修天花板,又称打顶蓬,又叫

做“打仰尘”。多以木条或高粱秆、麻秆、葵花杆做架子,麻纸裱糊,粉刷一新。
在室内装饰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忻州地区和晋东南地区面的炕围画,有的地方叫画“腰墙子”,“炕围子”。炕围画是沿火炕周围墙上的一种装饰且实用的艺术形式。高约二至三尺,由各种图案花边、画心、灶头画几部分组成。画工们大都有花边样本,根据主人的要求来定。一般画花边是小徒弟的事,师傅画画心、灶头。花边极为丰富,主要采用叠色、退色、斩色手法加各种图案造型。画心由白粉调胶打底,画戏剧人物、历史典故以及山水花鸟。通常每幅炕围有六到八个画心,分长方形、圆形、菱形、六边形等。底色以绿色居多,也有红色的。画完用胶矾水封色后,用大漆或清漆油两遍。
建房在农村是一件大事,都采取家人、朋友、乡邻义务帮工的办法,由主人管饭菜,这是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助的社会道德风尚。主要出力的木匠、泥瓦匠师傅,逢年过节主人还要以礼相待,以示谢忱。
房屋建好后,新麦上场,很多地方要磨一斗麦子、蒸大贡、炸油花、烧香烬纸、贴黄联,诚谢神灵,保护新宅平安落成,安请土神回新宅居住,俗称“谢土”。

(九)入住

乔迁进入新房时,要贴对联。如果是春天迁入新居,贴对联时常写“燕贺新禧”、“莺歌阳春”;“莺迁乔木”,“燕舞春风”;“福莅及第”、“春满花堂”等。如果是夏天迁入新居,常写的对联有:“夏屋新迁莺出谷”、“花堂彩焕凤栖屋”。如果是秋日迁入新居,常用的对联是;““雁鸣秋色”、“凤栖高屋”、“门含紫气”、“室染秋香”等。如果是冬日迁入新居,常用的对联是“白雪凝瑞”、“朱轩纳祥”;“岁寒三友添新色”、“春风满堂聚德光”等。要放炮,在每一处房子里手执鞭炮,边走边放,直到院门口。还要请贺喜的人来吃饭。
三、居室陈设

(一)卧 具
山西北方农村大多以土炕为卧榻,且多为过火炕。土炕与锅台连为一体,由青砖筑起高约二尺的炕墙,炕洞垫起黄土,再用土坯或砖撑起,上面盖泥制炕板。有的地方用石片炕板。烧饭同时便热了炕。晋东南长治一带的土炕多筑引墙,不通火。炕中留一石榴形成桃形小洞,叫炕缝。家家必留,否则妇女不生孩子,这是生殖崇拜的遗留形式。一般民间铺苇编席子。稍好一点的铺大褥子炕垫或毛毡之类。
被褥,俗称“铺盖”。是主要卧具用品。被子多以粗布,印花布面,自染兰布,白布作里,絮棉花缝好,用线引实。褥子小于被子。有的妇女用各色碎布头拼接成有规则的花褥面十分好看,褥里又多用自

纺粗布做里子。枕头有方形的用于靠坐,长枕用于睡觉,用黑布、兰布做皮、两头多绣以图案。小孩用的则绣以各种动物造型如蛤蟆、老虎、狮子、鱼等,十分有趣。装芯多用荞麦皮,秕谷等。婴儿的枕头多装绿豆或小米,一为下火,二为枕头型。多数人家白天被褥叠垛在炕角旯旮,上面遮一单子,富裕人家有炕柜。晋东南一带过去炕前装有排栅,晚上拉开,可以防止衣被掉下。
(二)照 明
煤油灯、麻油灯、豆油灯是旧时通常的照明工具。
煤油灯有陶制的、木制的、铁制的、高约尺余,分底盘、灯瓶、灯杆、俗称“灯树子”。豆油、麻油灯多以灯盏盛油点棉花捻,亮度较差。有贫穷者在墙上挂一砂箅,将麻杆陆续插入箅孔里点燃,忽明忽暗,微若香头,用以照明。也有的用草棍串蓖麻仁燃点的。点蜡烛过去属富贵人家。现在山村窝铺,家家都有电灯。行旅多有纸灯笼,玻璃风灯等。
(三)取 暖
冬天取暖有铸铁火炉、铁皮火炉、泥火炉、地老虎炉子等几种,也有用木炭火盆,铜手炉的。以煤和煤糕、焦炭等做燃料。
过去在晋北农村到了冬天寒冷时,在凳子上或炕上放一个肚小嘴大、两个耳朵三条腿的“红泥小火炉”,夹一膛焦炭来暖家做饭。
地老虎也称“过炕炉子”,用砖垒在炕沿下,热气暖炕,冬天冻脚时往炕上一坐,脚伸在炉火上,立时便暖,并可炒菜做饭。晋西北一带的地老虎炉体通在地下,炉灰通屋外的地沟,暖和干净。如果炉子不过炕,冬天便在后炕的火口中烧些柴来暖炕。长治一带有用锡制汤壶灌开水暖被窝的习俗。
(四)卫生器具
旧时没有搪瓷脸盆,洗脸多用铁盆、瓦盆、砂盆、铜盆,擦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到了冬季多以猪胰子加碱捣烂制成小圆饼,甚至用麻雀粪洗手去污,据说能防止风裂。冬天嚼枣泥涂于手背、脸上,然后在火上烤干防冻。女人们洗头用皂角水。
扫炕用糜穰缚制短把笤帚,扫地用高梁头、苇穗等缚制的长把笤帚,扫院子用竹管草扎的木把扫帚和扫帚苗长成的扁扫帚。
鸡毛掸子是室内清扫浮尘的最好工具,平时挂墙上,是一件土色土香的别致的壁挂艺术品。打扫身上的尘土还有用马尾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
夏日里为防苍蝇乱飞乱落,用麦秸草编织成十分好看的绳篮,吊挂在房上,是一件极好看的装饰品。夜里点燃用艾蒿编成的火绳,以便驱除蚊虫,防止叮咬。
(五)家具什物
山西人的家具比较简单,不求华丽,讲求实用结实。一般人家都有一紫红色的榆木大平柜,俗称“躺柜”。正中安一个黄灿灿的铜制暗锁,用精致的

铜片遮盖着锁孔。这既是重要的一份祖产,又是姑娘们出嫁时的最高陪嫁。平时一柜多用,可以以柜代桌,以柜代几,以柜代案,摆放装饰物件,敬神上供。晋南有拱盖式板箱多为陪嫁物。大立柜、方桌、小炕桌、小炕柜存衣放被,陈放日常用具。

坐具种类繁多。普通人家有方机、三腿圆机、长板凳、小凳子、单背靠椅,还有花布彩绣布垫,妇女们精心编织的草墩、蒲团,都很柔软,成为坐街、看戏的随带物。

四、院落

(一)院落结构。院落一般有四合院、三合院。山区院落多依山而筑,没有定格。

四合院,在山西很普遍,尤其是在晋中地区、太原附近的城乡中。一般四合院的走向是坐北向南,出入一个院门。院中的主房是正房,即北房。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还有耳房。这种耳房一般是库房,也有的做厨房。一般西南角修厕所,东南角大都是院子的大门。也有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谓之防“三煞”。影壁迎门而建,有的是单独建筑,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照壁是受信仰禁忌心理支配的产物。照壁正面中心多设有天地爷神龛,俗称“天地圪窟”。

院内有用石板、砖、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
如今农村的四合院演变为扩大正房的房间数,因为正房——北房采光好,因而在盖房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北边的空间、地面,以北房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一个方或长方形院落。

四合院是典型的汉族民居建筑。四合院的第一个特点是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一家的活动,都在院墙之内,与外面不相沟通,所以它是是封闭观念的符号;第二个特点是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房屋建筑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住房安排一般是家长住正房,即住堂屋的右侧,兄弟子侄住侧房或耳房。家长支配全家的地位,在住房位置上有充分的体现,所以是家长制的符号;第三个特点是专门设有堂屋,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堂屋中设有“天地君亲师”的神位,人生所有重要的礼仪和家族重大集会都在堂屋举行,所以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第四个特点是四

方房屋之下皆有檐下回廊,与天井成为家庭成员交融感情的场所。所以是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四合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地窨院。“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在山西南部地处中条山南面的平陆、芮城两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到处是这种地窨院。与平陆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如晋南的闻喜、万荣、临汾等地,以及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也都有地窨院。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

农家的地窨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其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上下斜向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正面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地窨院里一般掘有深窖,用石灰泥抹壁,用来积蓄雨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或“干井”,使院中雨水流入井中,再慢慢渗入地下。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速降暴雨时雨水灌入窑洞。供人居住的窑洞上面多为打谷场,窑洞凿洞直通上面作为烟囱。不少人家院内作粮仓的窑洞,也凿洞直通地面的打谷场,碾打晒干的粮食,可从打谷场通过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平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

地窨院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居住形式,成为山西村落景观中别具风情的一种类型,因而倍受国内外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地窨院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居住方式——穴居式的居住民俗传承。《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房屋。《墨子·辞过》也说:“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后来发展为横穴居室,即窑洞。接着又有竖穴居室,即地窨院,以及半地穴居室。最后才创造了地面建筑。

穿心院。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南街,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当地人习惯地称之为“穿心院”,院门大都设在大同南街临街处,从大门进去后多座院落互相串通,有一处别门、旁门可通向另外的一条街道。在太谷县城的西街、南街也有多处这样的院落。

(二)街 门
街门是家庭的门面,一般比较讲究。简单的街门有用篱笆编织柴草绑架的,也有的在墙上挖一门洞或是豁口,拦挂些木条木棍。
普通的街门大部分是建在墙面上的独立门体。由门扇、门框、门垛、门楣等主体组成,又有门墩石、门

过木、坐街石等附件。门楼造型各异,但以压瓦脊顶式最为普遍。通常在门楣上方留下匾空,砖空“耕读传家”,“竹雨松风”等字样。退缝式大门,其结构采用与房屋一体的穿堂门。门檐与屋檐相齐,门框装在门道中间,上面有挂匾门额。平式容堂大门,则前面不留门道,也不装门框,门扇直接安在墙壁后面,顶建门楼,门下设活动闸板。这类门一般较宽大,养马牛的人家多用此门。很多门洞采用砖碹起的半圆形结构,显得秀美大方。
门扇用比较结实的厚木板制作成,用铁皮包角、蘑菇门针,兽头门环、铁环门搭。多漆成黑色或紫红色。

(三)附属设施
农家院落不同于书院花园。农具柴草、鸡狗猪羊、车马套具,吃喝拉撒都要安排。茅房有的地方建在街上,称为“街茅子”。大年时还要祭供厕神紫姑。有的在自己院中不显眼处。柴房、碳房、鸡窝、猪圈、牛棚、马厩、羊栏在一般农家都用极简陋的方法搭建。山区人则多在土崖上掏窑洞来利用。好多人家到了盛夏炎热之季,在屋檐下、南墙底搭个简单的凉棚,盘个锅灶做饭,称为“野锅子”。
(四)防护设施

烟囱是民居的排烟设备,有明暗之分。晋北平房多采取留在墙中的暗烟筒,屋顶上垒起一米多高的烟囱。定襄一带一到冬天,就在烟囱上安一个木制盖板,拉一条绳子,从前房檐垂下,点火前拉开,烧完火一拂绳子盖上,使炕洞里的热气跑不掉,成为一大地方特色,人称“定襄一大怪,烟囱拿上绳绳拽”。
门窗是防风、防沙、御寒御热、采光通风的综合设施。房门俗称为家门,用厚木板做成,多为两扇,内安门闩和门关,是室内防盗安全措施之一。冬春季外面另装一门,俗称风门。窗户既为抵御风沙又是居室门面,窗格造型极为讲究,有万字格、丁字格、古钱格,冰纹格、梅花格、棱形格等,贴上雪白的麻纸,透亮好看。偏关一带过年时,依窗格贴各色彩纸、窗花组合成色块图案,颇具北方艺术风采。到了夏季,去风门挂竹帘、安纱窗,既通风又防蚊虫入屋。冬季天气温低,大锅做饭蒸汽满家。窗户上部开活动式气窗,并在户外安一纸制气斗子,是排汽防潮的有效设备。冬天便在门窗上挂棉门帘,抵挡寒风侵袭。

房檐上的滴水瓦、院墙下的水道,为房院排水所需。一些陈年老墙外垒起钭撑式墙垛使之加固,延长寿命。街门除了门闩外,还有顶门杠,有的门闩带自动锁片,可以防止贼盗拨开。低矮的土墙上,常常插上枣树圪针,防止人攀爬。山区畜圈墙外用白灰画上圆圈可以吓住野兽不敢进村。

五、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来源

(一)木材
木材是

住宅建设中的主要材料。过去,近林者就地砍伐,无林者辗转外地购买。红松、榆木、落叶松做梁、檩、椽,白松、桦木、柳木、杨木等多用来装修门窗。传说椿木为树中之王,有的地方建房中总要用一点椿木,但忌做立柱。
(二)石料
山区人建房就地采集石头加工成不同用途的石料,用来做墙基、砌沿台、立柱础、垒石墙、砌窑洞、砌台阶、铺石路。有钱人家请石匠在石上雕花刻画,在门口立石狮、石鼓,以示荣耀。

(三)砖瓦
砖有小砖、城砖、方砖、巴砖、造型砖几种。瓦分桶瓦、板瓦、滴水瓦、当瓦等,一般在房顶上铺一层板瓦,在屋脊处铺的是桶瓦。屋脊上还装特制的兽头、花砖。
砖是土木建筑的主要材料。墙壁、锅台、铺地、砌门楼、垒炕沿等,都离不了。砖瓦制作在过去是要历尽艰辛的。先用黄土泡起泥,第二天一早用铁棍把泥抽匀,倒翻一遍,软硬适中后,取早已泡湿的模具称为坯模子,多为一模三坯。用细沙滚过称为“糙模子”,使泥与模不粘连。年青力壮的小伙子,脱得只剩一条大裤衩,唾手往泥堆前一蹲,抓一把早备好的绵细干土往地上一撒,双手用力插入泥堆中就势一刨一滚一举,照准模子一摔,只见四角丰满,中心平整,不多不少正好一模。连摔三眼,端起模子急步走向修整光洁干整的坯场头摆平,迅速一扣,轻轻一提,整齐的泥坯便摆在地上。这样依次一模接一模、模模相等,横平竖直非常壮观。一个体力好的小伙子端着近三十斤重的模子,一天下蹲起立急走近千次的重复,把二、三万斤黄泥变成二千多个土坯。到傍晚半干时,再一个个扶立起来。第二天天不亮就要上垛码起,一为快干,二为腾出场子再扣新坯。
到装窑时,把码垛起的二十多个干坯用绳套一兜背起来。烧好出窑再从热烘烘的窑里一步步背出来。扣坯烧窑是一项重体力的活。
(四)土坯
平川穷苦人家盖不起砖瓦房,多砌土墙成屋。所需土坯自己制。先把湿土装入模子,双手持一木杵砸实后扣出来,等风干后待用。还有直接找一片湿淤泥的草滩,用方锹直接裁出方块晾干,用来垒院墙。
(五)灰及其它
建房用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淋少许水,粉成石灰粉,打基拌土用,加土和破灰泥泥缝、抹墙、压瓦当引泥。熟石灰是用水化成灰浆滤去石渣,淋入挖好的灰池里,待水凝固后垒砖时砸匀用,或加沙子成沙灰用。还有的在白灰中加入麻刀、草纸,抹灰墙,经抹平、压光后洁白铮亮。如土平房要抹墙抹灰顶,要在头一年将石灰与糠一起埋入地卜,第二年挖出来加沙子石子等和匀才用,百年不坏。

建筑材料还有椽上封泥的苇栈、木栈、竹栈,以及麦秸、稻草、砂土等。

六、村落

(一)村落形成

乡村是承担并继承着民俗的摇篮。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证据说明,山西村落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周代山西乡村组织已具规模。两汉时,乡村中设立乡吏,如啬夫负责乡村的讼事和收税,游缴掌治安等,还在乡村中选出年高德劭、经验丰富的三老来掌管地方教化。隋朝,乡村中以五邻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建立了严密的乡村组织。唐代又重新组织乡村,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从此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主要形态。北宋时,设立了保甲制,并推行乡约法,以提倡伦理道德、推广地方教育、促进社会交流及民间的经济合作。以后乡约组织成为中国乡村一大特色。明太祖曾颁布《六谕》:“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谷安生理,无作非为”。总之,中国历史上乡村组织的设立,最初都是为了征收赋役,后来却负有劝农、教化和维持治安等任务。

山西省境内,农村的最基层单位是村,村庄又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是为了行政上管理方便而划定的。有的行政村就是一个自然村,也有的行政村由若干个小的自然村组成。山西现有自然村数万,大部分是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即自然形成的较多,人为地集聚在一起形成的村落非常少。这些村落绝大部分是聚落型,即以部分居民在交通相对便利、有可耕地、有水源、地势比较平坦、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聚居而成为村落。村庄由于家族聚居、人口繁衍而逐渐扩大,天然的血缘关系往往是村庄形成的基础。一般一个村庄内,有几户大姓分为几个宗族。有一些村庄,纯粹就是由一个姓氏的家族组成。这些村庄,有大有小,大到上千或者几千户人家,小到几户人家。村落的大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一般说,大城市的近郊,大村庄较多;距河流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可耕地多的地域形成的村庄,往往聚居人口多,因而村庄规模大。而那些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地区的村庄一般都比较小。一般全村以户为单位,鳞次栉比,集中居住。有些村落以几户或十几户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居住点,但彼此相距并不远。村落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御土匪袭扰和野兽攻击。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山地、高原,又有丘陵、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约百分之二十,丘陵约占百分之四十,山地约占百分之四十。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在本村土地中心营建,一般以砖瓦或土坯砌成,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村落。

山区村庄则依山势而错落,房屋多为石砌或窑洞,一般窑洞住久后,往往废弃而另择地重新凿建,故而在许多地方可看到无人居住的残损窑洞。

(二)村落命名

1.以本村人姓氏命名。如襄汾的丁村,太原南郊的武寨,闻喜的裴庄等。
2.以山、水等地理形势而取名,如定襄的横山、沁水县玉溪村。三县堖,在榆次市东南,登上高堖可望榆次、太谷、榆社三县,因而取名。
3.以原籍命名的移民村。如闻喜东鲁,村民基本上是从山东逃荒到此定居的。
4.因历史遗迹或民间传说而得名。例如沁水武安、墨镫两村,前者因战国末秦赵长平大战的秦将武安君白起曾屯兵于此而得名;后者则有段传说故事,此村一富户能文不能武,常遭土匪抢劫,无力抗御,便教育后代不仅要习文,而且要练武,为此,取文房四宝中“墨”表习文,取马鞍镫的“镫”指练骑射,两字合为村名。汾阳县境内的团城村,因是北魏所筑团城,当时为防胡人,今仍称之为团城村。又如山阴县境内的、位于雁门关北二十里的广武营,是明代洪武年间创置,名广武营,今称广武村。类似村名,在山西有很多,仅汾阳县内,就有偏城村、满城村、八门城村、虞城村、东多城村等。如和顺县西六十里,有乐毅村,因战国时燕国将军乐毅被谗时避居于这里,因而取名。石勒村,位于和顺县北,这是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曾在此居住过而取名。寿阳的尹灵芝村,因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英勇牺牲后将其家乡的名字改为尹灵芝村。
5.因其为历史上的旧城故地而取名。以寺庙为村名的,像刘空寺、清凉寺、河神庙、关王庙、三娄寺、神堂坪、迭台寺、柏山寺等。有一些村庄,在历史上曾经做过馆、驿站、店或铺,因而村名就称为太安驿、张店、翟店、夏店、古店、大牛店、天池店、恒曲站、晋庙铺等。还有一些村名,是历史上的关口或在关口附近,因而这些村庄的名字至今仍然叫做关,如马岭关、横岭关、黑龙关、下关、薛关等。
6.与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紧密联系而得名。有些是少数民族居住过的村落,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像山西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奇村、胡村,明显地反映出少数民族曾经居住过的痕迹。
山西村庄的名字,大部分叫“村”、“庄”,也有的叫“屯”、“沟”、“堡”、“头”、“寨”、“店”、“社”等。例如“李家屯”、“张家店”、“苏家寨”、“柴家堡”、“圪撩沟”、“东社”、“水头”等等,还有一些村庄名是一些非常生僻的字。

村落结构

典型的山西村落一般具有以下内容:
居住用建筑:包括住房及院

落。
公用建筑:祠堂、仓库、学校、村办公室、卫生所、以及娱乐性建筑。
宗教迷信建筑:如清真寺、天主教堂、道观。佛祠,多为小型。另外还有诸如奶奶庙、土地庙、八蜡庙、关帝庙、文庙等。
商业建筑:如供销社、饭馆、茶馆、作坊等,但小村庄很少。
水井:一般村落有一眼或五六眼水井不等。
打麦场:山西大部分村庄均有,一般将土推平夯实,收获季节这里极为热闹。
道路:山区村落中的道路多狭窄,也有铺石块的,到下雨往往泥泞难行。现在一般都有通向外界的汽车路。平原村落中的道路纵横交错,较为便利。街道一般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居多。这些街道的十字街,一般是村子的中心地带,也是群众集会和文艺活动的集中点,通常都要设置一处戏台,逢年过节时唱些乡戏。在山西一般的村庄内几乎都有戏台。如山西临汾魏村的牛王庙元代戏台,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戏台。

墓地:多在村外。一般没有集中墓地,基本上以户为单位,或以家族为单位。象闻喜紫金山以南、涑水河以北的凤凰垣上,有裴氏数百座坟墓,裴氏大部分著名人物均安葬于此。
另外,遍布山西有许多集镇。它们大都座落在交通便利之处,除了具有村落的构造外,还略带城市气息,一般都有商业街,这些商店往往是临街开店做买卖,店后即为手工业作坊。镇上由于定期有集市庙会,成为附近乡村的商业文化中心,因而有饭店、茶馆、旅社、戏台等建筑设施。

(四)村落的人口构成

一般讲,村落中的居民多从事农业劳动,也有一些从事围绕农业及日常生活的手工业及商业。首先从村民姓氏来划分,可分为三类,即单姓村,杂姓村和移民村。
一、单姓村:这类村落在很长时期里都是一个家族构成的。间或有移民,但为数极少,这些人被称为外姓人,他们多半与村中某户有亲戚关系,迁入后在村边建房。在这一类村庄中,家族的势力最为强大,族长往往便是村中最高行政首长。外姓人一般很难在村政上有发言权。
二、杂姓村:由几个家族共同居住而构成村落,是山西村落的特点。追溯这些村落的历史,往往是由单姓村演变而来。一是移民定居后迅速繁衍,形成人丁兴旺的大姓;二是联姻,举族迁入此村,这也不在少数。在这类村庄中,往往形成几个家族互相对峙的状态,村民也必须依靠家族的势力才能不致被欺负。也有因联姻使家族之间结为共同体,彼此合作。
三、移民村:完全由移民构成的村落遍及山西,其中也可按形成的历史分为两类:一是邻省遭天灾兵祸的难民来到山西原本荒芜的地区

定居,并不断吸引同籍人前来,形成山西随处可见的河南村、山东村、陕西村等;二是历史上山西为北国门户,有许多重要关隘由军队据守,他们往往带着家属在此屯田自养,明清两朝,久无战事,他们便定居变成农民,形成村落,在太行山和吕梁山一带较多。移民村中的村民彼此未必有亲戚关系,甚至原籍也未必同村。这些移民大多都顽强地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方言,而与当地人相互交往较少,甚至很难通婚,原因之一就是本地人往往歧视移民,所以不少移民被迫到原籍去解决婚姻问题,只有当移民村的经济优势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时,与本地人的交往才会通畅。如今遍布山西的移民村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原因就是他们走南闯北,思路开阔,善于结合本地与原藉的长处。如屯留东五里庄,是由山东移民构成,此村的历史不足百年,如今仍保留着山东人的口音和生活习惯,步入五里庄,恍如到了山东,他们主要就是靠从山东带来的栽桑养蚕技术,而成为晋东南一带有名的富裕村。
当然,移民与本地人之间并无绝对界线,定居若干代后,差异变得极其微小。即使当地人也不时有迁到他处的,如河北定县即有历史上从山西洪洞迁去的移民,而洪洞大槐树如今已成了移民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移民聚集地区往往是交通要冲,过往客商多,谋生容易,而这些移民也往往是商人或手艺人,并且同藉移民的职业也相同,如在应县,商人多为关南(今原平)人,开药铺多为河南人,而开鞋铺的则多是浑源人。发展开来,这些地方便成为极富特色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如河曲的巡镇,柳林的二交镇等便是。
一般来说,村落中的职业多是世代相袭,例如砖瓦匠、铁匠、教师、医生、商人,而工匠一般也兼做农活。许多手工业具有地域性,这是一个显著特点。如长子的理发、寿阳的厨师、五台的石匠。在五台县内,有蒋坊的瓦匠、虎汉的铁匠、唐家湾的毡匠、台怀镇的铜匠。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所需,如五台山一带均习惯以石砌房,台怀镇有众多的佛寺需要铜匠装修;另一方面,是传统的继承。如晋中祁县太谷平遥,商业气息浓厚,聚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层出不穷;而晋南一带,崇尚文化,读书蔚然成风,历史上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所以,今天在太原的晋南籍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数较多。
在山西所有乡村,每家每户大多养有狗和猫。它们不同于牲畜家禽,长期以来人们把它们看做是自己的朋友。狗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防盗,一是防野兽。山西过去土匪多,野兽多,有狗在,人便有

安全感,尤其是在夜间,土匪或野兽进村,全村的狗一起狂吠,既报警,又造成吓退来犯者的声势。猫主要是捉老鼠和黄鼠狼,以保护粮食和家禽。

(七)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一是聚族而居;二是房屋样式大体相同;三是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移居他处,是农耕经济在居住上的表现。因安于本乡本土,所以城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四是民房低于官府;五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如表现在民居建筑中的太极、八卦、阴阳、风水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