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前言

为适应中国高尔夫行业的发展,提高中国高尔夫球场灌溉工程质量,促进球场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依据美国高尔夫设计院、美国高尔夫球协会、美国职业高尔夫协会、世界职业高尔夫协会,并结合高尔夫球场灌溉工程施工相关标准、规范,特制定本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美国高尔夫设计院、世界职业高尔夫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美国高尔夫设计院、世界职业高尔夫协会。

1.0技术说明

1.1目的

A.此项目的目标为提供一套可运作的、高效的灌溉系统。安装工作做到专业、高标准。所采用的材料和配件为最优的组合。

B.此规格说明的目的为结合制造商与供应商的要求和建议,给这些最好的安装技术提供一个指导,以便使系统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C.灌溉系统安装合同必须加入此规格说明的指导和要求。

1.2工作范围——业主的责任

A.如若未有另加特别要求,下述项目的工作不属灌溉系统安装承包商的工作范畴。如有必要,业主必须提供分开的设计、规格和合同于

有关项目的下述说明。

(1)到工地的水源和输送管道

(2)水表

(3)灌溉湖

(4)电力服务和计量

(5)泵站建设

(6)上述工程工作所需的许可证、工程和建筑图

B.对于项目工作的某些项目,此规格提供了容量和型号要求。对于诸如建筑物型号的要求信息为最小建议型,并非准确尺寸。此文件未

包含任何工程与建筑设计图。

C.业主需订立相关之另外的合同或协议来让其他承包商或灌溉承包商来实施上述工作。

1.3工作范围——承包商责任

A.包含于此规格标准内的项目工作须连贯并包括:所有的劳务工和设备;挖填所有沟;水电设施的连接;工具、材料和备件;许可证、

执照和税费;冲洗、测试和调整;清理、记录图和保用;以及所有

表明于相关设计图纸上的建成一套全自动灌溉喜功的可见的或未

见的必须产生的费用。

B.未经业主或业主代表授权,任何此类规格标准、设计图和结构构图不得私自变更。

1.4 保证

A.承包商需负责提供一个完整的、完全可运作的灌溉系统,材料无瑕疵,工作认真。在业主接受此全套灌溉系统之前,承包商需负责所

有漏水处的维修, 及缺陷材料的修复、更换。

B.业主对全套灌溉系统验收后,合同内所包的工作包括材料和工况由承包商保用1年。

C.保用期间,承包商需对缺陷材料由于元件损坏或不当安装引发的必要的维修或更换负责。承包商须负责修复所挖的沟渠沉陷,包括所

有引起的种植、混凝土或其他由此引起的损坏。

D.如若承包商在48小时内未按业主要求对引起的损坏进行维修,业主可以自行修复,费用加入承包商。业主亦可能在某些特定时候采

取紧急维修而未遵从承包商保用条款。

E.在工程保用期间,业主亦可以要求承包商就该系统的附加工程提供服务,并由业主与承包商共同商议具体费用。

1.5 目的和优先

A.如未由其他说明,不管是否有某个部件未包含在此规格说明之内,图纸和规格应包括所有正确安装工作及工程竣工所必需的材料。

B.图纸和规格应相互支持;如否,图纸优先。

C.图纸商列出的尺寸和规格优先;相比较提供的总体图纸,设计师提供的分解详图优先,除非有书面列明的协议增补。

D.承包商完全领会图纸和规格的目的和意图。

1.6 图纸的规格尺寸和确认

A.所有晒图内的尺寸为大致尺寸;须由承包商动工前检查并确认,并汇报业主或代表及设计师。

B.管线和电线为示意图。设备的型号和位置为按比例设置在可能及合理的位置。

1.7 许可和规章制度

A.承包商应负责提交合同内的竣工工作的临时许可证、执照,除非另有说明(合同内),永久设施的许可证执照及对于现有设施的永久性

变更的许可证由业主提供。

B.所有工作范围内须展示的通知、法规等由承包商出具。

C.合同工作范围内的开挖或其他工作需涉及法律法规的,承包商应书面通知设计师,由设计师与业主商议更改设计线路。承包商须取得

业主的许可或授权方可就设计和规格进行必需的相应更改。

D.承包商对工作范围内的触犯法律法规引起的损失负责。

1.8 工作和设施的保护

A.承包商须制定约定在工程其间任何时候保护业主的设施。

B.承包商应对工作范围内损坏业主的设施进行赔偿。承包商应对业主设施引起的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

C.承包商须自行联络其他已安装设施的其他具体安装公司,以免工作时损坏其他设施。

D.其他公司在知情情况下对灌溉系统造成的损坏应负责。

E.在严冬季节由于结冰等情况,承包商须对合同范围内工作进行相关御寒处理。

F.承包商应对引起的其他损坏负责。

G.承包商对合同工作范围内区域的清扫、清理负责。

1.9 监管

A.承包商须现场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并由业主认可。

B.现场管理人员须全职全责在项目工作范围内。管理人员的决定和行动将视为承包商行为。

1.10职业操守

A.承包商在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应显示出最高工作水准。

B.承包商在合同期限内的工作应提供足够的并维持人力、设备、材料等。

C.所有按合同要求提供的材料必须为全新,并为最好的期望种类。

D.所有工作应按规格和供应商的安装指引进行。

1.11签证和付款

A.承包商必须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得到签证,否则业主方有权不支付工程款项。

B.最终付款的条款与验收由双方协商解决。

1.12时间期限

A.承包商须在合同签订日起14日内或由业主和承包方共同签字认可的时间范围内开始实施工作,并按双方共同签字认可的工期完成所

有工作。

B.未按时完成工作的处理待双方视具体条件和原因而作出相应措施。

1.13工作计划

A.承包商的工作计划须得到业主的认可。

B.承包商的工作时间须得到业主的认可。

C.承包商须在任何工作开展之前将多个项目的开始和完工时间(大致)提交给业主。

D.项目须按技术规范和要求验收,因任何条件引起的双方不认可,承包商须书面通告业主并取得同意。

1.14保险(待双方按当地规定协商制定)

A.公共和财产损坏保险。

(1)甲方设施和财产保险。

(2)人员和设施。

B.交通运输

1.15损坏

A.由他方引起的损坏并不在保险范围内的按条款由第三方负责。

1.16业主追索权

A.项目中承包商在任何时候拒绝或不遵从合同和业主,而未提供足够的人力、施工质量, 物力和技术,或破产等原因影响工程与进度,

业主保留追索权。

1.17延迟引起的损坏

A.除了不可抗因素以外, 由于承包商方面引起的延误工作给业主造

成的系统损坏由承包商负责任。

1.18工作的变更:

A.按照施工图纸上的工作内容或方式上的变更, 由双方协商解决。

1.19清理工作

A.工作过程中,承包商须负责清运工程过程中制造的垃圾。

B.如若未及时清理垃圾,甲方有权自行安排人员清理而由承包商负责费用。

1.20由他方提供的材料

A.在工程其间,承包商亦应负责他方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的检查,处理,储藏和安装。

1.21工程内容增减:

工程其间工作内容的增减由双方协商款项的支付内容。

1.22培训

A.业主验收前,承包商须培训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维修,指导球场长

完草。

B.须提交完整的产品说明和性能信息文件,安装指导和服务手册。

1.23竣工验收

A.业主须在承包商提出验收10个工作日内就承包商提出的竣工验收方案作出答复与行动。

B.业主满意后双方协商付款事宜。

C.付款前,承包商须严格按业主与设计师要求提供完整的系统竣工图纸。竣工图须经业主与设计师认可。

2.0 材料和安装

2.1 材料的许可

A.须严格按材料列表中相应规格和标准的材料进行投标。如若承包商希望提供一些不同于设计制定的材料项目,其须书面提供待更换的

材料的说明和价格条款,并由业主和设计师确认。

B.竞标成功的承包商须提供3份材料清单,包括制造商的名称、型号。

由业主收到并许可后签订合同。

2.2 标准、来源和尺寸要求

A.灌溉系统安装的材料规格与标准由双方按设计师建议商定。

2.3 图纸解释权和优先权

A.喷头管线为示图:设备的型号和位置比例图示于可能的位置。承包商须按合同要求利用各数据。承包商提供并安装(按图纸)。无论有

否特别注明规格。

2.4 存在的设施管线

A.承包商须负责开工前联络其他公用设施公司确认并标明工程范围内其他设施管线。承包商须负责工程工作内的移放,并负责对所引起

的损坏的维修。

2.5 存在的灌溉系统(整改工程)

A.高尔夫球场改造时间承包商须保持已存在的灌溉系统正常运作。如若有中断工作,承包商必须同球场总监沟通一直不会对其保养工作

造成损害,并负责对老系统维护。工程完全并付款后,承包商应解

除对就系统的服务条款。

2.6 球场可运作性(整改工程)

A.如若标书内未另行说明,球场在改造期间应保持开放营业。可有少量小范围施工小范围影响。承包商应同业主一同安排对改造的需铺

设管道和喷头的区域进行关闭。

B.仅对可能的单个球道挖沟,承包商须对已挖开的区域提供板架桥,让球车或保养机械通过,对周末仍未填的沟应作围护。

C.承包商应对周末开放的球道内的洞和沟填理(星期五)。除业主同意,周末不得施工。

D.对于三杆洞或练习场,业主同意临时区或临时发球台或果岭。

2.7 草皮保护(整改工程)

A.在需挖沟或挖土区域工作,须用专业的切草皮机切割、卷起并放于沟边,不影响工作的地方,常淋水,并在2天内放回。

2.8 工地喷头和控制器的摆放

A.灌溉工程师需在工程工作之前,将喷头标准位置放好。承包商须提供3位人手帮助工程师实施此项工作及放置喷头标记小旗帜。承包

商须负责保持喷头的标记位置按位置安装,如有造成损失而附加的

工作须由承包商负责。

B.控制器的位置须由承包商按设计图在喷头标记完后作好标记。具体位置须由业主或业主代表认可,并可由业主或代表在30m内移动。

此类移动须由承包商提供相同型号和增加长度的电缆。任何30m范

围以外的移动须由设计师检测并认可。

2.9 管道和配件

A.3"(75mm)或以下的PVC管道,用胶水或带密封圈阔口连接或HDPE。

管道的级别、等级、尺寸要求经按设计图。因为尺寸包含的示最小

壁厚和外径等相关压力承受能力的要求。除非之前由设计师许可,

所有的棺材须由同一制造商提供。管道须满足如下要求:

(1)管材和配件须用于地下。用于地面商的PVC管材和配件须附加UV

保护材料。HDPE管材和配件可以用于地下和地面。如若HDPE管材

用于地面且温度高于23°c时,须作保温覆盖来确定可允许的最大

运行压力。

(2)PVC管材制度须满足一系列的标准和测试标准。

B.3"或以下管材、配件须按如下方法安装:

(1)小心装卸、存储,以免损坏。使用之前将管件存放于荫庇地方防止

日晒。运输管材时使用足够斗片且平整的卡车一面造成弯曲。

(2)管材裁切时应平整,连接表面须保持洁净、干燥。管端口的毛刺须

清理干净。安装前的管端外应平滑。

(3)安装胶连的管材,须使用由IPS胶或Christy提供的涂洗液/清洗

剂和胶水。

a.由涂洗液清洗管端和管件内套口。用毛刷将胶水均匀涂放于管

端口和管件内套壁。避免过量使用胶水,确保管端口胶水部

分和管件套口部分长度一致。使用不超过1升容量的带密封

盖的容器装放胶水,每日清洁和重灌容器。

b.在涂放胶水之后立即结合。将管与件旋转半圈以释放空气和扭

匀胶水。检查三通和弯头的正确位置。保持握紧姿势约十秒,

以保证管头不被管件推出。用碎布清除多余的胶水。

(4)安装胶圈连接或管材,必须使用制造商推荐的管件连接润滑剂。

a.使用安装管件和配件的润滑剂须位水溶式、无毒、无刺激气

味、无菌胚料,对PVC和橡胶无腐蚀。

b.管件、连接件、胶圈、润滑剂须由同一生产商提供或其推荐。

(5)结合PVC和金属件时,先安装金属件。用不变硬性的密封胶或生料

带处理好金属件的螺纹口,用扳手轻旋管件以免对PVC管件造成损

坏。

C.在土质许可的情况下,PVC或HDPE管包括2.5"(65mm)或以下的管道可用适合的无沟安装设备技术来实施(参考)。

D.如图纸上的3"(75mm)PVC胶圈密封连接式水管,3"(75mm)胶水连接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目次 1综合说明 2 项目区概况 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4. 工程管理 5、施工组织设计 6、水土保持设计 7、环境保护设计 8、节能设计 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10预期效益 11 附图 附加说明(包括总则)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项目区现状 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 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 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 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 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 2.2.2 农业生产水平 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 2.3.1 水源工程现状 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 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3.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 (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 (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 (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 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 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 (1)灌溉设计保证率 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2)灌溉水利用系数 低压管道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建资荟萃)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如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浆砌石(砼)渠道施工→土方回填→养护→报验。 二、施工工艺 (一)土方开挖 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二)模板制作与安装 1、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

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避免漏浆。 2、模板采用现场制作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的规定标准之内;支架材料采用钢脚手架,模板的金属支撑材料应符合金属支撑要求。 3、模板木材的质量达到材质标准,腐朽、严惩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4、木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cm ,析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5、安装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满足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模板允许偏差,遵守规范的规定。 6、模板的清洗和涂料,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木模板面应采用烤涂石蜡或其他保护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不得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若发现在已浇筑的混凝土面沾染污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7、拆除,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定后,方可拆除。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施工程序:测量放样→检测→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 2、混凝土施工方法 进行基槽开挖并人工修整工作面,结构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单位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办法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村镇供水经营活动,促进村镇供水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X省城乡供水用水条例》和《X省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村镇供水工程运行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村镇供水工程是指为镇、村提供生活用水为主的各类供水工程。 第二章工程管理体制及职责 第四条县水务局负责指导全县范围内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镇水务站及其镇、村供水管理机构具体承担本辖区内镇、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村镇供水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晰产权,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责任。 第六条由国家投资为主建设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含入户部分),县水务局负责业务指导,辖区供水站和受益单位行使管理权。 集镇供水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负责运行管理。跨镇、跨村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相关镇、村(或成立供水站)负责运

行管理。 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由村委会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运行 管理。水窖(旱井、水窖)等单户工程由用户自行管理。 单村、单户供水工程管理接受镇水务站监督和指导。 由县城供水扩网建设的村镇供水工程,工程验收后移交县自来水公司(辖区水厂)管理。 第七条社会资金投资为主建设的村镇供水工程,原则上由投资人进行管理,接受县水务局的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对供水构筑物、管道、水池和泵房等设施应当划定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应设立明显的工程保护标志。 第九条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开沟挖渠、挖沙取土; (三)打桩、顶进作业; (四)其他损坏供水设施的活动。 第十条其他建设项目对村镇供水工程造成影响,或需改建、迁建供水设施的,应当征得县水务局同意。对村镇供水工程造成影响的赔偿、补偿和改建、迁建的费用由其项目建设单位承担。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农业而言,水利是命脉。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5.6%,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是所有用水分类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然而由于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要求农业用水必须实现负增长。为此,国家在大力发展和推广节水农业,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入手,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什么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即通过各种工程手段,减少输配水过程中跑水和漏水损失以及田间灌水过程中深层渗漏损失,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常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哪些? (1)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自然水头落差或机械加压把灌溉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田间,利用喷洒器(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并使水分散成细小水滴后均匀地洒落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

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同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它具有适应性强、节水、节地、省电、省工、灌水均匀、有利于实现灌溉自动化等优点。 喷灌 (2)微灌技术:微灌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微灌是一种现代化、精细高效的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渗灌等,是用水效率最高的节水技术之一。与地面灌和喷灌相比,它是局部灌溉,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微灌缺点在于系统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灌水器易堵塞等。

第五节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五节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如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浆砌石(砼)渠道施工→土方回填→养护→报验。 二、施工工艺 (一)、土方开挖 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单槽开挖,开挖深度H 小于1.5m 的采用直槽开挖挡土板支撑,开挖深度H 大于1.5m时采用按1:0.75放坡开挖。用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以上20cm 左右时,采用人工清槽,以保证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超挖,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二)、模板制作与安装 1、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

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避免漏浆。 2、模板采用现场制作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的规定标准之内;支架材料采用钢脚手架,模板的金属支撑材料应符合金属支撑要求。 3、模板木材的质量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惩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4、木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cm ,析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5、安装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满足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模板允许偏差,遵守规范的规定。 6、模板的清洗和涂料 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木模板面应采用烤涂石蜡或其他保护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不得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若发现在已浇筑的混凝土面沾染污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7、拆除 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定后,方可拆除。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施工程序 测量放样→检测→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 2、混凝土施工方法 进行基槽开挖并人工修整工作面,结构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单位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ICS 13.060.99 P 40 备案号:25526-2009 DB44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广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4/T 622—2009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I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废水水质与废水分流 (2) 5 废水处理工艺 (4) 6 工程配套 (6) 7 废水回用 (8) 8 基础资料 (8) 9 运行管理 (8) I

DB44/T 622—2009 II

DB44/T 622—2009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控制印制电路板厂废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技术进步,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工作。 本规范由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编起草,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起草。 主要起草人:黑国翔王刚林国宁区尧万陈国辉麦建波胡勇有。 本规范自2009年09月0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解释。 Ⅲ

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最新版】

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村镇供水安全,根据《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四川省村镇供水水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指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向村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服务,日供水量为2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200人)及以上的供水工程。 第三条长宁县行政区域内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以“供水安全、保障供给”为宗旨,不断提高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村镇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条县水利局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工作。长宁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县国有企

业,被授权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全县镇集中供水工程的具体运行管理工作;各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具体运行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卫生计生、环境保护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第六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属公益性基础设施,县镇人民政府应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扶持,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七条按“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确定村镇集中供水工程产权。 (一)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并授权委托长宁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管理。 (二)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所有权归村民委员会所有。 (三)由非公单位出资建设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建设

单位所有。 第八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所有者是工程的管护主体,应当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管护经费由工程所有者承担,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可适当给予补助。 第九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资金采取国家补贴、逐级筹集的办法解决。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大型改造、重大技术改造、管网延伸和扩大供水规模等工程,建设资金为县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业主自筹。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改造、管网延伸、扩大供水规模等,由工程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呈长宁县人民政府审批。建设资金为县级财政补助、受益群众自筹等资金。 第三章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 第十条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应按规定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公布监督报警电话和水源保护责任人。供水单位建立水源保护区巡查制度,当饮用水源被污染,可能危及饮水安全时,供水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向环境保护、水利和卫生计生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凡因生产建设或进行其他活动造成水源污染或工程损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SL703-2015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施工质量评定表(修正)

SL703-2015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 质量评定表

1.渠(沟)道土方填筑基础面清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2.渠(沟)道土方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3.管槽土方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4.渠(沟)道石方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5.渠(沟)道土方建筑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6.管道土方回填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7.渠道衬砌垫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8.渠道防渗膜料铺设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9.渠道保温板铺设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0.浆砌石衬砌渠道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1.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2.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渠道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2.渠道沥青混凝土衬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3.渠道斗(农)门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4.蓄水池、水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5.泵房建筑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6.阀门井、检查井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7.田间道路路基及路面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8.机井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9.水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评定表 20.微灌首部工程设备仪表单元工程安装质量评定表 21.管道单元工程安装质量评定表 22.微灌灌水器单元工程安装质量评定表 23.喷灌设备(机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24.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25.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26.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27.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核查表 28、单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

1.渠(沟)道土方填筑基础面清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填表说明

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

【题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副题名】: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标准号】:GB 50288-99 【代替标准】: 【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发布日期】:1999-03-02发布 【实施日期】:1999-08-01 实施 【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批准文号】:建标[1999]70号 【批准文件】: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9]70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一九九○年度部分计划(草案)的通知》(计综合[1990]160号)附件二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88-99,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省水利厅 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 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 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 1总则 1.0.1为统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节水节地,降 低能耗,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1.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和 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要求,全面搜集分析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勘察、观测和实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实用,方便管理。 1.0.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等级划分 2.0.1蓄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2.0.1确定。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pdf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04-2010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laughterhouse and meat process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12-17 发布 2011-03-01 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4 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4) 5 总体要求 (5) 6 工艺设计 (7) 7 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13) 8 检测与过程控制 (15) 9 主要辅助工程 (15) 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6) 11 施工与验收 (17) 12 运行与维护 (1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0年12月1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配套新建、改建、扩建屠宰场与肉类加工厂的废水治理工程,可作为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环境保护验收及运行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694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 GB 13457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078 肉类联合加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7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村镇供水资质标准

1 总则 1.0.1 为适应我国村镇供水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供水单位的管理,提高供水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充分发挥供水工程的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制镇、集镇、村庄(居民社区)等集中式供水的供水单位资质认证和相关管理。 1.0.3 村镇供水单位按实际日供水量可分为五类,见表1.0.3。 表1.0.3 村镇供水单位分类表 1.0.4 达到本标准规定的供水质量、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等指标的村镇供水单位方可取得相应的资质。 1.0.5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 《氯气安全规程》(GB119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 《城镇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 1.0.6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认证和相关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村镇供水 Water supply for villages and towns 为村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生活和生产等用水的供水统称。 2.0.2饮用水安全 Sufficient and clean drinking water 居民生活饮用水供应及时、充足,且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统称。 2.0.3供水规划 Planning of water supply 村镇范围内供水建设与管理的总体安排。 2.0.4 供水水质 Water supply q uality 供给用户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2.0.5供水水源 Source of water supply 供水工程所取用的地表和地下原水的统称。 2.0.6村镇供水工程 Water supply for villages engineering 向村镇提供生活和生产等用水的工程设施。 2.0.7 集中式供水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由水厂统一取水净化后,集中用管道输配至用水点的供水方式。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则 DB 45T 1196—2015

ICS27.140 P55 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1196—2015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则 Guidelines for sugarcane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design 2015-08-30发布2015-09-30实施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一般规定 (4) 5资料收集 (5) 5.1自然条件 (5) 5.2生产条件 (5) 5.3社会经济状况 (6) 6工程建设标准与规划布局 (6) 6.1工程建设标准 (6) 6.2灌溉规划布置 (7) 6.3灌溉管网布置 (8) 6.4灌溉方式选择 (9) 6.5灌水器选择 (10) 6.6灌溉规划设计步骤与设计优化 (10) 7设计灌溉参数与灌溉制度制定 (10) 7.1设计灌溉制度制定 (10) 7.2设计灌溉参数计算与选择 (11) 7.3灌溉质量控制参数计算 (15) 8水量分析与工程建设规模核定 (17) 8.1可供水量与水量平衡分析 (17) 8.2工程建设规模复核 (18) 9管网水力计算与管材规格选择 (19) 9.1管道流量计算 (19) 9.2管径计算 (20) 9.3水头损失计算 (20) 9.4设计水头计算 (22) 9.5管材规格选取 (23) 9.6调压设置计算 (24) 9.7管道水锤压力验算 (24) 10水源工程设计与机电设备选择 (25) 10.1灌溉水源规划布置 (25)

10.2泵站工程 (26) 10.3机井工程 (27) 10.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27) 10.5调蓄水池工程 (27) 10.6机电设备 (28) 10.7控制保护装置 (29) 10.8现有水源工程更新改造 (30) 11系统首部控制设计 (30) 11.1系统首部布置要求 (30) 11.2水质净化与过滤设施设计 (30) 11.3施肥装置设计 (32) 12施工组织设计 (33) 12.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 (33) 12.2管道施工方案技术要求 (34) 13其他相关要求 (35) 13.1水土保持设计 (35) 13.2环境影响评价 (35) 13.3节能措施设计 (35) 13.4工程建设管理 (35) 13.5工程运行管理 (36) 13.6投资概(预)算 (36) 13.7经济评价 (36) 13.8设计成果要求 (3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表 (3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39)

灌 溉 排 水 工 程 习 题 集 与 答 案

灌溉排水工程习题集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作物需水量 2.灌溉制度 3.灌溉水利用系数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5.地下水临界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你认为叙述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你认为不正确的打×。 1.同一种作物,同样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面积指数越大,作物蒸腾量也越()2.在制定水稻的灌溉制度时,必须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和因作物根系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3.为防止渠道因超过允许最高水位而酿成决堤事故,一般在渡槽、倒虹吸等重要建筑物的下游要修建泄洪建筑物。() 4.地面灌溉采用畦灌时,畦长越短越节水。() 5.喷头的喷射仰角在45°时射程最大。() 6.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时,作物将会因土壤水分供给不足而产生缺水() 7.在一定的范围内,土温和水温增高,可以促进根系吸水。() 8.非充分灌溉时,作物的产量因实际腾发量减少而减少,其净效益随之下降。() 9.渠道采用续灌时的灌溉流量一般比轮灌时小,因而更省水。() 10.田间排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排水要求,与排水沟深度无关。()三、填空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毛管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共同作用而保持土壤孔隙内的水分。2.描述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是根据______和______推导而来。

3.渠道输水损失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4.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其取水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5.灌溉排水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共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40 分) 1.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特性有何区别 2.灌溉水源对水质有哪些要求 3.农作物对农田排水有哪些要求 4.简述地面灌溉与喷灌、滴灌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条件。 5.简述山区、丘陵区的自然特点及灌溉系统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作物需水量:作物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 2.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 水量,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3.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5.地下水临界埋深: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二、是非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土壤对水分子的吸附力、水分子之间的粘着力、水的表面张力 2.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原理 3.水面蒸发、渗水损失、漏水损失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44T622-2009

注 ICS 13.060.99 P 40 备案号:25526-2009 DB44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广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I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废水水质与废水分流 (2) 5 废水处理工艺 (4) 6 工程配套 (6) 7 废水回用 (8) 8 基础资料 (8) 9 运行管理 (8)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控制印制电路板厂废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技术进步,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工作。 本规范由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编起草,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起草。 主要起草人:黑国翔王刚林国宁区尧万陈国辉麦建波胡勇有。 本规范自2009年09月0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解释。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规范规程清单(2018最新版)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热轧光园钢筋》 《热轧带肋钢筋》 G293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B/T 《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B/ G3413《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B/T 3413-2008 G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14 G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 G10597《卷扬式启闭机》GB/T 10597-2011 《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B/ 《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B/ 《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B/T 《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B/T 《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GB/T 《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GB/T G11826《转子式流速仪》GB/T 11826-2002 《流速流量仪器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GB/T G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G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0待确认 G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 14173-2008 G14627《液压式启闭机》GB/T 14627-2011 G1565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GB/T 15659-2014 G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 G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G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G1763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2017 G2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