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导学案
《百家争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百家争鸣》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这部经典文化作品的背景及意义。
2.精通《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理解不同砚派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争辩,培育批判思维和多元化沉思能力。
二、导学内容1.《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3.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4.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5.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6.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7.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8.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三、导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进修内容。
2.进修:依次介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让同砚了解各家学派的核心理念和思想特点。
3.谈论:组织同砚就各家学派的观点展开谈论,引导他们沉思学派之间的异同的地方,培育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沉思能力。
4.总结:总结各家学派的观点及其影响,强化同砚对于《百家争鸣》的理解和熟识。
5.拓展:引导同砚沉思《百家争鸣》对当代社会与个人的启迪,激发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和保卫认识。
四、导学方式1.听课:老师讲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2.谈论:同砚分组谈论各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展开批判性沉思。
3.总结:同砚在小结时,归纳总结各家学派的观点及其影响。
4.拓展:同砚进行沉思与探讨,拓展对于《百家争鸣》的更深层次理解。
五、导学评判1.自评:同砚通过进修和谈论,自我评判是否精通了《百家争鸣》的核心内容。
2.互评:同砚之间互相评判合作效果,激发进修动力。
3.老师评判:老师进行综合评判,鼓舞同砚正确熟识和进修《百家争鸣》。
六、课后作业1.完成笔记:总结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2.沉思问题:沉思《百家争鸣》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启迪。
3.阅读拓展:阅读《庄子》、《孟子》等相关文献,了解学术著作与各家学派的干系。
《百家争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百家争鸣》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 分析《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指的是战国时期各种不同砚派的哲学思想在社会上的激烈争辩和交战。
这一时期,各种学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奇特局面。
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也为后世思想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启发。
二、《百家争鸣》中的各家学派1. 儒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主张仁爱、礼义、孝悌等传统道德观念,提倡“仁政”、“仁义”。
2.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无为而成”。
3.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理念,反对战争和浪费。
4. 法家:代表人物为商鞅、李斯,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严明和执行力度。
5. 名家:代表人物为荀子、荀况,主张“性恶论”、“名实之辩”等观点,认为人性本恶。
6. 兵家:代表人物为孙子、吴起,主张兵法,强调战争策略和兵书。
7. 田舍:代表人物为孟轲、荀息,主张农业经济,强调农耕生产的重要性。
三、《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1. 《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多元发展,增进了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2. 不同砚派的争辩和交战,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启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3. 《百家争鸣》的思想内容涵盖了政治、道德、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导学练习:1. 请简要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
2. 简要概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3. 你认为《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何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阅读:1. 《百家争鸣》中的各家学派在当今社会还有哪些影响?2. 你是否认为《百家争鸣》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分析了《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百家争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百家争鸣》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理解《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掌握《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百家争鸣》的概念和起源;2.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3.《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你知道《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吗?2.你知道《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吗?3.你知道《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有何影响吗?第二步:学习1.介绍《百家争鸣》的概念和起源:《百家争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思想现象,是一种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
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相互交锋、互相影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学习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儒家:代表人物为孔子,主张仁爱之道,强调礼仪、仁爱、忠恕等传统道德观念。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法家:代表人物为荀子、韩非,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严明和权威。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等思想。
-名家:代表人物为荀子、孟子,主张性恶论和性善论等不同观点。
第三步:讨论1.请同学们讨论《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2.同学们可以就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展开讨论,比较其异同之处。
第四步:总结1.请同学们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影响;2.同学们可以就各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影响展开总结。
四、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百家争鸣》的读后感;2.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写一篇关于该学派的介绍。
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自行搜索了解《百家争鸣》中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同学们可以就《百家争鸣》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展开思考和探讨。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3. 掌握《百家争鸣》中各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7《百家争鸣》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1.如图为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收集的两张学习卡片。
据卡片中的内容,判断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老子论道 B.韩非讲法 C.墨家学说 D.先师孔子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
A.儒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4.《中国焦点》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 )
A.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兼爱非攻
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D.提出“仁”的学说
5.孔子招生不分贫贱富贵,无品行高低之分;孔子的学生地域分布广,无明确国别划分。
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
《百家争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百家争鸣》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
3. 分析《百家争鸣》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
导学内容: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代表了当时的多元化思想交流和辩论。
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互相竞争、交流、碰撞,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交流不仅增进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繁荣与发展,也为后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是深遥而重要的。
起首,它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为后来的思想家们提供了辽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增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百家争鸣所代表的辩论精神和思想探索,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遥的影响,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
三、《百家争鸣》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1. 孔子:主张仁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礼乐教化,提倡仁爱之道。
2.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政、义利观念,主张“性善论”。
3.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适应天道,反对人为的权谋和欲望。
4. 庄子:主张“自由散漫”、“逍遥游”,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超脱,提倡“自然无为”。
5.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强调利他主义和反战思想。
6. 韩非子:主张法治、重法律,强调刑罚威严,提倡专制统治。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并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思想家进行深入钻研。
2. 教室展示:请同砚们就所选的代表性思想家进行教室展示,介绍其主要观点和影响。
3. 辩论赛:组织同砚们进行《百家争鸣》风格的辩论赛,探讨不同思想观点的优劣和争鸣之道。
导学评判: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应该能够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同时能够分析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
百家争鸣导学案

百家争鸣导学案【目标导航】1.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概括其共同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初步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感受百家争鸣对当时及后世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基础史实]一、百家争鸣道家:、庄子;儒家:、孟子、荀子;墨家:;法家:、商鞅。
二、儒家学派1.孔子:提出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主张“”,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去世后,其言论被编篡成《》一书,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
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作“”,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
2.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学说;提出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3.荀子:“稷下学宫”的代表;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对儒家关于“”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参考答案:一、老子孔子墨子韩非二、1.“仁”与“礼”有教无类论语儒家学派六经五经 2.仁政君轻民贵 3.制天命而用之礼礼[方法归纳]1.列表识记诸子百家的派别、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联系必修Ⅰ专题一和必修Ⅱ相关内容,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
2.儒家是重点,如何记住、理解其代表人物及观点呢?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
[知识建构]通读教科书,完成下列表格。
表一:诸子百家及其主要观点表二: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体验探究】一、百家争鸣材料一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
“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等。
“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
《史记》中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将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
2.7百家争鸣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7)

第7课百家争鸣【学习课题】第二单元第7课【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一定时期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面貌的反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并对比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
3.家国情怀: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不仅促进当时社会的进步,而且对当今时代的发展影响深远。
其中众多思想家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担当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
【学习重点】老子的思想孔子的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学习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春秋战国时期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2.百家争鸣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一思想繁荣局面史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合作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之间有何联系?三、核心素养巩固1.(2023·江苏徐州·16)“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从思想内容来看,此话出自()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2.(2023·福建·2)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
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
这体现了孔子注重()A.学而不厌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不耻下问3.(2023·广东茂名·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四、核心素养提升(一)基础过关1.(2023·广东韶关·10)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中提到:“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彼时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第7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7课百家争鸣内容导航素养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预习导学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探究提升探究问题,典例+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体系构建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分层训练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1.了解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历史解释)2.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含义和影响;了解百家争鸣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掌握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认识百家争鸣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自主学习任务一老子和《道德经》设问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道家学派的经典是什么?1·老子简介(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1),春秋后期①国人。
(2)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典籍,学识渊博。
2.老子的思想主张(1)核心:老子思想的核心是“②”(2)哲学: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3)处世: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4)政治:主张“③”,追求“④”的理想社会。
3.老子的地位(1)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又称《⑤》,是道家的经典,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自主学习任务二孔子和儒家学说设问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1.孔子生平·孔子是⑥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
·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
·孔子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问不长,不久便周游列国,宜扬自已的政治主张,却不为各国采纳。
·孔子在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⑦,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2.孔子的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⑧”。
(2)政治主张:恢复周礼;“为政以德”;反对⑨积极意义:①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知识点1 老子
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__________ 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____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是可以__________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 ”。
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 》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知识点2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 _________ ”,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
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 ___________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_ 教育和___________ 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影响:孔子是________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 ________ 》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知识点3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代表思想家
意义:
【基础过关】
1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无为而治”反映了
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3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官风” “官德”对“民风” “民德”
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
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
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5. 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
A.《尚书》
B.《论语》
C.《道德经》
D.《左传》
6.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
实意义。
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兼爱” “非攻” C无为而治” D “改革” “法治”
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
战国时期,下列
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9.“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
其
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假如中央电视台举办挑战主持人节目,你认为最适合担当《法制时空》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