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性质

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组织形式上看,上述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的形式:

1.组织参与。职工通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岗位参与。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

3.个人参与。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

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双方行为,他们的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各自均应遵守的合同规范。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则是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2.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是事后协调,其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

2、审议通过权;

3、审议决定权;

4、评议监督权;

5、推荐选举权

职工大会行使上述职权,必须注意权力行使的度,包括职权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

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资本与劳动存在的下述两个矛盾:其一,企业目标与劳动者目标的差异。其二、存在着管理权威与职工参与的矛盾。

职工民主参与适度与否,可以考虑两个标准,即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否协调,以及管理过程是否实现高效率低成本。

(四)职工代表的构成

职工代表包括个人、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在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各级管

理人员一般为代表总数的20%,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两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

二、平等协商制度

(一)平等协商的性质

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平等商讨、沟通,以实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主要适用于非国有企业。

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平等协商往往成为订立

集体合同而进行集体协商的准备阶段。

(2)区别:

①主体不同。平等协商:职工代表;集体协商:工会代表。

②目的不同。平等协商步一定达成协议;而集体协商目的则在于订立集体合同。

③程序不同。平等协商的程序、时间、形式比较自由,可以议而不决等,而集体协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其周期与订立、变更集体合同的周期相适应。

④内容不同。平等协商的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而集体合同的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

⑤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

⑥法律依据不同。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而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等。

(二)平等协商的形式

1.民主对话;

2.民主质询;

3.民主咨询。

三、信息沟通制度

信息沟通是指可解释的信息由发送人传达到接收人的过程。

组织把各种信息沟通看成一个整体,即信息管理系统。沟通提供了充分、确实的材料,提供了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组织成员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是组织成员之间,特别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良好人际的桥梁。

信息沟通渠道存在两种类型,以及与其对应的两种信息沟通形式: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在非正式组织内存在着以传闻为特征的信息沟通网络,即非正式的沟通,而这里所讲的沟通是基于企业内正式组织、为企业管理运行的正式沟通。

(一)纵向信息沟通:

根据企业的责权分配的管理层级结构,建立指挥、命令,执行、反馈信息系统。

分为:下向沟通、上向沟通(应建立员工申诉制度)。

(二)横向信息沟通:

是企业组织内部依据具体分工,在同一级机构、职能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三)建立标准信息载体

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统计表、台账、工资单、员工卡片。

2.汇总报表:工作进行状况汇总报表、业务报告。

3.正式通报:传递准确、易于保存。

4.例会制度:双向沟通、综合三种形式、具有亲切感。

四、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1.薪酬:重要因素也是对员工贡献的尊重;

2.工作:包括工作多样化和职业培训;

3.晋升;

4.管理:是否以员工为中心,关系和谐;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影响决策的程度;

5.环境;

五、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①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

②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③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④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⑤增强企业凝聚力;

【能力要求】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可以分为生产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二)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根据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内容

(三)确定调查方法。

通常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一般分为目标型调查和描述型调查:

1.目标型调查法。一般形式是提出问题,并且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对象对设定的答案进行选择,具体方式有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等。

2.描述型调查方法。由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感觉。描述型调查设定问题的方法有确定性提问和不定性提问两种。

(四)确定调查组织。

调查组织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有关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相关咨询公司的专家实施。)专业调研公司优势:专业程度高;员工配合较好;调查结果的分析客观程度高。

(五)调查结果分析。

汇总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判断组织员工满意的总体水平,概括组织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

(六)结果反馈。

最终形成的调查结果可以自上而下,根据不同对象逐层地进行相关信息的反馈,以激发日后员工参与此类工作的热情,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七)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二、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信息需求分析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三种。(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1.信息收集,直接从信息发生源获取信息或从系统外接收信息;

2.信息核对;

3.信息加工;

4.四传输,明确规定信息传输渠道,信息传输载体和传输时间;

(三)信息提供

三、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一个完整的员工沟通,包括信息的发出者、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接受者等要素。员工沟通的具体程序:

①形成概念;

②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

③信息传输;

④信息接收;

⑤信息说明、解释;⑥信息利用;

⑦反馈。

【注意事项】

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

①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管理者和员工都要有主动沟通意识。

②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营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氛围的关键是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

③员工沟通不能独立于员工性格特点而孤立存在,员工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多种人格特征都可能形成沟通障碍。信息沟通者之间应以相互尊重、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沟通。

④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必须注意沟通语言、符号的适应性与准确性;可以借助图像进行沟通的场合应尽可能使用图像;借助行为了解信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标准管理表单设计科学合理。

第二节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单元工作时间制度

一、劳动标准的含义

第一,劳动标准是对劳动过程、劳动关系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作出的统一规定。

第二,劳动标准制定主体具有多样性。

第三,劳动标准制定以劳动领域的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实验为基础。

第四,劳动标准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劳动标准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且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并存。

第六,劳动标准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

二、劳动标准的结构

(一)劳动标准的横向结构。

分为:就业、劳动关系、工作条件、劳动报酬、职业技能开发、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劳动福利等标准。

(二)劳动标准的纵向结构。

分为: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劳动标准。

(三)劳动标准的功能结构。

分为:基础类、管理类、工作类、技术类、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标准。

三、工作时间的概念

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即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周、天、月)内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工作的时间。

工作时间包含的形式:P375

四、工作时间的种类

(一)标准工作时间;

(二)缩短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

(三)计件工作时间:是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是标准工作时间的转化形式。

(四)综合计算工作时间:是指因用人单位生产或工作特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宜以日计算,需要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长度的工时制度。(五)不定时工作时间:是指每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五、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

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超过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能力要求】

一、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制度工作日=365 天-104 天-11 天=250 天

季制度工作日=250 天÷4 季=62.5 天/季

月制度工作日=250 天÷12 月=20.83 天

年制度工作工时=250×8=2000(工时/人?年)

季制度工作工时=62.5×8=500(工时/人?季)

月制度工作工时=2000÷12=166.67(工时/人?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月)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小时)

二、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

1.条件限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2.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 3 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3.报酬限制。用人单位应以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4.人员限制。怀孕7个月以上和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

第二单元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的含义

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能力要求】

一、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一)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的步骤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采用三方性原则: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级工会、企业代表组织。

方案内容包括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的依据、适用范围、拟订标准和说明。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用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二)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

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③劳动生产率;④就业状况;

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上述五个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具体规定考虑因素一般有:

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

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考虑用人单位应缴纳的保险费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人员的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三)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

1.比重法: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为贫困,统计贫困户的生活费用,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2.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确定调整数额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支付的情况。

浮动系数的确定主要考虑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和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

二、最低工资的给付

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①延长工作时间工资;②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③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三、工资支付保障

包括一般规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一)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

1.货币支付;

2.直接支付;

3.按时支付;

4.全额支付。

(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1.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2.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工资。

3.劳动者依法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4.用人单位停工、停业期间的工资支付。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

5.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优先用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第三单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二、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

它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劳动关系主体受到的规范约束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以主体双方同意为条件的合同规范;其二是不以主体是否同意为条件,但是主体必须遵循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所以应当从合同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两个视角去理解。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具有合同规范和法律规范兼有的属性,只要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劳动规则具备经过民主程序、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已向劳动者公示这三个要件,则具备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以用人单位为制定的主体。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既约束全体劳动者,又约束企业行政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各组成部分。

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必须保证企业职工的参与。企业职工既有权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又有权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

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劳动纪律。

其主要内容为: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行规则、其他规则。

制定劳动纪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劳动纪律的内容必须合法。

(2)劳动纪律的内容应当全面约束管理行为和劳动行为。

(3)标准一致。

(4)劳动纪律应当结构完整。

?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主要包括:(1)编制定员规则。 (2)劳动定额规则。

制定劳动定员定额应注意以下事项:

A、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现有条件。

B、制定条件必须是企业可以提供的条件,不能超过这种约定条件。

C、劳动定额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应当以法定工作时间为限

D、制定、修订劳动定员定额的程序必须合法

?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其他制度。包括:工资制度、福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能力要求】

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1).制定主体合法。只有依据公司法或用人单位的章程有权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管理机构,才具有内部劳动规则制定主体的资格。

(2).内容合法。内部劳动规则所规定的劳动者利益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标准。

(3).职工参与。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用人单位有义务保证职工参与,听取职工意见。

(4).正式公布。应当以合法有效的形式公布。其公布形式通常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和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

第三节集体合同管理

一、集体合同概述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分为基层集体合同(我国主导)、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

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它可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各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一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集体合同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意义)

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五)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二、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

形式主要分为主件和附件,主件是综合性集体合同,附件是专项集体合同,主要是工资协议。

集体合同为定期合同,期限为1-3年。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

(一)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项条款。

劳动条件标准条款在集体合同内容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内具有法律效力。

(二)一般性规定。

包括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变更、解除和终止等。

(三)过渡性规定。

包括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

(四)其他规定。

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部的补充条款,规定在有效期间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不作为合同内容,只作为签约方义务存在。

【能力要求】

一、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

?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协商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集体合同的协商是签约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法律行为。其主要步骤为:

(1)协商准备。

(2)协商会议。

(3)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10日内交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

?审核期限和生效。15天。

?集体合同的公布。

第四节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

一、劳动争议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的认定与现实所发生的纠纷。与其他社会关系纠纷比特征:

1.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

2. 劳动争议的内容是特定的。

3. 劳动争议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1.按劳动争议主体划分: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团体争议

2.按争议性质:权利争议,利益争议

3.按争议标的划分:

①劳动合同争议;

②关于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的争议;

③关于劳动报酬、培训、奖罚等因适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1.劳动争议的内容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是否遵循法律和合同是直接原因。

2.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础,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冲突。争议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差别而导致的利益冲突。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①合法原则;②公正原则;③及时处理、着重调解原则。

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一)调解的特点

1.群众性;

2.自治性;

3.非强制性。

(二)调解委员会与争议仲裁、法院处理的区别:

1.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独立的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的调解不具有程序性。

2.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

3.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

4.调节的效力不同。

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

1.调解委员会的设立

调解委员会由劳动者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劳动者代表由工会委员会成员担任或由全体劳动者推举产生。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委员会委员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2.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①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②对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③督促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

④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⑤参与协调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⑥参与研究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

⑦协助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3.调解员及其职责

调解员的聘期至少为一年,可以续聘。

(1)关注本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及时向调解委员会报告;

(2)接受委员会指派调解案件;

(3)监督和解协议的履行;

(4)完成委员会的其他工作。

(四)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1.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行义务自愿。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能力要求】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1)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最终裁决外,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则可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

其中,协商、调解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而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

二、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个独立程序。协商的特征为自治性、争议主体的合意性和非严格的规范性。协商步骤如下:

约见—工会—5日内提出协商—签订协议—不协商或不履行则申请调解或仲裁

三、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一)申请和受理

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申请,调解委员会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二)调查和调解

(三)制作调解协议书。生效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15日,到期未达成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

(四)与协商、调解相关的时效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人民法院的支付令。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补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五节劳动安全卫生与安全管理

第一单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管理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特点: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具有刚性的法律强制性。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按具体功能划分: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工程标准、职业卫生标准、防护用品标准。【能力要求】

一、编制劳动安全卫生预算

企业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要以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保证为基础。措施计划要与企业生产计划、技术计划、人际资源计划、财务计划同时编制。

(一)劳动保护费用的类别:

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7.工伤保险费

8.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

二、建立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劳动安全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分为以下种类:

1.一般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2.特殊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3.防护用品购置台账。

4.防护用品修理、检验、检测台账。

三、组织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为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和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范教育。

(一)新员工实行三级安全卫生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二)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培训

(三)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员工调整工作岗位的重新培训

第二单元工伤管理

一、工伤的概念

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构成: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二、工伤事故的分类

(一)按损伤程度划分——轻伤、重伤、死亡

(二)按损伤原因划分——20种伤害类别

(三)按伤残等级划分——劳动功能障碍10个伤残等级

(四)职业病——9大类

(五)事故划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能力要求】

一、工伤认定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P418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劳动者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工伤认定申请

(一)工伤认定申请主体与申请时限。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材料

①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③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三)工伤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三、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四、工伤保险待遇:

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分为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1.医疗待遇。符合规定相关项目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工伤津贴。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住院的公司按出差伙食70%给付,就医交通等补助按出差标准报销。生活不能自理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由企业负责护理费,经过劳动鉴定并评定伤残等级的,由保险基金按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0%、40%、30%给付。

有下列情形的,停止工伤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3)拒绝治疗的。

五、工伤保险责任:

1.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当地法律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汇总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生涯的道路也很宽,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每一个职场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人力资源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常和我们打交道的人事部同事的工作内容,知道如何去配合他们开展工作,知道如何让人事部门同事更好的服务我们。比如,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们可以很好地跟人事部的同事沟通,让他们去需找一些相关工作提升绩效的培训课程;职业生涯的规划:我们可以让人事部门的同事帮我们梳理自己岗位的发展规划,以及针对我性格等方面因素,提出的一些建设性建议等等。这些都是在我们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之后,让人力资源部同事更好的服务于我们。 一、人力资源管理历史背景 从管理目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工作中心、人员中心、人员工作互动等三个阶段。从管理内容角度看:大致经历了现场事物管理、档案业务管理、指导协调管理三个阶段。从管理方式方法等技术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非独立的综合阶段、专业的技术化管理阶段、专业的人性化管理阶段、专业的综合化管理阶段等四个阶段。从管理历史发展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经验任务管理、科学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 二.学习到的具体内容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如下内容: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其中包含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技术和方法。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或其他大中型组织为实施其发展战略,实现其目标而对所属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并为满足这些需求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依据。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人力资源规划,它是指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地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人力资源规划是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之平衡的过程,即人力资源规划是短期计划,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要补充的计划。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各类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 .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获得有关工作的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需要完成的任务方面的信息和有关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人的特点方面的信息。 、工作设计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1. 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内容、作用: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内容:(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岗位工作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的预 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2.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1准备阶段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2调查阶段 3总结分析阶段 3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分类和内容( P9) 概念: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 、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分类:(1)岗位工作说明书 ( 2)部门工作说明书 ( 3)公司工作说明书 4工作说明书内容: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绩效考评5.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内容: 1、岗位工作扩大代与丰富化,①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纵向扩大化)②工作多样化(多样化、任务的整体性、明确任务的意义、自主权、反馈) 2、工作满负荷 3、工作环境的优化6.岗位设置原则(因事设岗) 1明确任务目标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原则3责权利相应原则7.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分可分为:1战略发展规划 2 组织人事规划 3 制度规划 4 人员规划

人力资源考试重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是任何组织成功的奠基石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所谓企业管理,就是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源泉 ?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 ——(美)德鲁克 ?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源泉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释放员工的能量获取竞争优势 –可持续 –难以模仿 –综合性 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1.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数量是对人在量上的规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资源,亦即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具体反映着由就业、求业和失业人口所组成的现实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质量。 即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一般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文化、专业技术水平及劳动积极性上。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 第二,营养因素。 第三,教育方面的因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人力资源的质与量是统一的,人力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人力资源数量在统计与使用中还可分为下列两种口径: 第一,现实人力资源数量与潜在人力资源数量。第二,人力资源绝对量与人力资源相对量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的年龄构、人口迁移。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特征 ?能动性:唯一能起到创造作用的因素 自我强化选择职业 积极劳动 ?两重性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高增值性 挪威1900年到1995年统计测算,对固定资产、普通劳动者和智力投资的额度分别每增加1%,则与其相对应的社会生产量分别增加0.2%、0.76%和1.8% ?时效性: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体能和智能不同 ?再生性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自我补偿,自我更新,自我丰富,持续开发 ?社会性:受民族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雇佣管理阶段 二、人事管理阶段 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 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1 [单选题] ()属于假设式的提问方式。 A.“如果你处于这样的情况,你将怎么做?” B.“你的意思是这样的吗?” C.“你曾经干过销售工作吗?” D.“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假设式提问即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应聘者的想象能力,以探求应聘者的态度或观点。例如“如果你处于这种状况,你会怎样处理?”。 2 [单选题] ()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 A.课程实施 B.课程安排 C.课程规划 D.课程评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培训课程的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

段。 3 [单选题] 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的人员录用策略是()。 A.补偿式 B.多重式淘汰 C.结合式 D.领导决定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补偿式中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最后根据应聘者在所有测试中的总成绩作出录用决策。B项,多重淘汰式中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合格;C项,结合式中有些测试是淘汰性的,有些是可以互为补偿的,应聘者只有通过淘汰性的测试后,才能参加其他项目的测试;D项,领导决定式是领导作为录用人员的决定因素。 4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定员标准总体编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示的附录是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劳动定员标准由概述、标准正文和补充组成 C.提示的附录按国家标准GB/T 1.1的要求撰写 D.标准名称通常含有引导词、主体词和补充词三个要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三大要素构成:①概述;②标准正文;③补充。A

2018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前段时间工作中不尽如人意,这段时间深刻反省,在这里既对自己前段时间工作批评,也是反省,总结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亡羊补牢争取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有好的表现。 以下是鄙人工作中总结的拙见,这里总结出来希望能对日后工作有所帮助。 一、树立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树立全局意识是首要的问题,现场技术服务也不例外。我认为售后服务工作的全局就是,树立企业形象,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是提高我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是对公司产品的宣传,以及对公司产品性能的情报收集,以便作出及时改进,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 二、善于沟通交流,强于协助协调 现场技术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一种产品很多时候是由于使用操作不当才出现了问题,而往往不是如客户反映的质量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症

结所在,和客户进行交流,规范操作,从而避免对产品的不信任乃至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做到较好跟客户的沟通, 10 / 1 做到令客户满意就是对公司品牌形象的有力宣传。 三、精于专业技能,勤于现场观察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不断强化,如何做好电脑销后服务,也是加强公司品牌竞争的强力底牌。作为一个技术服务人员,要在现场勤于观察、独立思考、多与同事交流, 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次优秀的售后服务,代表了客户对本公司产品进一步的信任。 四、技术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熟练 在过去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在工作中心态很重要,工作要有激情,保持阳光的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便于与客户的沟通。尤其是对售后服务的工作,积极的思想和平和的心态才能促进工作进步和工作的顺利,在售后工资中要有好的方法技术与判断力才能使工作顺利。   办事处所辖11个自然村、8个社区,共有1个中心校,1所中学,8所小学,6个企业团组织。青年总数为32190人,其中团员845人。我办团委下属35个团支部(含办团委所属的明江酒店、女子医院等6个企业团组织),1个少先总队,9个校级团委,18个少先大队;有35名团委支部书记;、办团委被授予区五四红旗团委和市五四红旗团委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重点汇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 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 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 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 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 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xx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 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 3、总结分析阶段。 六、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 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 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八、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 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 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多选题]对员工培训的绩效成果进行评估时,评估方法包括()。 A. 态度调查 B. 原始记录 C. 现场观察 D. 定额标准 E. 统计日报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绩效成果可以用来评价受训者通过该项目培训对个人或组织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费用计划等决策提供依据。主要的评估标准是缺勤率、事故发生率、劳动效率和专利项数。测量方法包括:现场观察、原始记录和统计日报。2[多选题]()属于以技能为导向的工资结构。 A. 职务工资 B. 能力资格工资 C. 效益工资 D. 技术等级工资 E. 岗位工资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以技能为导向的工资结构特点是员工的工资主要根据员工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与潜力来确定。职能工资、能力资格工资及我国过去工人实行的技术等级工资制度的工资结构都属于这种工资结构。

选择B、D。 3[多选题]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主要有()。 A. 开发性测评 B. 选拔性测评 C. 综合性测评 D. 诊断性测评 E. 考核性测评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分为四类:选拔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和考核性测评。 4[多选题]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B. 保持稳定性的原则 C. 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D. 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E. 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在制定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即企业各类人员规划时,为了保证规划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②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③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④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5、常用的薪酬调查方式有()。

2018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2018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三年来,自己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xx年重点协助做好了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无论在前期的个体户和工商户摸排、还是后期的相关数据上报中,自己都加班加点认真工作,确保了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通过。由于个人工作出色,被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省经济普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xx年重点协助做好了省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该项工作中,我和办公室的一班人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加班加点到村、企业一线帮助指导整理资料,并独自担任了《乐平铺镇安全社区工作报告》的一书收编工作。由于工作到位,我镇一次性通过省级验收,并被山东省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授予“省级安全社区”。 xx年,重点做好了全镇的工业、服务业的报表工作我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4家、县额服务业10家。在每月的报表工作中,自己都深入到企业核实企业上报数据,确保了上报数据的正确性。 三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禁、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机关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我镇机关的良好形象。 三年来,我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是对政治理论和法律的学习不够,学习的系统性和

深度还不够;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开展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待。 范文二 三年来,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同志的鼎力帮助下,本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作风务实,思想坚定,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下来的其它任务,现简要回顾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 三年来,本人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以一个共产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完整版考试必备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 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只制度的重要步骤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 7.岗位规范的概念 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组织,岗位,协作,行为)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双重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 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 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知 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胜任能力 等做统一规定) 9.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格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 知识,能力,经历)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1指导性培训计划:总体性规 划(培训目的、对象、时间、项 目、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 训方式、考核方式) ○2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 材:大纲要明确教学目的,内容, 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推荐教 材讲求针对和实用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传统的国有企业使用的统一 劳动规应知范。(应知,应会,工 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 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 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 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 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 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 岗位考核,生产岗位考核) 10.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 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 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 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 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 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 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 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 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 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 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确定调查 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要员 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 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 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 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阶段 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 体步骤 1)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 作说明初稿 2)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 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 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 说明书进行订正,修改提出具体 意见 1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 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 的原则 15.设置岗位时应考虑并处理好 的 1.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的要求 2.在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机构设 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所有岗位 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 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 和总目标的实现 3.岗位设置的总数目是否符合最 低数量的要求 4.站在组织总体系统的高度上俯 视每个岗位,观察各个岗位之间 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发货积极作 用5.对每个岗位进行剖析,是否 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1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 纵向扩大化,增加任务扩大岗位 任务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内容, 形式,手段发生变更工作丰富 化: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 术和技能含量。考虑5个方面 的内容: 1)任务的多样化实现一专多 能2)明确任务意义3)任务的整 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 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每个岗 位的工作量应该饱满,有限的劳 动时间应当得到充分利用。这是 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 则和要求。岗位的工时制度:对 企业它影响工时利用的状况,劳 动生产率,整体经济效益,对员 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 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 间。劳动环境的优化: 物质因素:1)工作地的组织 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的 操纵器的配置 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 度,噪声,厂区绿化(生理,心 理,人体工程,工效,环境学等 知识) 17.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企业劳动分工与写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 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 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 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实证方 法)检测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 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工时 浪费的现象,有效促进岗位工作 的满负荷。 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直接 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 观察事物的事实4)通过分析, 研究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新方法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 1)程序分析:将人力物力耗费降 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 综合的方法 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在 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 部作业的顺序。 作用:○1为剔除、合并、简化、 重排操作程序提供依据○2可用 于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成 本○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 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了依据 ○4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 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更详细, 常被用于分析研究某种产品,某 一零部件或一项工作任务的加工 制作过程。单柱型、多栏型线 图:充分揭示了产品的实际制作 过程,能清晰显示出物料流动的 轨迹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研究多个岗位 分工与写作关系 操作人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 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 大的工作程序,不受工作地点变 更的影响,随时 采用,简便可靠,可用于测时写 实,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促进手 工操作合理化,制定作业指导书 提供依据。 2)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理:1) 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 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 备的设计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人 -机-环境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具现实 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IE的功能的具 体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 19.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 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 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制定用人标准要加强企业定 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 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人员 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 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 制,军事编制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内 涵相同(数量质量界限)计量单 位不同(只有量的差别)实施和 应用范围不同 企业定员制定方法:1)按劳动效 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 定员–与劳动定额有直接联系 4)按比例定5)按组织机构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2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 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 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各 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 队伍的素质。 21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 标位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 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 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计算看手写稿 22.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 员定员人数。 改变了按比例定员的传统方法, 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 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 荷标准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 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于 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 合理。 23.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 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人力消耗, 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 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 法定性,统一性”等特征。 24.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 行业,地方,企业定员标准 25.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 (详细)综合(概略)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 设备,岗位,比例,职责分工定 员标准 26.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 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 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 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 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 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 行业定员标准还应对不同类型企 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 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 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 求。 2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确保先 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 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 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28.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法规, 条例,规定,实施细则 29.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1

人力资源课程学习总结

人力资源课程学习总结 人力资源课程学习总结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快到这个学期的最后阶段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现将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的大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管理艺术水平。 人是企业的灵魂:人才和员工的参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无论是在工厂、企业。哪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人,从社会发展来看,朴素的社会学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管理学应该从人入手。而在现代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中,人才的管理始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由国家统一调配的人和管理体制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企业从被动地接受国家配置人才转变为真正自由用人单位。个人从被动地服从国家分

配转变为可根据自由意愿自由择业的劳动者。 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相信人人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到这一点。即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人才,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将成为现实的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才管理包括招聘、培养、配置、激励和绩效考核等内容,它在人力资源战略的指导下,以人力资源规划为起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价值过程。 人力配置:人才配置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其对于企业(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如果各尽所长,对于企业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利的,反之,既无法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又会使得员工心中不满,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实质上就是资源的浪费。 人才激励: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而近年来,所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应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金钱也不是万能的,物质激励不能代替一切,物质激励之所以在中国目前看来很有效因此新型的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我们不能指望只凭高工资就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但我们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四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选试题 及答案四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四 1.薪酬表现形式包括( )。 A.精神的与物质的 B.稳定的与非稳定的 c.有形的与无形的 D.货币的与非货币的 E.内在的与外在的 【答案】ACDE 【解析】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等。 2.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包括( )。 A.基本工资 B.年薪 C.激励薪酬 D.红利 E.绩效工资 【答案】ABCDE 【解析】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员工的基本薪酬,即基本工资,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员工的激励薪酬,

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 3.外部薪酬包括(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c.社会保险 D.晋升机会 E.额外津贴 【答案】ABCE 【解析】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员工的基本薪酬,即基本工资,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员工的激励薪酬,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间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各种保险、非工作日工资、额外的津贴和其他服务,比如单身公寓、免费工作餐等。 4.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有(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企业工资支付能力 B.物价水平 C.工会的力量 D.薪酬策略 E.劳动绩效 【答案】ABCD 。 【解析】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有:①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②企业工资支付能力;③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④劳动力市场供

2018年设计院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设计院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设计院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2018年设计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弹指一挥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从福厦线转战到厦深线,在从事工程部的工作中收获颇多,有领导的信任、有同事的关心、有父母的支持 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福厦线工作 福厦线ⅱ类变更签认的工作做得很滞后,导致我们的签认工作很被动,在签认的艰辛过程中我吸取了很多教训,也总结了经验。签认工作要对所 签认的资料和施工现场非常熟悉,在和监理、设计单位、业主交涉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胆量,既要表明由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 进行施工,和设计单位沟通后,提议变更,又要合理的将变更所增加的工 程数量及时签认,还要与计财部沟通,保证签认资料中的签认项目合理、 有效,这样才真正意义上达到我们二次经营中变更索赔的目的。 福厦线竣工资料从前期的收集整理到竣工组卷、移交,让我对福厦线竣工资料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从中受益匪浅。竣工资料主要有开竣工报告、工程小结、工程数量表、建交表(13、25)、设计变更通知单、轨节表、检验批、现场资料、试验资料、物资合格证、机械说明书、工程日志、单 位工程验收记录表等内容组成,根据业主和线路接管单位的要求将资料分 为正本和副本。在竣工资料的移交过程中我狠狠的接受了一回南昌局、厦 门工务段、中铁一局这些正规军的教育,深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重要性。

在从事技术工作中,我很幸运的接触到福厦线客运专线的技术标准,对于一名出入茅庐的技术员来说,高标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验收要求,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装卸队的装车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长轨车装车前要先跟现场技术员沟通,核照轨节表,再按照轨道设计说明、线路说明和无缝线路布置图的要求,进行装车,时刻掌握前方铺轨进度,及时下发装车单,以满足铺轨要求。 二、厦深线工作 鹰厦线二次转线角美油库专用线的材料计划,由于我对道岔图纸的不清楚,将岔后无枕区的轨枕未扣除,造成将轨枕从现场二次倒运回铺轨基地。做为一名技术员,我没有将图纸和标准掌握,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便,足以说明技术工作的严谨性。鹰厦线二次转线的交叉施工、既有线与新铺线路拨接施工,仅仅9km铺轨的线路,所有施工工序和技术资料都要及时跟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今后工作中的要求 有了福厦线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对自己提以下要求:认真学习好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更好的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 篇二:2018年设计部个人工作总结 辞旧迎新之际,首先祝各位领导和全体同事们新年快乐!转眼间2018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必考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5、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是HR的纽带。 6、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7、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②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③制定岗位说明书及任职资格。 8、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①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②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④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薪酬(岗位)评价的基础。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来源:①书面资料(现有岗位职责、供招聘用的广告等)②任职者报告(访谈和工作日志)③同事的报告④直接的观察 9、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 岗位规范的的结构模式: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操作规范(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及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简答)

2017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2017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2017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总结 通过本学期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我对学科的知识架构和综合理论进行了认真梳理,现总结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历史背景及研究范式 从管理目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工作中心、人员中等技术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非独立的综合阶段、专业的技术化管理阶段、专业的人性化管理阶段、专业的综合化管理阶段等四个阶段;其研究的范式大体是由环境、价值和制度三个不同层面因素构建起来的。其中,价值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架构的核心。环境是制度产生与变迁的外甥变量,它的改变引起了公共人事价值的转变。价值决定采取何种功能,功能依赖于相应的制度来实现。二、所谓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人们的总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任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其独特性在于: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其依法合理的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能、沟通的技能以及团队建设的技能等。企业是在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出必须和这种不断变换的外部环境相适应。(2)利用培训来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强化员工的献身精神。工作对于员工来说,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经,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可见,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根本上讲,是经济、技术进步和员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组织绩效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直线式,即由上级单位或领导,根据各项指标统计完成的情况,依据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予以评定。组织绩效的评估工作可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也可以由计划统计或财务部门负责。与这些部门相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优势在于整合了绩效评估与激励职能,能够更加直接地将激励应用于绩效管理过程中。当然,无论由哪个部门负责,掌握一些必要的组织绩效评估的知识和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的主要形式有: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一是岗位工资制,简称岗位制。也称职务工资制。是指按照不同岗位或职务的特点确定工资标准,并根据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情况支付报酬的工资制度。特点是:A、工资分配遵循“对岗不对人”的原则,岗位差别决定工资差别;B、强调一岗一薪,同岗同薪,以岗级差别体现劳动差别,拉开岗位之间的工资分配差距。这种工资

2017-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5分) 解析: 1.三级教材P62~65 答:(1)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3分) (2)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先将本年度的费用预算和上一年度的费用预算,以及上一年度费用结算和当年已发生的费用结算情况统计清楚,然后比较分析,从预算与结算的比较结果,分析费用使用趋势。再结合上一年度和当年生产经营状况队及下一年预期的生产经营状况状态进行分析。(4分) (3)预算人工成本在企业经营预算中的额度,以保证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的实现。(4分) 审核人工成本的预算,也应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起来。因为,费用预算的审核,实质是对企业人员的结构和数量的审核,固为人工成本的总预算是由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人员工资水平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4分) 2.简述组织工作轮班应注意的问题。(14分) 答:为了组织好多班制生产,除了要解决轮休、倒班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2分) (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2分) (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2分) (4)适当组织各班员工交叉上班。(2分) (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为了解决夜班疲劳、员工生理心理不适应和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2分) a.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2分)

b.缩短上夜班的次数,例如果职四班三运转的倒班办法。(2分) 二、计算题 请根据表中已知数据,求概率权数及得分。 正确答案: 答:第一步,先对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相对权数)的概率(aij)进行推断,如:指标Ell 的最高权数1.0的概率为0.5,而4级权数0.8的概率为0.3,3级权数0.6的概率为0.2。依此类推,求出指标Ell、El2、El3、E14、E15各个等级的概率。(3分)(环球网校提供2017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和答案) 第二步,将备等级的相对权数(Ai)与对应的概率值相乘,汇总出概率柯数(Xi)。其计算公式为: Xi=∑n i=lAiaij 例如,指标Ell的权数为 Xl=1.0×0.5+0.8×0.3+0.6×0.2=0.86(2分) 指标E12的权数为 X2=1.0×:0.9+0.8×0.1=0.98(2分) 指标E13的权数为 X3=1.0×0.6+0.8×0.2+0.6×0.2=0.88(2分) 指标E14的权数力(环球网校提供2017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和答案) X4=0.8×0.4+0.6×0.3+0.4×0.2+0.2×0.1=0.60(2分) 指标E15的权数为 X5-1.0×0.5+0.8x0.2+0.6×0.2+0.4×0.1=0.82(2分) 第三步,用各测定指标分值(绝对权数Pi)乘以各自概率权数(×i),即可求出要素总分: 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