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耐久性混凝土

合集下载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进行维修加固。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的规定确定。

我国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 50 年和 100 年。

混凝土结构广泛用于各类工程结构中,如果因耐久性不足而失效,或为了继续正常使用而进行相当规模的维修、加固或改造,则将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是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除了进行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验算外,还必须进行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主要根据结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对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采用满足耐久性规定的方法进行耐久性设计,实质上是针对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水泥用量、水灰比、氯离子及碱含量、外加剂用量、保护层厚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02含量、侵蚀性介质等。

出现耐久性能下降的问题,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此外,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或使用中维修不当等也会影响耐久性能。

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由于混凝土中的高碱性,会在钢筋表面形成氧化膜,它能有效地保护钢筋。

然而,大气中的 CO 2 或其他酸性气体,将使混凝土中性化而降低其碱度,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

当混凝土保护层被碳化至钢筋表面时,将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

此外,当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将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使钢筋表面的氧化膜更易遭到破坏。

钢筋表面氧化膜的破坏是使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

这时,如果含氧水份侵人,钢筋就会锈蚀。

因此,含氧水份侵人是钢筋锈蚀的充分条件。

钢筋锈蚀严重时,体积膨胀,导致沿钢筋长度出现纵向裂缝,并使保护层剥落,从而使钢筋截面削弱,截面承载力降低,最终将使结构构件破坏或失效。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混凝土强度等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参数掌握设计文件中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并参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选用。

⑴. 基本规定① C30及以下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 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 /m3。

②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小于20%。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③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⑵. 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1~表3规定。

33⑶. 混凝土含气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⑷. 混凝土电通量q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电通量应符合表5~表7的规定。

环境时,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还应满足表6、表7的规定。

⑸. 混凝土的抗冻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冻融破坏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冻性应符合表8的规定。

⑹.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的,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外,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

3注:①带※号项目混凝土必须换用非碱活性骨料。

②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

其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

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粉总碱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硅灰总碱量的1/2。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对照表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对照表

氯盐环境
化学侵蚀
盐度为标养56d混凝土强度 “*”表示不宜使用素混凝土 可换小型构件强度不应低于C30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对照表(100年)
不同部位混凝土抗压强度 环境类别 环境作用 含气量 最大 等级 ≥ 水胶比 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 3 (Kg/m ) 灌注桩、隧道衬砌 钢筋混凝土 碳化环境 T1 T2 T3 L1 L2 L3 H1 H2 H3 H4 Y1 Y2 Y3 Y4 D1 D2 D3 D4 M1 M2 M3 — 2.0 0.55 280 2.0 0.50 300 2.0 0.45 320 2.0 0.45 320 2.0 0.40 340 2.0 0.36 360 2.0 0.50 300 2.0 0.45 320 2.0 0.40 340 2.0 0.36 360 4.0 0.50 300 4.0 0.45 320 4.0 0.40 340 4.0 0.36 360 4.0 0.50 300 5.0 0.45 320 5.0 0.40 340 6.0 0.36 360 2.0 0.50 300 2.0 0.45 320 2.0 0.40 340 梁、轨 L环境素混凝土胶材 道板 不低于280Kg/m3、 2.0%~ 水胶比不超过0.55 4.0% C30 C35 C40 C40 C45 C50 C35 C40 C45 C45 C35 C40 C45 C45 C35 C40 C45 C45 — — — 素混凝土 C30 C30 C30 C35 C35 C35 C35 C40 C45 C45 C35 C40 C45 C45 C35 C40 C45 C45 — — — 其它部位 钢筋、预应力 混凝土 C30 C35 C40 C40 C45 C50 C35 C40 C45 C50 C35 C40 C45 C50 C35 C40 C45 C50 C35 C40 C45 素混凝土 C30 C30 C30 C35 C35 C35 C35 * * * C35 * * * C35 * * * C35 * *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抗裂性、护筋性、抗碱—骨料 反应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抗裂性、护筋 性、抗碱—骨料反应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胶凝材料抗蚀系数、抗裂性、 护筋性、抗碱—骨料反应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抗盐类结晶干湿循环系数、含 气量、气泡间距系数、抗裂性、护筋性 、抗碱—骨料反应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抗冻等级、含气量、气泡间距 系数、抗裂性、护筋性、抗碱—骨料反 应 最低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电通量、抗裂性、护筋性、抗碱—骨料 反应 对含气量要求大于等于4.0%的混凝 土,必须采取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方式 进行配置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项目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正在施工的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设计时速350km/h)其主体结构就是采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

本文根据参加该段客运专线施工的实际经验,谈谈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一、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指用常规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等做原材料,使用常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三个特点:1.1高工作度,这是工业化泵送施工的条件,一般坍落度应达到20?2cm,而且不产生过多的泌水。

1.2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体积稳定性。

1.3长期的耐久性,这是高性能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上百年而不是普通混凝土40,50年的使用寿命。

二、高性能混凝土实现的技术要点2.1低的水胶比,在保证工作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水的用量。

2.2使用高效减水剂以保证在水胶比比较低,胶结材料用量不多的情况下大的工作度。

2.3选择高质量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颗粒级配和粒径有着更严格的要求,要求细骨料应选用洁净的砂子,粗骨料应是高强、低吸水性的碎石。

2.4掺入活性矿物材料。

浅析普通混凝土和HPC的区别

浅析普通混凝土和HPC的区别

浅析普通混凝土和HPC的区别摘要:本文从特征指标、组成材料、水胶比、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等方面分析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区别,并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耐久性的关系。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耐久性1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在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简称HSC)的基础上发展而起来的。

高性能混凝土有多种定义,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都有差别。

吴中伟院士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通俗地讲,我们通常所谓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

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这三项指标,构成了“高性能混凝土”所具备“三高(即3H)”的性能指标。

但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又有新的变化,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提出普通混凝土也可以高性能化,其研究成果在工程实际中也得到了应用。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也就是说高性能混凝土除了包含以前的概念外,还包括另一个方面,就是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2 普通混凝土与HPC的区别2.1 特征指标不同普通混凝土以抗压强度作为最基本的特征,即强度是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需要的唯一指标;而高性能混凝土则以耐久性作为主要指标,同时还有强度、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等。

2.2 组成材料不同普通混凝土是以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四大组分为原材料;而高性能混凝土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使其性能得到质的变化。

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辅助配料已被确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缺的组分。

1)外加剂已不是单一的品种,而是向着复掺、复合型的方向发展。

如:高效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高度分散水泥颗粒、消除絮凝结构的作用,解决了低水胶比与工作性的矛盾,使混凝土的水胶比突破理论水胶比(0.38)的愿望成为现实。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施工专项方案(1)耐久性混凝土简述顶板、顶梁、侧墙、中层板、中板梁、底板、底梁:C40混凝土,抗渗等级S8。

柱:C40混凝土。

楼梯:C30混凝土。

本工程地下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强腐蚀性、镁盐弱腐蚀性、总矿化度中等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微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工艺方法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涉及到抗渗性、抗冻性、抗裂性、抗冲磨性、碳化、抗侵蚀性及碱-集料反应等性能。

在本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抗侵蚀性和碱-集料反应性能的要求比较高。

针对以上要求,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在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制备与运输和混凝土的施工几个方面采取技术措施,满足设计的要求。

A、原材料的选择a.水泥本工程处于硫酸根离子侵蚀的地下工程,根据侵蚀类型选择抗硫酸盐水泥或A含量小于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在应用防腐剂和产加矿物掺控制C3合料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b.粗、细集料混凝土中所采用粗细集料要保证质密,同时控制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其它杂质的含量。

c.拌合及养护用水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应考虑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灰比的大小很大程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值的大小。

拌合水应检查其杂质情况,防止影响混凝土生成时杂质影响其耐久性。

d.外加剂在建筑防腐工程中,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密实性或对钢筋的阻锈能力,采用加入引气外加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腐蚀能力。

在进行外加剂选择时需对其中氯盐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做相关实验。

e.矿物掺合料本工程中的混凝土配合必将选择矿渣粉和粉煤灰双外掺技术,矿渣粉将选择S95级,粉煤灰选择二级灰,使之产生叠加效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强度的定义☐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它类型的强度棱柱体抗拉劈裂抗弯☐强度影响因素☐提高强度的方法途径☐混凝土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提高耐久性的措施1.砼的f C 及等级砼的抗压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抵抗破坏的能力。

我国采用立方体抗压强度(cube )和棱柱体抗压强度两种。

有的国家(美国、日本)则采用圆柱体抗压强度。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砼的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弯、抗剪、握裹、疲劳强度等,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在砼结构中,大都采用砼的抗压强度作为设计依据,在施工控制中也都采用f 压评定砼质量,下面主要讨论f C 简要说明f t(一)砼的f C 与f t砼的强度Back图4.1规定:以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 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经28天养护,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maximumcompressive strength —标准强度the standard compressive strength )来确定砼的等级(大体积混凝(1)立方体(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砼的立方体f C 是划分抗压等级的主要依据。

[note]立方体f C 是在标准情况下测定的,是砼质量具有对比性。

立方体f C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GradesC60C7.5C10C55C50C35C15C20C25C30C45C40C25concretef cu,k 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 ,k (P%≥95%)砼可划分为下列十二个常用等级(MPa ):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Back等级[note]:A. 强度等级量值与过去的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 kgf/cm2≈0.1MPaC7.5≈75#、C10≈100……C60≈600#K= B.边长为150mm 的试块为标准试块,但在实际中,由于使用的骨料的D M 不同,还有100mm 及200mm 的非标准试块。

使用寿命100年的高性能混凝土和钢筋

使用寿命100年的高性能混凝土和钢筋
表 l A I O规 范规 定 的水 胶 比 厦抗 压 强 度 ASI - T
( ) AE 混凝 土水 胶 比仅 允 许 为 0 4 。考 虑到 一些 未 知 4 因素 , AS O在 1 9 A HT 9 5年对 A级 ( E) A 混凝 土 的最 太 水胶 比从 0 4 4提高 到 0 4 。 . 5 与 A H O相 比 , CI 1 8 AS T A 在 9 9年 对位 于冻 融 区 的各 种混 凝土规 定其虽 太 水胶 比为 0 4 。为 了防腐 , .5
定不 加 气 A 级 混 凝 土 的 水 胶 比 高 达 0 4 , A 级 .9 而
1 前 言
关 于氯化 物 的 渗 透 性 , 初 在 A HT 规 范 的 最 AS O
总 论 中有 条 款 要 求 , A HT 规 范 适 用 于 美 国 所 而 AS O 有 的 桥 梁 和 路 面 的 施 工 。 表 1提 供 了 14 ~ 1 9 9 l 9 9年 A HT 规 范 对 水 胶 比 及 抗 压 强 度 的 规 定 。 AS O
廖 朝华 编译
40 5 ) 30 2 ( 中交 第 二 公 路 勘 察设 计 研 究 院 , 北 武 汉 湖
摘 要 : 中论 述 了普 通 钢 筋 混 凝 土 和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的 氯化 物渗 透 特 性 。 出 了 恶 劣 环 文 提 境 中混 凝 土 结 构 的仿 真 设 计 和 施 工技 术 指 导 。 在论 述 中还 简要 地 讨 论 了高 强 、 高性 能 混凝 土 开 裂 的原 因 和 高 性 能混 凝 土 固有 的 一 些 特 性 如 高 弹性 模 量 、 低徐 变 系 敷 等 。文 章 最 后 介绍 了 F HWA通 过 5年 (9 3年 至 1 9 19 9 8年 ) 间对 高 性 能混 凝 土 及 防 腐 钢 筋 的 研 究 。 时 关 t 词 :高 性 能混 凝 土 ;钢 筋 ; 透 性 ;开裂 ;防锈 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
一、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定义
1.国家还未发布
2.一般人认为100年耐久性混凝土为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混凝土
二、改变观念
1.普通混凝土的概念在大家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2.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理念来理解100年耐久性混凝土,要以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来认识。

三、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技术路线:“双掺”。

四、100年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1.原材料
(1)水泥
6种水泥
水泥品种100年耐久性混凝土用:普通硅酸盐及硅酸盐水泥
水泥硬练300 400 500 600 700
水泥强度的演变软练325 425 525 625
ISO 32.5 42.5 52.5
比表面积(300m2/kg)
游离氧化钙≤1.0%
技术要求C3A(非氯盐环境≤8.0%,氯盐环境≤10%)
碱含量≤0.8%
cl-含量:钢筋混凝土≯0.10%,预应力混凝土≤0.06%(2)细骨料
级配好中砂(细度模数2.6~2.8最好)
C30 ≤3.0%
细骨料含泥量C30~C45≤2.5%
≥C50 ≤2.0%
碱活性
cl-含量≤0.02%
(3)粗骨料
碎卵石压碎指标值:≤16%(<C30),≤12%(≥C30)
沉积岩(水成岩)≤16%(石灰岩.砂岩)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20%
(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
压碎指标值火成岩≤30%(玄武岩)
沉积岩(水成岩)≤10%
砼强度等级≥C30 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12%
火成岩≤13%
混凝土结构≤8%
坚固性(5次循环质量损失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5%
粗骨料二次破碎(鄂破、反击破)粒形好1500kg/m3
紧密空隙率:<40%吸水率:<20%碎石级配:二级或多级级配
粒形≤10%(<C30)
针片状≤10%(C30~C45)
≤8%(≥C50)
几何性质:圆度(棱角度)、球度(颗粒表面积及其体积比)、表
面组织(表面粗糙度)
园盘状:b/a>2/3,c/b<2/3
球状:b/a>2/3,c/b>2/3
圆度、球度使用的简单方法叶片状:b/a<2/3,c/b<2/3
棒状:b/a<2/3,c/b>2/3
表面组织:探针测深度及高度
碱活性
(4)外加剂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减水率高30%以上
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聚羧酸坍落度损失小(30:180,60:150)(木钙)(FDN. UNF)适量引气(非抗冻≥3.0,抗冻≥4.5)减水率:8%以上减水率:15%以上保水性好
(5)矿物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350m2/kg
a 粉煤灰C50以下≤5.0%(8.0%)
烧失量
C50及以上≤3.0%(5.0%)
SO3含量≤3%
cl-含量≯0.02%
MgO含量≤14%
SO3≤4%
b 磨细矿渣350~500m2/kg
烧失量≤3.0%
cl-含量≯0.02%
比表面积18000 m2/kg,
烧失量≤6.0%
c 硅灰SiO2含量≥85%
cl-含量≯0.02%
d 复合增强剂比表面积800 m2/kg
作用机理:①粉体效应
②火山灰效应
③滚动效应
④微填充效应
(6)水:
a 混凝土拌合水应满足下表要求:
拌合用水品质指标
b 用拌合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c 拌合水不得采用海水。

2 配合比设计
(1)设计方法:计算试配法
(2)基本步骤
①计算骨料用量
掺矿物外加剂混凝土的骨料所占体积与其最大粒径的关系如下表:
注:1)掺有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取骨料所占体积上限值;
2)上表未列出的骨料最大粒径值,宜插入选用(如30mm 或25mm ,取40mm 与20mm 间值)。

骨料所占体积 × 混合密度 = 骨料用量(kg/m 3) ② 确定砂率,计算砂用量 ③ 计算碎石用量 ④ 计算浆体用量
浆体用量= 2400 kg/m 3-骨料用量 ⑤ 计算配制强度 ⑥ 设配+=f f σ1.645 ⑦ 灰
配灰+Bf A f Af C W •=
/
来源(
)
B W
C Af f -灰配=
⑧ 计算用水量
⑨ 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C30:水泥强度等级32.5,用量不超过400kg /m 3
C35~C40:水泥强度等级32.5、42.5,用量不超过450 kg /m 3 C50:水泥强度等级42.5,用量不超过500 kg /m 3
矿物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总量20%;当粉煤灰掺量≯30%时,混凝土水胶比≯0.45;预应力混凝土及抗冻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30%。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 3)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素混凝土结构)
3
⑩试拌校正
3 配合比设计举例
例C50混凝土砂率40%粉煤灰掺量30%
取骨料体积700L
粗骨料表观密度2.7,细骨料表观密度2.65,混合表观密度2.675 700×2.675=1873kg
1873×0.38=749kg
1873-749=1124kg
2400-1873=527kg 527×0.33=174kg (水) 527-174=353kg
353×0.3=106kg (粉煤灰) 353-106=247kg (水泥)
4、混凝土检测项目
① 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含气量、自然泌水率、压力泌 水率、凝结时间;
② 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抗压、静压弹性模量、抗折、钢筋握裹力、碳化、收缩、抗渗、抗裂、抗冻、电通量。

5、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① 备料足够 ② 计量准确 ③ 搅拌均匀 ④ 运输不离析 ⑤ 布料合理 ⑥ 捣固密实 ⑦ 养护充分
混凝土施工流程
场地足够大
(1)材料场
水泥库:先来先用,注意静停时间和水泥温度
砂石波动大,分仓,抽检合格后使用
建站计量(砝码校验) (2)
拌合站 运行中校准
350L 500L
15~20m 3/时/台 20~30m 3/时/台 90~120m 3/时/台 体积法 部分重量法 全部重量法 (3) 搅拌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
(4)计量偏差:砂、碎石为±2%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水为±1%
混凝土凝结时间
(5) 运输 坍落度损失
不得随意加水
混凝土罐车:2~4r/min ,到施工现场后高速运转20~30s
泵砂浆(布置在新老混凝土接茬) 最好汽车泵,布料
(6)泵送 目前最主要解决隧道二衬布料问题
布料 入模温度:炎热气候 ≯30℃
冬 期 ≮5℃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梅花型布置
(7)捣固
快进慢出
插入式移动间距 ≯作用半径1.5倍
埋入下层混凝土5~100mm 捣棒距模板距离100mm 每点振捣时间≯20~30s
振捣充分的标志:混凝土拌合物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 节水养护膜 塑料膜 (8)养生 浇水 喷养护剂
蒸汽养护(静停、升温、恒温、降温)
(9)拆模
a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方可拆除;
b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除底模时混凝土所需达到的强度
(10) 测温:桥墩、隧道、洞口、预制梁注意测温
(11) 混凝土表面处理:起砂、色斑、裂缝
(12) 对高性能混凝土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