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表的集合GBT50476
结构专业技术问答

前言今年全省各地审图和设计人员共提出195道问题,部分问题和前几年的技术问答有相似甚至重复。
考虑到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且每年一期问答难免有问题交叉搭接,提问人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取以前的各期问答,删减合并过多会影响以后各期问题的收集。
故此次汇编时未作大的合并和修改,除个别问题外,基本保持原意,仅在回答时对类似问题作集中处理。
所提问题涉及面广量大,主要是平时审查和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是规范的盲点,有的是工程日趋复杂带来的疑难杂症,也有偏题和怪题,需要专家组各成员共同研讨统一认识。
目前暂由我中心负责技术问题汇编的技术人员回答,仅代表个人意见,同时也是为了汇编人员讨论前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题意,以便讨论时掌握重点、归纳整理。
因编制人员的时间、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接触面有限,问题回答中的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请各位专家抽空阅读,有不同意见或有更规范、更完善的回答时,请在题中书面补充。
谢谢!2010年结构专业疑难问题解答一、荷载:1、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根据GB50009-2001(2006年版),当人流可能密集时取3.5KN/m²,在具体设计时当楼梯活荷载取3.5KN/m²,与其相连的走廊活荷载是否也必须取3.5KN/m²。
答:人流可能密集时活荷载取3.5KN/m²,一般是指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消防楼梯。
与之相连的走廊、门厅荷载不作要求。
(GB50009-2001表4.1.1第11项次,走廊、门厅、楼梯归于一类)2、住宅的储藏室活荷载是否需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为5.0,一些审图中心均按此控制。
个人认为实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荷载需求。
答: GB50009-2001条文第4.1.1条,储存物品的仓库活荷载标准值取值为5.0KN/m²,住宅的储藏室目前规范未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如无地方规定,建议参照GB50009-2001第4.1.1条执行,取5.0。
5.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507462008.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 507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编写组李克非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报告提纲1.耐久性背景与现状2.耐久性规范编写过程33.规范总体结构44.耐久性具体规定5.结语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结构类型耐久性状况民用房屋干湿交替的室外构件过早锈蚀,30~40 年2030工业厂房大修年限20~30 年海港码头大修年限10~20 年,浪溅区最严重桥梁除冰盐侵蚀,大修年限10~20 年隧道渗漏严重一般工程:50 年,95% 保证率不需大修,平均不大修90年标准耐久性要求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3重要工程:100 年…www.bzfxw.com•预应力腐蚀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桥面坍塌事故)•1994 年铁路部门的统计:桥梁总数33600 座,病61372675害结构6137 座,预应力结构2675 座,维修费用约4 亿元。
•预应力结构,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亟需解决。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CCES 01--20042004))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4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1 耐久性现状> 耐久性问题尺度10-1210-910-610-310-010+3力学的尺度… Chong (2003)尺度mmmmmm量子力学分子, 纳米力学微观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系统-断裂破坏力学•藕合现象-••物理进程-物理,化学-热力学藕现象•力学效果结构力学-可靠度理论承载能力•耐久性•化学进程-纳米技术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6不同材料层次材料-结构层次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019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旨在维护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确保其正常可靠的运行和使用。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鉴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前,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鉴定,以便为设计提供有价值信息。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鉴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1)采取有效措施,以检测混凝土结构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承担维修和更换工作;(2)对新建和改建的混凝土结构,在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性能标准下,进行书面验收;(3)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4)分析及评估混凝土结构使用环境,以确定混凝土结构长期可靠性;(5)对已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升级时,必须重新进行耐久性评估。
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基于耐久性评估的结果,建立符合运行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以防止混凝土结构早期损坏、快速老化;2.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本身特性及外界环境、使用环境情况,确定耐久性、腐蚀性、老化性等方面设计要求;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时,应确保结构充分强度、刚度及安全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表层及内部的腐蚀病害的发生与发展;4.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对耐久性较差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重建、加固改造;5.发现老化性能下降的混凝土结构,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低负荷或局部改造,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结构建筑维护1.对混凝土结构,应定期进行外检、内检,对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的结构进行重新评估和及时维修;2.立足混凝土结构及其内部构件的性能和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性维修;3.确保混凝土结构内部及表面的清洁度和干燥度,以免发生渗漏、腐蚀病害和破坏;4.对重型荷载作用的结构,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定期改变荷载作用,以改善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耐久性;5.定期加固混凝土结构关键点,以保证其结构安全稳定。
因此,2019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可靠可持续的使用,通过耐久性鉴定、耐久性设计以及混凝土结构保养维护等措施,把重点放在耐久性方面,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GB-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金伟良 潘德强 路新瀛 缪昌文 尤天直
包琦玮 干伟忠
赵筠 孙伟
王铠 谢永江
郝挺宇 钱稼茹
王清湘 赵铁军
王庆霖 朱万旭 陈蔚凡 邓德华 张鑫
黄土元 鲍卫刚 巴恒静 冷发光 邢锋
1 总则
1.0.1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达到规定的 设计使用年限,确保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要求,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常见环境作用下房屋建筑、 城市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与一般构筑物中 普通混凝土结构及其构件的耐久性设计,不适用 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 1.0.3 本规范规定的耐久性设计要求,应为结构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并具有必要保证率的最低要 求。设计中可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当地的环境 条件与实践经验,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等适当提 高。 1.0.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没计,除执行本规范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GB-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50476—2008
GB
GB/T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Code for durability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2008—11—12 发布 2009—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162 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为国 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476 2008,自 2009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STB-QT-030004(试行)主编单位: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10年10月1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规定的系列文件,供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关单位参考和使用。
该系列文件共分“指导文件”、“招标通用技术文件”和“通用图及标准图”三大类。
各类文件使用说明如下:1) 指导文件:制定网络建设中该专业的技术原则、标准,在使用中应严格遵守;2) 招标通用技术文件:供各专业招标技术文件编制时参照使用。
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应作相应的编排并补充特殊条款;3) 通用图及标准图:在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的指导下,供使用单位需参照的通用性标准化图纸。
在设计中,通用图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使用,标准图可直接引用。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的解释权属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前言为改善和加强上海新建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质量,体现地铁工程“百年大计”对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要求,特制定《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的初步设计文件中应设立专门的耐久性设计章节,其编制应以此为原则;施工图设计中应依据本“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耐久性设计。
由《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STB-QT-030001)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依据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结合专家的建议,特对原版本进行修订。
本通用文件(STB-QT-030004)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版本同时废除。
国混凝土协会标准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的标准,涵盖了产品的质量、性能、试验方法、生产条件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国混凝土协会相关的标准: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施工要求等。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666-2011: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
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64-2011: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方法。
6.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
7. 《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GB/T 29753-2013:规定了混凝土掺合料的分类、性能要求、应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8.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GB/T 50168-2011:规定了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表的集合GBT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表的集合GBT504762、如能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截面受压墩、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低于表中规定的数值,但不应低于3.4.5条规定的素混凝土最低的强度等级3、Ca30表示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
3.4.5 素混凝土结构满足碉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一般环境不应低于C15,冻融环境和化学腐蚀一间应根据本规范表5.3.2、表7.3.2的规定确定;氯化物环境可按本规范表6.3.2的III-C或V-C 环境作用等级规定。
2、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或一级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裂缝宽度;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或全预应力构件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计算裂缝宽度;3、有自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构件,其横向弯曲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不应超过0.20mm。
于28d标准强度的50%,且不少于7d。
加湿养护结束后应继续3、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I-A环境中用于永久浸没于水中的构件。
2、干燥、低湿度环境年平均湿度低于60%,中、高湿度环境指年平均湿度大于60%3、干湿交替指混凝土表面经常交替接触到大气和水的环境条件。
表5.2.1 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3~2.5℃、-8~-3℃和-8℃以下;2、中度饱水指冰冻前偶受水或受潮,混凝土内饱水程度不高;高度饱水指冰冻前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水饱和;3、有氯盐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条形构件2、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3、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规定执行。
5.3.3 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应低于表5.3.3的规定1、抗冻耐久性指数为混凝土试件经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E1与其初始值E0的比值,DF=E1/E0;如在达到300次循环之前E1已降至初始值60%或重量损失已达到5%,以此时的循环次数N计算DF值,DF=0.6*N/3002、对于厚度水球150mm的薄壁混凝土构件,其DF值宜增加5%。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有机胶锚固
30~40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
采用无机胶粘贴或“有机胶+锚栓(或射钉)”双重保险时
40~50
有机胶粘贴时
10~30
加固结构受力特征 加固结构属二次受力结构及二次组合结构。 二次组合结构—加固结构由原有部分与新加部分在不同时段组合而成,故称为二次组合结构。加固结构新旧部分连接及结合面是其薄弱环节,与整浇结构相比,存在整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 二次受力结构—加固结构中的原结构,在加固前已经载荷受力(称为第一次受力),而且应力、应变水平都很高,而新加部分,只要荷载不变,并不受力,即始终处在零应力状态,只有在新增荷载下,即第二次加荷情况下,才开始受力。这样,新旧两部分的应力、应变值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象被称为应力应变滞后,这种结构称为二次受力结构。
中
40
40
89
低
30
30
95抗震鉴定标准
风、雪荷载不同重现期的相对取值
加固结构耐久性年限估算(仅供参考)
加固方法及防腐措施
耐久性年限
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且有效防腐时,置换混凝土法,绕丝法外粉水泥砂浆时,体外预应力法有效防腐时,结构体系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等。
与普通结构相同
化学植筋
采用无机胶粘锚或“有机胶+锚栓”双重锚固时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在加固设计中的意义
设计使用年限
10
30
50
100
与50年的相对比值
0.7
0.9
1.0
1.1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相对关系
设计使用年限
20
30
40
50
相对比值
0.59
0.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能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截面受压墩、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低于表中规定的
数值,但不应低于3.4.5条规定的素混凝土最低的强度等级
3、Ca30表示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
3.4.5 素混凝土结构满足碉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一般环境不应低于C15,冻融环境和化学腐蚀一间应根据本规范表5.3.2、表7.3.2的规定确定;氯化物环境可按本规范表6.3.2的III-C或V-C 环境作用等级规定。
2、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或一级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裂
缝宽度;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或全预应力构件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计算裂缝宽度;
3、有自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构件,其横向弯曲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不应超过0.20mm。
于28d标准强度的50%,且不少于7d。
加湿养护结束后应继续
3、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I-A环境中用于永久浸没于水中的构件。
2、干燥、低湿度环境年平均湿度低于60%,中、高湿度环境指年平均湿度大于60%
3、干湿交替指混凝土表面经常交替接触到大气和水的环境条件。
表5.2.1 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
3~2.5℃、-8~-3℃和-8℃以下;
2、中度饱水指冰冻前偶受水或受潮,混凝土内饱水程度不高;高度饱水指冰冻前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
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水饱和;
3、有氯盐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
条形构件
2、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
3、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规定执行。
5.3.3 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应低于表5.3.3的规定
1、抗冻耐久性指数为混凝土试件经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E1与其初始值E0的比
值,DF=E1/E0;如在达到300次循环之前E1已降至初始值60%或重量损失已达到5%,以此时的循环次数N计算DF值,DF=0.6*N/300
2、对于厚度水球150mm的薄壁混凝土构件,其DF值宜增加5%。
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的规定确定;近海或海洋环境的土中区指海底以下或近海的陆区地下,
其地下水中的盐类成分与海水相近;
2、海水激流中构件的作用等级宜提高一级;
3、轻度盐雾区与重度盐雾区界限的划分,宜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既有工程调查确定;靠近海岸的陆
上建筑物,盐雾对室外混凝土构件的作用尚应考虑风向、地貌等因素;密集建筑群,除直接面海和迎
风的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可适当降低作用等级;
4、炎热地区指年平均温度高于20℃的地区;
5、内陆盐湖中氯化物的环境作用等级可比照上表规定确定。
1、水中氯离子浓度(mg/L)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00~500;较高500~5000;高>5000;土中氯离子浓度
(mg/kg)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50~750;较高750~7500,高>7500;
2、除冰盐环境的作用等级与冬季喷洒除冰盐的具体作用量和频度有关,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相应的最大水胶比可提高0.05,但引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水胶比仍应
满足本规范表5.3.2的规定
2、处于流动海水中或同时受水中泥沙冲刷腐蚀的混凝土构件,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百度应增加10~20mm;
3、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
4、当满足本规范表6.3.6中规定的扩散系数时,C50和C55混凝土所对应的最大水胶比可分别提高到0.40和0.38;
5、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的规定执行。
用的保护层厚度高于表6.3.2的规定,可对本表中数据作适当调整;
2、表中的D RCM值适用于较大或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对于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
应采取更为严格的要求。
无干湿交替(长期浸没于地表或地下水中)时,可按表中的作用等级降低一级,但不得低于V-C级;对
于干旱,高寒地区的环境条件可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
2、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处于弱透水土体中时,土中硫酸根离子、水中镁离子、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及水
的pH值的作用等级可按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降低一级,但不低于V-C级;
3、对含有较高浓度氯盐的地下水、土,可不单独考虑硫酸盐的作用;
4、高水压条件下,应提高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
5、表中硫酸根等的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