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子教案 第二章 电动汽车基础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全套PPT教案

新能源汽车全套PPT教案
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将在电机气隙空间产生旋
转磁场,转子绕组的导体处于旋转磁场中, 转子导体切割
磁力线,并产生感应电动势,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转子
导体通过端环自成闭路,并通过感应电流。异步电动机的
设计、生产特别要注意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3.永磁无刷电动机简介
与传统的电励磁电动机相比,永磁电动机特别是稀土永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
式。也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
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
变能等。
新能源汽车(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采用非
常规的车用燃料(即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作为动力
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
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
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
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
两种。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式)
城市纯电动汽车的车速和续驶里程都较低,适合于城市短
距离交通,主要车型是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城市公交车。
(2)全纯电动汽车(All Electric Vehicle,AEV)
全纯电动汽车装有足够容量的动力电池,车速和续驶里程
基本可满足日常较远距离的行驶要求。





《新能源汽车概论》--教案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新能源汽车概论》--教案教案电子教案完整版授课教案整本书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3)现代电器设备
实训任务
每节课后的实训项目

教学内容
项目三混合动力汽车
教学任务
1. 掌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电力动力系统。
3.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燃油动力系统。
4.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布置形式。
5. 掌握不同动力系统布置形式的工作原理。
6. 熟悉不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能量流通过程。
(5)遮盖和阻隔相邻带电部件
8.电动汽车的常见疑问
(1)电动汽车的电池真的会燃烧/ 爆炸吗
(2)电动汽车是否有高压触电的危险
(3)电动汽车的辐射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9.电动汽车常用绝缘工具及高压防护用品
(1)高压万用表
1)介绍
2)使用说明
3)使用注意事项
(2)动力蓄电池均衡测试仪
1)介绍
2)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9.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2)纯电动汽车的不足
二、典型纯电动汽车实例
1.典型纯电动汽车介绍
(1)瑞麒M1 EV 纯电动汽车
(2)奇瑞的 S18D 增程电动汽车
(3)高尔夫blue motion
(4)英菲尼迪LE 概念车
(5)福特TRANSIT CONNECT 电动汽车
(6)特斯拉Model S 电动汽车
3. 掌握纯电动汽车的运行模式。
4.了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工作原理。
5.掌握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及结构。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新能源汽车概论》电子教案(3、4课时)

《新能源汽车概论》电子教案(3、4课时)

途车辆。

如图所示是奥迪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传统铅酸电池的连续行驶里程等使用性能指标不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的要求,使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处于停止不前的地步。

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应用,纯电动汽车再次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纯电动汽车已在续驶里程、动力性、快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攻关重点集中在提高动力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方面。

与传统的汽车性能、成本比较,要满足产业化要求,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需大幅度提高,成本也需大幅度下降。

(2)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的状况。

日本最早研发混合动力汽车,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

丰田普锐斯(Prius)于1997年10月底问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200万辆。

早期的普锐斯采用氢镍电池,串并联控制方式,百公里油耗 3.4L。

目前,普锐斯已推出第三代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其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

自1997年丰田首先在日本推出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以来,其他各大汽车厂家纷纷推出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如本田Insight、通用Saturn VUE、福特Escape等。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大幅下降。

欧洲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起步较晚,采取与美国合作方式共享混合动力总成技术,主要应用于采用传统技术油耗较高的车型上。

国际上,混合动力商用车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已开发了混合动力公交车、市政用车和军用车等。

尤其是美国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已有多个车型在运行。

欧洲客车和卡车生产商已将目光。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电动汽车基础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电动汽车基础
公式
J 电流密度,单位A/mm² I 电流强度,单位安培 A 导线横截面, 单位mm²
2.1 电工基础知识
导线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导线横截面积 0.75mm² 1.0 mm² 1.5 mm² 2.5 mm² 4 mm²
最大允许电流 13A 16A 20A 27A 36A
2.1 电工基础知识
2.1.4 线圈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2.1 电工基础知识 2.2 电动机 2.3 蓄电池 2.4 逆变器与变频器 2.5 空调与转向系统
21世纪伊始,世界 汽车工业又站在了革命的 门槛上;电动车(包括纯 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车)概念的 提出,将会是未来世界汽 车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2.1 电工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
主讲人:XXX 教授
第二章
电动汽车基础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 末到20世纪电机又引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 产业革命,是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时 代转变;推动了新一代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与伺服系统 的研究与发展。
2.1 电工基础知识
使用电流夹钳测量: 另外一种测量电流的 方法是使用电流钳。 如果待测电流强度> 10 A,那么用电流夹 钳测量电流的优势非 常突出。另一个优点 是测量电流强度时无 需打开电路。
2.1 电工基础知识
2.1.3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表示一个导体内电子挤压在一起时的紧密程度。电子 越多且越紧密的聚集在一起,电子撞击原子的频率就越高、强度就越 大。相撞时释放出热能。导体的温度升高。该过程可能会持续进行, 直至导体赤热或燃烧。
2. 交流电压:数值大小和极性不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压和 交流电流。 交流电压的典型代表是家庭常用的“来自插座的电流”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1.2 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1 环保性2.2 经济效益2.3 技术发展前景3.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3.1 电池组3.2 电动机3.3 控制器3.4 充电设施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4.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4.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4.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及其技术特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保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课件。

3. 视频资料:准备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或原理讲解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5.1 动力电池技术5.2 驱动电机技术5.3 充电技术5.4 能源管理系统6.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安全性能要求6.2 可靠性评估6.3 安全测试与认证7.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常规维护项目7.2 特殊维护要点7.3 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8.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市场8.1 国内外政策环境8.2 市场发展趋势8.3 产业竞争格局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9.1 技术发展趋势9.2 环保与经济影响9.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电子教案】第二章电动汽车基础

【新能源汽车电子教案】第二章电动汽车基础

第二章电动汽车基础[学习目标]1.学习电动汽车,首先请读者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的分类和相关概念。

2.电动汽车的电池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掌握电动汽车电池的定义与分类。

3.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成为阻碍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请读者了解目前几种应用前景较好的动力电池。

1第一节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一、电动汽车电动机的相关概念1电动机的定义电动机(Motors)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的组成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2 负载性质2负载性质是指负载类型及其机械特性,是连续运行的负载还是断续运行的负载,是恒定的力矩,还是变化的力矩,是恒转速运行还是变速运行3负载容量负载容量是针对电动机功率和转矩的大小而确定,电机功率的选择应满足配套机械负载必需的容量,不要过大也不可以过小。

功率选得过大,不能充分发挥电动机效率,增加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浪费电力;功率选得过小,会使电动机超负荷工作,电动机发热,绝缘寿命缩短。

二、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分类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种类:341、按工作电源分类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2、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电动机有转换器无转换器 特种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正弦波电动机方波电动机同步磁阻电动机直流电动机3、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分类电动机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可分为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和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4、按运转速度分类:电动机按运转速度可分为高速电动机、低速电动机、恒速电动机、调速电动机。

5、按绝缘等级分为:5A级、E级、B级、F级、H级、C级6、按额定工作制分①连续工作制(SI):电动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值条件下,保证长期运行②短时工作制(S2):电动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值条件下,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短时运行。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2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2.1 纯电动汽车2.2 混合动力汽车2.3 燃料电池汽车2.4 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3.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3.2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及标准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1 电池组4.2 电机及控制系统4.3 传动系统5.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5.1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5.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动力系统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资料: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对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类型、性能及管理系统的功能。

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策略。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七、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及性能7.1 锂离子电池7.2 磷酸铁锂电池7.3 镍氢电池7.4 电池性能参数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8.1 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8.2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8.3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9.1 充电桩的类型及特点9.2 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4. 新能源汽车充电策略10.1 快速充电技术10.2 慢速充电技术10.3 充电策略的选择与优化5.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11.1 驱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11.2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1.3 驱动电机的运行控制策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性能、充电设施、充电策略及驱动电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动汽车基础[学习目标]1.学习电动汽车,首先请读者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的分类和相关概念。

2.电动汽车的电池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掌握电动汽车电池的定义与分类。

3.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成为阻碍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请读者了解目前几种应用前景较好的动力电池。

第一节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一、电动汽车电动机的相关概念1电动机的定义电动机(Motors)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的组成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2 负载性质负载性质是指负载类型及其机械特性,是连续运行的负载还是断续运行的负载,是恒定的力矩,还是变化的力矩,是恒转速运行还是变速运行3负载容量负载容量是针对电动机功率和转矩的大小而确定,电机功率的选择应满足配套机械负载必需的容量,不要过大也不可以过小。

功率选得过大,不能充分发挥电动机效率,增加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浪费电力;功率选得过小,会使电动机超负荷工作,电动机发热,绝缘寿命缩短。

二、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分类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种类:1、按工作电源分类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2、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3、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分类电动机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可分为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和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4、按运转速度分类: 电动机有转换器 无转换器 特种电动机交流电动正弦波电动机 方波电动机 同步磁阻电动直流电动电动机按运转速度可分为高速电动机、低速电动机、恒速电动机、调速电动机。

5、按绝缘等级分为:A级、E级、B级、F级、H级、C级6、按额定工作制分①连续工作制(SI):电动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值条件下,保证长期运行②短时工作制(S2):电动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值条件下,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短时运行。

短时运行的持续时间标准有四种:10min 、30min 、60min及90min。

③断续工作制(S3)三、电动汽车常用的电动机1直流电动机.(DCM)1)定义:直流电动机(direct current motor,DC motor)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动装置。

2)特点(1)调速性能好。

(2)起动力矩大。

(3)高速性能不佳。

3)构造分为两部分:定子与转子。

其中,定子包括:主磁极,机座,换向极,电刷装置等;转子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

2.交流感应电动机(induction motor)1)交流感应电动机定义交流感应电动机又称交流异步电动机,由定子绕组形成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中感应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的交流电动机。

2)特点交流感应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成本低廉、运行可靠、低转矩脉动和低噪音特点。

最大缺点是驱动电路复杂,相对于永磁电机而言,感应电机(异步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偏低。

3)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定子上有三相对称的交流绕组,三相对称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将在电机气隙空间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绕组的导体处于旋转磁场中,转子导体切割磁力线,并产生感应电动势,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

转子导体通过端环自成闭路,并通过感应电流。

3.永磁无刷电动机简介与传统的电励磁电动机相比,永磁电动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小、损耗少、效率高,以及电动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4.开关磁阻电动机1)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定义开关磁阻电动机(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 :SRD)是继变频调速系统、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之后发展起来的最新一代无级调速系统,是集现代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红外光电技术及现代电磁理论、设计和制作技术为一体的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

2)系统特点①结构简单。

②起动优点。

③频繁起停。

④性能好。

⑤效率高损耗小。

5.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反电动势为方波的无刷直流电机和反电动势为正反弦波的永磁同步电机。

1)无刷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位置检测和控制方法简单、效率高优点。

但因换相电流难以达到理想状况,造成电机存在一定程度的转矩脉动及振动噪音,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减速系统和车速不高的电动汽车。

2)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与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相同,但它以永磁体提供的磁通替代后者的励磁绕组励磁,使电动机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费用,且省去了容易出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提高了电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又因无需励磁电流,省去了励磁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3)分类与特点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按定、转子的内外关系来看,可分为:外转子结构和内转子结构,而对内转子结构而言,又可分为三种:表面式、内置式和爪极式。

永磁同步电机有如下的特点:(l)高起动力矩、高过载能力(2)运行效率高、节能效果尤为明显第二节电动汽车电动机的选用策略1)电动汽车上所使用的电动机往往要求频率启动,频率加减速以及工作模式的频繁切换,这对电动机的响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电压,可以减小电动机的尺寸和导线等装备的尺寸,特别是可以降低逆变器的成本。

3)相对于传统电动机相比,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动机系统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干扰更大,从而要求它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抗震性和抗干扰性。

4)传统电动机一般工作在额定工作点附近,而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宽,却由于电动机工作模式的特殊性,额定功率这个参数对于电动机而言,没有特大意义。

5)现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主要采用能够实现变频、调速的高转速电动机,高速电机的转速可以达到1万~1.2万r/min,在高速运转时,有更大的功率和有较宽阔的恒功率范围,体积较小和质量较小,但要求装置高精度的高速轴衬,需要用高品质的材质来制作,并要保证高效率的冷却。

第三节、蓄电池一、蓄电池的定义与分类1、蓄电池的定义2、蓄电池的记忆效应和消除方法如果电池属镍镉电池,长期不彻底充、放电,会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池记忆效应。

消除记忆的方法是把电池完全放电,然后重新充满。

3、电池的分类电池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其分类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1)按电解液种类分类2)按工作性质分类3)按贮方式分类4)按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划分4.电池主要性能指标①比能量②能量密度③比功率④功率密度⑤寿命⑥充放电效率⑦自放电率⑧按一定标准规律的放电二、电动汽车常用的蓄电池1、动力电池的定义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2、动力电池的分类①二次电池。

②超级电容器③飞轮电池3、电动汽车常用的蓄电池1.)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可分为两类:注水式铅蓄电池和阀控式铅蓄电池. 2).镍氢电池3). 锂离子电池4).丰田Pruis普锐斯电动汽车电池三、蓄电池能量管理技术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直接检测及管理电动汽车的储能电池运行全过程,包括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管理、电池温度检测、电池电压电流检测、电量估计、单体电池故障诊断等几个方面。

作为电池系统的核心部分,在整个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工作过程为:(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电池电路中的重要数据(如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2)将获取的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和处理;(3)比对数据库记录,发出程序控制和变更指令;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显示器,同时对应的执行模块做出动作,对电池组进行调控。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电池管理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2)荷电状态(SOC)估计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是SOC估计,一般由CPU模块进行计算.几种计算方法如下:1)安培法2)开路电压法3)内阻法4)神经网络主要用于模拟电池动态特性来估算SOC5)卡尔曼滤波法(3)蓄电池的充电技术目前,蓄电池主要采用的充电方式有如下几种:恒流充电、恒压充电、衰减充电、脉冲充电、快速充电。

目前存在的快速充电法主要有:分级恒流充电法、脉冲充电法、定化学反应状态法、变电流间歇/恒电压充电法以及变电压间歇充电法等。

(4)均衡管理防止过充和过放对于锂离子电池常用的均衡方案主要有:电阻方案、开关电容方案、独立充电方案。

对于铅酸电池和氢镍电池常用的方法有:涓流充电均衡法、电阻并联均衡法、放电均衡法、电感均衡法。

(5)热管理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范围为:充电时-10~45℃,;放电时-30~55℃,铅酸电池和氢镍电池工作温度范围为:充电时-10~50℃,放电时-20~60℃,他们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40℃。

(6)数据通讯目前应用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通讯手段有:SMBUS总线、CAN总线、RS232总线和RS485总线。

第四节其他类型动力电池一、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ultracapacitor),又叫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cial Capacitor,EC),黄金电容、法拉电容,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

1)充放电时间超级电容器的电阻阻碍其快速放电,超级电容器的时间常数τ在1-2s,完全给阻-容式电路放电大约需要5τ,也就是说如果短路放电大约需要5-10s2)优点1、在很小的体积下达到法拉级的电容量;2、无须特别的充电电路和控制放电电路;3、和电池相比过充、过放都不对其寿命构成负面影响;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它是一种绿色能源;5、超级电容器可焊接,因而不存在像电池接触不牢固等问题;3)缺点1、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电解质泄漏等现象;2、和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它内阻较大,因而不可以用于交流电路;4)超级电容器与电池的比较的优点5)应用前景这一技术的意义相当重大,该突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混合动力动车在交通运输中的位置,也将改进诸如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的利用性能,增进了电网的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人们能源安全的需求,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超级电容器取两者之长,结合起来使用在电动汽车上,除了可以具有传统纯电动汽车的“电代油”和“零排放”主要优点外,还具有一次充电行驶距离长(可达300 公里)、速度快(可达100 公里/小时)、行使过程中能量回收效率高等优点,代表了纯电动汽车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已有富士重工和NEC 联合开发“锂离子电容器”,能量密度达30 瓦时/千克,为先前电容器的4 倍,达到了用于电动汽车的实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