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合集下载

《随州的炎帝神农故里》高中作文800字

《随州的炎帝神农故里》高中作文800字

《随州的炎帝神农故里》高中作文800字标题:《随州的炎帝神农故里》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它深藏着历史的记忆,承载着民族的骄傲,那就是湖北随州——炎帝神农的故里。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

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炎帝神农祭典,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会聚集在这里,向这位伟大的先祖表达敬仰之情。

走在随州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许多关于炎帝神农的遗迹和纪念物。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炎帝神农雕像,他手持稻穗,眼神坚定,仿佛在告诉世人,他是农业的始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炎帝神农被誉为“五谷之神”,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发明了农耕,使人们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了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飞跃。

他还发现了草药,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州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这些美丽的风景,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随州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更在于它的人文精神。

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

作为炎帝神农的故里,随州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炎帝神农的故事,感受他的伟大精神。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炎帝神农的精神,以他为榜样,不断开拓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随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勤劳智慧的人民。

让我们一起走进随州,探寻炎帝神农的故事,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吧!。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炎帝神农故里导游词

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

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

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

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

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

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

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

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

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

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

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

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07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

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范文5篇炎帝(Yandi;Yan Emperor )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但后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故全国有五处炎帝故里(the hometown of Yan Emperor )。

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县以及会同县、山西高平均被视为炎帝故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湖北炎帝神农故里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神农故里,游玩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在可能又合理的情况下,我会尽全力满足大家,同时预祝各位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炎帝神农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随州城北18公里,乘3路公汽18分钟即到,是连接316国道和汉丹铁路的一条纽带,交通十分便利,区内设施齐全,我们伟大的名族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烈山石室里。

炎帝神农是中国上古时期一个强大、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有他开创的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是人类有游猎走向农业,有蒙昧走向文明。

因此,他和另一个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皇帝轩辕氏先后创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开创了中华名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尊奉为中华名族的始祖。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炎帝神农牌坊,它是炎帝神农故里的大门,牌坊高8米,宽10米,四柱三间四楼式,雕梁画栋,盘龙绕凤,横匾上雕刻着“炎帝神农故里”六个金色大字。

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就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广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巍然屹立着高9米的汉白玉帝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象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

在广场四周的文化长廊里布展着中央领导和海内外名人名家到此参观时留下的墨宝。

穿过文化长廊,就到了神农纪念馆,纪念馆有五个展厅。

炎帝神农故里调研报告

炎帝神农故里调研报告

炎帝神农故里调研报告炎帝神农故里调研报告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距离郑州约150公里。

我作为调研团队的一员,前往炎帝神农故里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撰写此报告。

炎帝神农故里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炎黄皇帝神农氏命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之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炎帝神农故里的历史渊源、厚重文化和独特景观。

首先,炎帝神农故里地处殷墟文化的中心地带,是殷商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故里内,有着丰富的遗址和文物,包括王陵、官署、祭祀场所等,这些遗址和文物不仅是炎帝神农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珍贵遗产。

其次,炎帝神农故里以独有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炎帝神农故里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例如,炎帝神农传说中的农耕技术和草药医学贡献被奉为中国农耕文明和中医药文化的起源。

同时,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吸引了众多中医和中医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

最后,炎帝神农故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故里内有着美丽的山川、湖泊和农田,尽显中国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我们参观了炎帝神农故里周边的自然景区,如云台山和炎黄广场,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宁静和美妙。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炎帝神农故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炎帝神农故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不仅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我们呼吁加强炎帝神农故里的保护和开发,更好地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精髓。

总之,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一遗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

同时,我们也应该将炎帝神农故里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州

随州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 编钟出土于此。随州地处长江 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 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 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 转站。
一 炎帝神农故里
•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 都区厉山镇,随州市西北18公里,三一六国道、 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大洪山名胜风景区”、 “编钟纪念馆”、 “封江口旅游区”等旅游景 点的中点,处武汉市至襄樊市中间,是去三国 古隆中、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 分便利,地理位置适中。
2011年5月31日上午九时,大洪山慈恩寺金顶开光。 细雨绵绵,钟鼓齐鸣,国内得道高僧齐聚金顶开光现 场。金顶全身铜铸,金碧辉煌。道场开始时,金顶四 周顷刻间云雾缭绕。仰慕进香的信徒成千上万。
金顶内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 随州市特产
六 随州市风貌
市 标 鹿 鹤
----
火 车 站
城市建设
城 市 建 设
三 随州尚市桃花节
《诗经》里面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可以说,这是 见著于文字最早对于桃花美貌的描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 他的《桃花源记》里面,描述了一个“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的梦幻世界,写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从而塑造了一个让无数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四 大洪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位于湖北省随 州市长岗镇)。大洪山又名绿林山,西汉末
年著名的绿林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它主要 以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为主体,群 峰耸立,层峦叠翠,面积350 平方公里, 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 之称。因其山经常会制造洪水而得名。
大洪山温泉,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洪 山镇。行政区界跨荆门和随州两市,总 面积达305平方公里,是湖北省7个国家 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汉东湖、长江 三峡、武当山、大洪山、襄阳古隆中、 通山九宫山、咸宁陆水湖)。西与山、 钟祥紧邻,南与孝感、北与襄樊相望, 正在建设的麻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 离武汉天河机场一小时车程,交通十分 便捷。 大洪山温泉、冷泉资源名声在外, 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 素,不仅对皮肤病、心血管和消化道疾 病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而且对镇惊安 神、清热祛痰、解毒生肌、通脉活血、 皮肤病患者等也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 用。大洪山玉龙温泉丰富的矿物质含量, 温和的水质和充沛的储量,使它成为国 内罕见型保健硫磺泉。

去过10次湖北随州旅行,总结了8个好玩又出片的地儿!值得收藏

去过10次湖北随州旅行,总结了8个好玩又出片的地儿!值得收藏

湖北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很多值得探索和体验的景点。

以下是去过10次湖北随州旅行,总结出的8个好玩又出片的地方,值得收藏:随州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展示了随州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随州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炎帝故里景区:随州是炎帝神农的故乡,这里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

在炎帝故里景区可以拜谒炎帝神农像,了解古代农耕技术和农具,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神农部落景区:这里有神农祭祀园、月神祭祀园、太阳神祭祀园等景点,可以领略古代祭祀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信仰。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游客可以登山观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拍摄美丽的风景照片。

随州千年银杏谷:这里是世界四大古银杏群落之一,每到深秋季节,满地的金黄落叶,美不胜收。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观的银杏林,拍摄美丽的秋景照片。

九口堰纪念馆: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遗址之一,游客可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学习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同时,这里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欣赏到山间的绿树青草和清澈的溪流。

封江水库:这里是一个人工湖泊,水域辽阔,水质清澈。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水库,欣赏湖光山色,拍摄美丽的湖泊照片。

三潭风景区:这里有奇林幽谷、碧潭瀑布等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探险,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以上是去过10次湖北随州旅行,总结出的8个好玩又出片的地方。

无论你是想了解历史文化、欣赏自然风光还是体验民俗风情,这里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选择。

如果你计划前往随州旅行,不妨收藏这些地方,为你的旅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随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随州

在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 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 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 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 炎帝神农牌坊等纪念性建 筑物。炎帝神农烈山名胜 区规划建设,以“建筑返 古、环境还野”为特色, 规划建成“世界烈山宗亲 会馆”、“祭祀朝圣”、 “圣遗迹游览”、“大同 街市”、“炎帝故里经济 技术开发”、“服务接待 管理”六个区,兴建修复 炎帝神农殿、烈山大宗祠、 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 安登泉、百草园、观天坛、 神农九井等景点。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北,绵亘随州、荆门两 地四市区(随州曾都区、随县、钟祥、京山),山势余 脉延至宜城、枣阳地区,盘基百里。山脉略成三角形, 长约160千米,宽20-70千米,面积2100平方千米。大洪 山山脉大部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境内,主峰位于湖北省随 州市随县境内。大洪山自古名称很多,故曾名为涢山, 汉名为绿林山,晋、唐名为大湖山(见《读史方舆纪 要》) ,宋以后定名为大洪山。
香姑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 产品,年产香姑3000吨,其 中“编钟牌”香姑2000吨, 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 三里岗香姑市场是中南地 区较大的香姑集散中心, 年成交额近亿元。
随州板栗
工 业 兴 市
原名称: 曾侯乙编钟 年代: 战国 材料: 木 ,青铜 规格: 架长748厘米,宽335厘米,高273厘米 重 4400公斤 收藏地: 湖北省博物馆
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 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 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 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 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 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 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 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 钟,形体较小,有方形 钮,有篆体铭文,但文 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 较少,只标注音名。中 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 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 式蟠虺纹,细密精致, 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 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 文,除“曾侯乙作持” 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 的。

神农故里导游词(精选8篇)

神农故里导游词(精选8篇)

神农故里导游词(精选8篇)神农故里篇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炎帝神农故里旅游区参观游览。

炎帝神农故里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西北约18千米;316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三国古隆中、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适中。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71.3万平方米,投资约4.4亿元,主要包括“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农耕文化展览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

20xx年起,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为根本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在此举行,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风景区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炎帝神农故里现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湖北省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所处位置为景区人口。

我们眼前的文化雕塑壁是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

大家看照壁正面“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国书法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

各位请看,这是九拱桥,全长117米,横跨烈山湖,将景区入口和神农大殿相衔接。

以九为模数进行设计,桥身由九个券洞组成,桥上栏杆间跨度和引桥长度也采用九的倍数。

跨国九拱桥,穿过华夏始祖门,经过圣火台,我们来到谒祖广场。

谒祖广场长117米,宽117米,为正方形。

面积13689平方米,9的倍数。

采用福建产上等花岗岩铺装,可同时容纳2万人参加拜祖活动。

旭日园、弯月湖分别位于谒祖广场的东西两侧,共同构建了一个“天圆地方、日月同辉”的景观。

各位请看,这是八大功绩柱,采用产自福建的编号606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径1.27米,九九之数,示意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湖北省随州市炎帝神农大殿内的炎帝坐像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18公里,316 国道、汉丹铁路、随岳高速公路、西宁铁路连接线穿境而过。

地处武汉市至襄樊市中间,是去三国古隆中、武当山道教胜地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适中,交通十分便利,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是旅游线上的一个闪光点。

随县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源远流长,从春秋以来的二千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文献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

在随县民间流传有大量的炎帝神农的传说。

春秋《国语》鲁语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三国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注:烈山氏,炎帝代号也。

西晋将领、学者杜预注:烈山氏,神农世诸侯。

西汉《礼记》祭法二十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

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东汉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西晋《帝王世纪》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北魏《水经注》卷三十二:水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

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

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

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

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

井今堙塞,遗迹存焉。

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唐朝李白在随州客居期间所作的三篇诗文中都提到神农,尤其“入神农之故乡”一句,说明唐代就已称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

明代知州阳存愚于万历年间在厉山立有“炎帝神农氏遗址”碑。

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随州,厉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

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

《荆州记》:山有二(一)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

《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

我国学术界的许多专威专家学者们对炎帝神农生于随也深信不疑。

台湾著名的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张其昀先生在他著的《中华五千年史》“以农立国的开端——神农”一节中明确写道:“我们试从汉口北上,由平汉铁路花园站,沿襄花公路可通至襄阳西北的老河口,公路中途经过随县,这里就是神农的故乡。

以现代地理来说,神农是今湖北随县人,乃是扬子江流域所产生的第一位大人物,神农氏号炎帝,烧山之时,火光熊熊,故以为号,其诞生之处,称曰烈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在《远古的钟声》一文中写道:炎帝即神农氏,并非子虚乌有,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不仅教先民耕种,还亲自尝百草,发明中药,医治疾病。

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载,炎帝龙首牛唇,是最早的神人合一的龙形象。

我们不是以龙的传人为荣吗?自古相传,炎帝的出身地,即今随州厉山(又称列山、烈山)下的“神龙洞”。

李白在《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诗中写道:“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可见炎帝生于随州之说,来源久矣。

随州是龙之故乡,当之无愧。

他还写诗说:几回梦里到随州,今日来游愿已酬。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于2009年5月21日在“炎帝神农文化高层论坛闭幕词”中说:古烈山或厉山,在今湖北随州市,是炎帝神农氏诞生地,是炎帝诸世系或其部落的一处重要活动区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明和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区之一,更是联结江南、江北的枢纽地区。

因此,随州炎帝神农文化,是整个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在“炎帝神农文化高层论坛”会上发言说:从现在的考古所得来看,随州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与传说中炎帝神农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是相吻合的。

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得到国务院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认可。

国务院在以文件形式批复随州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有两条理由,一是炎帝神农故里,二是曾侯乙编钟出土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出版的《炎黄汇典》中明确定位是: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陕西黄陵是黄帝陵所在地,湖南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省宝鸡有炎帝祠,山西高平有炎帝神农遗迹。

这一权威定位已成为不可撼动的事实。

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也受到世界华人的重视和认同。

世界烈山联宗总会是以吕、卢、高、许、纪五姓联宗的世界性组织。

分布在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在“世界烈山联宗总总会章程”中写道:“几千年来,从湖北省随县的烈山开枝散叶,散布四海,今名丽(厉)山的县治,就是烈山宗亲的发源地。

”他们把烈山作为自己的根,每年都派代表到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谒祖,为炎帝神农故里建设捐资。

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远渡重洋,寻根问祖,将保存在美国华冈博物馆的始祖炎帝神农画像赠送给厉山镇人民政府。

充分表达了海外华人对炎帝神农故里的认同感。

随州市自1991年开始,连年举办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和炎帝神农文化节、节根节,进一步确立了炎帝神农故里不可撼动的地位。

1993年由湖北省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襄樊市人民政府、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在随州市隆重举行开幕式。

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了节名。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钱伟长在开幕式上赠送了“和平统一鼎”。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葆光,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刘杰,及来自加拿大、菲律宾、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21个代表团共300余人,国内各界人士2000余人。

海内外几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后,党和国领导人和薄一波、周谷城、严济慈、杨汝岱、程思远、王文元、铁木尔达瓦买提、周培源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萧克、冯征、戴逸、庄炎林、鲁谆、屈忠等先后来炎帝神农故里参观考察、题词、或参加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

2009年5月20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旅游局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悼和3000余名中外嘉宾云集随州;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200多家新闻媒体聚焦随州;童安格、祖海等著名歌唱家放歌随州;由中国社科院领衔的60多位知名专家纵论随州,形成“古烈山或厉山是炎帝神农诞生地”的权威结论,确立了随州“炎帝故里”无可撼动的地位;拜祖大典通过中央电视台向世界直播,著名学者于丹和央视主持人张羽直播解读:“提起炎帝,我们就想到随州”;金牌主持人水均益、敬一丹解说随州:“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

随州万众瞩目,一夜扬名,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震撼了炎黄子孙的心灵,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强烈共鸣和广泛共识,固化了炎黄子孙对“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的记忆,也使得这些年来围绕炎帝神农故里的种种杂音烟消云散。

这次寻根节,是随州市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盛会,也是湖北省2009年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文化节庆活动。

寻根节的成功举办,为随州走向世界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口,也让随州向世界递交了一张最闪亮的名片。

寻根节的成功举办,也为随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炎帝神农故里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投资力度的加大,使炎帝神农故里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6个核心景区之一。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自1988年开始修复修建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仿古建筑群、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1997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并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风景区目前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谒祖、旅游胜地。

2006年5月,中共随州市委提出“高举一面大旗,擦亮两张名片,打好三张牌,建设四个随州”的战略思想,并决定成立副县级的景区管理机构——风景区管委会,实行风景区带镇的管理体制。

2007年,市、区两级共同筹措经费,按照4A级景区、世界华人谒祖胜地的定位,聘请重庆大学编制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该规划经过多方多轮修改,历时半年,于2007年10月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景区规划总面积3000亩,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生态环境先行的原则,分三期建设,预期投资4.4亿元。

以“建筑返古、环境还野”为特色,以炎帝神农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等为根本,主要包括“三线”:中轴线、万法寺线和功德殿线;“五区”: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民俗商贸及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及城镇发展区和烈山自然景观区。

目前已建成和修复神农大殿、谒祖广场、圣火坛、功德殿、万法寺、烈山湖、九孔桥、旭日园、弯月湖等核心景点。

近期规划待建景点有:(一)原始部落村,主要体现人类新石器活动时期的村落布局、风貌及原始部落生活情况。

(二)五谷园,设置自由农田,再现亲耕的形态,亦可供游客参与体验。

(三)养殖体验区,体现神农“结绳为网,亦田亦鱼”,可供游人观赏,也可亲身操作。

(四)农具制作馆,演示早期人类对各种农耕用具制作与改进的过程。

(五)陶艺馆,展示原始陶艺制作过程,游人也可参与制作。

(六)农耕文化博览园,主要陈设农耕用品,如农具、粮食作物种子等。

分室内馆展和室外场展两类。

(七)烈山五姓宗亲会馆,用于全世界华人成立的宗亲大会聚于此时举办活动所用。

(八)山茶采摘园,游人还可以体会到亲身参与采新茶的乐趣。

(九)百果园,设置百果采摘园,春可赏花,秋可食果。

(十)日中街,形成古色古香的民间一条街,同时可开辟神农时代的生产、生活工具、服饰等作为旅游商品。

(十一)饮食、娱乐园,办当地特色风味小吃和炎帝神农的“五谷饭、百草宴”及民间文艺表演。

(十二)道教神农宫:体现中华道教与炎帝神农文化一脉相承的宗教理念。

以上核心景区建设用1-2年时间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