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

合集下载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测量复核是项目施工的一项基本技术工作,是建设优质工程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因此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一般重要的工程测量中(比如施工红线,围挡边线)由工程管理部部长复核既可,非常重要的施工测量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复核,(现场放样定点也要换人,换仪器测量定点)复核完成后上报测量监理,测量监理复核完成后再上报由业主指定的第三方测量监测中心,由测量监测中心对计算的坐标(或极坐标)进行复核并对项目部测量组现场的测量放样一一进行复核。

现场复核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二章基准点的复核第三条测量组现场对控制点进行交接。

包括测量资料(控制点成果、水准点高程成果及点之记;曲线要素表等各类相关数据),与设计单位交接桩后,交接的桩点、资料办理书面记录、双方签字存档。

第四条接桩后及时上报公司精测组,实施复核及加密工作。

第五条控制基准点的复核必须延伸到相邻标段至少2个已知控制。

第六条高程每季度、平面每半年复核一次,若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定期复核或者对控制点进行改移。

第三章施工放样复核第七条施工放样复核要选用不同放样方法、不同基准点、不同人员实施。

第八条每次施工作业完成后要进行后视校核或以相邻施工放样点复核。

第九条高程作业完成后必须闭合到高程控制点或者以相邻标高点为基准。

第十条测量数据输入仪器时,操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第十一条前视人员做点完成后要用卷尺进行复核,对于不能用卷尺进行复核的点位应根据肉眼进行规律性判断。

第十二条对容易受动的点位,应每天对点位进行复核,同时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测量交底单用卷尺进行相对位置进行粗略检查复核。

第四章数据复核第十三条测量管理人员在拿到相关图纸后,应进行图纸审查(标高、尺寸、相对位置等),无问题后测量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并制定表格,测量数据表格经过总工程师复核后方可使用。

控制点复测要求

控制点复测要求

控制点复测要求1、根据交桩情况,结合此段线路所有构造物的特点,对设计院提供的C级和D级控制网进行增设、补设控制点。

2、采用GPS复测C级网,全站仪(Ⅰ级或Ⅱ级测距精度、角度指标差1″或2″)分段符合D级点,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四测回),距离采用往返测(四测回),增补的导线点按照同精度进行附测,在复测前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进行检校,其指标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照准部旋转时,各位置气泡读数互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4格);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2格)。

(2)、光学测微器行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DJ2型仪器不应超过2″。

(3)、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0.3″;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0″。

(4)、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5″。

(5)、经纬仪2倍视轴(2C)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30″。

(6)、光学对中器旋转180°时,先后标定的两点应重合。

(7)、测尺频率的校正精度应高于1×10-6。

(8)、发射、接受、照准三轴之间应平行和重合。

(9)、周期误差的振幅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6倍,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10)、加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5倍;乘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比例误差系数的0.75倍。

3、在测量作业时,仪器要轻拿轻放,键盘按钮、制动锁、微调螺旋要柔手操作,仪器搬站必须装箱,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检校三周轴的平行性与圆水准器及光学对中器。

(2)、视线宜高于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

(3)、视线应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2~5m。

(4)、视线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

测量放线记录范本

测量放线记录范本

表B.0.5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工程名称:XXX楼CFG桩基工程编号:致:XX监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XX楼CFG桩基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经自检合格,请予以查验。

附件:1.施工控制测量依据资料2.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表分包单位(盖章)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签字)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工程名称XX楼定位依据甲方提供的轴线及控制点使用仪器GPS 控制方法平面测量工程草图:1、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和桩基工程施工图纸利用GPS进行测量放线。

2、根据桩基工程施工图纸利用GPS得出四个轴线坐标点,依据现坐标点与桩基施工图纸进行桩位放样。

3、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要求,满足放样精度,复核测量结果,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施工单位主测者:(章)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人:(章)年月日工程名称XX楼定位依据甲方提供的高程点使用仪器GPS 控制方法往返测量法工程草图: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高程80.35m的说明及甲方提供的基准点,使用GPS,实测XX楼CFG桩基工程场地标高,我们选平均点作为计算钻孔深度的依据,经测量,最大钻孔深度见下表:桩基数据计算一览表类型场地平均点标高(m)设计桩顶标高(m)空桩长度(m)设计有效桩长(m)钻孔深度(m)备注应钻深度(m)桩1 -2.75 -7.91 5.16 22 27.16 桩2 -2.75 -8.91 6.16 22 28.16 桩3 -2.75 -9.71 6.96 22 28.96 桩4 -2.75 -10.91 8.16 22 30.16施工单位主测者:(章)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人:(章)年月日。

施工放样方法

施工放样方法

施工放样方法一、一般规定1、放样工作开始前,详细查阅工程设计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与现场施工需要,收集施工区域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

2、根据不同建筑物放样精度要求,选择放样方法。

3、施工测量放样以正式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包括修改通知)作为依据,不得凭口头通知或未经批准的草图放样。

放样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中的有关数据和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作为放样依据。

4、所有放样点线均保证有校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认真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交付使用。

放样结束后,提供书面的放样成果资料给使用单位。

5、放样前要选择与放样精度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各项误差的检查与校正。

二、放样数据准备1、放样前根据设计图纸、资料以及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所有放样数据、草图均由一人计算和绘制、另一人独立校核。

采用自编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对程序进行验证并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2、输入到仪器内存模块中的控制点及样点坐标数据文件,经百分之百的核对无误后,方可提供给放样人员使用。

3、编制放样记录手簿,内容包括:工程部位、放样日期、观测、记录及检查人员姓名、放样所使用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设计图纸编号、放样数据及草图、放样过程的实测资料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型号及编号等,以做到原始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

三、放样方法的选择1、基坑、边坡等土石方明挖工程放样(1)开挖轮廓点平面位置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或极坐标法,高程点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进行放样。

(2)细部放样时,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脚点,并用醒目的标志加以标定,放样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所有细部放样点,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错误。

放样测量数据及检查结果记入放样手簿。

(4)开挖过程中,随时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随着开挖高程下降,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对欠挖部位及时通知作业队进行处理,避免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工程基线复核表

工程基线复核表
工程基线复核表
GD2301001□□
工程名称
部位
测量情况︵示意图︶
1、工程基线复是对建筑施工放线的一种检查记录。在基坑开挖,基础放线、首层放线、二层放线、三层放线等等后都要进行基线复核并做资料记录。
2、轴线定位:确定主要结构位置关系的线,如确定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称为定位轴线。轴线定位要记录存档。
有了坐标定位,才能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线定位
测量人:年月日

核意见
施工单位
(盖章)
复核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
(盖章)
复核人:年月日
3、建筑工程坐标:定位放样是测量工作者把设计的待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也叫定位。如果设计人员已经给定了各建筑物的主要角点坐标,或者给定了一些特征点坐标以及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测量人员找到与设计坐标统一坐标系统的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将坐标系统引到待建筑物的场地附近,在待建筑的场地附近设站,采用全站仪里面的放样功能,放出待建筑物的实地位置。

精编】市政工程分部分项目标及专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精编】市政工程分部分项目标及专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精编】市政工程分部分项目标及专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市政工程分部分项目标及专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一、分部分项目标在单位工程分项工程中,需要控制以下质量要点:1.道路工程中,需要控制人行道的路线放样测量、路基平整度、压实度、路面平整度和摊铺质量等。

2.在路基工程中,需要控制基层结构的整体性和路面平整度。

3.在砌块工程中,需要控制砌块外形尺寸和强度质量。

4.在附属构筑物工程中,需要控制路灯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和绿化工程的成活率、品种、线条顺畅和强度控制等。

5.在管线工程中,需要控制材料及安装管线电源等原材料、安装位置、安装质量控制。

6.在标线标志工程中,需要控制标识质量及安装工程控制。

7.在绿化工程中,需要控制种类符合设计要求、符合招标及设计要求控制和景观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控制。

8.在沟槽边坡工程中,需要控制坡度和护坡控制。

9.在土方工程中,需要控制管道主体工程管材的材质、规格、尺寸、质量及道路排水工程、箱涵工程质量及铺埋深度、平直度、接口等质量控制。

10.在附属构筑物工程中,需要控制材质、质量及强度控制。

二、专项工程质量控制点及相应措施一)路线放样测量质量控制点及相应措施1.路线放样内容包括路基中线桩、路基坡脚或路堑上边线、路基边沟、取土坑、弃土坑、护坡道等具体位置。

承建商应根据从监理或设计方接受的导线桩、水准点,测出以上内容。

2.路基中线桩及高程桩的设置间距为直接段50m一个,高程桩每40~50m设一个。

3.承建商在接桩后14天内组织桩位复核、放样测量,监理旁站参与。

确认交接桩点正确后应向监理提供证明设计地面高程和挖填方工程量正确性的测量成果资料。

4.对承建商因施工需要所增设的水准点、附合导线的桩位,监理应及时复核。

经复核确认后的测量成果资料,将作为正式竣工档案。

二)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点及相应措施1.路基工程监理工作要点包括熟悉施工图,掌握设计要点,检查复核测量桩位等。

2.检查确认放样边线与用地界限是否一致,若有误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尽可能在开工前解决。

测量复核记录范文

测量复核记录范文

测量复核记录范文1.前言该复核记录旨在对之前进行的测量工作进行复核,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复核记录共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结果复核四个部分。

2.测量目的本次测量的目的是对建筑项目的尺寸进行测量,以评估其与设计图纸的符合度。

此项测量工作对于确保建筑项目的准确性和品质至关重要。

3.测量方法本次测量采用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参考了建筑图纸中提供的尺寸指标。

根据图纸上的标注,我们选取了主要结构尺寸和关键部位进行测量。

4.测量设备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使用了以下测量设备:4.1.测量尺:使用精确的测量尺对建筑各部分进行长度、高度等方面的测量。

4.2.钢卷尺: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墙面的长度。

4.3.水平仪:用于测量水平面位置和倾斜度。

4.4.垂直仪:用于测量垂直面的位置和倾斜度。

4.5.望远镜:用于测量高度较高的构件,如楼层的高度。

5.结果复核基于之前的测量工作,我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复核,并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进行对比。

以下是复核结果的摘要:5.1.墙面尺寸:根据测量结果,墙面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一致,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2.地板尺寸:我们发现一些地板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以确认是否需要修正。

5.3.楼层高度:根据测量结果,楼层高度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基本一致,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4.窗框尺寸:测量结果显示窗框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一致,无需修正。

6.结论基于对之前测量工作的复核,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6.1.大部分建筑尺寸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一致,说明设计和施工工作基本按照计划进行。

6.2.需要调整部分地板尺寸,以确保其与设计图纸中的尺寸一致。

6.3.其他关键尺寸如窗框和楼层高度等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无需修改。

7.建议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7.1.确认地板尺寸调整的可行性,并与项目负责人协商确定后续工作计划。

公路工程竣工资料表

公路工程竣工资料表
70、弯沉测量记录汇总表……………………………公质1.0.4.4(9)
71、砂、石基层压实度汇总表………………………公质1.0.4.4(10)
72、沥青混凝土压实度、厚度汇总表………………公质1.0.4.4(11)
73、水泥混凝土(砂浆)试块抗压(抗折)强度
试验报告…………………………………………公质1.0.4.4(12)
5、工程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公技1.0.4.0(5)
6、路基边坡及截水沟加固汇总表……………………公技1.0.4.0(6)
7、涵洞工程汇总表……………………………………公技1.0.4.0(7)
8、挡墙及防护工程汇总表……………………………公技1.0.4.0(8)
9、路面工程汇总表……………………………………公技1.0.4.0(9)
47、基层材料重型击实试验报告……………………公质1.0.4.2(6)
4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公质1.0.4.2(7)
49、混凝土施工记录…………………………………公质1.0.4.2(8)
50、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试验报告………………公质1.0.4.2(9)
51、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报告………………………公质1.0.4.2(10)
43、石灰土稳定碎石试验报告………………………公质1.0.4.2(2)
44、石灰土粉煤灰土试验报告………………………公质1.0.4.2(3)
45、石灰、粉煤灰稳定试验报告……………………公质1.0.4.2(4)
46、级配砂砾(碎石)路面基层、
砂砾(碎石)底基层集料试验报告……………公质1.0.4.2(5)
74、水泥混凝土(砂浆)抗压、抗折强度汇总表…公质1.0.4.4(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砂2.665 2.600 2.600 2.580 2.580 2.487
砾石砂2.515 2.450 2.450 2.432 2.432 2.337
施工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总公司顾路工程公司
技术负责人
放样人
年月日









复核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说明:1.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核签证不可作施工或交底之用
页号:
工程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通7—3
项目名称
潍坊新村街道旧小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1标
桩位位置
W11-1~W11
放样复核内容
管内底高程
放样资料依据
施工图及设计提供中心线
放样记录图式
及说明
W11-1 W11-2 W11-3 W11
DN225 16米DN225 4.6米DN225 23米
(设计标高)
管内底2.715 2.650 2.650 2.632 2.632 2.537
粗砂2.665 2.659 2.659 2.581 2.581 2.487
砾石砂2.515 2.451 2.451 2.432 2.432 2.337
记录及计算说明:(设计值、实测值、允许偏差、实际偏差)
复复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砾石砂2.515 2.451 2.451 2.432 2.432 2.337
复核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说明:1.未经复核签证不可作施工或交底之用
2.本单一式二份监理签证后保留一份,另一份退回施工单位复核签注退回放样人二份备查。
工程控制点监理复核单
工程名称:潍坊新村街道旧小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1标监-24-□□
2.本单一式二份监理签证后保留一份,另一份退回施工单位复核签注退回放样人二份备查。
页号:
工程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通7—3
项目名称
潍坊新村街道旧小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1标
桩位位置
W11-1~W11
放样复核内容
管内底高程
放样资料依据
施工图及设计提供中心线
放样记录图式
及说明
施工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总公司顾路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百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承包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总公司顾路工程公司
复核内容
W11-1~W11管内底高程
复核日期
复核依据









W11-1 W11-2 W11-3 W11
DN225 16米DN225 4.6米DN225 23米
(实测标高)
管内底2.714 2.651 2.651 2.633 2.633 2.537
技术负责人
放样人
年月日









W11-1 W11-2 W11-3 W11
DN225 16米DN225 4.6米DN225 23米
(实测标高)
管内底2.714 2.651 2.651 2.633 2.633 2.537
粗砂2.665 2.659 2.659 2.581 2.581 2.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