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解释
中考语文所有词语大全及解释

1.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希少。
4.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 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7.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8.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10. 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11.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2.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3.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更。
14.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15. 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初中生词语积累及解释

初中生词语积累及解释初中生词语积累及解释初中学习语文,要学会积累词语,提供了初中语文词语及解释,快来阅读和收藏吧!1)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2)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 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4) 放荡不羁:羁:约束。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5)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6)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
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8)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9)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0) 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11) 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12)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3)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
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14) 肝脑涂地:涂地:涂抹在地上。
形容惨死。
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15) 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6)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
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17) 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18)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19)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词语解释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词语解释1.委屈:受到不应的指责和遇。
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波光3.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4.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5赋闲:失业在家。
6.颓唐:哀颓败落。
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8.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9.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10.确凿:确实。
11.轻捷:轻快。
12.鉴赏:鉴别,欣赏。
13.人亦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1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15.诧异:惊奇。
16.朗润:明朗润泽17.酝酿:各种息在店气中象发醋似的,越来越浓。
18.卖弄:炫耀。
19.宛转:形容声音圆润亲娟。
20.舒活:舒展,活动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2.俳红:鲜红,绯,红色。
23.皎活:月亮明亮活白。
24.兀白:径直。
25.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休26、精致:精巧细致。
27.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28.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29.矜持:狗谨,拘束。
30、凝重:庄重,不轻挑。
31.折服:信服32.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4.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35.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36.南辕北辙: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37、希冀:希望38、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团境,口相救助。
39.熠熠:形容闪光发亮40.料峭:形容微寒41、婆娑:本意盘旋。
形容树的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42.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43.热穴:热情。
忱真实的情意。
44.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陈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45、麻木不仁:指缺乏政治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应不关心。
46.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4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不安心上作,身业心不毒。
48.郢薄:轻视。
49.不足道:不值得一提20.仄仄:狭窄,倾斜。
50.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51、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词语解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词语解释一、重点词语解释。
1. 初:当初,起初。
例如“初,权谓吕蒙曰”。
2. 谓……曰:对……说。
如“权谓吕蒙曰”就是孙权对吕蒙说。
3. 当涂:当道,当权。
“卿今当涂掌事”的意思是你现在当权管事了。
4. 辞:推托。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5.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治经”就是这个意思。
6.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7. 邪(yé):通“耶”,语气词,吗。
8. 但:只,只是。
“但当涉猎”,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9. 涉猎:粗略地阅读。
10.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在这里是了解的意思,“往事”指历史。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吕蒙读书可以了解很多过去的事情。
11. 乃:于是,就。
“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12. 及: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
13. 过:经过。
14. 更(gēng):重新。
“即更刮目相待”,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15.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16.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一、重点词语解释。
1. 唧唧:叹息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 当户: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4. 惟:只。
“惟闻女叹息”,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5. 何所思:想什么。
“问女何所思”。
6. 忆:思念。
“问女何所忆”。
7. 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昨夜见军帖”。
8. 可汗(kè hán):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9. 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10.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军书十二卷”。
11.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2.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市”,买。
13.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故得新教育: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解释)

故得新教育: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词语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
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 看不起。
鄙夷(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完整版)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一、常用成语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初中语文词语理解知识点:词语释义的方法

初中语文词语理解知识点:词语释义的方法
(1)定义法: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术语类词语注释或说明。
如“自然力”就是可以用来代替人力的自然界的动力,如“风力”“水力”;“归省”就是回家看望父母。
?
(2)比喻形容法:有些词不好下定义,就用形容和比喻加以说明。
如“褴褛”形容衣衫破烂;“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境遇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3)合成法:先逐词解释,后综合概括。
如,谨严:谨慎严密。
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
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
(4)对换法:用熟悉的、已懂的词语来解释不懂的词,或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解释。
如,崎岖:不平坦。
阑干:栏杆。
?
(5)探源法:指出词的来源,说明它的原义,进而辨明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
如,一鼓作气:(引义、原义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把事情干完。
?
(6)意符法:就是利用形声字的意符来释词。
如“门可罗雀”的“罗”字义符为“四”即“网”,其义为“门前可以张网捉雀”,形容门庭冷落。
?
无论哪一种释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最好是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准确释义,又能正音辨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词语解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词语解释)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资料第一单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莽莽:形容广阔无边无际的原野。
2.须晴日:等到晴天。
3.妖娆:形容娇艳美好。
4.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5.略输文采:这里是“差、失”的意思。
6.天骄:形容天之骄子。
7.弯弓:拉弓。
8.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9.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10.忧戚:忧伤烦恼。
11.枉然:白白地、徒劳无功地。
二、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
4.《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
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是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探险队》《旗》《穆旦诗文集》等。
第二单元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亵渎:轻慢,不尊敬。
2.佝偻:脊背弯曲。
3.骈进:并排前进。
4.宽宥:宽恕,原谅。
5.游弋: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6.广袤:开阔、广阔。
7.敬业乐群:专心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8.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9.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0.理至易明:道理非常容易理解。
11.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红颜弃置白发垂置:同“弃”,抛弃、放弃3.千里江陵一日还江:同“归”,回来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齐”,一同、一起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倍”,更加、更为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同“始”,开始、起初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同“究”,实在、确实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同“缘”,因为、由于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护”,保护、滋养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留”,保留、保存3.鲜明:色彩鲜艳明亮,形象鲜活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
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
(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
(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
(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
(13) 看不起。
鄙夷
(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
(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
(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
(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
(24)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
(24)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
(35)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
(36)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字
(37)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小失大
(38)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39) 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40) 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1) 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42) 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 逞辩:卖弄口舌。
(43) 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44)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早是:"幸亏"的意思。
(45)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46)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被。
(47)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
(48) 适庖官进鸡汤适:适逢,正赶上。
(49) 修以鸡肋之意对对:回答。
(50)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讫:完毕。
(51)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径:直接。
(52)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伺:守候。
(53)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谮:诬陷,中伤。
(54) 魏延诈败而走诈:假装。
(55)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麾:指挥。
(56)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 见教:指教。
(57)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把与:拿给。
(58)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央及:恳请,请托。
(59)范进道是哄他。
道是:以为是。
(60)这自然,何消吩咐。
何消:不必,不用。
(61)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相与:结交。
(62) 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
起,开端。
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
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
合,结束语。
(63) 不以词害意:这是说作诗要以"意"(内容)为先,文辞格律次之,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64)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65) 地灵人杰: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66) 挖心搜胆: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67) 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68) 苟富贵苟:如果。
(69) 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
(70) 楚人怜之怜:爱戴。
(71)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王:称王。
(72) 忿恚尉恚:恼怒。
(73) 并杀两尉并:一齐。
(74) 藉第令毋斩藉:即使,假若。
(75) 为坛而盟盟:盟誓。
(76) 比至陈比:等到。
(77)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加惠:给予恩惠。
易:交换。
(78) 岂直五百哉直:只,仅仅。
(79) 以头抢地耳抢:撞。
(80) 秦王色挠挠:屈服。
(81) 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82) 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83) 谓为信然谓:说。
(84) 将军宜枉驾顾之顾:拜访。
(85) 由是先主遂诣亮诣:拜访。
(86) 度德量力度:估计。
(87) 君谓计将安出出:产生。
(88)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
(89) 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90) 将军岂有意乎? 岂: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