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知识培训教材
焊接知识培训教材

焊接知识培训教材编制: 李承华佛山柏奇贸易公司出版一、焊锡原理1、润湿所谓焊接即是利用液态的“焊锡”及基材接合而达到两种金属化学键合的效果。
A、特点:以胶合不同,焊接是焊锡分子穿入基材表层金属的分子结构而形成一坚固完全金属的结构,当焊锡熔解时不可能完全从金属表面上把它擦掉,因为它已变成基层金属的一部份。
而胶合则是一种表面现象可以从原来表面被擦掉。
B、关于润湿的理解:水滴在一块涂有油脂的金属薄板上,水形成水滴一擦即掉,这表示水未润湿或粘在金属薄板上,如果金属基材表面清洁并干燥,那么当他接触水后则水扩散金属薄板表面而形成薄面均匀膜层怎么摇也不会掉,这表示水已经润湿此金属板。
C、润湿的前提:清洁几乎所有的金属曝露在空气中时都会立刻氧化这将防碍金属表面的焊锡润湿作用,所以必须先清洁焊锡面后进行焊接作业。
D、锡的表面张力焊锡湿度会影响表面张力,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焊锡表面和铜板之间的角度,称为润湿角度它是所有焊点检验基础。
E、认识锡铅合金℃固300 熔融C250 状态液固混合状态200 B D183.3 共结晶点150E10019.7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3 65 7075 80 85 90 95%(锡铅合金比例)上图说明:锡铅合金在183.3℃时处于固体及液体的混合阶段,即半熔融状而在37/63时则可液体或固体直接变为固体或液体,而不经过半熔融状态。
故:我们在183.3℃的温度上结合焊接时间,热吸收等因素;增加55℃-80℃来完成焊接.而采用63/37或60/40焊锡有以下三点原因:①因其不经过半熔融状态而迅速固化或液化;因此可最快速度完成焊锡工作。
②能在较低温度时开始焊接作用,是锡炉合金中焊接性能最佳之一种。
③熔液之潜透力强,可扎根般地渗透金属表面之极细微间隙。
二、认识助焊剂.助焊剂是所有锡焊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性材料,其作用有:①清除焊接金属表面氧化膜。
②在焊接物表面形成一层液态的保护膜;隔绝高温时四周的空气,防止金属表面的再氧化。
焊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金属?所谓金属,就是指具有光泽、不透明、高的塑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固定熔点特征的结晶物质.二、金属的分类目前,在地球上天然存在的人工造成的金属材料约86种。
天然存在的金属都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经开采、冶炼而成为纯金属和合金。
1、纯金属具有金属特征的、单一的、基本上下不含任何杂物的物质,如:铁(Fe)、铜(Cu)、铝(A1)、银(Ag)等都叫做纯金属。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金属,或者由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新物质叫做合金。
如铜和锌(Zn)组成的黃铜;铁和碳组成的钢等。
黄铜和钢均属于合金。
不具备金属特征的矿物质,如:碳(C)硅(Si)、硫(S)、磷(P)等均属于非金属。
从金属的表露颜色的不同,还可分为黑色金属如:铁、锰(Mn)、铬(Cr)等和有色金属如:铜、铝、铅等两大类。
第一节金属的性能各种纯金属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性能,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和工艺的性能也不相同。
一、物理性能金属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和磁性等。
1、比重以1立方厘米作为金属的单位体积时的重量叫做该金属的比重,符号以r 表示,其单位为克/立方厘米(或g/cm3)。
也可用金属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比值作为该金属的比重(无计算单位)。
如:铁的比重为7。
89;铜为8。
96;铝为2.7等。
比重小于或等于5的金属叫轻金属,比重大于5的叫重金属。
2、熔点固体金属加热过程中,开始转变成液体状态时的最高温度叫熔点,其符号以表示,单位为℃。
如:铁的熔点为1537℃;铜为1083℃;铝为660.1℃;铅为t熔327.3℃.3、导电性能传导电流的性能叫导电性,一般以导电系数或导电率作为指标,其符号以ρ表示,单位为米/欧姆·平方毫米(或mm/Ω·mm2)。
如:铁的导电率为0.1;铜为0。
59;铝为0.37;银为0.66。
4、导热性金属受热后,能将热量向四周冷金属方向传导的性能叫金属的导热性,一般以导热系数作为指标,其符号以λ表示,单位为焦/厘米·秒·度(J/cm·s·℃)。
焊工培训教材

焊工培训教材第一章:焊接基础知识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焊接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熔接在一起的技术过程。
根据焊接方法的不同,可将焊接分为电弧焊接、气焊、激光焊、摩擦焊等多种类型。
1.2 焊接的原理和工艺焊接的原理是利用热源将焊接材料局部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填充材料或融化焊件本身形成焊缝。
焊接工艺包括预热、定位、焊接参数的选择、电弧的稳定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的合理安排等。
1.3 焊接设备和工具焊接设备主要包括焊机、电弧焊剂、气焊设备、激光焊机等。
焊接工具则包括焊钳、焊条、焊丝、焊枪等。
学习焊工需要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
第二章:焊接材料与技术2.1 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焊接对象、焊接方法和焊接要求来确定。
常用的焊接材料有焊条、焊丝、焊剂等,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焊接工艺。
2.2 焊接缺陷与分析焊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焊缝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学习焊工要能够识别焊接缺陷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2.3 焊接技术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焊接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如近年来兴起的激光焊接技术、电弧熔覆技术等。
学习焊工需要时刻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章: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3.1 焊接安全措施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要注意安全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焊接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2 焊接环境保护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和噪音等,对环境造成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焊工应该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和工艺,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章:常见焊接工艺4.1 电弧焊接电弧焊接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手工电弧焊和气保焊。
本节将介绍电弧焊接的工艺流程、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气焊和氧乙炔焊气焊是一种利用氧和乙炔混合气体的火焰进行的焊接方法,本节将介绍气焊的原理、工艺和技巧,以及氧乙炔焊接的特点和应用。
4.3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是一种高精密度、高能量的焊接方法,本节将介绍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应用领域。
《焊工培训教材》课件

焊工培训课程与教学资源
培训课程
提供各类焊工培训课程,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满足不同水平的焊工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视频教程、教材和练习册等,方便学员学习和复 习。
THANKS
《焊工培训教材》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焊工基础知识 • 焊接操作技能 • 焊接安全与防护 • 焊接实例与案例分析 • 焊工职业发展与培训
01 焊工基础知识
焊接的定义与分类
焊接定义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 并用,使分离的两部分金属产生 原子间结合,从而形成永久性连 接的方法。
焊接分类
05 焊工职业发展与培训
焊工职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职业前景
随着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焊工职业需求持续增长,具有广阔的职业前景。
发展方向
具备一定经验的焊工可以向高级技工、技师等方向发展,提升技能水平。
焊工技能提升与继续教育
技能提升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自学和实践,不断提升焊工技能水 平。
继续教育
参加各类培训班、研修班和学术交流活动,获取新知识 、新技能。
根据热源类型,焊接可分为电弧 焊、气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 ;根据是否填充材料,焊接可分 为熔化焊和非熔化焊。
焊接的原理与特点
焊接原理
焊接利用热能将待焊金属局部加热至 熔化状态,通过填充材料或依靠母材 本身实现原子间结合。
焊接特点
焊接具有高效、低成本、接头性能良 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 产生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等。
焊接的应用领域
建筑行业
焊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 应用于钢结构的连接和
固定。
制造业
焊接在制造业中广泛应 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连
焊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66页)

焊芯中各合金元素对焊接的影响 1)碳(C) 碳是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当含碳量增加时,钢的强度
、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降低。在焊接过程中,碳起到一定的脱氧作 用,在电弧高温作用下与氧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气体,将电弧区和熔池周围空气排除,防止空气中的氧、氮有害气体 对熔池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焊缝金属中氧和氮的含量。若含碳量过 高,还原作用剧烈,会引起较大的飞溅和气孔。
28
(二)CO2气体保护焊
1.定义:利用CO2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简称CO2焊。 CO2气体
CO2气体密度大,高温体积膨胀大,保护效果好。但CO2 有氧化性,导致合金元素的氧化,熔池金属的飞溅和气 孔。焊接用CO2纯度要大于99.8%。
29
气体保护电弧焊
2.二氧化碳焊特点 焊接成本低; 电流密度大,生产效率高; 操作性能好,适于全位置焊接; 焊后不用清渣,又是明弧,便于监视和控制; 采用大电流时,飞溅大,烟雾多; 电弧气氛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需采取含有脱氧剂的 焊丝。
21
手工电弧焊
(2)按焊件的工况条件选用焊条 焊接承受动载、交变载荷及冲击载荷的结构件时,应
选用碱性焊条。 ➢ 焊接承受静载的结构件时,应选用酸性焊条。 ➢ 焊接表面带有油、锈、污等难以清理的结构件时,应
选用酸性焊条。 ➢ 焊接在特殊条件,如在腐蚀介质、高温等条件下工作
的结构件时,应选用特殊用途焊条。
抗裂性能好,特别是冲击韧度较高。缺点:对锈、油、水 分较敏感,容易产生气孔缺陷,电弧稳定性差,脱渣性不 好,发尘量大。
18
手工电弧焊
(2)焊条按用途可分为十一大类 碳钢焊条、低合金钢焊条、钼和铬钼耐热钢焊
条、低温钢焊条、不锈钢焊条、堆焊焊条、铸铁焊 条、镍及镍合金焊条、铜及铜合金焊条、铝及铝合 金焊条、特殊用途焊条。
电焊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选用合适的焊条和焊剂,控制焊接速 度和电流大小,保持熔池清晰以减少 夹渣产生。
防止未焊透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速度,确保焊 条与焊件充分接触并熔化,避免未焊 透现象发生。
04
常见金属材料焊接性能分析
碳钢、合金钢可焊性评价
碳钢可焊性
低碳钢焊接性能良好,中碳钢需预热防止冷裂纹,高碳钢焊接性较 差,需采取特殊工艺措施。
角接接头
T型接头
一个被连接件端面与另一个被连接件 表面垂直相交,通过填充材料形成焊 缝。特点:适用于垂直相交连接,承 受拉伸和弯曲载荷。
两个被连接件端面形成一定角度,通 过填充材料形成焊缝。特点:适用于 不同方向连接,承受剪切力较强。
焊接过程中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学反应
加热与熔化
电能转化为热能,使母 材和填充材料加热并熔
检查现场是否制定并实施安全操作规 程,规范电焊作业流程。
检查现场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 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危险源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培训电焊工识别常见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 有害气体、高处坠落等。
提高电焊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培训电焊工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触电急救、火 灾扑救、中毒窒息救援等。
压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和效率。
速度设置
根据焊接材料、厚度和电流大小 ,合理设置焊接速度,以保证焊
缝成形美观、质量可靠。
引弧、运条和收弧技巧
引弧技巧
01
采用划擦法或直击法引弧,注意引弧位置要准确,避免在焊缝
起始端产生缺陷。
运条技巧
02
掌握焊条角度、摆动幅度和前进速度,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2024年)焊工培训教材课件

保护气体种类
常用的保护气体有氩气、 二氧化碳、氩二氧化碳混 合气体等。
保护气体选用
选用保护气体时,需考虑 焊接方法、母材成分、焊 缝质量要求等因素。
15
焊接材料的选用与保管
选用原则
选用焊接材料时,应遵循等强度原则、等成分原则或特殊性能要求原则。
保管要求
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避免潮湿、污染和阳光直射。同 时,应按类别、规格分别存放,并标识清晰。
根据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 及工艺特点,焊接可分为熔化焊 、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4
焊接接头与焊缝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
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和搭 接接头等。
焊缝形式
对接焊缝、角焊缝、端接焊缝和塞焊 缝等。
5
焊接应力与变形
1 2
焊接应力的产生
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 导致焊件产生不均匀的收缩,从而产生焊接应力 。
气割原理及设备
利用氧气与可燃气体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预热金属,并在预热处吹入高速氧气流,使金属 迅速氧化并吹掉氧化物以达到切割金属的目的。设备包括氧气瓶、可燃气体瓶(如丙烷瓶 )、减压器、割炬等。
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气焊和气割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正确使用减压 器和回火防止器等,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1
05 焊接安全与防护
22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01
02
03
04
焊接前准备
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及材料是 否完好,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无易燃易爆物品。
穿戴防护用品
按规定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鞋 、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
安全操作
焊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汇报人:
202X-01-02
CONTENTS
• 焊接概述 • 焊接基本原理 • 焊接材料 • 焊接工艺与技术 • 焊接质量与检验 • 焊接安全与防护
01
焊接概述
焊接的定义与特点
焊接定义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 并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生原 子间相互扩散和联结,形成一个 整体的工艺过程。
的焊接方法。
焊接的应用领域
制造业
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机械 制造等领域。
建筑业
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采用焊接 工艺进行连接。
管道与压力容器
焊接是管道和压力容器制造的重要工艺手 段,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子与通讯
微电子元件的封装、印制线路板的制作等 需要焊接工艺。
02
焊接基本原理
焊接的热源
焊接检验的方法与标准
焊接检验的方法
外观检验、无损检测、理化检验等。
焊接检验的标准
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T 3323、GB/T 11345等。
焊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要点一
焊接质量管理
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焊接工艺规程和质量控制计 划。
要点二
焊接质量控制
对焊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验,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焊接热源的种类
电弧、激光、等离子等。
热源的作用
熔化母材和填充材料,形成熔池。
热源的选择
根据焊接材料、厚度、接头形式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热源。
焊接的冶金过程
母材的熔化
在热源的作用下,母材熔化成液态。
液态金属的混合
熔化的母材和填充材料的混合。
冶金反应
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知识培训教材编制: 李承华佛山柏奇贸易公司出版一、焊锡原理1、润湿所谓焊接即是利用液态的“焊锡”与基材接合而达到两种金属化学键合的效果。
A、特点:以胶合不同,焊接是焊锡分子穿入基材表层金属的分子结构而形成一坚固完全金属的结构,当焊锡熔解时不可能完全从金属表面上把它擦掉,因为它已变成基层金属的一部份。
而胶合则是一种表面现象可以从原来表面被擦掉。
B、关于润湿的理解:水滴在一块涂有油脂的金属薄板上,水形成水滴一擦即掉,这表示水未润湿或粘在金属薄板上,如果金属基材表面清洁并干燥,那么当他接触水后则水扩散金属薄板表面而形成薄面均匀膜层怎么摇也不会掉,这表示水已经润湿此金属板。
C、润湿的前提:清洁几乎所有的金属曝露在空气中时都会立刻氧化这将防碍金属表面的焊锡润湿作用,所以必须先清洁焊锡面后进行焊接作业。
D、锡的表面张力焊锡湿度会影响表面张力,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焊锡表面和铜板之间的角度,称为润湿角度它是所有焊点检验基础。
E、认识锡铅合金单位℃350300250200150(锡铅合金比例) 上图说明:锡铅合金在183.3℃时处于固体与液体的混合阶段,即半熔融状而在37/63时则可液体或固体直接变为固体或液体,而不经过半熔融状态。
故:我们在183.3℃的温度上结合焊接时间,热吸收等因素;增加55℃-80℃来完成焊接.而采用63/37或60/40焊锡有以下三点原因:①因其不经过半熔融状态而迅速固化或液化;因此可最快速度完成焊锡工作。
②能在较低温度时开始焊接作用,是锡炉合金中焊接性能最佳之一种。
③熔液之潜透力强,可扎根般地渗透金属表面之极细微间隙。
二、认识助焊剂.助焊剂是所有锡焊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性材料,其作用有:①清除焊接金属表面氧化膜。
②在焊接物表面形成一层液态的保护膜;隔绝高温时四周的空气,防止金属表面的再氧化。
③降低焊锡表面张力,增加其扩散能力。
④焊接瞬间可以让熔融状焊锡取代,顺利完成焊接其分类:1、松香型2、免洗型3、水溶性4、环保型而免洗型又分为免洗透明型,低活性和高活性三、锡炉的基本知识焊锡完成的基本条件是:锡铅合金;焊接材料(基板与零件脚);温度;辅助材料是助焊剂。
锡炉正是根据以上几个条件采用机械方式制作出来的。
A、锡炉的基本结构1、完成助焊剂喷涂到PCB上的助焊剂槽及喷嘴。
焊接技术要求:助焊剂必须均匀地涂覆在PCB焊接面上;故助焊剂必须形成又细又密的泡沫物与PCB接触,则发泡管及喷射嘴不得有堵塞现象,气压足够,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其助焊剂必须比重适宜,固体含量低(3%左右),且无水份否则将影响焊接。
2、预热板作用:使沾了助焊剂的线路板快速加热使水份蒸发并减少线路板上锡时的温差,同时可避免零件因热量提升过快而损坏,防止线路板突然受热而变形,其次是使松香能发挥最佳的助焊效果。
焊接技术要求:助焊剂必须烤干而又不失效且PCB干燥,其焊锡面温度在焊接前达到80-120℃;为焊接作准备.为保证预热效果,预热板必须表面光洁以保持其热传导性保证预热效果。
3、锡槽锡槽是完成焊接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他通过蜗轮转动在密室内形成一股强力的动力将锡喷上锡槽并形成波峰状。
前部波峰瀑布状的锡波通过快速移动刷掉因“遮蔽效应”而滞留在PCB焊锡面的助焊剂,让锡能够可靠完全的润湿PCB焊点,其仰冲的最佳角度为5度,以便让后部的平稳锡波进一步修整已被润湿但形状不规整的焊点,使之完美。
焊接技术要求:1、焊接时锡波平稳,基板无颤动。
2、焊接时间:245℃时其焊接时间在3-5S最佳3、锡波无杂质,无氧化物、基板表面有助焊剂在上锡前包覆焊锡面防止氧化。
4、焊接材料无水份受热蒸发且已达到一定的预热温度。
锡槽结构图这就要求:锡槽保持清洁,定时将氧化物等杂质清走,保持锡槽周围及输送带爪的清洁,锡槽定期放锡重新整理保持锡波平稳,马达定期加润滑油,锡槽的高度合适不让锡泵超负荷运行且尽量缩小旋转速度减小锡波荡漾并保护发热管。
输送带爪清洁避免将杂质及其它物质带入锡槽污染锡的质量。
4、输送带输送带是完成焊接过程的机械化装置,它让焊接过程机械化、标准化.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焊接不良。
其焊锡的技术要求:运行平稳无颤动,输送带爪无变形清洁。
链条必须定期加润滑油以保证输送带运行平稳. 而清洗槽是清洁输送带的自动化装置,它可以预防爪子将杂质及其他物质带入锡槽所以必须保证其运行正常。
PCBA过波峰状态图锡炉的基本操作知识1、焊锡及锡渣问题通常,组件没有均匀的受热质量,要保证所有的焊点达到足够的温度,以便形成合格的焊点是必要的。
重要的问题是要提供足够的热量,提高所有引线和焊盘的温度,从而确保焊料的流动性,湿润焊点的两面。
焊料的温度较低就会降低对元件和基板的热冲击,有助于减少浮渣的形成,在较低的强度下,进行焊剂涂覆操作和焊剂化合物的共同作用下,可使波峰出口具有足够的焊剂,这样就可减少毛刺和焊球的产生。
焊锡槽中的焊料成份与时间有密切关系,即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浮渣的形成。
这就是要从焊接的组件上①去除残余物和②其它金属杂质的原因及③在焊接工艺中锡损耗的原因。
以上这些因素可降低焊料的流动性。
在采购中,要规定的金属微量浮渣和焊料的锡含量的最高极限,在各个标准中,(如象IPC/J-STD-006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料纯度的要求在ANSI/J-STD-001B标准中也有规定。
除了对浮渣的限制外,对63%锡;37%铅合金中规定锡含量最低不得低于61.5%。
波峰焊接组件上的金和铜浓度聚集比过去更快。
这种聚集,加上明显的锡损耗,可使焊料丧失流动性,减少张力并增强聚结力;从而产生焊接问题。
外表粗糙、呈颗粒状的焊点常常是由于焊料中的浮渣所致。
由于焊锡槽中集聚的浮渣或组件自身固有的残余物暗淡、粗糙的粒状焊点也可能是锡含量低的征兆,不是局部的特种焊点,故此属锡槽产生氧化锡导致锡损耗的结果。
这种外观也可能是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振动或冲击所造成的(后面将讲到的冰柱的问题)。
焊点的外观就能直接体现出工艺问题或材料问题。
为保持焊料“满槽”状态和按照工艺控制方案对检查焊锡槽分析是很重要的。
由于焊锡槽中有浮渣而“倒掉”焊锡槽中的所有焊锡,通常来说是不必要的,由于在常规的应用中要求往锡槽中添加焊料,使锡槽中的焊料始终是满的。
在损耗锡的情况下,添加纯锡有助于保持所需的浓度。
为了监控锡槽中的化合物,应进行常规分析。
如果添加了锡,就应采样分析,以确保焊料成份比例正确。
浮渣过多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毫无疑问,焊锡槽中始终有浮渣存在,在大气中进行焊接时尤其是这样。
使用“高波峰”这对焊接高密度组件很有帮助,但暴露于大气的焊料表面太大,而使焊料氧化,所以会产生更多的浮渣。
焊锡槽中焊料表面有了浮渣层的覆盖,氧化速度就放慢了。
故在焊接过程中,使用锡槽中波峰的湍流和流动会产生更多的浮渣。
推荐使用的常规方法是将浮渣撇去,要是经常进行撇削的话,就会产生更多的浮渣,而且耗用的焊料更多。
浮渣还可能夹杂于波峰中,导致波峰的不稳定或湍流,因此要求对焊锡槽中的液体成份给予更多的维护。
2 波峰的相关操作在波峰焊接工艺中,波峰是核心。
可将预热的、涂有助焊剂、无污物的PCBA通过输送带送到波峰处,接触具有一定温度的焊料,而后加热,这样助焊剂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焊锡合金通过波峰动力完成润湿形成互连,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目前,常用的对称波峰被称为主波峰,设定预热温度,助焊剂型号,喷量,泵速度、波峰高度、浸润深度、传送角度及传送速度等,为达到良好的焊接特性提供全方位的条件。
应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离开波峰的后面(出口端)就应使焊锡运行降速,并慢慢地停止运行。
PCB随着波峰运行最终要将焊料推至出口。
在最挂的情况下,焊锡的表面张力和最佳化的板的波峰运行,在组件和出口端的波峰之间可实现零相对运动。
这一脱壳区域就实现了去除板上多余的焊锡。
故应提供充分合理的倾角,以致不产生桥接、毛刺、拉丝和焊球等缺陷。
有时,波峰出口需具有热风流,以确保排除可能形成的桥接(短路)。
在PCB板的底部装上表面贴装元件后,有时会在形成的“苛刻的波峰”区域内形成气泡,或在PCBA贴片元件焊点处形成阴影部分,故在进行波峰整平之前,应使用湍流高波峰。
湍流高波峰的高竖直速度有助于保证焊料与引线或焊盘的接触。
在整平的二次波峰后面的振动部分也可用来消除气泡和“阴影”,保证焊锡实现满意的接触组件焊点。
焊接工作站基本上应做到:合理的助焊剂及喷量,合理的预热(PCBA保持80-120℃),高纯度焊锡(按标准63/37)、波峰温度(230~250℃)、接触波峰的总时间(3~5秒钟)、印制板浸入波峰中的深度(50~80%),平稳的传送轨道和在波峰与轨道零相对运动状态下焊点焊锡含量(克服锡薄的缺陷)等。
3 波峰焊接后的冷却通常在波峰焊机的尾部增设冷却工作站。
为的是保障铜锡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焊点的可靠性;另一个原因是加速组件的冷却,在焊料没有完全固化时,避免板子移位。
快速冷却组件,以限制敏感元件长期暴露于高温下损伤性能。
然而,应考虑到急剧性冷却系统对元件和焊点的热冲击的危害性。
4 结论总之,要获得最佳的焊接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必须控制焊接前、焊接中的每一工艺步骤,因为波峰焊接的整个组装工艺的每一步骤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任一步有问题都会影内到整体的可靠性和质量。
焊接操作也是如此,所以应严格控制所有的参数、时间/温度、焊锡量、助焊剂成分及传送速度等等。
对焊接中产生的缺陷,应及早查明起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影响质量的各种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都符合技术规范。
四、焊点品质的讨论前面在焊锡原理中已经谈到锡必须与基板形成共结晶焊点,让锡成为基层的一部分,故要求:1、在PCB焊接面上出现的焊点应为实心平顶的锥体;横切面之两外圆应呈现新月型之均匀弧状。
通孔中之填锡应将零件均匀完整的包裹住。
2、焊点底部面积应与板子上的焊盘一致;3、焊点之锡柱爬升高度大约为零件脚在电路板面突出的3/4,其最大高度不可超过圆形焊盘直径之一半或80%(否则容易造成短路);4、锡量之多寡应以填满焊盘边缘及零件脚为宜,而焊接接触角度应趋近于零,接触角度越小越好,表示有良好之沾锡性;5、锡面应呈现光泽性,表面应平滑、均匀,6、对贯穿孔的PCB而言,焊锡应自焊锡面爬进孔中升至零件面。
(一般要求超过PCB厚度的50%以上)满足以上6个条件的焊点即被称为合格焊点,由此延伸出品质标准。
五、不良焊接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需要补焊的不良焊点是一个复杂的主题。
首先须判断是『设计不良』、『焊接性问题』、『焊锡材料无效』或是『处理过程及设备的问题』。
此外,很多被认为不良的焊点,事实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太多广被认同的检验标准,错误的强调焊点的美观而忽略了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