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1章Solidworks设计基础1 填空题(1)SolidWorks一向很关注中国市场,从2001plus 由版本开始,增加了中国国标(GB)标注。
(2)SolidWorks模型由零件、装配体和工程图组成,它们的文件格式分别为*.sldprt 、*.sldasm 、*.slddrw 。
(3)SolidWorks的操作非常灵活,运用一些技巧更能够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要想旋转模型,除了使用【旋转视图】之外,更快捷的方法是中键拖动。
(4)如果想放大模型使之整屏显示,单击 F 热键。
(5)SolidWorks的模板有两个存放地址,分别是\data\template 和\lang\chinese-simplified\tutorial 。
2 选择题(1)SolidWorks是原创的三维实体建模软件。
(A) UNIX (B) Windows (C) Linix(2)SolidWorks中使用快捷方式复制对象时,应按下以下哪个热键。
(A) Ctrl (B) Shift (C) Alt(3)以下选项中,由SolidWorks第一个推出,并获得美国专利。
(A) 三维建模(B) 参数化设计(C) 特征管理器FeatureManager(4)SolidWorks是市面上的主流三维软件之一,能够与绝大多数CAD软件进行格式转换,以下哪种格式不能被读取(A) EXB (B) IGES (C)DWG(5)SolidWorks的图标使用起来很方便,并且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定制,当要将一类图标命令(目前没有显示)调出来使用,以下哪种方法不能作到。
(A) 在图标栏的空白区域右击,从中选择(B) 选择下拉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从中选择(C) 选择下拉菜单【工具】︱【选项】命令,从中选择3 判断题(1)eDrawing需要在SolidWorks环境下运行。
Х(2)SolidWorks不能生成DWG文件。
Х(3)SolidWorks可以改变背景颜色。
工程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基础1、合金钢是如何分类的?1) 按合金元素分类:低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低于5%;中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为5%-10%;中高合金钢,含有合金元素总量高于10%。
2) 按冶金质量S、P含量分:普通钢,P≤0.04%,S≤0.05%;优质钢,P、S均≤0.03%;高级优质钢,P、S均≤0.025%。
3) 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种钢2、奥氏体稳定化,铁素体稳定化的元素有哪些?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是Ni、Mn、Co、C、N、Cu等铁素体稳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3、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强-弱),其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如何?1) 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Mo、W、Cr、Mn、Fe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排列) ,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 含量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
2) 形成碳化物的规律a) 合金渗碳体—— Mn与碳的亲和力小,大部分溶入α-Fe或γ-Fe中,少部分溶入Fe3C中,置换Fe3C中的Fe而形成合金渗碳体(Mn,Fe)3C; Mo、W、Cr少量时,也形成合金渗碳体b) 合金碳化物——Mo、W 、Cr含量高时,形成M6C(Fe2Mo4C Fe4Mo2C),M23C6(Fe21W2C6 Fe2W21C6)合金碳化物c) 特殊碳化物——Ti 、V 等与碳亲和力较强时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小于间隙,不改变原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简单点阵碳化物(间隙相)MC、M2C。
ii. 当rc/rMe>0.59时,碳的直径大于间隙,原金属点阵变形,形成复杂点阵碳化物。
★4、钢的四种强化机制如何?实际提高钢强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1) 固溶强化:溶质溶入基体中形成固溶体能够强化金属;2) 晶界强化: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达到强化,晶格越细,晶界越细,阻碍位错运动作用越大,从而提高强度;3) 第二相强化:有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切过第二相粒子;弥散强化着眼于位错运动绕过第二相粒子;4)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引起位错缠结,因此造成位错运动困难,从而提高了钢强度。
分析化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18
3 酸碱滴定法-1
P54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并按碱性由 强至弱的顺序排列出来。
HAc, NH+ , HF, (CH2 )6 N4 H+ , HCO3 , H2 PO-4 4
0.1120mol· -1 Fe2+ 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 L
的 KMnO4 , 消 耗 5.10mL , 求 试 样 中
H2O2的质量分数。
17
2 滴定分析法概论-20
2MnO4- + 5H2O2+ 6H+ =2Mn2++ 5O2+ 8H2O 5Fe2+ + MnO4- + 8H+ =5Fe3+ + Mn2+ + 4H2O
甲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比乙的高。
7
1 绪
论-21
0.93molL-1
2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
①pH=0.03,求[H+]
1.52 246.47 ② 0.1000 25.00- 0.2894 2.000 1000 ③ 2.187×0.854+9.6×10-5-0.0326×0.00814
+ H H+
H
[H + ] + [HCN] = [NH 3 ] + [OH - ]
20
3 酸碱滴定法-4
2H H 4 + H
NH NH3
+ 4 24 H+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一、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
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如“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是……”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的逻辑内容。
“S”、“P”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的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
“P、Q”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的具体命题,表达不同的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是指用具体的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
如用具体的词项“杨树”和“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S”和“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所有杨树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
又如用具体的命题“过度砍伐森林”和“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P”和“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的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如命题逻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的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的逻辑。
规律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和说明逻辑规律。
逻辑规律有特殊和一般之分。
如定义、划分的规则,是特殊的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的特殊范围。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3. 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
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
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
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
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
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能距离太远。
如果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
“五四”前后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水样中的汞化合物经酸性高锰酸钾热消解,转化为无机的二价汞离子,再经亚锡离子还原为单质汞,用载气或振荡使之挥发成汞蒸气。
冷原子吸收法利用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 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测定吸收光强并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汞的浓度。
冷原子荧光法是在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发射光谱法。
汞蒸气经过汞灯发射的光束时,汞原子吸收特定共振波的能量,由基态激发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当被激发的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出特征荧光,测定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汞的浓度。
两种方法的仪器均主要由光源、吸收管、试样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指示系统等组成,检测吸收光强的检测器与汞灯发射光束在一条直线上,但检测荧光强度的检测器应与汞灯发射光束垂直。
2.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
答:高锰酸盐指数(I Mn)和化学需氧量(COD Cr)均为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重铬酸钾(K2Cr2O7)和高锰酸钾(KMnO4)氧化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二者均是条件性指标。
I Mn指数仅用表征地表水的水质,COD Cr既可用于地表水也可用于废水。
由于所用的氧化剂氧化强度不同、氧化反应条件也不同,I Mn能表征水中50~70%的有机物,而COD Cr能表征水中除吡啶、芳香族、苯类等以外的绝大部分有机物,故对于同一个水质I Mn < COD Cr。
3.如何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答: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取决于溶液吸收效率和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提高溶液吸收效率应选择适宜的吸收液及吸收管。
吸收液应……,吸收管应……。
4.测定烟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气态或蒸气态组分的采样方法有何不同?
答:由于颗粒物与其他组分惯性大小不同,采集颗粒物时必须等速采样,根据需要进行移动采样或定点采样后测定其浓度,气态或蒸气态惯性较小,不必等速采样,其在烟道中分布较均匀,一般进行定点采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