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概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概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概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政治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民主意识有待提高,民主制度有待完善,民主监督有待加强等。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民主意识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

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民主素养,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能力。

2. 完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要加强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研究和创新,完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3. 加强民主监督,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要加强对政府、司法机关等权力部门的民主监督,促进权力的规范行使,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4.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依法运行。

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依法运行。

总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民主政治保障。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对民主政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建设民主政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在建设民主政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增强公民意识建设民主政治的关键是公民意识。

只有公民意识强烈的人才能够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注重公民的基本人权,让他们了解其维护自身权利的必要性,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发表声音,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加强公民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建设和维护良好的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一。

二、加强政治教育在实现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在学校、媒体等所有教育界别,政治教育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重视,目的在于让公民们理解民主制度的底层原理,以及合理地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形成逐渐适应民主政治的社会氛围。

同时,也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政治组织的建设,学会有序地表达自由意见,以便多元化的声音能够相互作用、碰撞,在共同的进程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三、推进法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法治宪政的制约和保障。

一个完善的法治制度就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推进法治意识的普及,让每个公民都能够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并且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应加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坚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为民主政治提供法律保障。

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建立廉政文化,既有鲜花般的赞誉,又有锤铁般的坚韧,是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基础。

反腐倡廉教育是营造廉洁政治氛围的重要手段。

通过反腐倡廉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自我约束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还可以激励官员切实履行职责,保护人民权利,提升社会整体信任度和幸福指数。

因此,我们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打造廉洁政治文化,使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进一步凝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力量。

总之,建设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

推进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心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以下是一些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心得:1.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2.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成效。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引领。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民主政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政治建设能够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民主政治要求广泛的民众参与政治决策,促进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和现代化。

只有民众有了政治参与的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益和利益。

民主政治建设可以加强民主制度的建设。

民主政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和精神。

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确保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能够推动政府决策的透明化。

民主政治要求政府行政的公开透明,让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加公开公正,有效地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的现象。

民主政治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只有不断提升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民主制度的建设,推动政府决策的透明化,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够建立一个民主、法治、文明的社会。

2. 正文2.1 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如果民众对政治缺乏兴趣和参与意识,就会导致政府的决策与民意脱节,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

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也可以增强民众的民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只有当民众具备了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政治制度、政策和事件,从而有效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样不仅有利于完善民主政治机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治理能力。

要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关键在于加强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活动,提升民众的政治素养和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决策。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民主政治建设是指在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两个层面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的过程。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制度建设:包括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决策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例如,通过选举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来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建立多党制和政党轮替制度来增加政治参与的多样性,建立透明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机构来保证政策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

2. 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政府行为受制约、透明,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益。

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行为和公民行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公民参与建设:加强公民的政治权利保障和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能力。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过程,通过举办公民教育活动、设立公民论坛等方式,培养公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4. 政治文化建设:培养和弘扬民主的政治文化,包括尊重人权、平等自由、民主协商和法治精神等方面。

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提倡诚信、公正、廉洁的政治行为。

加强舆论监督和媒体的独立性,提高政府透明度,确保公众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5. 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强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公正能力,提
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

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程序和公共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监管和引导。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民为中心、法治为基础、政府权力受制约的政治体制,实现政治权利的广泛参与和公平竞争,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繁荣。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笔记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笔记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笔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民主政治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必须注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传统的封建专制政治,这种政治制度一直存在着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力集中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探索一种既能保证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决策,又能保持国家稳定和统一的民主政治建设路径。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与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度有所不同。

我们要注重发展基层民主,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只有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公正。

再次,我们要加强党内民主。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内民主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党内选举和决策的透明度,充分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我们要注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让每个公民都能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

总之,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在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0、2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2、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3、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民主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奠了政治建设之基(1)筹备——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召开(1949、9)①新政协代行了职权(1949—1954)△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何表现?①确定国名、规定国家性质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当时为什么不召开全国人大呢?全国尚未完全解放,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还不成熟。

②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性质(1949—1954)(2)成立(1949、10、1)(3)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作用:2、民主制度建设(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初步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北平)②正式确立:1954年召开后A政协性质:组织B政协主要职能:和③发展: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④完善(延伸到1982年):发展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①初步确立:《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②正式建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B这部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②它为建设奠定了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目的:实现民族、民族和各民族1947年,第一个自治区——自治区成立《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确认:它是中国一项政治制度1984年颁布了《自治法》③意义: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的愿望B实现了民族,保证了祖国和民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色?①人大制度具有的代表性,实行原则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的党关系,是关系,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民主政治是指民主制度下实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管理。

在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了全球政治发展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民主政治方向转变。

在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些问题和解决一些难题,才能更好地建设民主政治。

本文将围绕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确立民主制度的基础和原则。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民主制度,它包括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这些制度既是民主政治的保障,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并健全这些制度,保障人民的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基本权利,保障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行。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民主制度的实施依赖于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

只有人民具备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加强社会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和理解,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培养人民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提高政治参与和政治管理的能力。

民主政治要求人民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要求政府高效、廉洁、透明地管理国家事务。

我们需要提高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廉政意识,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机制,促进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第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处理好权力和制衡之间的关系。

民主政治强调权力分立和制衡,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分权制衡体系,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制衡与合作,确保政府各部门依法行使权力,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防止权力被滥用。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主政治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民主政治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健康、有序的政治体制,为国家和社会的长久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待你的回信。 此致 崇高的革命敬礼!
-33- 革命战友:段莉娜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举措: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
-34-
我国现行 的法律体 系
-35-
与我们 相关的 法律
聂耳
田汉
第一届政协决定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 代国歌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10、1 ②内容: A、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B、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C、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着哪 些本质的差异? (意义)
作 为 一 名 店长 ,要搞 好店内 团结, 指导并 参与店 内的各 项工作 ,及时 准确的 完 成 各 项 报 表。下 面是小 编整理 的2017店 长工 作计划 范文, 欢迎阅 读参考 ! 2017店 长 工 作 计 划 一 刚 做 两 个 月的 店长一 些问题 还不会 处理, 部分原 因在于 我 的 工 作 经 验不足 ,这段 时间处 于迷茫 期,为 了使工 作能力 得到提 升,认 真做好 一 名 店 长 , 现将工 作计划 如下: 1、 加 强 规 范管理 ,鼓励 员工积 极性, 树造良 好 形 象 。 加 强员工 间的交 流与合 作,不 断规范 管理, 除了每 天要打 扫店内 外的卫 生 外 , 每 周 还要进 行一次 大扫除 ,尤其 是对产 品的货 架展示 进行了 合理调 整,使 店 内 整 洁 、 有序, 树造了 良好的 形象。 认 真 贯 彻 公司的 经营方 针,同 时将公 司 的 经 营 策 略正确 并及时 的传达 给每个 员工, 起好承 上启下 的桥梁 作用。 做 好 员 工 的 思 想工作 ,团结 好店内 员工, 充分调 动和发 挥员工 的积极 性,了 解每一 位 员 工 的 优 点所在 ,并发 挥其特 长,做 到量才 适用。 增强本 店的凝 聚力, 使之成 为 一个团 结的集 体。 以身 作则, 做员工 的表帅 。不断 的向员 工灌输 企业文 化, 教 育员工 有全局 意识, 做事情 要从公 司整体 利益出 发。 处理 好部门 间的合 作、 上 下级之 间的工 作协作 ,少一 些牢骚 ,多一 些热情 ,客观 的去看 待工作 中的问 题,
3、意义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权地位和政权性质)
②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③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
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背景

确立
标志:1954 年一届人大
忠字室、忠字堂(专门为给毛主席表红 心、献忠心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家家必备, 人人必备,家家必学,人人必读。也称 “红宝书”。)
-31-
文革时期照相馆的对话:
• 甲:“‘为人民服务’,同志,我照张 相。” 乙:“‘要斗私批修’!照几寸?” 甲:“‘革命无罪’,三寸的。” 乙:“‘造反有理’,一块三。” 甲:“‘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乙:“‘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在哪儿照 相?”
-14-
红卫兵破“四旧”。孔 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 像被挖眼、扒心、身上 贴满标语 。
合肥市红卫兵将“成 庙庵”内的佛像搬到 了马路上焚烧 。
-15-
“看大字报”成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16-
-17-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18-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 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谭震林批斗大会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19-
陶铸批斗大会
-20-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德高望重的元帅被批斗
-21-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 长,中共一大代表1966.8.24 自杀。
-36-
部分行 政法
-37-
经济法
-38-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 治国奠定基础。
-39-
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见教材P97
政策: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3)
各部委
地 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
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职 能 :并对其监督。
意义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的中国实际
②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和民主的广泛性
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符合 中国国情、适合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权组织形式。
-22-
吴晗 北京市副市
李广田 山东邹 熊十力 国学大 平县码头镇人,
长,历史学家
师 1968.5.24 云南大学校长,
1968.10.11 狱中自 绝食身亡
著名作家。 1968
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23-
跳河身亡。
邓拓 人民日报总 傅雷 著名翻译
编辑,杂文家
家 1966.9.3 与
1966.5.17 服毒致 妻子朱梅馥上吊
特点: (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 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 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地点: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村
上海(1921)--瑞金(1931) --延安(1937)--西柏坡--北平
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内容: 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政治、外交、经济 总任务:农业国变工业国、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 革命过渡 党风建设:两个务必
• 乙:“‘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
-32-
康伟业同志:您好!
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共同学习一段我们伟 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 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相信对毛主 席的这段光辉诗词的重温,会使我们回想起我们这一代革 命青年所共同经历的时代风雨。我们要谈的关于我们以前 的许多话题就尽在不言中了。我想可以这么说吧,我们虽 然是陌生的但我们也曾相识。
立 职能变化: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程 新阶段: 1956年,提出与“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的方针,据此形成爱国统一战线
1966年——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
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全国人民 民主集中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背景:在创中建共了的新领中导国下,,打民下主合党作派基与础中。共并肩作战,共同
初步建立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

全国人大职权
-29-
《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两首歌,在“文革”中是 天天唱,•人人唱,开会前必须唱 《东方红》。闭会时必须唱《大 海航行靠舵手》包括每天的广播 里也是这样。
-30-
早请示,晚汇报(一种向毛泽东表示忠心的 全国性活动。当时单位、家庭、个人都必 须在毛主席像前或“忠字堂”里每天早上 向他老人家请示,每天晚上则要汇报自己 一天的思想、工作。)
探究: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
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死。
自杀。 -24-
翦伯赞 历史学
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 安眠药致死。
-25-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6-
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
-27-
“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万岁!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誓死保卫党中央!
毛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要为毛主席争气!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阶级斗争无处不有处处有, 无时不有时时有,无人不有人人有!
-28-
敬祝: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 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1966年8月18日,陈伯达在主持毛泽东第一次 接见全国红卫兵大会上,共接见八次率选给毛 泽东冠以“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 舵手”三个头衔;接着林彪讲话,声称“这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高司令是我们毛主席, 毛主席是统帅。”从此,人们称毛泽东都在称 呼前冠以“四个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