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识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2、能够说出人体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

3、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有序的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对骨骼部分的自学及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对骨骼肌结构图、屈肘伸肘模型的观察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的学习,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加强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分析运动的形成依赖各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认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

二、重难点

1、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运动的形成。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以人体为例学习了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我们知道,运动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结构参与,每一个结构都有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请大家回去完成本章作业,尝试把本章知识做以梳理总结。

英语教案Unit2Myschoolbag第二课时

英语教案-Unit2Myschoolbag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2.词汇:colour , fat 教学难点:1.发音:What’s colour is it? 2.在回答句子时颜色前面不用冠词,学生经常会出现It’s a red。这样的错误。教具准备:1.教师使用的一只玩具熊猫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learn]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做本单元A部分Let’s do内容,听指令做动作。2.复习上一课内容:看单词卡,读单词:English book,Chinese book, math book , notebook, story-book。做对话: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I have…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进行对话。(使用第一册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Unit4 Let’s talk/B)A: I have a …B: Oh, 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A: Sure。 Here you are。B: Thank you。 Oh, it’s nice! I like it。A: Thanks。(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如果在前面做的对话中,有学生说出:I have a new schoolbag。这时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追问:Really? What colour is it?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与课文相关的句子,教师可进行以下操作:教师手中拿一个书包,说:I have a new schoolbag。 It’s black and white。让学生听两遍后,问学生:What colour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unit2 colours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2 Colours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授课时间:2014.10 学习内容:A Let’s talk Draw and say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2)过程和方法:合作法,讨论法,让学生在情景中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问候他人,向他人介绍朋友。 二.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在语境中运用Good morning 。 三.学习难点: 向他人表达问候,用This is …去介绍他人,能正确使用Miss , Mr 称呼他人。 四.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课堂设计的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 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录音带、Let’s learn单词卡片,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头饰。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流程: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共同唱歌曲Sing an English together,并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Do a game. “SIMON SAYS” 指令可以是一二单元Let’s do (A/B) 的内容。 (3)师生同唱歌曲“Hello”。教师可以边唱边用手势示意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改为同班同学的名字。 (4)教师用头饰介绍人物。例如:教师举起Mr. Black的头饰说:This is Mr. Black. 然后戴上Mr. Black的头饰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Mr. Black. Nice to meet you . 让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ss White, Miss Green ,并要求学生和这些人物打招呼。 (5)请三个学生扮演Mr. Black, Miss White, Miss Green ,用唱歌的形式互相问候。“Hello” 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演示Let’s talk/A 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方法为:教师左手举起Miss White 的头饰,右手举起Miss Green 的头时,用不同声调引出对话内容。在此次演示活动中,教师强调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 too. 两句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观察物体(2)教案 (优选.)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出示不同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

出图形。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小组内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5.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出示例2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小结: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 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长方体) 4.小结: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Unit2 My schoolbag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 2.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来回答书包中各书本的名称。 3.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2.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难点: 1.发音:math book, Chinese book 2.区别书写形式:notebook, storybook与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所学内容 做游戏:Simon says 教师说simon says: Clean the board….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做出动作。 看图问答:教师出示一幅画有教室的图片,学生之间根据图片内容做问答练习。 2.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单词 做游戏:教师先出示图片pencil, pen, pencil-case, ruler, ersaser, crayon, book, sharpener…,请学生说出单词。然后教师出示写有上述单词的卡片让学生读出来,让学生把单词和图片配成一对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让学生熟悉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教师手拿出书包,提问:What is this? 教师出示单词卡,引导学生回答:Schoolbag并让学生指一指自己的schoolbag。 教师继续提问:What’s in your schoolbag? 教师分别出示语文书、英语书、数学书、故事书和笔记本,让学生用英文进行识别。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这些单词。 6.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单词。 学习maths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th咬舌尖。指导学生区别带有book这几个单词

unit 2 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2(第一课时)备课人: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学习单词weekend, drank, show, anything, else. 2. 全体学生能使用: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with your grandma. We drank tea in the afternoon and watched TV. 3. 掌握动词过去式的句子。 4. 能朗读课文,并能实行角色表演。 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使用水平。 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教学难点: 全体学生能掌握重点单词及句型。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第几课时: 1 探索流程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greeting T:hello boys and girls. S:hello MS Wang. T: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class. S: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MS Wang. T:nice to see you again. S:nice to see you, too. Step 2:warmer Review some words we have studied in last class. Dialogue practice. 播放Let’s try的录音 Step 3 presentation (1)生阅读let’s talk的短文并圈出不理解的单词:was drank (2)师讲解:drink—drank am. is---was are----were (3)教师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id mike’s grandpa do last weekend? (4)教师再次播放Let’s talk 的课件,学生跟读并思考问题: 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weekend? Step 4 practice (1)role-play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并请三组上台表演 (2)make a repor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二)(2课时)

观察物体(二) 第1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 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在图形上写出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教材例1。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2.解决问题。 (1)摆一摆。 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图中的形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 摆好后,交流、展示。 (2)看一看。 提问: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摆好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②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 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摆好的几何体,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3)连一连。 课件展示: (4)说一说。 提问:谁能说说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组织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①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②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③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1~2题。 第1题: 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太理解或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例1: 教学反思 1.在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第二课时 教案

小学英语PEP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Unit 2 Colours教案 Unit 2 Colours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打招呼及用This is……向别人介绍身边的人。 2 通过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中准确运用以上句型。 3 培养学生正确、自然的模仿语音、语调的能力。教学重点:This is ……句型的学习。 教学难点: 1、This is ……的得体运用。 2、This is …… 句型字母i 及th的发音不容易到位。 教具准备: 1、本课Let's talk/ 部分的教学课件。 2、本课时教学配套的录音带,以及歌曲"Hello"“Good morning”的录音带。 3、Mr. Jones, Miss White, Miss Green 的头饰。 4、小星星的贴贴。 教学过程: Step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歌曲Good morning,让学生跟唱,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Do a game. "SIMON SAYS" 指令是第一单元B.Let's do的内容。(3)师生同唱歌曲"Hello"。教师可以边唱边用手势示意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改为同班同学的名字。 (4)教师用头饰介绍人物。例如:教师举起Miss White的头饰说:This is Miss white 然后戴上Miss white的头饰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m Miss white (5)请三个学生扮演Mr. Jones, Miss White, Miss Green ,用唱歌的形式互相问候。"Hello" Step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师生观看教学课件。课件内容为Let's talk/A 的内容。教师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同的教学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既了解了句型的含义,又了解句型运用的情景。 (2)再次观看课件,教师提问:T: What are they doing? (3)教师演示Let's talk/A 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方法为:教师戴上Miss White 的头饰,左手举起Mr. Jones的头饰,右手举起Miss Green 的头时,用不同声调引出对话内容。在此次演示活动中,教师强调This is……。 (4)教师提问:Miss White 是如何介绍Miss Green 给Mr. Jones的?Miss Green 和Mr. Jones是怎样用英语打招呼的。 (5)听本课时Let's talk/A 教学配套的录音带,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教师注意带读不易掌握的读音,如:This is……一句中的元音字"i" 的读音是[i] ,提示学生要读得短促些。而this一词中的th 在发音时,要让舍尖顶住上齿,教师可以夸大口型,让学生了解发音方法。教师要适当纠正,切不可一味的纠正发音,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6)分组练习。每三个学生一组进行练习Good morning ,this is ……,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小星星贴贴。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Unit 2 My family 教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河北省卢龙县第一实验小学王保红 【教学重点】 1.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 ...Who's that woman(girl)? She's my ...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教学难点】 he和she的意义区分及发音。 【教具准备】 1.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照片。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动画,让学生模仿表演。 2.学生3人一组做对话表演。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s your name? 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s (Diana). 教师对其他学生说:She's (Diana). 并示意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2.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女生问:Who's that girl? 引导学生回答:She's ... 3.用同样的步骤问一个男生,用he 代替she。 4.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男生问:Who's that boy? 让学生回答:He's ... 5.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做问答:Who's that girl? She's ... Who's that boy? He's ... 6.教师拿出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学生: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引导学生回答:He's Mr. ... She's Miss/Mrs. ... 7. 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做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的问答练习。 8.教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 Do you know who they are? 鼓励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A Let’s learn/Let’s play 词汇: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教学目的: 1. 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有关季节的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2. 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五个单词。 3. 能够完成“读一读,连一连”的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有关季节的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教学难点: 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有关季节的单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season。 教学方法:听、读、说、写、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复读机和磁带再加PPT,学生预习。 授课类型:词汇课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活动一:看一看,演一演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出示四个季节的卡片,引导学生边看,边表演出每个季节的气候,可以请一个孩子表演,大家说出季节。 活动二:读一读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抢答或学生开火车认读。同时,按照四季顺序,然学生排列词汇,并认读。 活动三:听听,唱唱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播放本单元中Let’s sing中的歌曲,孩子们边听边唱边演。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活动四:听听,连连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班中随意三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将表示季节的单词卡贴在黑板上。教师和“榜上有名”的三个同学分别进行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 on?的对话。全班同学听完后,共同完成连线活动。 活动五:说一说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提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生根据实际做答(Winter.)。教师询问:Why? 学生结合实际回答(I can play snow.)。教师询问1-2名学生后,将句型变为“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并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句型,示意学生将此句型和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进行比较。最后,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活动六:模仿对话 教学参考时间:8分钟 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提问学生:How many people in this dialogue? Who are they?Which season does Mike /Zhang like best?Why? 听录音后,重复听到的句子,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每张图片下的表示气候的词汇,然后在认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仿例示范一组对话,最后进行小组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活动七:小调查 教学参考时间: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时间进行,或课外进行。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运用本课新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完成对五个以上同学的调查,并要求回答的同学对季节气候进行描述。 活动八:游戏——找朋友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询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然后同时说出答案,答案一样的两人成为朋友,不一样的学生再重新开始游戏。 (四)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九:听力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5-6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并公布答案。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2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2第一课时教案 Unit2 What time is it? Period One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单词:breakfast, lunch, dinner, music class, P.E.class, English class. 2.能够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并能熟练回答: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 It’s time for… 技能目标:1.学会表达时间的句子, 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2.能够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Time for breakfast.Drink some milk.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培养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2.词汇:breakfast, lunch, dinner, music class, P.E.class, English class. 教学难点: 1. breakfast的发音 2.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It’s …o’clock. It’s time for…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课时相关图片及课件. 2.教师给学生准备作为奖励的小礼物. 教学设计: Step 1:warm-up 1.唱英语歌《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 2.师生日常问候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状态.同时对数字进行了复习.为新授知识“时间的表达”作了铺垫.] Step 2:Presentation 1.Lead-in

教案《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二)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 教学难点: 1.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昨天的知识。(出示课件三幅图片1是38页的做一做、2是40页练习一、3是40页练习二) 今天我们将两个物体进行组合,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中的奥秘和乐趣。 二、新授新课 活动一: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1、师:(分别出示两个物体)你知道这个物体叫什么名字吗? 生:一个是球体,一个是圆柱体。 2、、观察球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球体,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分别从上、下、左、右去看,无论怎样看,这个球都是圆形的。 生2:我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师:是的,同学们,球体无论从哪个位置上观察,给我们的视图感觉都是圆形的。(设计一道题

总结出:球体从不同位置上观察,我们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3、观察圆柱体 (1)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观察时注意: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视线都必须垂直于被 观察物体的表面。(师演示给学生看) (2)师:任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 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 (3)学生自由观察 (4)学生汇报。 生1: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上面,它是圆形的。 生2:我看到了圆柱体的侧面,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 生3: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在侧面观察时,看到的不是长方形,看到的是带有弧度的图形。 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吗?(学生画看到的图形) 师:那你能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看到的吗?(学生演示) 生1:老师她观察的方法不对,她的视线不是垂直看的。 生2:她的视线不垂直,所以她同时看到圆柱的上面和侧面。 师:刚才观察方法不对的同学,请用正确的方法再来观察一下好吗?(学生演示)生3:我觉得观察圆柱体的侧面时应该离远点看,如果在近处看的话,我们看到的图形也会是这样的。 师:那同学们就由从近到远的方式再试一试。(学生观察) 生:我发现了距离越远看着越像长方形。 …… 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 真看,老师将这个圆柱体由近向远处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生:这样看就是一个长方形了。 师:是的,长方体的侧面,从远处看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上确实是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再看,老师现在把这个圆柱体变矮了,你再看它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呢?生1:我看到了,它是一个正方形。 生2:我发现了,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总结:圆柱体的高矮不同,它的侧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有善于总结,其他的孩子一定要多向他学习。活动三:观察球和圆柱体的组合图形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不同位置的形状已经有了清晰的表象,现在老师就把两个单一的几何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组组合形体,让我们继续观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_My_schoolbag第二课时教案

Unit2 My Schoolbag! 第一课时 大营小学李玉霞 课标分析: 本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本单元共需六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What’s in your schoolbag? I have a/an …由于本课题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开口说英语、用英语。 教材分析 在跨越式为指导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想,使语言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听、说、认读单词:maths book,Chinese book, storybook, English book,What’s in your schoolbag? I have a/an …How many...?.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B.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2.能力目标 能通过听读练习,结合主题, 展开对话,并尝试模仿情景自编对话。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拓展内容: 词汇:n ight, notebook, dream, count, too...to... 等。 句型:Too many to count. Take out your book. My schoolbag is heavy.等 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学生参加跨越式教学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们已经适应了跨越式课堂模式,听说能力都比较强。乐于感知,模仿习得英语。学生对实物及PPT动画都很感兴趣,所以本节课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与话题有关的更多知识,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

unit2lookatme第一课时教案

unit 2 look at me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上午)问候语 Good morning. 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 的头饰。 2、为 Let’s play 准备所需要的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2 Let’s talk/A]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5、教师准备一个小木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教师边唱边用体态语示范和学生问候,并鼓励学生边唱边和戴有歌曲中人物头饰的同学打招呼。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Hello/Hi, what’s your name? Hello/Hi, I’m… (3)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名字,自由下座位同别人打招呼并询问姓名。此时,学生可将制作的英文名卡戴在胸前。(还可戴上其它一些头饰,扮演不同人物,练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用木偶的形式介绍自己和朋友的姓名。 将本单元的单元双面对开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熟悉的木偶剧表演现场,学生们如亲临其境一样。教师可将此项内容再现)自然形成打招呼的氛围。 (2)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od morning. 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在图案旁边板书Good morning.)然后教师用学生的英文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和学生打招呼。用Hello/Hi, A. 和Good morning, A. 两种方法同时进行(A代表人名)。 (使学生了解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打招呼,但不同点在于Good morning.可用于上午或早上,Hello/Hi 可用于所有时间段。) (3)师生共同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talk/A] (4)再次观看本部分课件,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件内容,并用中、英文提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子练习回答This is …。 T: Who’s this? 这是谁呀? T: This is John. 这是John 。 T: Where are they going? 他们要去哪? T: To school. 去学校。(T代表教师说) (5)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练习Let’s talk/A 。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Mr. …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握手并说T: Nice to meet you. 鼓励学生回答 S: Nice to meet you, too.) (6)教师介绍卡通人物Kitty, Mickey并进行交流。还可用头饰或简笔画,并让学生先简单了解称谓词Miss, Mrs , Mr。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法学法】观察、猜想、推理、验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探究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4、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5、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 1、出示P39做一做图,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作业布置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学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学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课堂教学反思】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

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2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PEP(标准版)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 2.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来回答书包中各书本的名称。 3.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重点: 1.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 2.词汇: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难点: 1.发音: math book, Chinese book 2.区别书写形式:notebook, storybook与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s book 教具准备: 1.小松鼠和小熊的手偶、面具或头饰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所学内容 做游戏:Simon says 教师说simon says: Clean the board….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做出动作。 看图问答:教师出示一幅画有教室的图片,学生之间根据图片内容做问答练习。 2.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单词 做游戏:教师先出示图片pencil, pen, pencil-case, ruler, ersaser, crayon, book, sharpener…,请学生说出单词。然后教师出示写有上述单词的卡片让学生读出来,让学生把单词和图片配成一对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观察物体

第 2 课时观察物体( 2 )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例2 和例3。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 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 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 出示不同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出图形。 2.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 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

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 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 小组内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5. 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出示例2 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 小结: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 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 出示一个正方形。师: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 学生汇报、交流。(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 个长方体) 4. 小结: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十六第4、5 题。 答案:第4题:③①② 第5 题: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学习了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案unit2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知识目标 课堂环节 §自主学习方案 自主朗读Grammar Focus,并将以下句子中空白处补充完整,看谁填得又快又准。(3分钟) ’s t ha t is 【语法自测】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This is (be) my English teacher, Mr.Lee. 2.These are his friends (friend). 3.Who are they (it)? 4.Are those (that) your sisters? 5.Her(she) brother is in China. §课堂导学方案 Step 1 情景导入 Teacher: Hello, boys and girls! In last lesson, we have learnt some English words about family members. Can you tell me who are in your family?

Student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udent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udent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 is way, students can revise the words about family members.) Teacher: You are so good. Let’s start our new lesson. 环节说明:通过复习加强对家庭成员词汇的记忆,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Step 2 完成教材3a的任务 【操作案例】 1.补全3a中的对话并核对答案。(3 分钟) 2.在小组内结对练习,邀请一些小组展示对话。(5分钟) 参考案例 3.小结训练。(4分钟) 单项选择。 (A)1.—Are those cars? —Yes,________. A.they are B.those are C.they’re D.these are (D)2.—Is this your father? —Yes, _________ is. A.this B.that C.she D.it (B)3.—Is she your aunt? —_________. A. She’s my aunt B. Yes, she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