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中考专题复习:书法专题

6、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评价不恰当的
一项是 D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C.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D.字体沉着稳健,硬瘦清形多呈扁宽,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 折”(起笔、运笔、收笔)。(像小土豆,矮胖)
在篆书的基础上“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不拘章法。 字很难辨认。
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字体端正,无连笔。 可做楷模。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真书、正书、正楷”。
2、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1)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B.(2)是隶书,蚕头雁尾,如一个人的卧 C.(3)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D.(4)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3、对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采用行书书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横平竖直
楷体四大家: 唐 欧阳询(欧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元 赵孟頫(赵体)
行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 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大小相兼、疏密得体、偶有相连。
总结归纳
篆书:字形修长、行笔圆转(没有骨头架子) 隶书:扁宽,蚕头燕尾(像小土豆,矮胖) 草书:看不懂 楷书:横平竖直,板正 行书:大小相兼、疏密得体、偶有相连
书法教学知识点总结

书法教学知识点总结一、书法基础知识1. 书法的定义和特点: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为工具,以墨砚纸为材料,通过“勾、撇、捺、挑”等基本笔画结构,展现独特的审美韵味。
书法的特点是以笔画为基本单元,通过规范的笔法和结构排列,表现出文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2. 书法的分类和发展:中国书法可以分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和篆书五种主要字体,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和不断的艺术创新。
各种书体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形成了多样化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书法艺术。
3. 书法造型原理:书法的造型原理是指书法艺术的基本形态、结构和规律。
包括笔画的基本结构和排列方式、书写的节奏与韵律、整体的构图和布局等方面。
4. 书法的审美标准: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主要包括书写技法的功底、文字符合美学原则、气势、魄力和神韵,以及作品的整体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5. 书法的学习与修养:书法学习需要培养对字体的感受力,熟练掌握毛笔笔法和书写技巧,了解古代碑帖和名家作品,注重练字和积累作品。
二、书法教学内容1. 书法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书法基础笔画练习、各种书体的练习、篆刻、题跋练习、碑帖临摹等。
2. 书法教学的方法与步骤:书法学习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进展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讲解、练习、临摹、赏析等步骤。
3. 书法教学的特点和难点:书法教学的特点是需要长期坚持、细致认真、反复揣摩。
书法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于基本笔法和结构的把握,以及笔法运用的技巧和练习方法。
4. 书法教学的现代化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书法教学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展示、网络互动教学、视频演示等,提高传统书法的时代性和吸引力。
三、书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1. 示范引导: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书法的笔法和结构,把握书写的技巧。
2. 练习与辅导: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辅导,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书写的质量和效果。
书法专业高考知识点汇总

书法专业高考知识点汇总书法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对于想要考取书法专业的学生来说,准备高考是必经之路。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书法专业高考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书法基础1.书法基本功:毛笔的握法、翰墨的制作与选择、纸张的选择与处理等。
2.《四书四体》: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3.篆书:篆刻技法、篆字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等。
4.碑刻鉴赏:汉隶、唐楷、宋欧、元号、明朝石刻的特点。
5.楷书进化:秦篆、魏碑、汉隶、魏楷、唐楷、宋欧、元号、明楷、清楷,以及楷书的特点与发展。
二、现代书法发展潮流1.创作思路:国学经典与当代表现,古籍中的启示,如《诗经》、《论语》等。
2.书法与诗歌:书法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激发创作灵感。
3.书法造型:形、神、墨三者的统一。
4.探索创作: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如水墨、颜料、版画等材料的运用。
三、名家及其代表作品1.欧阳询:跋《乐府杂曲》、题《武家坡前汉碑》等。
2.王羲之:《兰亭集序》、《祭侄文稿》等。
3.颜真卿:《祭姪文稿》、《多宝塔碑》等。
4.柳公权:《祭侄文稿》、《中秋帖》等。
5.怀素:《白衣赋》、乾封三年王羲之帖赞》等。
6.苏轼:《黄州快哉亭记》、《东坡居士帖》等。
四、名家派系及其特点1.柳公权派:重视笔画的活力与流畅,简称“柳派”。
2.颜真卿派:注重笔画的骨法和点画的均衡,简称“颜派”。
3.米芾派:擅长草书,风格奔放激昂,简称“米派”。
4.东坡派:注重意境的修炼,书法多以诗词题记,简称“苏派”。
五、书法名篇选介1.《兰亭集序》:王羲之,楷书代表作,以“气韵生动”著称。
2.《祭侄文稿》:颜真卿,楷书代表作,气势豪放,构图严谨。
3.《祭姪文稿》:欧阳询,楷书代表作,笔画挺拔有力,具有刚健的风格。
4.《黄州快哉亭记》:苏轼,行书代表作,以自由奔放的笔势和雄浑有力的形态而著称。
5.《白衣赋》:怀素,草书代表作,以纵横飞动的笔法和独特的气息而著称。
书法储备知识点总结

书法储备知识点总结一、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书法是一门用笔墨书写文字,以达到美的艺术效果的艺术。
它起源于古代文明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
书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字体、结构、笔画、构图和节奏等方面。
在中国,书法分为隶、楷、行、草四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书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
在古代,隶书是主要的书写体,它具有规范的结构和稳定的笔画,是书法艺术的代表。
近现代时期,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新的字体和风格不断涌现。
在当代,书法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三、书法的创作要点书法的创作要点主要包括笔法、构图、布局和用墨等方面。
在书法创作时,要注重笔法的轻重缓急,以及墨色的浓淡激励。
构图要考虑每个字的形状和位置,使整体看起来和谐统一。
布局要注意整体的平衡和比例,使作品有美感和动感。
用墨要注重墨迹的流畅和变化,以突出作品的气韵和韵味。
四、书法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书法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神韵、韵律和结构等方面。
神韵是书法作品所具有的气质和气息,体现了书法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力。
韵律是指书法作品中笔画和字形的韵味和节奏感,具有美感和节奏感。
结构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形态和结构,要注重形式的稳健和流畅性。
五、书法的传承和发展书法的传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创新,以保持书法艺术的活力和魅力。
在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师徒关系和学习制度,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书法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和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使书法艺术更加丰富和多样。
六、书法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更是一种审美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书法,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和思想,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美学和价值观。
同时,书法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交流,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团结。
书法储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书法储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书法的基本概念1.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是用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按照特定的笔画组合和布局规律,通过艺术表现手法来写出汉字的艺术。
2. 书法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等不同的字体形式,各具特色。
二、书法的起源与发展1. 书法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隶书的形成则开始于秦汉时期。
2.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和篆书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主要发展阶段。
3. 在历史长河中,书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并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风格。
三、书法的艺术特点1. 书法注重笔墨纸砚的配合,通过笔画、结构、布局等来表现汉字的艺术美感。
2. 书法追求“中和、劲秀、飘逸、浑厚”的艺术境界,体现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3. 书法强调“意境”的表达,要求作品在审美上富有内涵,而非单纯的文字书写。
四、书法的基本功1. 用笔:指握笔、握笔姿势和笔法,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笔的技巧。
2. 用墨:指如何选择墨和如何配制墨汁,以及在写作过程中控制墨的浓淡、水墨配合等技巧。
3. 用纸:指选择不同质地的宣纸,以及如何处理和利用纸张,使之成为书法作品的一部分。
4. 用章:指印章的使用,在书法作品中如何运用印章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
五、书法的基本要素1. 结构:汉字的书写结构,包括横、竖、撇、捺、钩、提等笔画的组合,构成了汉字的书写形态。
2. 速度:书写时的笔画速度和节奏,对于书法作品的风格和气韵有重要影响。
3. 厚薄:指毛笔笔墨的运用,通过控制笔触的轻重来表现字体的阴阳变化,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
4. 骨法:字体的结构和形态,要求笔画的粗细、长度、粘墨的轻重都符合其骨法。
六、书法的流派和代表人物1. 柳体:柳公权为代表,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2. 颜体:颜真卿为代表,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被称为“颜筋”。
3. 欧体:欧阳询为代表,欧阳询为唐代书法家,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4. 行书:张旭为代表,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被誉为“永明体”。
书法专业高考知识点总结

书法专业高考知识点总结一、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书法的定义和作用书法是用特定的笔墨纸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形式,将汉字以美的形式书写出来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包括传达思想、美化环境、提高审美情趣等。
2. 书法的分类根据书法的特点和历史发展,可以将书法分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五种,每种书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书法的审美特点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审美规律,包括布局美、造型美、线条美、墨色美等方面。
二、书法的基本知识1. 书法的工具和材料书法的工具主要包括毛笔、墨、宣纸、砚台等,而书法的基本材料就是汉字。
2. 书法的基本技法书法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握笔方法、用笔姿势、笔法、字体结构、布局规律等。
3. 书法的基本理论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笔力、墨色、结构、韵律、节奏等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对于书法创作和鉴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书法史和书法名家1.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期。
以陶文、篆书、汉隶、魏碑、行草为代表的书法发展就是其漫长的发展历程。
2. 中国书法名家中国书法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
四、书法作品的欣赏和鉴赏1. 书法作品的美学特点书法作品在审美上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包括格式、布局、笔墨等方面。
2. 书法作品的鉴赏要点在鉴赏书法作品时,应该注意作品的整体结构、笔墨技法、字体形态、气韵神韵等方面的特点。
五、书法与现代生活1. 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虽然书法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但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文化传承、审美教育、思想传达等。
2. 书法在设计与艺术中的应用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和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标志设计、书法艺术品等。
以上就是书法专业高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外,还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水平。
(完整版)书法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书法专题基本常识一、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草书→行书二、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1.隶书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等。
代表性的书法家如东汉的蔡邕。
他的书法精于篆、隶。
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
代表作品见下文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等作品。
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3.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特点:大小相兼。
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
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
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4.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代表书家有唐代的怀素、张旭等。
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草书)(隶书)(楷书)(行书)三、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一)“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又称王右军,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
书法实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书法实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基本功知识1. 书法起源书法起源于古代文字的刻划,最早的文字是中国甲骨文,古人在兽骨和龟甲上刻划文字,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书法。
2. 书法分类书法可以分为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几种不同的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学习书法要先从楷书开始,逐渐掌握其他字体。
3. 书法用具书法用具主要有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等。
毛笔是书法的主要工具,而墨汁则是书法的载体,宣纸和砚台则是为了保证墨汁的质量和书写的效果。
4. 书法基本笔画书法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提、点、提、点、钩、折、弯等,这些基本笔画构成了书法中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5. 书法基本构图书法的基本构图包括平行结构、交叉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这些构图原则是书法美学的基础。
6. 书法基本功书法的基本功包括握笔、运笔、控笔、按笔、提笔、收笔等,这些基本功是书法练习的基础,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
二、练习方法1. 书法习字书法习字是学习书法的最基本方法,可以通过临摹楷书字帖、草书字帖等方式进行习字,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结构。
2. 书法练字书法练字是在习字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书写的效果和技巧,可以通过反复书写同一个字或者同一个词进行练习。
3. 书法比赛参加书法比赛是提高书法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书法水平,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4. 书法教学参加书法教学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辅导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5. 书法展览参加书法展览是展示自己书法水平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参加展览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自信心,并且从中得到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注意事项1. 保持笔墨纸的品质书法的品质依赖于笔、墨、纸的品质,所以要选择好的毛笔、优质的墨汁、宣纸、砚台等书法用具。
2. 注意姿势和动作书法需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笔势,要保持笔尖始终垂直于纸面,手腕要保持稳定,不要晃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书法专题基本常识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草书→行书
二、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
1.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等。
代表性的书法家如东汉的蔡邕。
他的书法精于篆、隶。
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
代表作品见下文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等作品。
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3.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特点:
大小相兼。
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
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
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
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4.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代表书家有唐代的怀素、张旭等。
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草书)(隶书)(楷书)(行书)三、着名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一)“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又称王右军,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
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
亭集序》、《丧乱帖》。
书法特点:刚健而娟秀,朴素而
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
庄,炉火纯青,尽善尽美。
古人
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
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
之,永以为训。
(二)三大行书
中国行书发展历史有三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
诗》,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非常完美,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
文笔洒脱,毫不拘束,写法多样,结构生动,章法疏密有致。
全篇
章法自然,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代表了王羲之最高的行书造诣。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颜季明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取义成仁。
颜真卿将满腔的悲愤、痛惜之情,倾泄在迅疾的笔墨中,毫不拘谨,笔墨一气呵成,因而枯笔极多,愈至后来,愈加纵逸,不仅记录了悲壮的历史悲剧,也传达出书者的激烈情感,令人难以忘怀。
《寒食帖》是苏轼才子的风格。
诗人于笔墨之间挥洒出一篇凄凉的文字,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浑然一体。
《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
(三)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
颜体书法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楷书名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
行书名作《祭侄文稿》。
柳体书法特点: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
楷书名作《金刚经刻石》等,行书名作《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
欧体书法特点: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楷书名作《九成宫醴泉铭》、《兰亭记》等,行书名作《行书千字文》《张翰帖》等。
诸遂良书法特点:线条瘦劲,结字谨严,用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
楷书名作《雁塔圣教序碑》、《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等。
(颜真卿书法)(欧阳询书法)
(柳公权书法)(褚遂良书法)(赵孟頫书法)另有一说“楷书四大家”指的是(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欧阳询[欧体]、赵孟頫[赵体])
书法特点:颜体端庄雄浑,气势开张,骨力遒劲,气概凛然。
柳体活健苍劲,结构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
欧体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赵体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
(四)草书名家
创始人汉代张芝,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
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从东晋开始,草书便发展到高潮。
唐代再次掀起草书的热潮,涌现出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书法家。
1.孙过庭:书法特点,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力透纸背。
代表作有《书谱》等。
2.张旭: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
代表作有最负盛名的狂草书贴《古诗四帖》。
书法特点,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走动。
3.怀素:代表作有《自叙帖》、《论书帖》、《四十二章经》等。
书法特点,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四、书法欣赏的境界
书法欣赏应不仅要关注外在的形式,更要感受内在的神韵。
一曰“形美”,即从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品评。
笔画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刚健有力、或温润柔和、或独立顿挫、或连绵流畅行云流水……好的作品笔画呈现立体感、生动有力、富于变化。
结构是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结构搭的好,使笔画相互呼应,疏密均称,虚实相生。
给人以平衡对称中富有多样的变化,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的美感。
章法主要指对整篇作品的字与字、行与行、首与尾之间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和谐,表现出生动活泼,即富有变化又浑然一体的效果。
二曰“神美”,即作品流露的精神内涵和生命气韵。
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内涵,在于生动的气韵、飞扬的神采以及空间余白所构成的幽深而旷远的意象。
如,有的象行军布阵,旗帜飞扬,士马精研;有的象尺幅丹青,疏林远阜,错落有致;有的象江河大川,奔腾浩荡,一泻千里;有的象流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丽;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轻扬,一步一形;有的象悠扬乐曲,绕梁三日,牵人情思。
这就是书法富于韵致,并且交织着生命节奏的意境。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书法是书法家抒情达意的特殊语言。
因此,有独立性、创造精神的人,其书往往风格独具;性情豪爽英迈之人,其书往往气度恢宏;志行高洁者,其书往往清气飘洒;心情恬淡者,其书往往气静端庄、淡泊旷达。
在作品中流露书法家宁静沉着、欢愉喜悦、忧伤悲痛、愤慨激昂等复杂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