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2 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是一定地域 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二 城市的职能和发展 1 城市的职能 城市的职能指的是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有居住、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教育、娱乐职能等 2 城市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纲领性规划, 包括: ① 城市发展的依据 ② 城市的定位 ③ 城市发展模式 ④ 城市发展人口规模 ⑤ 城市整体布局的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1)查明城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迹变 2)区域经济布局,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3)反映因素,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模式 4)选择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
第三章
dab da = ----------- 1+ Pa / Pb dab ------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 da ------裂点距A城的距离 pa ------ A城人口 pb ------ B城人口 如开封、攀枝花 (1)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特征 如郑州、石家庄 、朱仙镇
郑 州
深 圳
广州
第三章
第三章
柳州
桂林
首尔
第三章
② 影响城市发展的规模 ③ 影响城市建设成本 (3) 地貌现象 地质条件不同而呈现一些地貌特征,包括黄 土地貌、红土地貌、咯斯特地貌、滑坡、冲 沟、凹岸、凸岸、沙漠、河流阶地等。 4 气候条件 (1)气候环境影响城市区位选择 (2)风象影响城市各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三章
黄土地貌
第三章
红土地貌
第三章
咯斯特地貌
第三章
滑坡
第三章
风向 风吹动的方向,一般有8-16个方位 风象 风速 风吹的速度 风频 各方位风向出现的频率 风向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 风玫瑰图 风速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 风速越大,污染物越容易扩散,污染越小 一般情况下,静风频率>47%,不宜布置工 业;30% <静风频率<47%,布置工业必须采 取补救措施
国内外公共人居环境设计的优秀案例

国内外公共人居环境设计的优秀案例那我先来说几个国外的优秀公共人居环境设计案例哈。
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1. 背景与设计理念。
这地方以前就是个废弃的铁路高架线,就那么荒废着,像个城市的伤疤似的。
后来有一帮超有创意的人,他们就想啊,为啥不把这个破铁路变成一个超级酷的公园呢?于是就有了高线公园的概念。
他们的理念就是在城市的半空中打造一个绿色的、供人休闲放松的线性空间。
2. 设计特色。
这个公园保留了很多原来铁路的元素,像铁轨啊、枕木啥的。
但是在这些旧元素上,又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走在里面,你就感觉像是在一个漂浮在城市上空的大花园里漫步。
而且啊,它沿途还有很多艺术装置、小亭子供人休息,甚至还有一些可以看风景的瞭望台。
你能一边看着纽约的高楼大厦,一边享受着周围的绿色植物带来的清新感。
这里还经常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小型音乐会之类的活动,就像是城市里的一个空中文化乐园。
二、哥本哈根的超级线性公园(Superkilen)1. 背景与设计理念。
哥本哈根这城市一直都很注重环保和公共空间的创新。
超级线性公园的想法呢,就是想把不同文化的元素都融合到一个公园里。
这个公园所在的区域是个多元文化社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设计师就想通过这个公园来展示不同文化的魅力,让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2. 设计特色。
这个公园那叫一个五彩斑斓啊!它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各种东西来装点这个公园。
有从摩洛哥运来的喷泉,有来自中国的霓虹灯,还有巴西的马赛克瓷砖啥的。
而且公园里的功能区域也很多样,有儿童游乐区,有健身区,还有供人野餐的草地。
不同的区域用不同颜色和风格的元素来区分,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满惊喜的文化大杂烩。
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到了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国内的优秀案例。
一、成都太古里。
1. 背景与设计理念。
成都啊,是个特别悠闲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太古里的设计就巧妙地把现代商业和传统川西建筑风格融合到了一起。
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

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人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美化和优化,打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
在人居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1. 环保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环保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例如,在设计公园和广场时,应该多种树木、草坪、花原等植被,尽量减少人工建筑的使用。
2. 实用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使城市空间更加舒适宜人。
例如,在公共场所设计休息座椅、垃圾箱等设施,考虑流线设计等因素,以方便市民出行。
3. 美观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美学价值,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例如,建筑外观和广场雕塑等视觉元素的设置,需要遵循美的原则来设计。
二、人居环境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合理安排城市各种设施和道路,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物质和社会的需求。
在人居环境下,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以下三点:1.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例如,在住宅区和商业区之间设置公园绿地和休闲广场,方便市民活动。
2. 建筑高度:城市规划需要合理控制建筑高度,保证城市空气流通和遮蔽效果,同时保护市民视线和建筑外观。
3.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需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保证市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区建设地铁、公交站等便民设施。
三、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案例1. 荷兰阿默斯福特市景观设计案荷兰阿默斯福特市的景观设计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街道设计,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该市设计了一条名为“骑士风格小街”的街道,以砖红色石板铺设路面,设置水泥路沿石掩藏交通线。
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

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受到了广大城市规划者和居民的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背景、原则和实施措施等方面,探讨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城市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则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模式。
二、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原则1.生态保护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确定城市建设规模,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2.资源节约原则: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推广低碳、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降低城市的能耗和资源消耗。
3.空间优化原则: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绿地和景观资源,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4.社区参与原则: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增加他们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影响力,使城市规划更贴近居民的需求。
三、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措施1.空气质量改善:采取措施减少机动车使用,提倡公共交通工具,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路网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网络覆盖率,推广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减少垃圾的填埋量,提高资源回收率。
4.水资源保护:优化城市供水系统,加强居民用水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5.绿色建筑推广: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6.生态保护区设立:合理划定城市生态保护区的范围,保护和修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城市绿肺。
7.社区参与推动:建立社区议事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推动绿色人居环境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居环境也日益受到关注。
人们期待一座城市能够提供舒适、便捷、环保的居住条件,这就需要进行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
本文将探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的重要性以及具体举措。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地方,一个舒适、美丽、安全、有序的人居环境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其次,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现代城市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经济因素转向了更综合的因素,包括环境、文化等。
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良好的人居环境对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一个宜居的城市,人们更容易建立起互助合作、和谐共处的关系,提升城市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良好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与改善。
首先,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绿化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空间,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各级政府和居民可以共同努力,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公园、广场、绿道等,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其次,加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城市更加有序和美观,提供更好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在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节能环保,选用可持续发展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此外,加强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处理也是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最后,加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共同维护城市的人居环境。
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
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规模、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城市区域规划建设中的人居环境设计

城市区域规划建设中的人居环境设计城市是现代人居的主要形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程,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人居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城市区域规划建设中的人居环境设计。
一、人居环境设计的意义人居环境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出一个舒适、便利、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
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居环境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
城市是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的主要场所,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对人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居住需要,创造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其次,人居环境设计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
通过人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减少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人居环境设计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对人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美观、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二、人居环境设计的内容人居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它涉及到城市的许多方面,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介绍。
1.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方面。
2. 建筑物设计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必须符合城市整体的规划。
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其在环境中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以及人们的生活需要。
3. 绿化设计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必须注重城市的绿化设置,通过合理的绿化规划和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现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现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现代人居环境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涉及到城市化发展、资源利用不当、环境污染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现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首先,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是现人居环境面临的首要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扩张导致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筑工程。
这不仅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也导致了城市空间的过度消耗和公共设施的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城市绿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资源利用不当也是现人居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包括能源、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节约型社会建设。
建立与资源量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相匹配的经济体系,加强节能减排能力,推广循环利用和再生能源等技术,降低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第三,环境污染是现人居环境中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治理和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最后,现人居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现代社会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和短期利益,这导致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因此,必须倡导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现人居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城市化发展、资源利用不当和环境污染是其中的主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市规划、推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措施,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出更美好、更健康的现人居环境。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现代住宅小区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场所。
因此,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从小区规划、建筑风格、公共设施等方面分析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
一、小区规划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需要考虑城市规划和实际占地面积的平衡。
首先,需要考虑小区内居住的人口数量,以确定小区的规模和建筑面积。
其次,在确定小区的规模和建筑面积后,需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小区的规划。
比如,合理划分小区内的居住区、绿地、停车场和公共设施等区域,并合理布局各个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建筑风格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风格也是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确定小区的建筑风格时,需要考虑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气候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比如,位于山区的小区可以采用本土建筑风格,以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而位于热带地区的小区可以选择带有现代化简约风格的建筑。
三、公共设施现代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是生活质量和居住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区规划和设计中,公共设施的设计需要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比如,开辟一定面积的绿地和公园,提供小区居民闲暇时的运动和休闲场所;在小区内建立社区医疗诊所和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此外,在小区内建立商业、超市等便利设施,方便居民的购物和生活。
四、交通出行现代住宅小区的交通出行也需要纳入规划和设计中。
在小区规划时需要合理布局交通路线和停车场地。
同时,还需要考虑居民的出行需求,合理设置公交车站、自行车停车位等公共出行设施。
综上所述,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合理规划和设计能够提高小区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塑造小区良好的人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纲领性规划, 包括:
① 城市发展的依据 ② 城市的定位 ③ 城市发展模式 ④ 城市发展人口规模 ⑤ 城市整体布局的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1)查明城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迹变 2)区域经济布局,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3)反映因素,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模式 4)选择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罗 旭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 城市的定义与起源 1 城市的起源 城—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
有防卫意义。 市—交易市场。 请看图1-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北京古城墙
第一章 绪 论
2 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是一定地域
市
第三产业集中地,出现巨型城 信息、流通、管 市群、城市 理、服务中心, 带 功能叠加,专门 化城市出现
规模扩大,数 市政设施完备,
量猛增,分布 生活条件改善,
集中
人居环境改善
规模和数量稳 中有增,分布 由集中趋于分 散,出现城市 化地区
现代化、生态 化、宜人化、 家园化的理想 城市人居环境 (城乡差距缩 小,融合)
3 西方建筑 金字塔
古希腊石粱柱结构体系→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法国巴黎
雨果寝室
罗浮宫
巴黎圣母院
4 东方建筑 卜宅→帝王建筑 →天人合一
第二章
5 建筑艺术
凝固的音乐
6 建筑与环境
从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的关系特点,上述历 史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居环境,提供给人们最 基本的居住空间和风格迥异、千变万化的公共 活动空间。这两种类型的空间构成建筑与城市 的基本元素,满足了人们二元化的公共性和私 密性的需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有限,数千年 来自然经济社会与大自然基本做到了和谐相处, 平衡发展。
中世纪教堂
以色列国家馆
二 城市规划
1 定义: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是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 管理依据。
2 任务
总体规划(统领城市环境规划学)、详细规划, 宏观到微观控制
过程: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 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定位——城市设 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二 城市的职能和发展 1 城市的职能 城市的职能指的是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有居住、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教育、娱乐职能等
2 城市的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表1-1 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主要特征
历史阶段
前工业社会 (公元前 3500年—公 元1750年)
第二章 巴西两院会议大厅
第二章
首都大教堂
第二章
国家剧院
二 建筑学简介
1 定义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
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 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 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2 起源 巢居、穴居 →定居 →国家
第二章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 黄淮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文明 地中海文明.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
一 早期人物
霍华德(1850-1928)
盖迪斯(1854~1932)
芒福德(1895~1990)
道萨迪亚斯(1913~1975)
二 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关注
的焦点
(2)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由自然实体、 社会实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环境。
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呢?人居环境科学是 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 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 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 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一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缘起 《寂静的春天》、《设计结合自然》 二.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 1 概念: 人居环境,“居”字是住宅,“环境”就是社
区,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可具 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 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 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 来。
经济功能
手工业集中地 农产品集散地 职能单一
地域结构
单中心核心 城市
发展状况
规模小 数量少 分布分散
人居环境
市政设施简陋, 生活条件差, 人居环境差
工业社会 (1750年— 20世纪50年 代结束)
后工业社会 (20世纪50 年代—现在 )
机器大工业中心;多卫星城市
商贸中心;职能 带有卫星城
复杂
市的复合城
实例: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
第二章
巴西利亚
第二章
建于1956年。
规划方案:单一功能的城市
城市形态:象一架巨型。所有街道没有名字, 只用3个字母和3个数字来区分,如SQS3 07,前面2个字母是地区简称,最后1个字 母指南北方向。
联合国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 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
第二章
2 内涵: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5个方面: 自然生态环境 居住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 社会交往环境 可持续发展环境
图1-3 城市人居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第二章 区位
地貌 地质 地段 水文 气候
供水 供气 供电 供热 道路 通讯
自然生态环境
社会交往环境
住房条件
小区环境
居住生活环境
绿化环境
娱乐设施 卫生保健 社区氛围
基础设施环境
可持续发展环境
出行 通信 互联
网 文化 设施 聚会 文化 活动
土地 能源 淡水 人口 环境
第二章
人居环境体系核心
能 源
经 济
资源
社会建筑学文 化景观园林 学
城市规划学
区 域
美 学
土 木
学
水 利 学
环 境
生 态
地 理 学
第二章
3 城市人居环境的地域层次划分 近接居住环境(微观城市人居环境) 社区环境(中观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环境(宏观城市人居环境)
第二章
5)各种物质要素有机协调在一起。 城市规划有三个方面的任务: 1)城市发展规划 2)城市布局规划 3)城建工程规划 3 研究思路 三 景观学 包括地景学和景观建筑学。 建筑学研究的主体——space,是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