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居体验的学科,它旨在通过设计和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景观设计对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景观规划。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景观设计对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感受和评价。

一个美丽而宜人的城市景观能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

其次,城市景观设计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规划的公共空间以及绿地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人们的社交互动和交流机会。

同时,绿地还能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氛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景观设计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通过科学的景观设计,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在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效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原则要进行有效的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生态友好原则:景观设计应该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注重植物选择、水资源利用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生态友好设计。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有效管理和规划,确保城市景观的长期可持续性。

例如,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的位置,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3. 多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需求,使公共空间和绿地具有多功能性。

例如,一个公园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提供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

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

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

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人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美化和优化,打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

在人居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1. 环保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环保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例如,在设计公园和广场时,应该多种树木、草坪、花原等植被,尽量减少人工建筑的使用。

2. 实用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使城市空间更加舒适宜人。

例如,在公共场所设计休息座椅、垃圾箱等设施,考虑流线设计等因素,以方便市民出行。

3. 美观性: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美学价值,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例如,建筑外观和广场雕塑等视觉元素的设置,需要遵循美的原则来设计。

二、人居环境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合理安排城市各种设施和道路,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物质和社会的需求。

在人居环境下,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以下三点:1.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例如,在住宅区和商业区之间设置公园绿地和休闲广场,方便市民活动。

2. 建筑高度:城市规划需要合理控制建筑高度,保证城市空气流通和遮蔽效果,同时保护市民视线和建筑外观。

3.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需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保证市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区建设地铁、公交站等便民设施。

三、人居环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案例1. 荷兰阿默斯福特市景观设计案荷兰阿默斯福特市的景观设计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街道设计,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该市设计了一条名为“骑士风格小街”的街道,以砖红色石板铺设路面,设置水泥路沿石掩藏交通线。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

规划方案中的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其中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城市的美化,更是城市形象的展示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人居环境则关乎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因此,在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城市景观和改善人居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城市景观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规划城市景观时,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

例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在规划中保留古老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的需求,结合现代建筑和设计理念,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

其次,城市景观的规划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规划城市景观时,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城市景观的规划还需要注重人们的参与和利益保障。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因此在规划城市景观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公共设施,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工作场所。

同时,要注重社区的建设和居民的参与,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共同打造美好的城市。

另外,人居环境的改善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人居环境包括了人们居住的房屋条件、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等。

在规划人居环境时,应该注重提高住房的品质和数量,保障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

同时,要注重社区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便利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

此外,还要注重改善交通条件,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方便人们的出行。

最后,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的规划需要注重创新和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改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与规划优化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与规划优化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与规划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城市人居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何设计和规划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建设者的头等大事。

景观设计是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来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和历史特色的一种手段。

景观设计涉及方方面面,如绿化带设计、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等,需要从城市人口和地理信息、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通过系统的科学观测和评估方法,对环境资料和城市居民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出科学的设计方案。

同时,景观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生态系统、城市文化传承等因素,以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在绿化带设计方面,需要结合城市环境特色和自然条件,考虑安排绿化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并与城市交通、文化、历史等因素相结合,增强城市特色和人文内涵。

同时,还应考虑绿化带的可持续发展和较低造价等方面问题,确保绿化带建设达到重点阶段设计的目的。

在小区景观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审美追求。

根据不同小区的特点和入住人群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创新设计,让大家在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同时,在小区景观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生态平衡、城市防洪、排水等环节,确保小区景观设计具备实用性、美学性、环保性等多种因素,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要求。

在公园景观设计方面,需要更加突出生态性和文化传承特点。

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更注重城市历史文化和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特点。

公园由于是公共场所,有着特殊的公共性质和公共空间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人文关怀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问题。

总之,景观设计与规划是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文化健康的重要手段,需要科学规划和细致设计,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

浅谈人居环境和场地规划设计

浅谈人居环境和场地规划设计

浅谈人居环境和场地规划设计摘要:人类拥有了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我们的,应使之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

从现在起应用智慧在这个地球上为自己创造一个天堂。

反省自己,家园是一排排拥挤和沉闷的房子,没有新鲜的绿叶,清新空气和阳光,我们的孩子远离土地缺乏对自然的理解和感知…场地规划设计不能陶醉于机械的力量、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却忽视了人类的需求,违背了其深层的本能。

关键词:人居环境场地规划1.项目定制建筑设计中许多完成的项目功能实际上偏离规划的用途,也可能是项目操作受到自身产生阻力的干扰;不过最通常失败的根源在于:策划从未经过全面的考虑,整个项目的基本联系和影响未经过周密的构思与设想。

作为一个设计师,协助每一个项目成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为了明智的规划项目,首先理解项目的特点。

编制一个全面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向所有参与人员咨询,从而增长知识和见解,我们会从历史中搜寻适用案例,我们将前瞻地去预想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规划理念基础上的改进。

2.选址以下选址的例子显然是可笑的:正对干道交通线的学校紧邻路边,道路视为零距离的餐馆没有足够停车空间的购物中心建于煤矿矿坑上方的公寓位于郊区上风的肉类加工厂没有饮用水源的农庄显而易见每一项目都注定失败,每一项人们都曾尝试过,聪明的人会发现,其失败的根源就在于选址与既定用途不合。

3.场地分析每一处构筑物应该似乎都是场地中的自然生长物,保留并强化了场地的优势和特征。

设计之前理解这块土地,它的情绪,它的缺陷,它的潜力。

场地规划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1.意图确定(范围、目标及目的)2.地形测量3.策划4.数据收集与分析5.场地调查6.参考规划汇总和参考文档的组织7.探索性的研究8.比较分析和对研究的审校,得到获准的概念性规划9.初步的开发规划与费用概算10.工程规划,说明书及招投标文件的准备4.综合土地规划制订场地分析图1.引人注目的自然特征,如池塘、坡地、树木、灌木这些尽量保留。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1 气 候
受 。 高 骈 的诗 句 “ 晶 帘 动 微 风起 , 架 蔷 薇 一院 香 ” 是 如 水 满 , 自然界 的微 风 与植 物散 发 的 芳香 融 于 同一空 间 的 自然 美 的
感受。 二是植 物体 在 固 定位 置 上随 着时 间 的延 续而 生 长 、 变 化, 由发芽 到落 叶 , 开花 到结 果 , , 从 由d N大 的 生命 活动 。
我们 面 临 着人 口增长 、 染指 数 上升 、 污 土地 和水 源 的迅 速 污
地 貌和 地 质组 成 。 景 是如 此令 人 向往 , 目前 只 有一 定规 水 而
模 的水 面和 水 边 地 供 人 享 用 。 以 水 体 和水 边 地 带 的保护 所 在 环境 规 划 中变 得 至关 重要 。
6 场 地 容 积

行描 述 。 候 直接 影 响人 们 的生理 健 康 和精神 状 态 , 气 这就 对 规 划 提 出要 求 . 以 我们 有 必 要在 规 划 中对 一 些区 域 的社 所
会 特征 做 详细地 调查 。
2 土 地
座 城 市不 是按 照僵 硬 的棋 盘 模式 排 列 的参 差不 齐 的
4 植 物

染 的状况 , 这场 灾 难 似乎 仍离 我们 很 远 , 是对 那 些 能很 好 但
地 估计 发 展 趋 势 与条 件 的科 学家 来 说 , 种 灾难 的可 能 性 这 已深 深 映入 他 们 脑海 之 中 。 类 的智 慧 仅 仅 是对 简单 的 自 人
植 物 是 有 生 命 的 。 自然 界 中 已 形成 了 固有 的生 态 习 在 性 。 景 观 表现 上 有很 强 的 自然 规 律 性 和 “ 中有 动 ” 时 在 静 的 空变 化 特 点 。 静 ” “ 是指 植 物 的 固定 生 长 位 置 和相 对 稳 定 的 静 态 形象 构 成 的相 对 稳 定 的物 境 景 观 。 动 ” “ 则包 括 两 个 方

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居环境考量

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居环境考量

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居环境考量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小区成为人们居住的主要选择之一。

而一个好的小区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更需要考虑人性化和人居环境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居环境考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小区景观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率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片繁茂的绿地能够带给人们舒适的感受。

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每一寸空地,合理布局植物、花草,并注重植物的生态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被。

此外,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有机庭院,提供居民种植蔬菜和花卉的空间,既增加绿化面积,又可让居民参与其中,培养互动交流的氛围。

其次,小区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居环境的多样性。

人们的居住需求千差万别,一个单一的设计方式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景观元素。

例如,可以设置不同风格的花园,如中式、日式、西式等等,让人们有更多选择。

此外,设立运动场、儿童游乐设施、公共休闲区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人居环境的舒适度。

再次,小区景观设计要注重人们的社交需求。

小区是人们集体生活的场所,社交和互动是小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小区景观设计应该以营造社交空间和氛围为出发点。

例如,在公共区域设置休闲长椅、运动设施、休闲广场等,为居民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

此外,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社区广场,定期举行一些文化活动和社区聚会,增加居民间的互动和认同感。

此外,小区景观设计也应注重居民的私密性。

作为一个家庭的居住空间,小区应该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拥有私密的生活空间。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低矮的屏障或者绿化带,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保护住户的隐私。

同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让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宁静的生活。

最后,小区景观设计中也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当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小区景观设计也应积极响应这一趋势。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既然我们现在认为规划的中心的目的是为人和人们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环境,那我们必须考虑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那些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1.气候2.土地3.水4.植物5.地形6. 场地容积7.可视景观8.交通9.构筑物 10.居所。

下面我们来分别来看看这些因素。

1.气候也许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年度、季节和日间温度变化。

这些特征随纬度、经度、海拔、日照强度、植被条件以及海湾气流、水体、积冰和沙漠等这些气候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为完善区域气候状况,应综合所有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进行描述。

气候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健康和精神状态,这反过来对规划提出要求。

所以我们在规划中对一些区域的社会特征作详细的调查是必要的。

人类对世界的气候除了去适应别无他法。

可选的途径,是尽量利用所在地区中存在的条件。

广义地说,地球可分为四个气候带:寒带、寒温带、暖湿带、和干热带。

虽然不能准确定义这些气候带的界限,且没每一气候带内部有相当大的变化,但每一带都有自己显著的特征,且强烈地影响所规划场地的发展和建筑。

所以我们提出在每一个区域内,固定的气候条件下都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

对不同条件,都必须有一个适应性的社区布局,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

显而易见,为了一个文明群体的健康幸福,建筑或景观规划要求不仅理解区域和场地的自然特征也要理解人。

然后根据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位置和一个项目的特定需求,进行一个合适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关系协调的二维规划。

2.土地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火烧迹地变成了道路,分散的农场以连成一片,沼泽地和林地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早期建在河流堤岸上的村庄大面积向外扩展,并通过增加道路,铁路以及运河连接起来。

在那些土地利用与其场地环境非常相适应的地方,农场,道路,社区处处显得协调。

我们曾沿着宜人的道路驱车,畅然于景观之中,引我们穿过森林,草地,溪流,井然有序的田野,果园和丰饶的山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自然系统产生、运输、处理、和储存水分,调节气候,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产生食物,处理和吸收废物,堆造陆地,稳定海岸,躲避飓风侵害……。

如果基本要素被破坏,或者整个系统压力过重,过程会停止,系统会紊乱。

我们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抚育。

既然我们现在认为规划的中心的目的是为人和人们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环境,那我们必须考虑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那些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1)气候(2)土地(3)水(4)植物(5)地形(6)场地容积(7)可视景观(8)交通(9)构筑物(10)居所。

下面我们来分别来看看这些因素。

1.气候
人类对世界的气候除了去适应别无他法。

可选的途径,是尽量利用所在地区中存在的条件。

广义地说,地球可分为四个气候带:寒带、寒温带、暖湿带、和干热带。

虽然不能准确定义这些气候带的界限,且没每一气候带内部有相当大的变化,但每一带都有自己显著的特征,且强烈地影响所规划场地的发展和建筑。

所以我们提出在每一个区域内,固定的气候条件下都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

对不同条件,都必须有一个适应性的社区布局,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

显而易见,为了一个文明群体的健康幸福,建筑或景观规划要求不仅理解区域和场地的自然特征也要理解人。

然后根据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位置和一个项目的特定需求,进行一个合适的,具有一定功能
的,关系协调的二维规划。

2.土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火烧迹地变成了道路,分散的农场以连成一片,沼泽地和林地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早期建在河流堤岸上的村庄大面积向外扩展,并通过增加道路,铁路以及运河连接起来。

在那些土地利用与其场地环境非常相适应的地方,农场,道路,社区处处显得协调。

我们曾沿着宜人的道路驱车,畅然于景观之中,引我们穿过森林,草地,溪流,井然有序的田野,果园和丰饶的山谷。

我们曾留恋那些自然的花朵盛开于山中的小镇,陶醉于沿海滨或河岸层层分布的幽雅城市。

3.水
水景是最美的景色。

河流和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为我们解释地貌和地质组成。

由于水体是如此令人向往,由于只有一定规模的水面和水边地供人享用。

而且由于水体和水边地带的保护在环境规划中变得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的规划在保护水体完整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临水陆地的最大功效。

但必须经受三个条件的考验:(1)所有相关的用途必须与水资源和景观相融洽。

(2)引水用途的强度不得超过土地和水域的承载能力或生物耐受力。

(3)应保证自然和人工系统的连续性。

这样我们的规划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都得以维持。

4.植物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5.地形特征
于大多数目的的土地利用规则,地形特征的描叙是必须的。

而这又是建立在地形测量的基础上的。

这些测量的地图不但可以利用等高线和高程点描述地表结构,而且可以显示地产分界,地表属性和地下特征,以及其他一些指定的补充的信息。

6.场地容积
在二维场地规划中。

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确定用地区域以及区域间,区域和整个场地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进一步深化概念规划,要集中注意力于平面区域向空间的转化。

每一容积或空间要从尺度、形状、材料、色彩、质地和其他特征上进行考虑,以便更好地调节和表达自身用途。

可以说规划是二维的,而三维构思则属于设计领域。

7.视景
(1)视景是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能见到的景致。

通常一个绝佳的视景就足以成为选址的理由。

对视景的恰当处理是最有待理解的视觉艺术之一。

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的艺术手法分析和组合视景,以利用其中极为细微但却充满潜在生机的部分。

同其他景
观特征一样,视景可以通过处理得以保护、弱化、缓和及强化。

(2)视景具有景观特征,这一点势必会决定与之结合的那些区域和功能。

(3)视景是一驱动装置。

为了便于更好地控制其局限性或以一种新奇有趣的方式来看某些局部,直至看到全景。

(4)视景是可以细分的。

可以分为一个个局部进行欣赏。

但必须要主义的是,视景的处理一定要遵循兴趣集中的原则。

在景观中,要么处于陪衬地位,要么处于主导地位。

8.交通
大多数人工构筑物只对人类有意义。

而且只有当人类去体验他们时才有意义。

在各类交通格局及线路的导引下,借助徒步等一切旅行运送手段,我们得以接近、经过、环绕或上下穿越人工构筑物。

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构筑物的蕴意力得到展现。

我们因此意识到:交通格局是任何规划项目的一项主要功能,它决定了感知视觉展现的速率、序列和特性。

感知视觉展现的速率、序列和特性都是设计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的控制大都要受到规划过程的影响。

9.构筑物
理论上,各类建筑物和工程都是由设计师构思的,作为与特定时间、地点和功能相适应的最优设计。

一旦得以实现,最终的构筑物都会以其艺术魅力而流传久远。

城市和历史景观中散布着这类杰作,许多甚至是作为弥可珍贵的文化标志而续存下来的。

在今天这
个时代,我们还能去研究和学习它们实在是一件万幸的事情。

10.居所
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

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住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勘察分析场地;(2)适应地质构造;(3)保护自然系统;(4)结合土地现状;(5)反映气候条件;(6)依据自然要素;(7)考虑人为因素;(8)减少负面作用;(9)强化最佳特点;(10)发扬本土特色(11)整和各种要素。

对于任何形式的居所,无论是城市中还是乡村中,山区还是平原,荒漠或湖边,规划的途径都是一样的。

现代城市中所有建筑不到百分之一是根据盛行风、太阳光或自然温度变化而规划的。

如果规划从根本上而言,是试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那么似乎只能不断地顺应太阳光的辐射、气流、山峰和谷地、土层、植被、湖泊和河流、流域和自然排水通道。

如果忽视了他们,将会导致无数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丧失那些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满足的、与环境适应协调的体验。

所有的景观规划将寻求人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最佳关系,寻求人间天堂的创造。

毫无疑问,这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然而规划是一种人性的体验,活生生的,搏动的、重要的体验。

如果构思为和谐关系的图解,就会形成自己的表达形式。

这种形式发展下去就像鹦鹉螺壳一样有机:如果规划是成功的,不管是否达到我们的期望,同样是美丽的。

【参考文献】
[1]王仲谷,李锡然.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俞孔坚等.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气象出版社,2001. [5]杨乃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