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岭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广州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办法

广州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办法

广州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引导乡村建设合法有序开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区村庄规划确定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内村民个人建设非公寓式住宅的规划许可及监管。

公寓式村民住宅、乡镇企业、村留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用房建设的许可按《广州市申请使用建设用地规则》(穗府〔2015〕15号)和《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市政府令第13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存量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

其中存量建设用地是指已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或依法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包括建设用地批准书、村镇建房许可证、宅基地证等)的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是指除上述土地使用权证和用地批准文件用地范围外,需依法办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土地。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区国土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加强对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镇、街)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业务的指导、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组织测绘机构提供放线、验线、规划核实测量等方面的服务。

区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工作,保障《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实施。

镇、街受市国土资源和规划部门委托,负责辖区内村民个人非公寓式住宅建设的规划许可审批、批后监管、规划核实等工作。

镇、街应当确定一个工作部门为具体经办部门(以下简称镇、街经办部门),具体负责办理辖区内村民个人非公寓式住宅建设的规划许可审批、批后监管、规划核实等工作,为村民提供地形图等相关资料以及咨询服务。

市发展改革、公安、环保、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城管、林业和园林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当遵循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及简化审批流程、高效便民、公开公正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任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建筑设计任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 建筑 设计 任 建 筑 中的应 用探 讨
■ 文/ 杨硕
>摘 要 :
生态 建筑就是通过 生态学 的方法 、 原理 , 将 社会 、 自然 、 建筑 、 人的协调发展作为 目标 , 适度地对 自然进 行改造及 利用 , 营造与人类的生存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生态建 筑必将 成为 2 1 世 纪最具 有代表 性和 时代 感 的建筑形式之一 。生态化 的思想 是人类 的取 向和必然选择 ,城 市 和建筑设计 的生 态化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它契合 了 “ 可 持续发展 ”的全球共识 ;另一 方面 ,它 为城 市设计和建筑 设 计发 展开辟 了一条新 途径 。生态建 筑理论 的发展 将导致建筑科 学 技术 内容的极大 丰富与建筑艺术创 造 的相应发展 ,推动整个建 筑 学不 断向前发展 。


我 国 生 态 建 筑 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 一) 缺乏对生态 建筑的正确理 解 对 于生 态建筑 的概念 国 内外学术 界有许多不 同的解释 ,但 核 心 的内容是根据 当地的 自然 环境 ,运用 建筑学 、生 态学的基本原 理 ,合理 安排组织建 筑与其他 相关 因素 的关 系 ,使建 筑物与其周 围环境成 为一个有 机的结合体 ,同时具有 良好 的室 内气候条件 和 建筑物 的 自我调节 能力 ,并具 有节地 、节水 、节能 、减少污染 、 延长建筑 寿命 、改善 生态环境等优 点。 ( 二) 缺 乏对农村 生态建筑 的系统研究 我 国作 为发展 中国家 生态建筑 的系统研究不平衡 ,其 中城 乡 的差别较 大。 目 前各 个学科研究 的重点 大多局 限在 比较发达 的城 市 ,缺乏 对农村居住 环境 的系统 研究 ,特别 是东北地 区 。大部分 的研究 都从本 学科 ( 生态学 、环 境学 、城市规 划学 、建 筑学 、农 业建筑学 、能源 学 ) 的专业角度 出发 ,虽然研究 的内容较为丰 富 , 但是各个 学科之 间没 有很好 的结 合起来进行 深入 的研 究 ,特别是 如何在特 定地 区将人 居环境 与植 物环境工程 结合起来 是函待解决

基于宜居目标的山水城市规划控制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基于宜居目标的山水城市规划控制研究:以肇庆市为例

基于宜居目标的山水城市规划控制研究:以肇庆市为例刘垚;邓昭华;李钰【摘要】In the "Research of livable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ce", the livable city includes six indicators, "the beauty of environment" and "the ease of living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rban planning. Zhaoqing as a famous tourist city and historical&cultural city, has always been famous by its "Mountain. Lake. City. River". With rapid advance in modern cities and towns in recent years, some new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area for local interests at the expense of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s common. Technical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of intern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urban space planning, lack of control, and need a complete index system. Indicators of current planning controls do not apply to reflect the city's old town area. It will not be able to ensure the public use of the scarce resources of nature landscap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livable" urban landscape experience and the idea of "form-based coding". Through the overall control and form control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urban landscape will be suitable for living purposes.%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宜居城市包括六项指标,其中“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肇庆作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向以“山湖城江”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些新开发的楼盘为了局部利益牺牲城市环境质量的行为屡见不鲜.从技术层面看,国内当前规划对空间结果预见性不足,缺乏相对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现行的规划控制不适用于体现城市特色的老城区,更无法保证稀缺景观资源的公共性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该文借鉴世界著名“宜居”山水城市经验,借助“形态区划”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通过整体风貌控制和居住建筑形态控制,在保护城市山水环境基础上达到宜居的目的.【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11【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宜居;形态区划;山水城市【作者】刘垚;邓昭华;李钰【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51064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与规划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 肇庆城市特色1.1 优越的自然环境肇庆古称端州,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大西南,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很早就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龙川县田心镇东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说明书2017-2025

龙川县田心镇东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说明书2017-2025

项目名称:龙川县田心镇东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项目委托:龙川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项目承担:东莞市泰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证书编号:〔粤〕城规资(162036)号资质等级:乙级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Array(盖章处)院长:刘益彬(院长)所长:冷亮审定:李方容(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审核:黄强(城市规划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初审:朱泳婷(城乡规划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宋小勇(经济师、注册咨询工程师)设计人员:汪书锋(城乡规划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丘丽芬(城市规划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邓宇(城市规划工程师)古亦婷(城乡规划工程师)李槟麒(城乡规划工程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工作背景 (1)1.2 基本原则 (1)1.3 规划依据 (2)1.4 规划期限 (2)2. 现状概况 (3)2.1 区位概况 (3)2.2 规划范围 (3)2.3 社会经济情况 (3)2.4 自然环境情况 (4)2.5 历史文化情况 (4)2.6 土地利用情况 (5)2.7 村庄整治创建需求 (7)3. 整治规划 (10)3.1村庄整治的规划思路 (10)3.2村庄整治项目库(一览表) (10)3.3土地利用规划 (12)3.4村容村貌整治 (13)3.5道路交通规划 (14)3.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6)3.7给水工程规划 (17)3.8排水工程规划 (17)3.9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18)3.10水利设施规划 (19)3.11近期整治创建项目布局 (19)3.12农房整治规划 (19)4. 创建规划 (20)4.1创建规划目标 (20)4.2创建规划建设项目库(表) (21)4.3产业规划 (22)4.4特色风貌提升 (23)附表1:村庄整治创建需求台账 (26)附表2:整治项目库(表) (27)附表3:土地利用汇总表 (29)附表4:创建示范村建设项目库(表) (29)附件1:田心镇东江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公约 (30)附件2:村民参与报告 (31)图纸目录 (35)1. 项目概况1.1 工作背景(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该意见首次提出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部署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包括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等内容。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森林公园改造思路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雷岗公园改造为例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森林公园改造思路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雷岗公园改造为例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森林公园改造思路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雷岗公园改造为例沐潇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工程建设中心,广东佛山528200)摘要:为合理利用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林地森林景观资源,让城市居民能近距离认识森林,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雷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完善公园布局和基础设施,改造林相等方式,重塑森林近自然植物群落,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中心区森林公园,为类似地区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公园;景观改造;林相改造;佛山市南海区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1)24-0014-0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自古以来,回归田园、山野,是一代代人喜爱和追求的生活方式,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森林公园建设能有效实现人们便利的亲近自然的愿景。

1森林公园概述城市森林公园是以一定规模的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观光旅游、科普教育、郊野探险等综合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是城市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森林公园通常有较大规模的绿量,竖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是城市不可多得的“绿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减轻热岛效应,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空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

此外,城市森林公园也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场所,置身其中,人们能真切体会到人与森林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到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强人们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意识[3]。

2研究背景与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断扩张,生活在城市的人与山林愈加疏离,但在一些城市,原本近郊有丘陵、山岗,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这些林地逐渐被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内[4]。

森林公园在植物群落组成、景观类型、林相效果等方面与城市公园绿地有所区别,如何合理规划,使其在保持林地生态属性的前提下,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5]。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PlanningGuideesloiUnfrbanGreenwayi nGuangdongProvince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年7 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 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 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 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 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 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东莞高埗:改善人居环境助力创文

东莞高埗:改善人居环境助力创文

东莞高埗:改善人居环境助力创文作者:王际娣来源:《小康》2020年第29期“98.12分,冼沙村第一名!”东莞市高埗镇首场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擂台赛(东片赛区)的现场,冼沙村以98.12分的成绩斩获东片赛区第一名。

高埗镇近年来按照“城市花园、孝义高埗”的工作思路,堅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打造农村人居环境2.0版本为抓手,助力东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并举全镇之力创建“全国文明镇”。

高埗镇位于东莞市北部,下辖18个村和1个社区,是新纳入东莞市中心城区的镇街之一。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埗镇先后斩获“国家卫生镇”、省“文明镇”、“教育强镇”、“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在全面小康之年,高埗镇又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冲锋哨。

近日,《小康》记者就该镇创建“全国文明镇”情况进行了采访。

走进高埗镇卢溪村,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承载着卢溪村几代人记忆的老榕树;祠堂庙宇尽显岭南古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道路干净整洁,走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不远处湖水碧波轻漾,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其中,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这些成果,均得益于高埗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版本的提升。

据了解,自2019年起,高埗镇为了鼓励各村(社区)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埗镇委镇政府开创了农村人均环境整治“擂台赛”的新赛制,一度掀起整治热潮,成效突出,成功探索出极具高埗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9月22日,高埗镇首场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擂台赛(东片赛区)鸣鼓开战,被分在东片赛区的4个村在分会场上各施其招,以良好的姿态迎接四个评审小组的现场参观考核。

在冼沙村主会场,一路彩旗高扬,现场氛围热烈。

东莞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吴美良表示,高埗这次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第一个是执行大,第二个是力度大,第三个是变化大。

老百姓幸福感大大增强,大家纷纷点赞。

他希望高埗1.0版本、2.0版本、3.0版本一直坚持下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干起来,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和产值。

眺望系统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南海金融区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眺望系统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南海金融区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眺望系统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南海金融区景观风貌规划为例作者:林本岳来源:《广东园林》 2014年第6期林本岳(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所,广东广州 510060)摘要:文章讨论如何在快速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控制。

人对景观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感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进行控制;同时,从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的角度来看,必须尽可能将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指标,实现眺望视线的可控性。

通过探讨创建基于人眼视觉原理的视域计算模型和景观视域计算方法,结合城市空间的功能属性,找出城市景观的最佳眺望点。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眺望对象-眺望点”的对应性的眺望系统模型,对系统模型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形成城市景观眺望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景观视域;眺望系统;视域计算模型;眺望点;眺望控制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6-0027-06收稿日期:2014-12-15修回日期:2014-12-18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造城运动”。

但在城市快速发展中,由于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忽视质量,出现了许多城市病,例如生态环境受破坏、传统街区遭铲除、千城一面等问题。

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对原有的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体现城市的独特风貌,逐渐成为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的共同思考的问题。

城市景观规划从城市尺度上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协调和统合,把展现景观风貌的理念贯彻到规划和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从管控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将城市景观的视觉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控制指标,实现景观感知的可控性。

景观视域分析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通过视域分析可以找出景观对象在城市中合适的视线廊道,为景观的眺望控制模型提供数据基础,从而可以为景观对象提供视线上的保护,使城市的特色景观免于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层建筑所淹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岭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
2019-07-29T11:44:27.0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 作者: 杨安琦
[导读] 本文讨论了岭南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探究了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原则,以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水平。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新时期,我国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加严格,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更
高。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能够改善城市形象,也为人们营造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因此,本文讨论了岭南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探究了
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原则,以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水平。

关键词:岭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非常突出,而且土地资源缺乏愈加凸显。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不仅能
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利用高密度和高体积比的建筑使土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
岭南许多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是非常可观,所以需要对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充分研究。因此,提高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水平可以充分改
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大大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1
岭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不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步伐,两者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这重点表现在人居环境景
观设计与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不相匹配,住宅区的硬质景观和柔质景观不能够有机地协调统一,造成不同的住宅设计风格产生的景观
效果差异很大。城市住宅的现代设计风格需要根据目前的园林景观方法,然而岭南地区的住宅风格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由于户外空间环
境设计仍然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模式,景观设计没有充分地进行考察、设计,通常只是先展开环境规划,其次实施景观规划设计,造成城
市建筑类型与景观特征的差异非常凸显,不符合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要求,不利于打造自然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景观。所以,需
要在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所有设计人员都应注意环境与景观的有机融合,切实反映出人居环境的整体设计风格。
2
景观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美国著名设计专家奥斯卡纽曼全面地研究了人类行为活动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在相关领域中都存在有人类的多种活动
行为,于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设想,即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公共性空间和半公共性空间等空间形式,从而构成了一个完
整的空间体系。在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一体系,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人类的不同需求和活动内容着手,合理地规划居住
区,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爱好的人群在日常活动和社交活动中得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2.2
生态可持续原则

人居环境学通常包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内容组成。其尺寸和形式不相统一是其最大的特点。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
密切相关,同时也和人工环境不可分割,所以人居环境建筑应以人类生活环境的和谐为条件和目标,而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也应符合这
一原则。在目前的形势背景下,景观设计应追求更加新颖的形式,研发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理念,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并且
注重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成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民族特色的有机融合。
3
岭南城市园林人居环境设计要点
3.1
加强园林设计科学规划

在岭南城市园林人居环境设计中需要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规划,需要设计人员充分地理解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景观设计的目的是
给城市环境增加亮丽的色彩和艺术景观,所以需要规划在生活环境中设计园林和绿地,同时注重实现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在设计过程
中,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全面地认识城市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城市景观特色,从而得到城市文化和景观相协调的初步设计理念,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设计与城市文化景观的和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
3.2
实现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在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体现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地展现出岭南城市地区的特色和景观设
计人居环境的特点。景观设计应始终注重服务大众的目的,改善城市功能结构。所以需综合考量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以防止出
现其他状况。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民风环境资源的特色,在适应当地条件的基础上,种植适合岭南城市环境的绿化植被,以提
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需要贯穿在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城市人文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所以,
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应大力展现岭南地区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和民俗风貌,融入社会特征。园林建设应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
结合园林艺术的特点,最大程度上达到景观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3.4
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居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属于复杂的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水平的高低与人才的能力密不可分。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了景观设计专
业。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景观设计的任务不断增多,面临着大量的人才需求,所以应注重对设计人才的引进,
并注重人才的后期培养,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为了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和园林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现,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支持。
4
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4.1
改善岭南地区住宅的日照条件

通过在城市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如屋顶,阳台等,可以改善住宅的日照条件,让居民可以充分地享受日光的照射,实现更好的采光
效果。同时由于岭南城市高层建筑较多,建筑物的高度严重影响了植物生长和光照条件,通过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种植树木来缓解建筑西
晒,并通过在屋顶种植植被和设置游泳池来解决建筑的顶晒问题。
4.2
改善岭南地区住宅通风条件

人们生活空间的立体景观可以改善居住空间的通风条件,使居住空间保持较好的空气流通,为岭南地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在
炎热的夏季气候,有助于提升人类健康和生活舒适度。在立体景观空间中种植植物或遮挡墙壁,形成了天然的空气屏障,以确保房屋内的
空气质量,防止有害气体的侵入。
5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全新的设计行业,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园艺设计
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景观设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景观设计师必
须熟练地掌握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以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文秀,高振瑞,张高飞等。探究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中的景观设计要点和方法[J]。现代园艺,2015,(62):14-15。
[2]
戴号洁,陈登奎,庄念生等。探析岭南地区城市居住区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与理念[J]。安徽建筑,2016,(20):22-24。
[3]
王绍增,张绍飞,刘子怡等。试论不过分张扬的风景园林师——尊重科学,理解人性 [J]。中国园林,2015,32(4):5-9。
[4]
沈玲荣,张兆艺,林明辉等。关于岭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22:12-
13

[5]
周存德,刘明辉,方祖红等。探究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中的景观设计要点和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2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