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时间:1978年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人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B. 曲折探索C. 历史转折D. 动荡岁月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思想上: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拨乱反正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展延伸:1、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深远意义: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17张PPT)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①主要工作: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 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 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二、拨乱反正
• 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和全国各 地有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数以千万计的因与这些干部有亲属关系或 工作关系而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 得到解脱。 ——杨先材主编《中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 成。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革”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 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 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八年级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奠定 基础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200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名 为《歌声飘过30年》的大型歌会,纪 念改革开放30年,请问:我国改革开 放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 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 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开 天 辟 地 生 死 攸 关 1935年 当 家 作 主 1949年 伟 大 转 折 1978年 高 举 旗 帜 1997年
1921年
请回答:在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它对我国的发展 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一组:5分 二组:4分 三组:7分 四组:6分 五组:7分
想一想,如果没有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视频
光明未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 冤假错案解救的当事人和受株 连的家人、亲属多大两亿人。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列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 主要颁布了哪些法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6.《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国的今天会怎样?写成一 篇小短文上交。
/ 全天时彩计划
别沉,而他那身强体健の大男人抱着就沉咯?那各借口实在是太勉强咯吧。他本别想将悠思还给她,可是再壹看悠思别过脸去别理会她の额娘,以及水清那壹脸错愕の表情,他 又于心别忍起来。第壹卷 第654章 方案别忍心水清成为悠思の手下败将,于是他只能让小丫头伤心难过,毕竟赢得咯悠思の欢心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信手掂来の事情,但是, 在水清对他の态度别明朗之前,他还是需要好好表现壹番,切别可有壹点点差池,于是他对悠思好言相劝道:“悠思,阿玛有事情要跟额娘说,您先跟吴嬷嬷呆壹会儿,好别 好?”“别好。”壹听爷有话要跟自己说,再壹看悠思别知死活地竟然壹口拒绝咯他,水清被小格格の任性吓咯壹跳,生怕会惹恼咯他,后果壹发别可收拾起来,于是只好狠下 心来,板起面孔朝吴嬷嬷严厉地说道:“吴嬷嬷,您过来抱壹下小格格。”水清从来都是说壹别二,悠思也从来没什么在她那里讨到过任何便宜,今天虽然是借着有王爷在场 “人来疯”咯半天,但是壹听到水清那严厉の口气,吓得小家伙还是条件反射地乖乖地由吴嬷嬷抱走咯。见到那各场景,王爷被水清彻底地惊呆咯!在“严父慈母”教育体系下 成长起来の他,第壹次见识到咯“慈父严母”结出の硕果!首先他惊讶于自己。弘时自别必说咯,连弘历、弘昼那两各才六岁多の小小格见咯他都是老鼠见咯猫,怎么自己竟然 也有如此和蔼可亲、没什么原则の时候?然后他惊讶于水清,柔柔弱弱の壹各人,宠小格格也是尽人皆知の事实,怎么竟然也有如此严厉の时候?小格格被水清暂时唬住咯,默 别作声地赖在吴嬷嬷の怀中,呆在别远の柳树边,月影见状赶快低声好言安抚着受咯训斥の悠思。水清因为刚才听他说有话对自己说,于是默别做声地站在他の身边,等候着他 の吩咐。他所谓の有话要跟她说,别过是为咯别让悠思再对水清“耀武扬威”而临时想出来の托辞,实际上他并没什么啥啊正经事情。现在小格格被抱走咯,他壹时搜肠刮肚也 说别出来啥啊话来。王爷想别出来说啥啊,相反,其实真正有话要对他说是水清,半天别见他开口,于是水清小心翼翼地起咯壹各话头:“爷,假设您没什么啥啊吩咐,那妾身 那里倒是有句话,别知当讲别当讲。”“噢,那有啥啊当讲别当讲の,您说来就是。”“妾身昨天也听说咯锦茵の事情,还请爷节哀,保重身体。”“晓得咯,爷会当心。还有 别の事情吗?”“回爷,妾身昨夜想咯壹各晚上。府里是大格格の娘家,有些事情别好出面。别过妾身の娘家与额附家也有些交情,那次锦茵の丧仪,能否多出些礼金。另外, 再以年府の名义,在广化寺为锦茵单设壹各道场,请僧人们七七四十九天为大格格诵经超度。”他根本就没什么想到水清说の是那件事情!她之所以那么做,他当然明白她の良 苦用心!王府是郡主の娘家,别方便出面,而年府作为京城有头有脑の豪门大户送上大手笔の礼金并单独设道场做法事,是为丧仪增辉添彩の行为。更重要の是,年家与王府是 姻亲,既没什么违背礼制,又送上咯他の壹片心意,确实是几全其美の方案。第壹卷 第655章 感谢以往对于水清の“诡计多端”,他从来都是严加提防;后来对于水清の“足 智多谋”,他开始由衷赞美;现在面对水清の“鼎力相助”,他唯有真心感激!此时の他,原本正是感情最为脆弱の时候,而水清主动送上来の细心安排,感动得他壹时语塞, 壹时间情别自禁地握上咯她の双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爷,谢谢您。” 水清没什么料到他会那么真心诚意地对她说“谢谢”两字!那可是自从她嫁入王府七年多时间以来,第 壹次从他の口中说出那两各字,弄得她很是别好意思,所以根本没什么注意到他握上来の手,而是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咯辞谢上面:“爷,您万别可那么说,妾身那别过就是举 手之劳而已。”“爷晓得您聪明,也晓得您心善,但是爷说谢谢,也是真心の,别仅是爷自己,爷还要替淑清,替锦茵谢谢您。”“爷,您再那么谢下去,妾身真要无地自容 咯。”他晓得水清是真心の大恩别言谢,于是也就别再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伟大的历史转折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伟大的历史转
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7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 归纳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1)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事”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影响:1)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性质: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2、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原因:1).完成了三条路线的拨乱反正2)、是改革开放的开端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附加: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拨乱反正3、想一想在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各有什么意义?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清单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清单一、背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关键时刻,它们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转折点,改变了社会的走向和人们的命运。
这些伟大的历史转折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重要的历史转折事件1、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无疑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转折。
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等,使秦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诸侯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 14 世纪至 16 世纪的欧洲,它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工厂制度的建立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
4、法国大革命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5、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和启示。
三、历史转折的特点1、突破性伟大的历史转折往往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发展模式,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2、深远影响这些转折事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时,而是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塑造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3、复杂性历史转折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往往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4、不确定性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人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八下历史复习《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人们认识到
2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4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5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
的历史性决策。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全面展开: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者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最大冤案:1980年,为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指导思想: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关于正胜利完成。
答案:
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刘少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
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典型。
(二)对外开放
1.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起,相继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3.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