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图设计讲义(清华大学内部课件)知识分享共104页
建筑设计全册完整课件

建筑空间解析
第二章 建筑审美原理、审美特征、审美规律
建筑艺术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独有的一项高级的、特殊的、 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 的结果。建筑空间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它们具 有共同的审美特征。建筑形式本身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规律, 建筑审美活动是抽象而复杂的,所以往往容易将形式美的规律 与审美观念混淆起来。
建筑空间解析
第三章 建筑空间与审美心理及情感体验
建筑艺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在建筑 审美活动中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从 艺术的角度来看,建筑空间的实质是情感空间。情感性 使建筑艺术有别于一般科学的想象特征,不仅遵循一般 的认识逻辑,而且遵循特殊的情感逻辑。
图2-6 德国历史博物馆 贝聿铭
【图2-6 说明】 对比是创作形式 美的基本手法, 对比可以在多方 面体现出来,图 中借用了材质和 虚实的对比,使 原本沉重的建筑 空间富有生气和 活力。
图2-7 东京国际会议 中心 拉斐尔·维诺尼
【图2-7 说明】在 建筑空间中,有意 识突出建筑构图中 某一属性,并对其 特征进行充分强调, 使其成为建筑形态 中最引人入胜的视 觉中心。
图2-11、图2-12 New Marsyas
【图2-11、图2-12 说明】通过把人们熟知的物体放大,打破传统 概念的尺度,从而达到强化空间效果的目的。
图2-13、图2-14 秀美博物馆 贝聿铭
【图2-13、图2-14 说明】贝聿铭设计的秀美博物馆借助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 借景、分景、隔景,在多样中求得有机统一,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国画长卷。
回主目录
图 2-2 高速列车TGV里昂火车站
图 2-1 高速列车TGV里昂火车站 【图 2-1、图2-2 说明】整个建筑采用的有机形态和现代建筑材料与施工方法,有效 地创造了动感的结构,很好地平衡了艺术审美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统一中求变化的有 机功能主义代表作。
建筑设计全册完整课件

建筑设计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建筑设计》全册教材的第6章“建筑构造与细部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等建筑元素的构造方法及其细部设计要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构造基本原理,掌握各类建筑元素的构造方法及其细部设计要点。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建筑项目中的构造与细部设计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构造方法及其细部设计要点的掌握。
重点: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等建筑元素的构造方法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构造模型、实物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建筑构造与细部设计在整体设计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建筑构造基本原理。
(2)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等建筑元素的构造方法及其细部设计要点。
3. 实践操作:(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绘制建筑构造图。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实际建筑项目中的构造与细部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构造基本原理。
2. 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等建筑元素的构造方法。
3. 构造与细部设计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多功能厅,要求考虑墙体、楼地面、屋面、门窗等元素的构造与细部设计。
2. 答案:(1)多功能厅平面图。
(2)多功能厅立面图。
(3)多功能厅构造与细部设计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类型的建筑构造与细部设计。
(2)了解国内外建筑构造与细部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3)参观实际建筑项目,分析其构造与细部设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建筑构造基本原理1. 构造层次的划分:从宏观到微观,建筑构造可分为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
第二篇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位置精品PPT课件

三、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a.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
划。
1、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规划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一般包括:
(1)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
(2)对于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绿地率、 建筑高度、 建筑退界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
②日照间距 为了保证房屋内有一定的日照时间,建筑
物彼此互不遮挡所必需具备的距离。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 L=H × ctgα× cosβ
③风向因素
风向影响建筑的朝向,一般可借助当地风玫瑰图 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的朝向。
④小气候因素
小气候是由于基地及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条件如 地形、植被情况、周围环境中的建筑物等具体条 件的影响,基地内的具体气候条件会在整个地区 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城市绿化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 线。
紫线:古建筑及遗址保护范围界限。
建筑控制线: 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
(构)筑物的基线。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通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和绿地率最小值的 限定,可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4) 建筑形态
(3)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
(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总体规划对规划区域中各块用地的用地性质有明确 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决定了用地内适建、不 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P-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清华大学内部讲义之中国建筑史大纲详解

一·简释(20分)例1·《考工记》、《周礼》、《礼记》等古代典籍中的建筑制度例:(1)左祖右社:左边是祖屋,右边是社稷(2)面朝后市: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3)市朝一夫:市场和朝廷都是一百步乘一百步①以宫殿为主体的规划结构;择中、居高②礼制秩序: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前朝后寝③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④井田方格网系统式规划方法涂———道路一夫———100×100步2 1步约5-6尺(3)《考工记》:《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的手工业技术的官书。
其作者不详。
西汉年间,献王刘德因《周官》缺〈冬官〉一篇,就以此书补之。
至刘歆校订时,又将《周官》改为《周礼》,称为《周礼·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它记载了6门工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的30个工种的技术规则(缺两种)。
(4)国中九经九纬:皇城经向道路和纬向道路各九条(5)经涂九轨:涂指的是道路,皇城经向大道宽九轨道(6)明堂: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建筑,用于朝会、祭祀、庆赏、习射、选士、教学等大典。
(7)辟雍:辟雍原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
《礼记·王制》有: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取其四面周水,圜如壁。
《新论》:王者始作圆池似璧形,实水其中,以环壅之,名曰辟雍。
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而复始。
《白虎通·辟雍》:辟,璧也,象璧圆以法天也。
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
《月令记》:水环四周,言王者动作法天地,德广及四海,方此水也,名曰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8)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第一章概述

• 建筑设计概述 • 建筑设计的要素 •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01建筑设计概述建筑设计的定义
总结词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的创造过程,涉及对建筑外观、内部布局、功能需求等方面 的规划和设计。
详细描述
建筑设计是运用技术和艺术的手段,根据特定要求和条件,对建筑物的外观、内 部布局、材料、设施等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 求,同时创造出舒适、美观、符合功能要求的建筑空间。
技术设计原则
技术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可靠性、 节能性等原则,以满足人们的生活 和工作需求。
技术设计技巧
技术设计需要考虑系统集成、设备 选型、设施布局等技巧,以实现建 筑物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03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设计构思阶段
创意构思
在设计构思阶段,建筑师会深入研究项目需求,理解客户的期望和限制条件,并 开始探索各种创意和可能性。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形成独特且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 理念。
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
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涉 及到建筑物的承重体系、 支撑体系、连接方式等。
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 稳定性、经济性等原则, 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长 期使用。
结构设计技巧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 构造、施工方法等技巧, 以实现建筑物的功能和美 学要求。
美学要素
美学要素
美学设计技巧
04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设计
总结词
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 展方向,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 考虑环境因素,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VS
【精华】建筑设计课件PPT大全

建筑设计流程和方法
1
需求分析与调研
了解用户需求和项目背景,收集相关数据。
2
概念设计
根据需求和调研结果,进行创意提炼和形式虑结构、材料和可行性。
4
施工图设计
完成施工图纸,准备施工和监督。
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功能主义
强调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
形式美学
追求建筑的美感和审美价 值。
建筑设计课件PPT大全
本课件旨在提供关于建筑设计的全面介绍,包括设计流程、理论基础、技术 能力、设计原则、材料和结构、环境关系、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城市规划 关系、创新、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初步介绍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建筑的创意、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师具备创意思维、 技术能力和审美眼光,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开放式布局
通过开放的空间布局,提升互 动和流通性。
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1
可持续发展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减少对环
景观融合
2
境的影响。
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和谐的景
观。
3
生态系统
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建筑设计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
文化传承
通过建筑设计反映和传承 文化价值观。
社会互动
建筑设计可以促进社会交 流和互动。
城市形象
建筑设计对城市形象和城 市认同感有重要作用。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要 求,与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功能布局相协调。
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和创新
创意和创新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设计师需要通过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思维方 式,打破传统界限,挑战常规,并为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讲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义依据《建筑设计基础》教材第三章“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展开,详细内容涵盖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设计的基本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设计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建筑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设计原则的应用。
重点:建筑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建筑设计案例图纸、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建筑形式:讲解建筑形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设计原则。
b. 建筑空间:分析建筑空间的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
c. 建筑结构: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受力特点及设计原则。
d. 建筑材料:阐述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e. 建筑环境: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 实践环节:a. 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分析优秀建筑设计案例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b.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设计练习。
4.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建筑设计基本要素a. 形式b. 空间c. 结构d. 材料e. 环境2. 设计原则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一座你熟悉的建筑,阐述其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b.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方案,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2. 答案:a. 作业一: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的基本信息、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建筑设计原理总结》PPT课件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一)、家庭人口构成 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1.户人口规模: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如一人 户、二人户乃至八人以上户。通常为 3.22人/户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如一代户、二 代户乃至三代及以上户。通常为两代户
39
二、厨卫空间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二)卫生间
设计要求: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 房的上层;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应考虑防水措施。地面应防滑和 排水,墙面应便于清洗。卫生间地面高度可降低30~60mm.
40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三、交通及其它辅助空间
(三)室外空间 1.阳台 1).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2).平面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a.挑阳台 b. 凹阳台 c. 半凸半凹阳台 d.封闭阳台
47
48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二、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一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几种情况 :
49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二、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位于房屋的一侧。应避免最不 利的朝向。单朝向通风很难组织,但可用于北方等对通风 要求不高的地区
50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
二、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43
第三节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一)户内功能分析 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
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 贮藏等。 (二)户内功能分区
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性质 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 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互 相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