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PPT[优秀课件资料]

《水的组成》PPT[优秀课件资料]

通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要求会写)
思考问题
水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冰山的形成呢?
氧气和氧、氢气和氢是否一样?
能不能说“因为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氢气,所以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水分子的。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2.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很小,但这些粒子中 是否存在比它更小的粒子呢? 原子
拓展提高 二瓶气体中哪一个是氧气?哪一个是空气? 我们如何验证这些气体呢?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能使 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的是空气。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5.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B )
(A)氢气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空气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练习:
6、下图是电解水的正是简易装置负, 请回答:电源的A为__极,B为__ 极_D以氧_试_用气。_管,_C中_试点可_收_燃管以_集__用中的_带_收气检_火集体验星到是。的_的根氢木___气气_据条___体检上,验是可述, 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____氢__和__氧__组成的。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这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观察内容及步骤 电解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两极上产生了大量气泡, 且负极产生的气泡比正极产生气泡又快又多。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通用版

现象 均有气泡产生 水位下降较慢 水位下降较快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V正极:V负极=1 :2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 通用版
二.电解水的实验
正极
负极
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且速 率较快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性质 气体具有助燃性 气体具有可燃性
气体 体积比
氧气(O2) 1
其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在水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 中的溶解能。力强
通用版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 ( C)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为2:1 C.在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 的体积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试根据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 结果分析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 通用版
展示评讲:
1、电解水实验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通常大于2:1,为什么?
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氧气的性质活泼,易于电极反应。
2、为什么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氢氧化 钠或硫酸钠? 答: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纯水的导 电性较差。
成雪花状固体。
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 通用版
2.化学性质:
实验4-5
现象:纯净的氢气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热,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 现水雾。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具有可燃性
(最清洁的能源)
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水的组成教学课件—【精品课件】-经典 通用版

《水的组成》优质课教学课件

《水的组成》优质课教学课件

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不同种物质)

单 质(同种元素)
质 纯净物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氧化物
(同种物质)
作业布置
1.课本: P82 第2、4、5题 2.基础训练练习:P41-43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现 象 燃着的木条 烧__得_更__旺__ 结 论 气体是 ____氧___气______
气体能 _燃__烧___; 产生 _淡__蓝__ 色火焰 气体是___氢__气_
3.水电解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属于 分解反应类型 4.水电解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A.空气 B.氢气 C.水蒸气 D.高锰酸钾
【 测评三】KMnO4、 O2 、 NaCl是氧化物吗?为什 么?
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和同伴交流一下。
【知识总结】
一.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三、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
氧气、 氢气、氮气、
O2
H2
N2
氧化物
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H2O
CO2
P2O5

高锰酸钾、 氯酸钾、 氯化钾 合
KMnO4 KClO3
KCl

问题:你能否根据以上信息给单质、化 合物、氧化物下定义?
【我会理解】 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 质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氢气的燃烧
探究一 氢气的燃烧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 色、 难 溶

水的组成说课PPT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PPT课件

06
实验与观察
水纯净度的检测
总结词
了解水纯净度的方法和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水样透明度、测定水中的杂 质和污染物含量,可以评估水的纯净 度。纯净度的高低对于人类健康、工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水硬度的检测
总结词
了解水硬度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详细描述
水硬度主要取决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硬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造成影响。通过实验测定水硬度,可以了解当地水质特点,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参考。
产品质量。
生产工艺流程
水参与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 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如水力发电、
化学反应等。
农业用途
灌溉
水是农业灌溉的基本需求之一,通过灌溉提供必 要的水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
水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 命活动殖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鱼类养殖需要 充足的水源和水质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 究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 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 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02
水的组成
水的化学式
总结词
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气。
与非金属的反应
水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和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生成碳酸。
与碱的反应
水能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相应的 碱的水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水合物。
水解反应
盐类水解
强酸强碱盐或强酸弱碱盐溶于水时, 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 子跟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环节二:宏观现象 问题1:观察电解水实验,实验过程产生什么 内容分析 现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正极玻璃管 负极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两个玻璃管 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的现象差异 负极气体体积的1/2
环节二:宏观现象 问题2:哪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何检验?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动画模拟电解水的过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学生1:一个水分子生 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 原子。
学生2:氢原子与氢原子结 合形成氢气,氧原子和氧 原子结合形成氧气
板书设计
环节四:符号表征
画出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的发生的变化。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结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用点燃的木条靠负极 的气体
环节二:宏观现象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通电
水 → 氧气 + 氢气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环节三:微观本质
内容分析
问题4:为什么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是1:2的 关系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环节三:微观本质
微观 本质
板书设计
宏观 现象
物质性质
符号 表征
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
•1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氧气的性质 •2
水的 组成
板书设计
•3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物理性质 电解水实验 物质的组成
内容分析 实验为载体,帮助学生 从宏观现象研究物质进阶到从微观层次认识 物质,并能够符号准确的表示物质的组成。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
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

A、2 L B、 1L C、4 L D、无法确定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

A.水电解
B.水结冰
C.水沸腾
D.水挥发
§学 法 指 导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的方法。
2.讨论交流合作法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引导下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 交流 讨论总结出结论取长补短印象更深刻
§教 学 程 序
一导入新课
• 先请同学们看一些图 片
水的组成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究 交流与反思
提出问题
水的组成究 竟怎样呢
下面我们就沿 着前人的足迹
去追寻吧
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吗
18世纪末以前
水被看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Nhomakorabea实验探究过程
• 我们这节课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水的组成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让 学生对水的电解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实际做实验
• 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 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先让学生观察并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假设与结论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验证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 探究水的组成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探究水的组成课件

• 纯净(chúnjìng)的水:是

,凝固点
时密度最大,为
缩冷胀)


沸点

。(特性:热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返回
2、实验 探Βιβλιοθήκη (shíyàn)设计目的:
教师先入为主,
让学生接受电解水的 实验可以(kěyǐ)探究水的 组成,并且让学生意 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 成的。
2021/12/10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水(H2O)
氢气(H2) ↑+氧气(O2)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主菜单 (cài dān)
谢谢指导!
2021/12/10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1、创设学习情景(qíngjǐng),提出疑问
设计目的(mùdì): 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引入新 课
迷语:
五湖四海都是我, 九江八河一家人。
打一种 物质 (yī zhǒnɡ)
2021/12/10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返回
授新课
水有哪些 物理性质? (nǎxiē)
学生根据所 知概括
(gàikuò)物性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返回
教学 目标
2.教学 目标 (jiāo xué)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通过 (tōngguò)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 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课题 水的组成--课件

课题  水的组成--课件

1、水的性质 无色无味液体 密度:冰 < 水
2、水的组成 a、实验现象 正负极气体体积之比 1(氧):2(氢) b、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化变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通电

氢气+氧气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 路,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峰攀 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① O2 比 H2易溶于水 ② O2可能与电极材料发生 了氧化反应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 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 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
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 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 答(1):其所用电源为 直流 电,
由图可知A端为 正 极。
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
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
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
① 来源广

② 放热多

③ 生成水,无污染 。
一、氢气
5、用途:新能源
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不足: ① 制取成本高 ;② 贮存困难 。
一、氢气
问题:如何证明氢气燃烧
的产物是水?
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出现。
体积比约为1:2
通电一段 时间后
二、电解水实验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来自能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通电

氧气

氢气
含H、O 两种元素
O2
H2
3.【结论】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是 O2 ;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淡蓝色,是 H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课题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 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现象: 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 结论: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氢气(H 氧气 氧气(O 水(H2O) 氢气 2)+氧气 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H 二、氢气 2) 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产生淡蓝色火焰 。 产生淡蓝色火焰)。 .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 .验纯方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 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4.爆炸极限:4%~ .2%。 %~74. %。 .爆炸极限: %~ 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设计目的: 设计目的: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的。 成的。
5、拓展视野
水电解出来的新物质中有氧气和氢气, 水电解出来的新物质中有氧气和氢气, 氧气我们已学过, 氧气我们已学过,那么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和化学性质? 该气体是无色的(与氧气相同), ),无味 该气体是无色的(与氧气相同),无味 空气中无异味),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的(空气中无异味),不溶于水(在玻璃管 中体积没变),这是物理性质; ),这是物理性质 中体积没变),这是物理性质;它可以燃烧 有浅蓝色火焰),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性质 (有浅蓝色火焰),是化学性质。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 验 创设学习情景 实验探究→验 实验探究 证实验→讲解总结 拓展视野→ 讲解总结→拓展视野 证实验 讲解总结 拓展视野 升华提高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 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学生 的学习方法有: 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 2.多种感官协同法 多种感官协同法
不纯氢气的燃烧
看完后,教师提出: 看完后,教师提出:那在什么样 的情况下,氢气燃烧才不会爆炸呢? 的情况下,氢气燃烧才不会爆炸呢?
氢气验纯
只有经过验纯已经纯净的氢气才能安静地燃烧
是不是只要空气中 混有一点点氢气或氢气中 混有一点点空气在点燃时 就会发生爆炸呢? 就会发生爆炸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做出解释: 教师做出解释: 那是不可能。 那是不可能。它有一 个限度, 个限度,若空气中混入氢 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 %~74. %, %,点燃时就 %~ .2%,点燃时就 会发生爆炸, 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就 是氢气的爆炸极限。 是氢气的爆炸极限。
4、讲解总结 、
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水,发现水减少了,接 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水,发现水减少了, 着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着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否蒸发变成 水蒸气呢?(从实验分析这种情况不存在) 水蒸气呢 (从实验分析这种情况不存在)
氢气( 氧气( 水(H2O) ) 氢气(H2)+ 氧气(O2) 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 两种元素, 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 、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 两种元素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 的 组 成
水的组成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练习 说板书设计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 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 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 氢气, 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 氢气 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 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 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 水的组成揭秘, 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 水的组成揭秘 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 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书 作:陈
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 是什么呢? 是什么呢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上产生一种与O 上产生一种与 2不同的 气体叫氢气。 气体叫氢气。为了方便记 忆,我们谐音称之为负氢 父亲)。 (父亲)。 设计目的:巩固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 设计目的:巩固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 并且学会从实验现象得出它是一种不同于水也不同于氧气 的新的物质,意识到这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的新的物质,意识到这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6、升华提高 、
下面的纯净物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下面的纯净物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H2O H2 O2 H2O2 KClO3 KCl SO2 CO2 SO2 C Fe S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1.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设计目的:因本节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元素的概念, 设计目的:因本节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元素的概念,故 应引导学生一是通过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应引导学生一是通过对水的组成的研究,知道水由两种不同 元素组成,那么水就是化合物; 元素组成,那么水就是化合物;二是知道一种符号就代表一 种元素;三是知道通过对化学符号种数的判断,就知道它是 种元素;三是知道通过对化学符号种数的判断, 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 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
本节课的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 、氧(O)两种 两种 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 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 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 气等物质组成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 气等物质组成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 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1、创设学习情景,提出疑问 创设学习情景,
设计目的: 设计目的: 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实验探究
设计目的: 设计目的: 教师先入为主, 教师先入为主, 让学生接受电解水的 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 成,并且让学生意识 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的。
3、验证实验 、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 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 本课题的难点。 本课题的难点。
4.教具准备 4.教具准备
直 流 电 源 水 电 解 器 电 解 用 水 木 条 火 柴 酒 精 灯 小 试 管 投 影 仪 课 件
既然氢气可以平静地 燃烧, 燃烧,那能不能作为一种 新的能源呢? 新的能源呢?
设计目的: 设计目的:
因新教材对氢气性质的要求只作初 步的了解, 步的了解,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 象得出氢气的性质, 象得出氢气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讲解氢 气验纯的方法和它的爆炸极限, 气验纯的方法和它的爆炸极限,归纳出 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的结论, 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的结论,从 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2.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它的化学符号为H 它的化学符号为H2O ②了解氢气的性质 ③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 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 维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 学的兴趣


1、水不属于( 、水不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 、 、 、 2、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A、2:1 B、1:2 C、8:1 D、1:8 、 : 、 : 、 : 、 :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是(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是( A、无色 B、蓝紫色 C、蓝色 D、淡蓝色 、 、 、 、 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点燃下列混合气体,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H2和O2 B、H2和空气 C、H2和N2 D、N2和O2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