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研究
2023年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的现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商业服务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首先,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航班数量的增加,机场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枢纽。
人们在机场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给了机场商业服务行业提供更多商机的机会。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数百亿美元,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其次,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的竞争激烈。
由于市场的潜力巨大,各大公司和品牌都参与其中,使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包括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
因此,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创新的经营模式成为机场商业服务行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再次,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具有较高的消费潜力。
由于机场一般位于城市的周边,到达机场的人们往往是有较强购买力的人群。
而机场商业服务行业的消费者通常是航空旅客,他们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较高,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来享受更好的体验。
因此,机场商业服务行业的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青睐。
另外,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的发展还受到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机场商业服务行业的运营受到航空公司的运营计划和规定的影响。
由于航班时刻表的不确定性以及航空公司的要求,机场商业服务行业的运营也需要灵活应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其次,机场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还受到一些政策和法规的限制。
比如,机场商业服务行业涉及到食品安全、税务、进出口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以保证经营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机场商业服务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竞争激烈和限制等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来获取竞争优势。
同时,企业还需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保持合规经营。
2024年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机场商业服务市场是指机场内提供商业服务的经营活动。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空中交通的需求增加,机场商业服务市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领域。
本文将对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宏观环境分析2.1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基础,影响着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对机场商业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经济周期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也会对机场商业服务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2.2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影响体现在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方面。
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导向将直接影响到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发展。
政治稳定和开放的政策环境有助于促进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繁荣。
2.3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机场商业服务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需求和消费习惯上。
随着人们对旅游和休闲的需求增加,机场商业服务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消费者对优质服务和舒适体验的追求也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2.4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机场商业服务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格局和竞争形势。
例如,移动支付、无人商店和智能客服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机场商业服务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 竞争环境分析机场商业服务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不同商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价格竞争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商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机场商业服务市场,商家之间通过定价策略和促销活动来争夺消费者的购买力。
然而,过度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利润空间的下降,对商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3.2 产品差异化竞争产品差异化是商家在竞争中寻求优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商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机场商业服务市场,商家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3.3 渠道竞争渠道竞争主要指不同商家之间在机场内优越的位置和空间资源的争夺。
机场店铺运营方案

机场店铺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也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机场店铺的运营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机场店铺的运营和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机场店铺的运营方案,帮助店家更好地把握机遇,提高店铺的盈利能力。
二、市场分析1.1 市场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需求增加。
机场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旅客流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为8.45亿人次,同比增长9.2%。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机场店铺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1.2 市场竞争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机场店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存在着不少的机场店铺,种类繁多,竞争也日益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每一个机场店铺经营者考虑的问题。
1.3 旅客需求随着旅游需求的增加,旅客对机场店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他们希望在旅途中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舒适的购物体验。
因此,机场店铺的经营者需要更加关注旅客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店铺定位2.1 目标顾客在制定店铺运营方案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店铺的目标顾客是谁。
机场店铺的目标顾客主要是在机场的出发大厅和到达大厅、候机楼。
他们可能是旅游者、出差者、或者是机场内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需求可能是日常生活用品、纪念品、礼品或者是一些应急用品。
2.2 店铺定位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店铺的定位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比如,如果店铺的目标顾客是旅游者,那么店铺可以以纪念品、特色商品为主要经营方向。
在机场的出发大厅和到达大厅设置店铺,吸引目标顾客的眼球。
四、店铺经营内容3.1 商品策划机场店铺的商品策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结合机场的特点,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商品。
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推出当地的特色商品,比如当地的特色食品、特色纪念品等;对于出差者来说,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商品,比如日常护理用品、文具、书籍等。
机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机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文 / 刘晓妮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高质量发展,人们乘坐飞机出行也越来 越频繁。飞机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不 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更 为机场的运营带来了诸多的商业价值。 为此,本文就以大型机场为主要研究对 象,对其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论 述,希望可以为机场商业运营带来一些 启示。
58 2021.03 NO.498
管理方法与艺术 MANAGEMENT METHOD AND ART
较低等问题。另外整体业态分布上,可 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好感度的娱乐、保健 和生活业态分布只有 1%-2%。
商业经营模式 目前大多数机场在商业经营上主要 采取招商租赁和自主经营两种模式。一 是招商租赁模式,主要是机场通过公开 招商形式将商业场地或项目租赁给专业 公司经营,合作模式主要有收取固定租 金、固定租金与销售额提成取高、固定 租金与销售额提成相加等形式。在固定 租金形式下,机场只收取固定租金,商 家经营方式和经营收入与机场没有直接 关系,确保了机场收益的稳定,降低了 经营风险。随着机场对商业收益重视程 度的提高,对商业经营参与度的提高, 结合机场客流量淡旺季的特点,逐步采 用固定租金与销售额提成取高的形式, 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场收益,但同时随着 固定租金的逐年递增,商家经营压力增 大,为了确保利润空间,存在商家压缩 成本,经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近年来 有机场逐步试行固定租金与销售额提成 相加的形式。固定租金既可以保障机场 的 最 低 收 益, 同 时 又 可 与 商 家 利 益 共 享,风险共担,有效激励商家的积极性。 以上招商租赁模式相比自主经营模式存 在商家经营人员水平高低不一,存在管 理、协调难度大,在商业品牌建设、形 象建设、营销推广、商品价格等方面难 以统一。二是自主经营模式,主要是机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江北机场发展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江北机场发展策略研究摘要: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机场,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通过分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条件,为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提供策略,提升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动力,促进重庆江北机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市场,增强盈利性。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五力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以此掌握江北机场市场情况以及发展优劣势,利于策略的提出。
针对江北机场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加大基础设施扩建、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鼓励机场“走出去”、配合政府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等等,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江北国际机场;发展策略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政府的主观调控,增强了我国航空运营业的市场化进程,较多的民营地方性航空开始崛起,航空运输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
我国西部地区存在较多大型航空机场,其中昆明机场在运用新的运营方式后,提升了业务量和盈利能力,西安机场因为地理位置优势,并重视发展中转业务,提升了西安机场的市场竞争力。
重庆江北机场在机场规模上与西安机场和昆明机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随着旅游行业大力发展,重庆江北机场旅客量逐年攀升。
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拓展国内外航线,其航线覆盖率提升了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潜力。
但重庆江北机场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转旅客较少、非航运业务严重下滑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当中,西部地区其他大型航空以及高铁网络线逐渐覆盖,将会将旅客进行分流,影响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
基于此,重庆江北机场在今后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导向,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并集中分析市场环境,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降低由于定位原因导致重庆江北机场业务量下滑的情况,并以此增强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竞争力。
机场商业运营方案

机场商业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机场正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场商业运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机场的商业化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了机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商业运营模式1. 零售业务•通过引入知名品牌,打造机场购物中心,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创新零售模式,如无人值守便利店、智能购物导览系统等;•加强品牌推广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旅客购物。
2. 餐饮业务•合作引进优质餐饮品牌,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开发特色餐饮项目,推广当地美食文化;•提供在线订餐服务,方便旅客在机场进行点餐。
3. 旅游服务•提供旅游咨询和导览服务,帮助旅客更好地了解目的地信息;•开展旅游产品推广,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推出定制旅游服务,增加机场收入。
三、营销策略1.数字化营销•建设机场APP,提供预约停车、航班动态查询等服务;•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精准营销活动,增加客流量。
2.会员营销•推出会员制度,提供积分兑换、折扣优惠等会员特权;•不定期举办会员专享活动,增加会员粘性。
四、合作战略1.航空公司合作•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联合促销活动,增加客流量;•提供航班延误、取消等服务,增强机场服务感知。
2.品牌合作•与知名品牌合作开发独家商品,提升机场品牌形象;•举办品牌活动,增加机场知名度。
五、总结机场商业运营方案涉及的方面广泛,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商业合作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不断创新,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实现机场商业运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机场商铺运营管理方案

机场商铺运营管理方案一、前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商铺的运营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机场重要的商业组成部分,机场商铺的运营管理对机场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机场商铺的运营管理水平,满足旅客的消费需求,本文将从市场环境分析、商铺定位策略、运营管理模式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机场商铺运营管理方案。
二、市场环境分析1. 中国机场商铺的发展现状中国机场商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商业空间利用率低,很多空间被浪费;二是商铺品牌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特色;三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2. 政策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航业的快速增长,机场商业也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机场商业的发展。
3. 旅客消费需求随着国内外旅客的不断增长,旅客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他们在机场商铺中的消费行为成为了机场商业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根据以上市场环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机场商铺的运营管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提高商品种类和服务质量,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商铺定位策略1. 商圈定位机场商铺应该根据机场所在地的商业环境、机场规模和旅客需求,确定合适的商圈定位。
商业圈的大小会决定商铺的规模和经营策略。
2. 商品种类定位机场商铺需要有丰富的商品种类,包括餐饮、服装、化妆品、礼品等多种类型的商品,以满足旅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3. 价位定位机场商铺的商品价位需要适中,既能够满足普通旅客的消费需求,又能吸引高端游客的消费。
四、运营管理模式1. 商铺管理机构设置机场商铺需要建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商铺的租赁、招商、运营、管理等工作。
这个机构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商圈的规划、合作伙伴的寻找、租户的管理等工作。
2. 商户租赁及评定机场商铺需要对商户进行严格的租赁评定,对商户的品牌、信誉、经营模式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评比。
大型机场商业规划与商业经营新模式分析

大型机场商业规划与商业经营新模式分析大型机场作为交通枢纽和国际形象的窗口,在商业规划和经营模式方面具有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商业规划和商业经营新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规划1.客流分析:大型机场规划应该根据客流量、原始国别、目的地等要素,进行细致的客流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商业机会。
比如,可以通过航班落地时间、航班类型等因素来分析各个时段的客流量,进而在对应时段开设合适的商业设施。
2.分区规划:大型机场商业规划需要对机场各个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如行李提取区、安检区、候机区等。
每个区域都应有合适的商业设施,以便服务旅客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根据机场的运行特点,规划出特色区域,例如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区域,为旅客提供特色商品和服务。
3.租赁管理:大型机场可以将商业设施租赁给经营者,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和增加收入。
机场管理方要制定合理的租赁管理政策,包括租金水平、租赁周期等,以吸引优质的商业运营者进驻。
二、商业经营新模式1.数字化服务:大型机场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APP或者与广泛使用的旅行APP进行合作,为旅客提供数字化服务,如在线预定、自助办理手续、航班查询等。
通过数字化服务的提供,旅客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所需信息和服务,提高旅行体验。
2.跨界合作:大型机场可以与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拓展市场份额。
例如,可以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联票服务,为旅客提供一站式的旅行服务,为机场增加收入。
3.定制化服务:大型机场可以推出高端定制化服务,如VIP贵宾室、豪华专机接送等,满足高端旅客的需求。
通过提供个性化和高品质的服务,吸引旅客选择机场作为中转站点。
4.虚拟现实技术:大型机场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和娱乐体验。
旅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场内进行选购商品和体验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
5.游客经济:大型机场可以积极开拓游客经济,吸引更多的旅客在机场内购物和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研究摘要:机场收入由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构成,根据先进机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非航空性收入已经超过航空性收入,有的已经达到机场总收入的60%,这都得益于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
自从民用航空业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机场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在这样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对机场管理运营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在经济和民航业共同发展的情形下,我国机场企业努力从各方面创造收入,发展商业经营业务已成为机场创收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例,首先分析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主要组成要素,然后探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发展商业经营业务遇到的商业经营业务量较低、商业经营业务种类单一、商业经营业务规划相对落后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先进机场的发展经验和自身实际提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发展商业经营业务的策略。
关键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策略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飞机出行便捷、高效,成为人们出游的首选,国内各大机场的客流量迅猛增长,特别像重庆这样旅游城市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乘客想要在旅途中享受到更舒适别致的旅行体验,这为机场发展商业经营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例如:机场餐饮、机场休闲娱乐、机场零售等。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收入是机场非航空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经营业务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机场的经济效益,然而,国内各大机场的商业经营资源并未得到全面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商业经营业务已成为各大机场关注的焦点。
现在,机场的角色逐渐由简单的服务保障型向商业经营性转变,实现机场职能转变时,机场应加强商业经营业务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挖掘机场商业价值,努力拓宽业务渠道,与入驻商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机场经济效益,促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复合型综合机场的建立。
1 相关概述1.1 商业经营业务界定机场的业务多种多样,除航空性业务外,在机场开展的一些商业经营业务也是机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主要包括零售业务、餐饮业务、广告业务、休闲娱乐业务等。
这些业务是机场主业外的衍生服务内容,主要为满足旅客需求而开展的业务。
1.2 商业经营业务主要组成1.2.1 休闲娱乐业务休闲娱乐业务是指为机场员工、进出境旅客以及其他人员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方式的业务,机场主要的休闲娱乐业务有:按摩座椅、休息室、电视机、无线网络等。
1.2.2 餐饮业务餐饮业务主要是机场公司以及特许经营商在机场航站楼内开展的餐饮服务活动。
餐饮业务主要为满足旅客以及接送机人员的饮食需求。
机场餐饮主要有当地美食和常见的快餐品牌。
例如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等。
1.2.3 广告业务广告业务是指商家或企业为了宣传而在机场内外开展的广告宣传活动。
机场广告业务收入是机场商业经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机场广告业务的常见表现形式有灯箱广告、手推车广告、壁画广告等。
1.2.4 零售业务零售业务是指在机场航站楼内开展各种形式的零售商业经营活动。
零售业务主要有机场自营业务、特许经营业务等其他零售业务。
1.3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发展商业经营业务的作用1.3.1 有利于提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收入近年来,由于国际航油价格飙升,许多廉价航空相继崛起,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成本控制上越来越严格,所以机场想在航空性业务上有所突破变得越来越难,发展非航空性业务已是大势所趋。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是非航空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规模大、潜力大、范围广、盈利性强等特点,大力发展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机场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机场发展突破的窗口。
发展商业经营业务有利于提高非航空性收入,促进非航空性业务与航空性业务的和谐发展。
1.3.2 有利于提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竞争力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机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能够丰富候机楼的内容:众多商铺井然有序的开展商业经营活动,航站楼内的广告宣传着各式的内容,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繁荣有利于带动机场的总体发展,例如航站楼面积不断扩大,机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机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机场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发展商业经营业务有利于提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同国内外其他机场的竞争力,缩小与先进机场的距离。
1.3.3 有利于丰富旅客的出行体验发展商业经营业务能够丰富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旅客享受到更优质、便利的服务。
从旅客到达航站楼起,旅客仿佛置身在一个大型商场中,旅客拥有众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享受不同的美食,还可以体验到各式各样的休闲娱乐服务。
对于女性乘客,还可以买到各种价廉的护肤品、化妆品、配饰等。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繁荣,旅客的出行不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享受优质服务的过程,旅客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习惯选择不同的服务,让旅行充满更多的快乐,还可以提升机场旅客满意度,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立良好的口碑打下基础。
2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存在的问题2.1 商业经营业务量较低在1997年以前,重庆市隶属于四川省,在97年以后,重庆设立为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正式建成通航,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展时间短,基础弱。
重庆市毗邻四川省,在机场人流量上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分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迅速崛起,例如高铁的崛起,高铁具有安全、高效、准时的特点,成为人们青睐的交通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场的旅客流量。
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是建立在机场旅客吞吐量之上的,机场人流量影响着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程度。
高铁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进步使民航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机场商业经营业务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2 商业经营业务种类单一2018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跻身全国九大机场,但是服务于机场的商业经营业务种类仍然单一,无法满足乘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在餐饮业务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主要是一些当地小吃和每个机场常见的快餐,例如:重庆小面、星巴克、肯德基等,其他的餐饮品牌较少,主要以正餐为主,小食较少。
在休闲娱乐方面,主要有VIP休息室、按摩椅、航站楼座椅等一些基础的休闲娱乐设施,在高端休闲业务和个人体验业务上开发不足。
对于儿童乘客,能提供的娱乐方式更为有限,不能满足旅客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需求。
在机场零售业务方面,主要以当地特产、机场免税店销售为主,在产品品牌和种类上较单一。
2.3 商业经营业务规划相对落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并非一家独立运营的商业机构,长期处于政府严格控制下,机场发展缺少灵活性与自主性。
机场商业长期由政府或相关企业垄断经营,在人才管理、专业化经营方面缺乏经验。
导致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布局过于分散,商品价格比市面上高出数倍,机场竞争意识不强,商业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
机场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发展定位不准,缺乏统一的规划,机场商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商业经营业务的发展难以得到提高。
3 国内外先进机场发展商业经营业务的启示3.1 新加坡樟宜机场根据新加坡樟宜机场2016年财务数据显示,机场全年收入达到17.4亿美元,其中航空性收入达到6.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7%;非航空性收入达到1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3% ,1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早已超过航空主业,机场商铺的特许经营权和租金收入成为机场收入的主要来源。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是东南亚地区联系大洋洲、美洲、欧洲的航运中心。
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年旅客流量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旅客是转机者,为了让旅客在转机过程中体验到更丰富的服务,新加坡樟宜机场在机场商业经营上做了很多的尝试。
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机场管理者将航站楼布置成主题花园,以花园式体验购物为依托,在机场航站楼内开展众多商业经营服务。
在航站楼内可供开展商业经营活动的面积达五六万平方米,航站楼内拥有100多家餐饮店,400多家商品零售店,更甚有电影院、桑拿店、足疗店等。
可以满足旅客丰富的味觉体验与购物体验。
机场免税店也是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一大亮点,机场推行离境退税政策,旅客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税收政策。
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1于蕾.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非航空性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8.常在机场内举办众多活动,例如明星见面会、新品发布会等。
3.2 香港国际机场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香港国际机场也不例外,为旅客提供集美食、购物、娱乐休闲等一站式体验服务。
在餐饮上,引进不同国家的菜品,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做到差异化服务;在购物上,机场免税店品种繁多、价格实惠,可供旅客尽情挑选;在娱乐休闲方面,香港国际机场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航空探知馆、电影院、高尔夫球场、沐浴休闲廊等。
香港国际机场为了增加机场的旅客量及货运量,还完善了许多服务于机场的配套实施,例如机场快线、机场高速、机场地铁、港珠澳大桥等。
这不仅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还提高了机场商业经营业务的收入。
3.3 北京首都机场根据北京首都机场2019年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机场全年收入108.1亿元,其中航空性收入为40.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3%,非航空性收入为67.2亿元,较上一年度上升12.9%。
2北京首都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有此成绩得益于机场的商业经营模式,机场超过50%的非航空性收入都来源于特许经营收入。
机场管理者以合同约定的方式与商家达成协议,特许人有权授予商家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特许经营业务主要分为餐饮、零售和广告三部分,首都国际机场特许经营的管理方式不仅使收入更加稳定,还让旅客享受到了更丰富的服务。
首都机场的非航空性资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航站楼,航站楼人流较集中,旅客消费的热情度也较高。
航站楼的非航空性收入也是最高的。
所以机场商业资源的布局也是影响商业经营收入的重要因素。
3.4 国内外先进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发展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启示3.4.1 机场商业发展需要创新根据先进机场的发展经验表明,创新已成为机场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流、物流的集中与流转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航空运输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机场商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新加坡樟宜机场将候机楼布置成为不同主题的花园,以花园式体验购物吸引旅客的眼球,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和旅客需求,2首都机场财报:《首都机场2019年业绩报告》不断挖掘机场的有效价值,刺激旅客消费。
机场商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独具匠心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有利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创造出特色的商业发展模式。
3.4.2 为旅客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业务需求随着商业发展的繁荣,传统的机场商业经营业务已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场不仅要满足旅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旅客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