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丹江口市调情况

丹江口市调情况
1、丹江口
丹江口市场以一江之隔分为老城区和右岸新城。
老城区环城路以内为主城区,人口分布密集,人均占地较少,无发展空间,市场老旧,多为多层楼梯房,当地人均收入2500-2800元,无外地人口流入,国家政策主张人口搬迁,老城区新盘较少,房价在2900元/㎡。
虽是旅游城市,但只有五一和十一人较多,无长期逗留游客。
右岸新城,丹江口大力发展区域,各政府机构逐渐向新城搬迁,近年新开发楼盘主要集中在新城,房价在3400元/㎡,当地居民对新城接受度高。
2、受众群体
购房人群以当地居民改善型为主,无投资人群,无炒房意识,基本无二套房。
政府有拆迁,采用发放房票的形式,客户可持房票至开发商处买房,城市发展均衡,客户购房对学区房,江景房和财富中心没有特别倾向。
3、当地产品类型
当地热销面积100-140平米,以三房为主,倾向于高层电梯房,2梯3户和2梯4户,
结论:
当地居民主要是改善住房,鉴于老城区的密集和老旧,居民有改善的需求,但整个市场销售周期慢。
本项目靠近江边,附近有学校,周边配套齐全,距离丹江口中心地段2分钟车程,自身优势明显。
鉴于当地居民改善需求,产品定位于现代舒适大空间的高档小区,户型配比:90平米两房15%,100-140平三房50%,150-180平四房35%(顶层可配置少量200平大平层)。
价格均价在3800元/㎡。
丹江口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丹江口市下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管理处,3个管理区,1个特区(街道),有均州路街道,大 坝路街道,丹赵路街道,三官殿街道,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六里坪镇,盐池河镇,均县镇,习家店镇, 蒿坪镇,石鼓镇,凉水河镇,官山镇,龙山镇,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 理区,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街道)。市人民政府驻丹江口市人民路16号。 丹江 口市地图
丹江口市古称武当县、武当郡、均州,有“中国水都、亚洲天池”之称。主席在地图上指着丹江口,提出了 “南水北调”。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于1958年决定修建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 ;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引江补汉工程、鄂北调水工程等国家超大型重点工程布局于此。该市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旅游 名片、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甲类开放城市、中国幸福小康百强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等称号,获评“中国美丽山水城市”,连续3年获“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2020年,国家生态环境 部授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丹江口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速10%左右。
历史沿革
丹江口市建置历史达2200余年,春秋战国史称均陵郡,自秦代设武当县,隋唐改称均州。均州古城1958年修 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时全部淹没,新城迁至现址,因地处丹江汇入汉江的口子处而得名。1983年,国务院批准撤县 设市,1985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
南水北调中线淹没综合指标占鄂豫两省的三分之一,占湖北省的三分之二以上。两期工程共淹没土地面积 45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6.2%,占整个库区1050平方公里的43%。
湖北丹江口沧浪海旅游港沧浪小镇招商简介(36)精品PPT课件

Ø 为保证沧浪小镇永续经营,公司将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运用科 学先进的商业平台,使品牌商家经营效益最大化。
Ø 产权式商铺,即买即收租,坐享受置业零风险。 Ø 超低租金,抢占最赚钱的核心商圈,免租期达24月。
17
四、入驻品牌商家 联袂国际品牌, 缔造中国创新的价值标准。
ETC不停车收费:与刷卡(取卡)收费共用,ETC授权用户可直接通行,无授权ETC车辆取卡通行收费
交通优势
项目位于城市新商业区中心主要交通枢纽武当大道,公交线路有5条,无缝接驳全城南北路段, 5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丹江市中心、10分钟车程可到达丹江新港汽车站、20分钟到达太极湖、30分钟可 达武当山。
交通优势
•黄 •金 •旅 •游 •交 •通 •路 •线
距新城区行政中心5分钟 距国家5A级景区武当山30分钟 距车城十堰城区40分钟、襄阳城区60分钟
18
四、入驻品牌商家
亚新国际影城、 神彩飞扬电玩城、 欢乐迪KTV、 罗马风情西餐、 李二鲜鱼村、 碧港湾湘菜馆、 汉江情、 牛羊津都餐饮会所、 汉水丹芳大型餐饮等
四、入驻品牌商家
欢乐迪四、入驻品牌商家 健身俱乐部
丹江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
3.0.1.4 至 2020 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 56 万人左右,平均年增长率
6.05‰。 3.0.2 预测城市化水平:近期(2005 年)全市城镇人口为 24.8 万人、城市
化水平为 48%。至 2020 年,全市城镇人口为 35.5 万人,城市化水平为
63%。
3.0.3 市域城镇规划布局
3.0.3.1 市域城镇采取重点集中,适度分散发展的布局原则,注重提高
城镇质量,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和骨干城镇,以交通干线为轴线,优化城镇的
城区是指城市建成区和有关设施覆盖的区域,包括汉江左岸、右岸规划建成
区和组团;城镇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住城农业人口和暂住人口。
1.0.5 凡在本次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1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基本对策
2.0.1 规划编制目的及指导思想: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以汉十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为契机;以改 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合理控制、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科学预测城市经济、人口发展规模,提出高起点、环境优美的城市建设方 案。
城区 安乐河谷地片 0.8 以居住为主
三官殿片
1.0 以二类工业为主
5.0.3.1 城区工业分为五片:陈家港为轻污染、运输量大的工业片;新
8
港为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片;桃园为无污染的食品、电子等轻工业片;三官 殿为轻污染工业片;老城区以电力、机械、食品加工、日用轻工业为主。
一句话介绍邓州

一句话介绍邓州
1、邓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属于省直管县级市,南阳辖区代管。
2、邓州被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入选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氛围浓厚,发展前景广阔。
3、《岳阳楼记》在哪写的呢?河南邓州。
范仲淹当时力主庆历新政,被朝中大佬贬下凡界,公元1046年出知邓州,这才有了千古不朽的《岳阳楼记》。
4、这是一个出将入相的城市,这也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城市。
5、邓州这几年主打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工业主要位于城南产业集聚区,以中小企业居多,集中在纺织及服装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方面。
丹江口市简介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素有“中国水都”之称。
丹江口市 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国家5A 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是南水 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被誉为“亚洲天池”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控 制性工程。
丹江口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旅 游名片” 。
丹江口是湖北第二大柑橘产区,也是水产大市,渔业资源丰富,武当山周 边各镇盛产中药材。
汉江集团是最大的驻丹企业。
丹江口市 人口: 443755人(2010年末) 中文名称: 西南官话(鄂北片) 外文名称: Danjiangkou City 方言: 丹江、中国水都 气候条件: 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相对湿度大 别名: 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 丹江口大坝、 行政区类 著名景点:武当山、 县级市 金蟾峡、太极峡风景区 别: 华中地区,湖北十堰 火车站: 丹江口火车站、武当山火车站 所属地区: 鄂 C-8 下辖地区:4街道办,12镇,1旅游经济 车牌代码: 特区 市花: 梅花 丹江口市人民路92号 代表企业: 政府驻地: 汉江集团、农夫山泉、中部矿业等 电话区号: 0719 特产: 柑桔、鱼、茶叶、香菇木耳、烟叶 442700 城市荣誉: 邮政区码: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旅游名片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北部偏东、鄂豫两 省交界 3121平方千米 面积: 目录 市情简介 天然特产 土特产 水产品 城市荣誉 中央关怀 旅游景点 景区概述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历史沿革 古代年表 近代历史 现代概述 行政区划农业资源 森林药材 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土地资源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态环境 气候条件 交通条件 地形地貌 第一类 第二类 特色类 展开 市情简介 天然特产 土特产 水产品 城市荣誉 中央关怀 旅游景点 景区概述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历史沿革 古代年表 近代历史 现代概述 行政区划 农业资源 森林药材 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土地资源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态环境 气候条件 交通条件 地形地貌 第一类 第二类 特色类 展开 市情简介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踞汉江之滨、依武当山下,丹江口——山之沉稳,水之灵动(18张) 东临湖北重镇襄阳市,西连新兴车城十堰市,南接房县而近神农架,北交河南南 阳邓州市。
河南省邓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河南省邓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作者:邢会狄艳松胡元君来源:《城市地质》2019年第02期摘; 要:针对邓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研究相对薄弱,水质监测数据缺乏系统分析等问题,开展了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及地下水污染评价。
地表水质量评价选用单指标评价法,评价结果为小洪渠、刁北干渠、湍北干渠水质为为Ⅳ类水,湍河上游、下游及刁河上游水质为Ⅴ类水。
地下水质量评价选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别对浅层及中深层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其中浅层地下水16组样品中,3组为优良,4组为良好,8组为较好,1组为较差;中深层地下水19组评价样品中,16组评价结果为良好,3组较差。
基本查明了地下水环境质量,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邓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污染评价中图分类号:X52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1903(2019)02-0061-06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elatively weak research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Dengzhou City a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assess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single-index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Xiaohong Canal, the Diaobei Canal, and the Tuanbei Canal are Grade IV water, 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Diaohe River, the lower reaches and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Tuanhe River are Grade V water.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is selected by Nemero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n shallow and medium-deep groundwater. Among the 16 groups of samples from shallow groundwater, 3 groups are of excellent, 4 groups of good, 8 groups of better, 1 group of poor; among the 19 groups of mid-deep groundwater evaluation samples, 16 groups are of good and 3 groups of poor. Basically,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has been identified. It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Keywords: Dengzhou City;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Pollution assessment0 引言鄧州市位于南阳盆地西南部,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阳、十堰小三角中心部位,是承南启北、连结东西的轴心。
陈天会:十堰为什么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陈天会:十堰为什么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委书记陈天会(根据录音整理。
发表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十堰市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结合部,是全省唯一的与三个外省市接壤的省际城市,能够更多地接受省际区域其他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十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区域间城市的竞争。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能通过城市极化效应的放大,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开放化程度,住更大空间更加有效地聚集和整合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分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从而不断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
把国家大局的需要与十堰现实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十堰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十堰发展转型升级。
力争到2020年,把十堰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制造中心、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实施“两圈一带”战略。
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新一轮发展的形势下,十堰怎么办?湖北省2001-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将十堰在全省城市体系中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这一次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将主题确定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对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究,重新审视十堰市情,明确十堰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实现十堰新一轮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堰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背景和意义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阐述,“现代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
”列宁说,“城市是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标志,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区域间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目录
地理位置丹江口库区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的上游,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库区流域地理位置是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
库区流域涉及南阳市的有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的36个乡镇,其中包括淅川的全部乡镇,有荆紫关、西簧、毛堂、寺湾、盛湾、仓房、城关镇、上集、马蹬、香花、厚坡、九重、金河、老城、大石桥、滔河等16个乡镇,西峡的桑坪、石界河、米坪、军马河、双龙、二郎坪、太平镇、寨根、陈阳坪、西坪、重阳、丁河、五里桥、回车、城关等15个乡镇,内乡的西庙岗、瓦亭及曲、师岗的一部分,邓州的彭桥镇的杏山小流城。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丹江口水库库区流域位于南阳盆地中西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地形复杂,地貌多姿。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北部被伏牛山所环绕,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垄岗、平原、南部开敞与江汉平原相连。
丹江两岸为红色狭长盆地,属白垩及第三纪,主要是红色泥沙岩、页岩、砾石。
北部山区,为元古界及下震旦统变岩系,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石灰岩,并有花岗岩和基性岩脉分布。
海拔分布范围121-212.5米之间,构成地形起伏多变、交差悬殊、气候明显的地貌特征。
气候水文丹江口库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
年平均气温14.4-15.7℃,极端最高温度42.6℃,极端最低温度-13.2℃,最冷月平均气温2.4℃,最热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积温平均为5123.2℃,年平均日照时数2121小时,年无霜期225-240天,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但自然降水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基本上雨热同季。
库区流域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向丹江口水库,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等,大部分河道深,坡降大,水流湍急。
部分小河道属于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春季则枯水甚至断流。
生物植被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北部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垂直高差悬殊,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各种植物提供了繁衍生存的良好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可分为药用型、工业原料型、生态型及种质资源植物等。
主要森林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纯林等。
森林植被区以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为主,呈现出南北东西成份交汇变化的特色。
地带性植被有:以栓皮栎、麻栎、锐齿栎为建群树种的落叶阔叶林,以马尾松为建群树种的针叶林。
海拔800-1200米有油松林,海拔1200米以上有
华山松林。
常见的用材树种有椴树、桦树、冷杉、湖北枫杨、五角枫等,经济树种油桐、猕猴桃、柑桔、山茱萸、漆树、黄连木、乌桕、核桃等,以及连翘、盐肤木、黄荆、野山楂、酸枣、杜鹃、胡枝子等灌木,林间草木植物主要有黄背草、羊胡子草、龙须草、野菊花等。
库区流域地形复杂,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沟壑纵横,林木葱郁,适宜多种野生动物生存、繁衍。
区内有鸟类约213种,兽类6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45种。
其中金钱豹、白鹳、黑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羊、大天鹅、小天鹅、猫头鹰、大鲵、鸳鸯、红腹锦鸡、雉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简介按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工作部署,为做好《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1月8日至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移司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赴丹江口库区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库区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环保、水土保持等设施建设,期间分别听取了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南阳市及有关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规划编制将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提出新的要求,在保障库区水质、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明确库区发展思路,处理好保护生态环
境与库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系。
通过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城镇发展和空间布局,促进发挥自身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库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环境良好等多目标的协调统一。
区域中心城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范围包括河南、湖北、陕西3个省43各县(市区),其中以河南省邓州市、淅川县、西峡县和湖北省的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8个库区(市区)为核心,同时将邓州、十堰、安康、汉中、商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其中库区2.03万平方公里。
国家发改委制定《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在确保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的同时,优先支持规划范围内的县市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邓州、十堰、安康、汉中、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