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对比分析报告
重庆六大商圈调研报告37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重庆五座城市调研报告

重庆五座城市调研报告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该市不仅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我们展开了一次重庆五座城市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重庆市主要的五座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是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渝中区是重庆市的商业核心区,拥有众多的商业办公楼和购物中心。
这里的商业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落户。
渝中区还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如洪崖洞、解放碑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江北区是重庆市的新兴商业区,这里有重庆最大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北城天街,以及诸多高端写字楼和豪华住宅小区。
由于临近长江,江北区还有大量的滨江景观,吸引了不少市民在周末休闲娱乐。
南岸区是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和高校。
这里有重庆两大IT产业园区之一的南岸软件园,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氛围。
南岸区还有大量的高端住宅小区,吸引了一定的高收入人群。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教育文化区,这里有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众多的研究机构和图书馆。
沙坪坝区还有重庆市最大的科技公园之一的两江新区科技园,是一个集科研、创新和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的交通枢纽区,这里有重庆主要的火车站和汽车站,交通便利。
九龙坡区还拥有大量的商业设施和住宅小区,是一个集居住、商业和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区域。
综上所述,重庆市五座城市各具特色,有商业核心区、新兴商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教育文化区和交通枢纽区。
通过调研,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重庆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同时,这些城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和环保问题。
我们相信,重庆市将会通过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科技创新,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存在5大差距: 一是发展水平不高。除涪陵区和永川区外,其他4 区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个体规模偏小。特别是与四川省同等规模的 大城市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占比有一定的差距(见表 4)。
表4 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四川省有关大城市规模比较(2008年)
(二)“三大行动”助推
实施“产业布局优先、资源要素保障、城市功能强 化”三大行动计划,每年滚动推出若干政策措施,予以
强有力的具体支持。
产业布局优先行动计划:
——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招商项目选址由市级平衡 时,同等优先布局在区域性中心。 ——建立并滚动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大产业项目库, 每年区域中心都有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全市重点建设名单。 ——积极支持园区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提高园区承接产业入驻的综合能力。 ——市新型工业化、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小企业发
提升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支持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战
略定位,按照市委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结合即将全 面开展的“十二五”规划编制,进一步深化研究战略定 位。 引导特色化发展。加强规划引领,引导产业分工、特色
化发展。同时,根据发展条件差异,引导选择不同发展模
式,支持江津区融入都市区发展,支持涪陵区、合川区、 永川区打造与都市区功能互补的卫星城市,提升万州区、 黔江区在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
(三)改革创新先行
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作为激发发展活力的根本举措,国
务院3号文件关于改革试验、开放试点等优先放到区域性中心
城市,在提升其经济辐射力的同时,也为区县经济加快发展 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模式。 ——集中梳理可在区域性中心城市率先试点的改革创新 事项,分解责任,加强部门指导,强力推进实施。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下放一批行政管理权限, 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功能提供高效的体制运 行环境。
重庆各区县详解

重庆各区县详解,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省级城市重庆鸭梨山大云雾浓,山刚烈,水柔情——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兼收并蓄,是为重庆。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而直辖市重庆是指重庆全境,五大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是指重庆都市圈。
老重庆是指重庆直辖前的部分,称“九区十二县”,大致是现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部分除涪陵区。
当今的重庆市,地方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
重庆是个典型的组团型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布局有所区别,一小时经济圈和两翼的差别明显,主城区在一小时经济圈中又最富,主城区中各区间也有差异。
下面就为大家细细讲来。
以下是根据【2012年重庆各区县人均GDP排名】来依次排序,人均GDP并不能代表综合实力,笔者只是以此排序而已。
邓公主政重庆时主持修建的重庆人民大礼堂镇楼!NO.25 垫江县人均GDP:24084元GDP总量:168.8亿元户籍人口:94万人常住人口:70.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6.24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7.66%旅游资源:华夏牡丹花海、乐天花谷、油菜花大观园、楠竹山景区、迎凤湖度假村(湿地公园在建中)、东印茶山、湖岛之乡、明月山风景区、宝鼎山、迎凤湖垫江,地处重庆中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胜”,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
有千年古县、牡丹故里、巴国粮仓之誉。
垫江县在经济上属于重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均GDP不及全国人均GDP38354元的三分之二,也没有一个响当当的支柱产业支撑其经济。
不过老百姓的生活不能用GDP来衡量,垫江是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好吃的、好玩的样样齐全,物价也低廉。
垫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
2012年垫江GDP名义增速14.48%远高于全国水平。
而今年港企在垫投资7亿元建钟表产业园,山城手表将重出江湖。
NO.22 綦江区人均GDP:26645元GDP总量:286.67亿元户籍人口:122万人常住人口:107.5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6.2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2.16 %旅游资源:万盛石林、黑山谷、黑山公园、九锅箐、峡谷漂流、樱花温泉、奥陶纪现在的綦江区是以前的万盛区和綦江县合并而成。
重重庆对主城及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

重庆对主城及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区域中心城市包括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和黔江。
这6个城市不但是所在区县的中心城市,更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其职能应突出区域交通、物流、科技、信息中心作用,与区域内其他城镇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培育优势产业,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功能。
1.万州。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城市。
从人口规模看,万州已建成大城市,但区域辐射作用,带动三峡库区发展的中心城市作用不强。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重点发展机械、盐气化工、商贸、物流、医药、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快万州枢纽港区、万宜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东北部城镇发展,逐步形成重要的航运枢纽、旅游接待中心、物流中心,加快形成辐射川东北、陕南、鄂西的区域中心城市。
规划至2010年城区常住人口70万人,建成区60平方公里。
2.涪陵。
涪陵是重庆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是涪陵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长江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涪陵现有医药、食品、建材等工业基础优势,形成优势产业群,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加快建设涪陵枢纽港区等基础设施,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对重庆中部地区和乌江流域的辐射作用。
规划至2010年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建成区44平方公里。
3.合川。
合川是重庆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是合川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遗址所在地、重庆北部的能源生产基地和水陆交通枢纽、以发展制造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风景旅游城市。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进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开发,重点发展食品、轻纺、建材、商贸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加快对外交通建设,加强与四川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
重庆商圈市调报告

重庆市主要5大商圈分析重庆市区是个多中心的城区,以解放碑为主中心和杨家坪、沙坪坝、南坪、江北观音桥四个区域中心为公认的五大商圈。
重庆各主城商圈商业集中程度表:主城区目前各商圈地理范围及单位营业面积商圈围地理范万平方米/沙坪坝商圈以三峡广场为中心,东至三角碑转盘,西至陈家湾,北接沙南街,南到北站路。
占地约1.1平方公里。
85南坪商圈东至宏声路口;西以万寿路为界;北起南坪转盘;南至响水路口,占地0.3平方公里。
200解放碑商圈西起现代书城,东至金禾丽都,北至朝天门鞋城,南至较场口得意世界,占地1.61平方公里。
121观音桥商圈北至茂业百货,西到嘉陵公园,东至龙湖北城天街,南以建新东西路为界,占地5.0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0.65平方公里。
24(大商圈)185(核心区域)杨家坪商圈东起直港大道,西至工学院,南到动物园,北至艾佳沁园。
占地0.19平方公里。
368重庆各主城商圈商业档次表:主城档次区各商圈商业商圈主要业种主要档次沙坪坝商圈百货、综合、建材、电子设备中档南坪商圈百货、建材、家居、旧车交易中低档解放碑商圈百货、综合、批发交易中高档观音桥商圈百货、综合中档、中高档杨家坪商圈百货、综合中档一解放碑商圈1)项目名称:大都会广场1、位置:邹容路项目介绍:由现代综合性购物商场、高智能甲级写字楼大都会商厦、国际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三部分组成。
占地18,717平方米,共8层,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
其中大都会近5万m2,楼层-1至7F开业时间:1997年业态分布: LG 运动休闲服饰1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2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3F 品牌服饰专卖店太平洋百货4F 品牌服饰专卖店保龄球馆5F 品牌服饰专卖店6F 精品美食真雪溜冰场电影院游戏场7F 精品美食物业管理费:租金含物管招商优惠政策:无经营状况:为重庆市最具人气的商场之一,年营业额超过10亿,出租率95%以上,档次稍弱于美美百货。
2、项目名称:美美百货位置:解放碑正中心右侧项目介绍:重庆美美是美美百货面积最大的百货卖场,经营面积达5万平方米,共6层。
重庆六大主城区概况

重庆六大主城区概况重庆主城区,也称为老重庆地区核心区,是指重庆市恢复直辖市建制前,作为一个特大城市的全市城域范围。
这一范围同时也是自1937年成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和中央院辖市以来,直到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恢复直辖市建制的60年时间中重庆市逐步形成的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即从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意义上所指的,将重庆作为一个有城乡二元体构成的城市意义上的一个地域范围。
由于重庆在1997年恢复直辖市建制时,实际上是由包括原重庆在内的4个地级行政区组成,形成了地域面积达到省级行政区的新型直辖市,因而以一个城市来衡量重庆行政区域显然是完全不实际和不科学的,遂出现新老重庆之说。
完整意义上的重庆主城区是由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北碚区和巴南区9个区和周边的11个区县组成的一个和正常城市相当的城郊范围,其中主城区6区为城市核心区,3个郊区为由郊县演变成的城区,11个区县是传统意义上的郊县。
这样就与通常意义上其他城市所指的狭义的“城区”不同,是指其所形成的一个类似于一个以往直辖市经济、文化和交通、经济学概念上的市区范围,这一“重庆城区”(即主城9区)、“重庆”(即主城9区+11近郊区)的概念常常和“重庆直辖市”(全重庆市40区县)相对应。
一般来说,外界所知的重庆,往往是重庆直辖市;而重庆自身所知之重庆,往往是主城9区或主城9区加上近郊11区,一个仅占重庆全市约25%面积,45%人口,92%经济产值的一片区域。
此外,重庆主城区的市区中,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的部分地区被划入两江新区,为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在1937年~1954年直辖市时期,重庆全市范围包含以下几县级行政单位:市区(主城6区):∙市中区:1991年更名为渝中区,西南大区行署所在地,重庆直辖市政府所在地,中共西南局所在地∙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磁区:1961年更名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近郊区县:∙巴县:1989年更名为巴南区,其北部七公里街道一部分已经完全融入城区,区政府所在地鱼洞成为卫星城∙江北县:1991年更名为渝北区,其南部新牌坊一带已经完全成为城区,区政府所在地两路镇成为卫星城∙北碚市:1954年后,西南大区行署撤销,川东行署区所在地北碚市并入重庆,成为北碚区,整个区成为卫星城老重庆地区郊县:∙双桥∙长寿∙合川∙江津∙永川∙璧山∙潼南∙铜梁∙大足∙綦江∙荣昌县主城区的由来自从重庆1933年成立直辖市以来,重庆主城区即当初最初的行政区范围,这一范围一直维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引言: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直辖市,也是中国的中央城市,辖区面积达到比较大的50000平方公里。
重庆市具备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同时拥有极高的经济发展活力。
重庆市的经济差异在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总量的扩大与区域差异的拉大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例如,经济差异、增长福利等都是重庆市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重庆市受制于其地域,拥有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差异性,以及乡镇之间的经济差异性。
根据数据显示,重庆市中山北路在城市核心地位上其他城市不可比拟,因而富有富裕家庭、高端产业资源和服务资产。
这造成城市中心非常繁华,而周围地区大量停滞,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不同地区开发程度不平衡随着重庆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建设,重庆市的商业、金融、服务、旅游、制造等行业处于相对发达的状态,特别是重庆市的核心城市区域,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其他城市重要地区。
这造成了不同地区开发程度不平衡的现实状况。
3.贫富差距大在重庆市内,富裕家庭不断增多,因此贫富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尤其是重庆市的城市中心地带,贫富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市的西部山区、沿江地区等地区人均收入相对较低,而在此过程中,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形成了南北差异甚至国际差异。
4.经济结构差异严重重庆市的经济结构由于地区差异,形成了不同方向的极为明显的差异性。
重庆市的制造业发达,而其他一些地区则受到经济结构的限制,包括重庆市的电子产业、机器制造业、食品加工和生物技术等,相对于制造业的比重较小。
因此,经济结构差异严重,成为限制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5.区位发展优势不明显区位发展优势为重庆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发展历程的差异,各地区区位发展优势也不尽相同。
因此,如何挖掘各地区的区位发展优势、实现区域间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是解决重庆市经济差异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对比分析报告一、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体区情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体量较大,是重庆市国民经济的骨干组成部份。
其幅员面积占全市%,集聚全市%的常住人口、%的经济总量,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区情概况。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散布在重庆主城区外的“一圈两翼”。
其中:万州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重庆主城之外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黔江地处渝东南,武陵山腹地,渝鄂边区结合部,是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地。
涪陵、江津、合川、永川地处重庆“1小时经济圈”。
合川是建国后唯一不是“地域行政中心”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表1: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概况(2008年末数据)。
备注:到主城区里程是以高速公路从所在城市到重庆绕城的距离。
除黔江、江津外,其余为全程高速。
(-)区位交通。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均位于重庆与周边省区域中心城市的骨干道上,均与都市区构建起快速通道,交通方式均已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1. 万州区。
1917年设立海关。
经渝万髙速距重庆主城327千米。
318国道穿越全境,达万铁路、万州机场、渝万、万开、万云高速公路建成开通,鞍子坝客运中心、江南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入利用,渝万城际铁路即将动工建设。
万州港是长江十大口岸之一,170() 万吨深水港码头已具雏形,万吨级船队可直达上海。
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体形成。
2. 涪陵区。
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
经渝涪高速距重庆主城100 千米,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千米。
黄旗港集装箱码头年内将建成, 一期工程年吞吐能力集装箱2()万标箱、滚装船18万辆,海关已在涪陵设立办事处。
重庆一上海沿江高速、铁路等正在计划建设中。
着力打造重庆交通副枢纽。
3. 黔江区。
经国道319距重庆主城33()千米约5小时车程。
渝湘髙速黔江段年内通车。
经渝怀铁路距重庆江北站312千米,距怀化站30()千米,3小时内可抵达重庆主城,24小时内可抵达沿海省会城市。
黔江舟白机场按4C级建设,明年试飞,设计能力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知足2架C类飞机自滑进出。
4. 江津区。
距重庆主城42千米、江北国际机场70千米,重庆18() 千米绕城高速公路在江津境内有千米、渝滇高速公路在其境内有47 千米,计划的城市轻轨5号线直达江津。
长江黄金水道127千米东西贯穿全境,有国家级深水良港5个,常年可停泊500()吨以下的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全区水域通航里程超过35()千米,10()()吨级以上泊位15个。
5•永川区。
位于重庆西部,经髙速公路距重庆主城56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长江流经南端, 历为渝西和川东南交通枢纽。
6.合川区。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境内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纵横并在城区汇流。
遂渝快速铁路、渝武高速公路、国道212线、襄渝铁路和在建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
经高速公路40分钟可达重庆主城,5()分钟可达江北国际机场,3小时可达到都,是渝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重庆通往川北、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
表2: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概况(2008年末数据)。
备注:公路路网密度采用重庆统计年鉴2()08年末数据对比。
从品级和路网密度看,我区交通状况基础较好,城市交通还有发展空间。
(三)资源状况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资源均比较富集,建制历史比较悠长,人文积淀比较厚重,劳动力资源比较丰硕,均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表3: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资源概况。
(四)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主要从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进行对比,其他主要经济指标见附件1和附件2。
表4: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GDP排序表。
(单位:亿元)备注:人均GDP为年度测算指标。
我区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六个中心城市中均靠后,且发展速度还不够快。
表5: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财政收入排序表。
(单位:亿元)备注:从地方财政收入看,我区居中,但可用财力偏低,说明我区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表6: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排序表。
(单位: 亿元)百度文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备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我区靠前,但工业投资占比小,横比其绝对值和增速均排名靠后。
二、主要发展思路和2009年目标任务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均依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此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的2009年目标任务均比较高。
(-)主要发展思路。
1•万州区:依照市委、市政府对万州提出的“135”目标任务(T 即1个目标,成为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加极;“3” 即3大定位,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二大城市、渝东北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5”即5项任务,着力加速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50()亿万州”。
力争3年翻一番,到2011年经济总量达到50()亿元以上,奠定坚实墓础;第二步,从2012年开始,力争用4年再翻一番,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10()()亿元以上,构筑大体框架;第三步,从2()16年开始,再通过5年的尽力翻一番,到“十三五”末的202()年经济总量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名不虚传的重庆第二大城市和渝东北及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着力打造宜居万州、丛林万州、创业万州、健康万州、和谐万州。
2.涪陵区:围绕建成全市对外开放门户前沿的目标,以打造重庆东部增加极为着力点,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提出了建设“工业涪陵、港城涪陵、安商涪陵、宜居涪陵、人文涪陵”的新任务,锁定了本届政府实现“500亿GDP、800亿工业、45亿财政”的奋斗目标。
3.黔江区:围绕加速建设“一城市一枢纽三中心”(5年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大体框架,打造渝东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的目标,大力实施大通道、工业强区、城市东进“三大战略”,尽力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陵山经济髙地。
4.江津区:提出了大力实施千亿工业强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战略”。
到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亿,培育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一批1()()亿、5()亿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力争规模企业达到40()户以上。
5.合川区:确立了“3421”工作思路。
牢牢围绕打造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 实施强盛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奸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动“百个重点工作项目”,走出一条具有时期特征、合川特色的发展之路。
6.永川区:围绕“精美城市、渝西髙地、幸福永川”的目标,确立了“369”工作思路。
“3”即:“三个渝西领先”。
城市发展规模和品质渝西领先;经济总量、引资水平和市场规模渝西领先;市民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渝西领先。
“6”即:重点打造“六大髙地”。
渝西加工制造业髙地;川渝黔“三区汇点”商贸物流髙地;渝西金融服务高地;中国西部休闲旅游高地;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渝西文化医疗高地。
“9”即:实施“九大举措”。
形成“一主两副两轴多点” 城镇体系;集约发展开放型经济园区;重点开展会展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活动;建成重庆市创业示范基地;加速丛林永川建设和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营造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在开放发展中着力改善民生;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开拓开放的领导班于和人材队伍。
(二)2009年目标任务。
表7: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2009年部份目标任务。
(单位:备注:涪陵区2008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亿元;2009年招商引资任务力争引进10()亿级、50亿级工业项目2—3个,有较大投资规模商业项目3个、总部经济项目5个和社会事业项目5个。
从以上5项指标看,合川2009年肯定的目标任务横向比,绝对值和增速均较靠后。
三、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情况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均培植起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一)工业发展情况。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2008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 特色园区初具规模,初步构建起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1 •大体情况。
表8: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工业概况(2008年末)。
(单位:亿元)备注:我区工业总量、工业占GDP的比重排名均靠后,说明我区工业化程度不髙;规模工业企业个数多,但个头小,大型企业尚未,中型企业也不多, 重庆工业50强企业1户也没有。
2•支柱产业情况。
万州:形成了盐气化工、纺织服装、新型材料、食物药品、机械电于等5大特色产业。
到2008年末,有34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其中,重庆宜化年产值超过3()亿元,大全新能源、三峡纺织超过1()亿元,雷士照明、太白酒业、三峡水利、长安跨越、索特盐化超过5亿元;水泥产量万吨;发电量6亿度。
涪陵:到20()8年持续7年入选重庆“十强工业区县”。
形成了食物、医药、化工、纺织、建材、机械和有色金属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
20()8年原煤产量万吨, 发电量达到亿度,榨菜产量万吨。
太极集团、建峰化工、中化涪陵化工、东升铝业集团、娃哈哈饮料公司、新涪公司接踵进入重庆工业企业5()强。
黔江:全国5()()强雨润集团和全市工业5()强重啤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黔江。
2008年卷烟产量万标箱;原煤万吨;水泥万吨;发电量亿度。
江津:形成了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热动力、粮油食物、电力、涂料化工、钢铁及深加工、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
20()8年发电量亿度;水泥万吨;白酒53316千升;尿素58724吨。
珞璜电厂、重庆潍柴、重齿公司多次进入重庆工业5()强。
合川:形成以煤电能源、水泥建材、盐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2(X)8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发电量27亿度;煤炭产量23()万吨;水泥产量400万吨。
永川:形成了以汽摩零部件、船舶配件、石油井口装置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以氢氧酸系列产品、煤炭为主的能源化工;以丝绸、食物为主的轻纺食物;以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的冶金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
20()8年产值上亿企业22家。
3特色园区情况。
万州工业园区:2002年12月设立。
园区控规面积3()平方千米,下设天于园、盐化园、五桥园,重点发展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物药品五大特色产业。
已实施开发1()平方千米,建成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迸江苏大全、江苏红太阳、湖北宜化联碱、山东如意纺织、浙江科华水泥、重庆啤酒、广东雷士照明、长安跨越专用车等10()余家企业。
20()9年估计实现工业产值20()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亿元,解决就业3万人,力争2012年建成100()亿级特色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