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3300字》

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有大部分学者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Panicos (1996)等探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对16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当多的国家,经济增长系统性地导致金融发展,总的来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1]。
Simon (2004)等以中国为例进行研究金融开放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尽管信息的电子传输会大大减少由于距离而导致的金融信息获取受阻,但地理因素仍然为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北京等特定地区的关键性因素[2]。
Arjana (2007)等利用了宏观和行业数据,分析国际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发展对欧洲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认为金融一体化可能不会对增长本身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影响取决于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机构的质量[3]。
Matías (2007)等认为国内金融发展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开放的国家的增长影响要小于在两个方面都封闭的国家,在允许资本流动的情况下,非贸易部门的规模对于国内金融体系自由化的机会具有重要作用[4]。
在对金融发展的衡量标准方面,King与Levine(1993)认为金融发展质量的各种衡量标准与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实物资本积累速度以及经济体使用实物资本的效率提高密切相关[5]。
Pagano(1993)认为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对“金融发展”概念的重点,要研究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具体的影响是什么,必须要具体说明相关的特定金融市场[6]。
2. 国内文献综述目前有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分成三方面,学者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的研究、学者对金融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以及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李伟(2019)提出标准化建设对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并就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7]。
金融学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金融学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介:本文旨在对金融学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探讨不同主题,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总结当前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本综述文献将分为五个主题,涵盖金融市场、投资组合、企业金融、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
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作为实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一直是金融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文献研究显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结构的特征以及交易活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对此进行了广泛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模型,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
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最基本的决策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投资理论,提出了许多关于投资组合管理和资产定价的模型和方法,如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和套利定价。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于全球投资和跨国资本流动等问题,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投资视角。
三、企业金融企业金融是研究企业融资、投资和分配政策的领域。
研究表明,不同的融资结构和融资决策会对企业价值和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在企业金融领域,有关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债务政策等研究也备受关注。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公司并购等议题也是企业金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金融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在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研究显示,金融市场监管内容包括监管机构的建立与改革、监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监管工具和手段的运用等。
当前关于金融市场监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风险防范、市场不确定性和金融监管创新等方面。
五、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应对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
文献研究表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测量和控制。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和对冲、风险度量模型和风险管理策略等方面。
此外,金融危机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等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结论:通过对金融学研究领域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市场、投资组合、企业金融、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等多个主题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金融文献综述范文

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学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1.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王宏伟(2018)提出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能够有效评估金融资产组合的风险。
张丽丽(2019)研究了金融风险管理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认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能够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创新的理论、实践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
例如,李明(2017)分析了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赵婷婷(2018)探讨了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指出金融科技将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
3.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监管的理论、实践及其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刘强(2016)分析了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
张勇(2017)研究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认为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协调。
4.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是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的理论、实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
如陈文(2015)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黄丽娟(2016)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指出金融发展能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5.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是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国际金融的理论、实践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
如王思宇(2014)分析了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提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建议。
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文献综述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文献综述金融发展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要全面了解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却并非易事。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从宏观经济因素、制度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的角度,探讨金融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因素是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变量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高速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对金融发展也至关重要,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能够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此外,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的基础,经济中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比率也对金融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其次,制度环境因素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等。
研究发现,优良的政府政策与法律环境通过提供稳定的金融制度和有利的经济环境,能促进金融发展。
而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能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金融市场的完善性、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也是制度环境因素中的重要要素。
最后,金融市场因素对金融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深化、稳定与发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起到关键作用。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等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程度能够反映金融发展的水平。
此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现代化程度也能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问题,涉及宏观经济因素、制度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
其中,宏观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推动性作用,制度环境因素在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和监管体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金融市场因素则直接影响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金融发展的健康与可持续综合分析可得,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概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倾向于将个性和个人利益进行融合。
因为传统银行带来的服务并非完全没有变化的,所以无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金融产品比较多的时候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为客户制定对应的产品策略。
Hsien Tang Tsai,Leo Huang,Qmng Gee Lin(2005)的观点是,每个年龄的群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力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其发展受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熟练度以及对网络银行理解度的制约[1]。
Mark Gertler & Nobuhiro Kiyotaki(2011)的观点是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及信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银行也只有跨行也行,网络银行的风险要比之前的金融风险更高,而且并不是受到市场价格波动。
这个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网络银行硬件设施,相关技术以及设备安全的综合作用[2]。
Dilip K. Patro & Min Qi & Xian SunS(2012)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银行的兴起,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混合经营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平台,这对目前的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了不小冲击,金融业的三驾马车: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下又产生了新的合作方式,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顺手可用的应对措施,这就导致面临各种问题,金融行业的监管难度不断上升[3]。
(二)国内研究概况马仲康(2018)的观点是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且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了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很多传统银行纷纷在网上开设自己的网络银行,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不用到银行也可以办理业务,在我看来比较满意的是跨行转账可以实时到账,并且没有手续费。
而且可以在网上银行进行理财。
虽然网上银行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以期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理论。
一、国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首先,他们关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金融深化可以促进资本的配置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金融系统改革、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带来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国内学者也关注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规模、深度和广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逐渐完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经济增长。
另外,国内学者还关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呼应,国际上也有大量的研究专注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国家发展水平有关。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金融发展可以起到催化器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在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国际研究强调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可能会产生金融风险,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最后,国际文献中还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作用。
金融创新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等新兴金融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金融深化、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_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_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导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作用在国家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经济的特点提出相关启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1.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金融发展可以提供融资渠道,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并且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
它还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增加企业的投资,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2.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适度的金融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但过度的金融发展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 国际经验: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正向关系。
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发达程度高,金融市场的效率较高,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中国经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
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在融资渠道扩大、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启示1. 金融监管与风险控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有效遏制金融风险的扩散,以保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稳定。
2. 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可以带来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创新的稳健性和风险控制。
金融创新应该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 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金融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_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_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引言:金融发展被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对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述,探讨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和影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融资、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配置等途径,使得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实现投资和创业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创新的推动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需求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提出了巨大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经济增长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促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2.1 国内研究国内研究普遍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以中国为例,许多学者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金融深化、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国际研究国际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证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比较普遍,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金融发展可以提升经济效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对中国的启示和影响3.1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银行主导、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程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工具。
3.2 加强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中国应该积极引入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品的推出,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作者XX大学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
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
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
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一、前言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
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
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
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
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
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的状况会影响经济增长。
例如,To-daro(1997)指出,不平等阻碍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为:由于富人的非生产性投资(例如大量消费奢侈品),不平等不利于社会生产性投资的增加;不平等不利于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健康和营养);不平等影响产品的需求模式,使得需求偏向于地方性产品(localgoods);不平等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经济学家也关心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不同经济学家持不同的观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可以减少不平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例如,Galor andZeira,1993,Banerjee and Newman,1993);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例如,Greendwood and Jovanovic,1990)。
本文的目的就是想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文献。
本文以下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节简要评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第三节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第四节是结论部分。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理论模型中,金融是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
Jappeli and Pagano (1994)指出,金融发展缓解了人们所面临的消费信贷约束,增加人们的消费,这会减少物质资本。
因为物质资本具有外部性,所以物质资本的减少会降低经济增长率。
因此,在Jappeli和Pagano的模型中,金融发展会降低经济增长率。
他们的经验研究也支持了他们的这一结论。
相似地,Devereux and Smith (1994)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金融发展有利于各国居民降低其收入的不确定性,因此,金融发展会增加消费,从而减少投资总量和降低经济增长率Marcetetal (2007)指出,如果考虑劳动力的内生供给,那么尽管金融发展会降低物质资本总量,但它会增加人们的劳动力供给,因此,金融发展还是会提高经济增长率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在他们的模型中,投入劳动力进行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使得人们获得保险,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
Bencivenga and Smith (1993)假设社会中有高能力和低能力的企业家,因此,在他们的模型中,低能力企业家可以获得信贷,但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对高能力企业家的信贷配给,从而减少投资总量和降低经济增长率。
他们模型的一个结论是,如果金融发展能够减少信贷配给,那么金融发展可以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实际上,Boyd and Smith (1992)的结论表明,金融发展确实可以减少信贷配给和增加投资总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Bose and Cothern (1997)指出,当资本不是非常充裕时,金融发展会减少信贷配给和增加投资总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当资本比较充裕时,金融发展会增加金融中介甄别企业家类型的激励,从而进一步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Deidda and Fattouh (2008)指出银行由于具有监督和甄别投资项目的作用,因此,银行的建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金融市场的建立会使得企业到市场融资,这会减少银行的贷款数量。
因为银行的监督和甄别具有规模效应,所以金融市场的建立会减少银行监督和甄别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Angeletos and Calvet(2006)假设个人的生产都可能遇到独立的外生冲击且产出是私人信息,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使得人们进行风险分散化,从而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相仿地,Chakraborty and Lahiri (2007)指出,因为个人的生产都可能遇到独立的外生冲击且产出是私人信息,所以在昂贵状态验证模型中,借款者需要承担高利率。
因此,金融发展可以降低借款利率,从而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一个开放经济的模型中,Aghion et al (2005)指出,金融发展会减少发展中国家企业家的信贷约束,从而促进其技术引进和向发达国家收敛。
与这些模型不同,另一些模型则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来研究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例如,De Gregorio (1996)指出,如果金融发展缓解的是人们所面临的人力资本投资信贷约束而不是消费信贷约束,那么金融发展可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从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Krebs (2003)假设个人投资人力资本是有风险的(例如可能失业而得不到工资收入),因此,金融发展可以分散风险,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在一些模型中,金融发展会影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最优的贷款规模,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King and Levine (1993)指出,金融中介需要耗费成本去筛选企业家,因此,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筛选成本,这样金融中介会因为可以把好的企业家挑选出来而增加投资总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De la Fuente andMaríne (1996)假设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发明活动会存在道德风险,因此,金融中介需要去监督技术发明,而这一行为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
在他们的模型中,金融发展会降低金融中介的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水平,这会使得金融中介增加总量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Blackburn andHung (1998)在开放的经济中说了一个和De la Fuente andMaríne (1996)相似的故事。
Khan (2001)假设只有一部分企业家可以在金融市场借到资金,且投资者需要花费成本才可以知道生产状况。
因此,金融发展使得更多企业家可以借到资金,从而降低单位资本的状态验证成本和提高投资回报率,这会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Morales (2003)则在一个创造性破坏的模型中考虑金融发展对投资总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Morales的模型中,金融发展会提高金融中介的监督水平和增加投资总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投资总量的增加会提高老技术被新技术替代的可能性,也即金融发展会通过创造性破坏来降低经济增长率。
Morales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强于阻碍经济增长的效应,因此,金融发展会增加投资总量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一些模型中,金融发展会影响投资结构(即高收益的投资和低收益投资的比例),从而影长期经济增长。
Greenwood and Jovanovic(1990)假设在经济中有两种生产技术,一种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另一种是低收益和低风险。
金融发展可以分散风险,从而促使人们选择投资高收益的生产技术和提高经济增长率。
相似地,Acemoglu and Zilibotti (1997)也假设收益和风险相伴。
在他们的文章中,金融发展也可以分散风险,从而增加对高收益项目的投资和促进增长。
Obstfeld (1994)则在开放经济的模型中指出,金融发展可以使人们在跨国上分散风险,从而增加对高收益项目的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Bencivenga and Smith (1991)假设在经济中有两种投资:流动性投资和非流动性资本投资,前一种投资的收益率低,后一种投资收益率高。
同时,他们指出,由于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投资流动性以备随时之用。
由于金融发展可以使人们相互分担风险,降低不确定带来的危害,因此,金融发展会增加整个社会在高收益非流动性资本上的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Buera et al(2009)假设经济中有两个部门,一个是高生产力水平的,另一个是低生产力水平,其差别是生产的固定成本不同,前者需要更大的固定成本。
因此,前者更容易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当金融发展比较落后时,高生产力水平的部门投资较少,反之,其投资较多。
另外,落后的金融也不利于人们选择成为企业家来组织高生产力水平的部门的生产。
因此,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优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配置来提高经济增长率。
Chakraborty and Ray (2006)指出,银行可以解决企业家的道德问题,因此,银行的发展可以促使企业家从事好项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银行的监督是有成本的,因此,当企业家的财富足够多时,其道德风险的程度会下降,此时,金融市场会出现,从而进一步促进增长。
Erosa and Cabriliana (2008)用金融契约的实施难易程度来表示金融发展程度。
当金融发展程度很高时,投资者容易对撒谎的企业家进行惩罚,这样,只有高生产力水平的技术会被企业家所采用。
因此,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一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不断提高。
Saint-Paul (1992)和Greenwood and Smith(1996)指出,选择专业化的技术具有风险,因此,金融发展可以降低风险,从而促使人们投资高收益的专业化技术和提高经济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