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教案(公开课全套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位置: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课本的48页一50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各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分两个部分来写,前1—3自然段主要写猫的古怪性格,而第4自然段则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
整篇课文作者以对猫的喜爱之情贯穿全文,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刻画的栩栩如生。
3、编排目的: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体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
5、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也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以及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来描写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写了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
借此,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与猫的那份和谐与美好。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形象。
四、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课文《猫》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猫》的故事内容;2.学会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语言节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2.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复印件;2.粉笔、黑板;3.学生课前准备的活动参与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都养过宠物吗?你们觉得养宠物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宠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 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猫》,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分段解读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理解不清的地方。
3.导引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思考。
3. 情感体验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4. 其他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小表演,模拟《猫》中的故事情节,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点。
5.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总结,并强调课文中的重要道理。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动物、多积极帮助他人。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2.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表达自己观点上有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并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以上即是本次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在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3课,主要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了猫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通过具体事例描述人物性格的课文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尤其是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猫的性格特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生字词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13《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认读本课“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串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课文以作者养猫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猫的古怪性格和率真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以及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动物题材的课文较为感兴趣。
但在理解作者情感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源,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引导学生跟读、体会课文情感。
2.图片:展示猫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3.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猫的可爱形象,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印象,从而引入课文。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教师适时提示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猫的动作、神态,体会课文情感。
教师点评并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默写生字词,教师检查并纠正错误。
接着,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5.拓展(10分钟)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猫的看法,以及与猫相关的故事。
写作:以“我心中的猫”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13 猫》教学设计

13 猫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作者介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老舍的文章小麻雀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
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
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精品教案完整版(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一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句子分析与朗读,以及课后习题的解答。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课文阅读:第13自然段,详细内容为描述猫的性格、外貌及生活习性;2. 生字词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包括“懒洋洋、慢吞吞、敏捷、尽职”等;3. 句子分析与朗读:对重点句子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4. 课后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猫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于观察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猫的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后习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猫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猫的特点;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5. 课堂练习:针对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生字词:懒洋洋、慢吞吞、敏捷、尽职等;3. 重点句子: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便于学生记忆;4. 课后习题:列出题目,提示解答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猫的特点;(3)课后习题解答。
答案:(1)见课本;(2)猫性格温顺,喜欢干净,具有敏捷的动作和尽职尽责的精神;(3)课后习题答案见课本。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 猫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教案教学内容《猫》是一篇描绘家猫习性的课文,通过对猫的形态、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家猫的可爱与灵性。
文章语言生动,情感丰富,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之心,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猫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猫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猫的图片、课文插图等。
2. 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3. 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猫的了解。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理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猫的特点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猫》2. 正文:课文内容摘要,包括猫的形态、动作、生活习性等。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猫的图画,并写一段描述猫的话。
2. 课后阅读:推荐一本关于猫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猫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讲解内容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此外,课后作业的设计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上的障碍或技能上的挑战,它们通常是课程内容中学生不易掌握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
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作者介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老舍的文章
小麻雀
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
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
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
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
所以它不十分怕人。
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
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
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
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
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
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
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
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
过来。
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
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的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
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
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
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挣扎都不会,尾与爪在猫嘴旁搭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瞧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
我不敢紧迫,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
虽然看不见小鸟的头部,我还没忘了那个眼神。
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
那个眼神与我的好心中间隔着一只小白猫。
来回跑了几次,我不追了。
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半死了。
猫又进了厨房,我楞了一会儿,赶紧的又追了去;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
进了厨房,猫在一条铁筒——冬天升火通烟用的,春天拆下来便放在厨房的墙角——旁蹲着呢。
小鸟已不见了。
铁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开着一个不小的缝儿小猫用脚往里探。
我的希望回来了,小鸟没死。
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
正在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象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
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
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
它身上并没血。
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
头低着,小嘴指着地。
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楞着。
它只有那么一点活气,都在眼里,象是等着猫再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又象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来个救星。
生与死都在这俩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
它是胡涂了,昏迷了;不然为什么由铁筒中出来呢?可是,虽然昏迷,到底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
这个希望使它注视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
它怕得非常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线的希望,一点也不动。
象把生命要从两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动。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着用小脚碰它。
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
但求它能活着,它就决不反抗。
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
将猫放在门外,小鸟还没动。
我双手把它捧起来。
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
它看了我一眼!
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准是死?养着它吧,家中没有笼子。
我捧着它好象世上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似的,我不知怎样好。
小鸟不动,蜷着身,两眼还那么黑,等着!楞了好久,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又楞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了歪用它的黑眼睁了一下;又不动了,可是身子长出来一些,还低头看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课后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的确( )(de dí dì) 暖和( )(hē hè huo huò)
玩耍( )(suǎ shuǎ yào) 折磨( )(zhé shé zé)
二、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2.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3.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
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
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片段品析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文中第()句话写出猫的可爱,第()句话写出猫的淘气。
3.从“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你读出了作者对猫的()之情。
六、用“摘录法”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来了一场暴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些小草。
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
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这段短文主要讲了:()。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读诗句,填上动物的名称。
两个黄()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留恋()时时舞,自在()恰恰啼。
泥融飞(),沙暖睡()。
参考答案:
一、 (dí) (huo) (shuǎ) (zhé)
二、1.听话确实 2.如果 3.慢慢
三、1.又非常勇猛,遇上蛇也想斗一斗。
2.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叫苦的。
3.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课堂秩序非常好。
四、稀奇怪异,一总分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五、
2.2、3、4;5、6、7
3.喜爱
六、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七、(鹂)(白鹭)(黄鹤)(戏蝶)(娇莺)(燕子),(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