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分析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题型及分值分布,帮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考试的整体情况。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结构及题型,帮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考试的整体情况。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教学难点:1. 针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中考语文考试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分布。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析试卷结构、总结优点和不足、培养答题习惯。

二、分析试卷结构及题型1. 介绍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2. 分析选择题,包括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等题型。

3. 分析非选择题,包括作文、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题型。

三、总结优点和不足1.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考试中的表现,总结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加强文学常识积累,提高选择题正确率;b.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翻译文言文;c.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现代文阅读正确率;d. 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四、培养答题习惯1. 强调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重要性。

2. 提出以下答题习惯建议:a. 阅读题目要仔细,确保理解题意;b. 针对每个题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c. 适当分配答题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考试中的表现。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巩固优点、改进不足、提高答题能力。

二、巩固优点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考试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和发扬优点。

三、改进不足1. 针对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制定学习计划,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b. 参加辅导班或请教老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c. 多做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范文5篇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范文5篇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范文5篇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杜小康的成长,探究题目的深刻含义2.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1、体会环境描写在*中的作用;并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梳理情节,领会标题含义。

品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流程】一、_导入启迪智慧同学们,你们正值十五、六岁,可谓是花季少年,在你们成长的岁月里,快乐和幸福充满着你们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每个人面对孤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财富,是历经磨砺后铸就的坚强。

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作者)[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

因此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整体感知,理解孤独1、在上节课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内容,即这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时,老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师归纳:这篇*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中考语文讲评试卷教案

中考语文讲评试卷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中考语文试卷,总结答题技巧和常见错误。

2. 提高学生对中考语文考试的应试能力,增强信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审题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结构,总结各题型答题技巧。

2. 指导学生针对常见错误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答题准确率。

2.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应试信心。

教学准备:1. 中考语文试卷2. 答题技巧总结3. 学生常见错误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中考语文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2. 强调讲评试卷的重要性。

二、分析试卷结构1. 阅读理解部分:分析题型、考查内容、答题技巧。

2. 古诗文阅读部分:分析题型、考查内容、答题技巧。

3.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题型、考查内容、答题技巧。

4. 写作部分:分析题型、考查内容、答题技巧。

三、总结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关注关键词、句子、段落,理解文章主旨。

2. 古诗文阅读:掌握古诗文的背诵、翻译、鉴赏方法。

3. 现代文阅读:关注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作者观点。

4. 写作:注意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立意新颖。

四、学生讨论1. 分组讨论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题经验,互相学习。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1. 学生复述各题型答题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复述,纠正错误。

二、针对常见错误进行改进1. 阅读理解:分析错题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提高理解能力。

2. 古诗文阅读:讲解古诗文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现代文阅读:分析错题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写作: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模拟练习1. 学生根据讲评内容进行模拟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答题中的错误。

四、总结与反馈1. 学生总结本次讲评课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对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讲评课的满意度。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应试能力。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答题技巧和应试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重点:1. 试卷结构分析2. 学生常见问题总结及讲解3. 答题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教学难点:1. 针对性讲解和指导2. 答题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次考试情况,询问学生考试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本次考试中哪些题目做得好,哪些题目做得不好。

二、试卷结构分析1. 分析试卷的题型分布、分值分布和难易程度。

2. 强调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学生常见问题总结及讲解1. 诗歌鉴赏题:分析学生常犯的错误,如理解偏差、手法分析不准确等。

2. 古诗文默写题:总结学生易错字、难写字,讲解记忆技巧。

3. 现代文阅读题:分析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原因,讲解解题技巧。

4. 作文题:分析学生作文得分低的原因,如立意不深刻、结构不完整、语言表达不流畅等。

四、答题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1. 答题技巧:a. 审题要准确,把握题意。

b. 仔细阅读题干,避免遗漏信息。

c. 答题时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 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流畅。

2. 心理调节方法:a.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情绪。

b.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道题目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

c. 遇到难题不要慌张,先做会做的题目,再尝试解决难题。

五、课堂练习1. 针对课堂讲解的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对错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六、总结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 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为接下来的中考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总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考语文试卷的讲评,使学生掌握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技巧、答题规范。

2. 教学难点:对试卷中易错题、难题的解析,以及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试卷中的知识点。

(2)提问: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 讲评试卷(1)分析试卷中的基础知识题,如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等,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针对阅读理解题,讲解答题技巧,如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作者观点等。

(3)针对作文题,分析作文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作文质量。

(4)对试卷中的易错题、难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2)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试卷中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决自己在考试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试卷讲评的收获,反思自己在考试中的不足。

(2)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解题能力:观察学生在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时,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 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待错误的态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1. 让学生了解本次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题型和考察范围。

2. 分析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结构和题型。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过程,找出不足。

2. 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题型,让学生对试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分析试卷结构和题型(1)文言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如翻译、断句、概括等,让学生了解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2)现代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代文阅读的题型,如主旨大意、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3)作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评分标准,如立意、结构、语言等,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要求。

3.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考试中的优点,如基础知识扎实、答题技巧熟练等。

(2)不足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考试中的不足,如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作文立意不深刻等。

4.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1)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多练习作文,提升作文水平。

(3)加强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4)关注时事,拓宽知识面。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讲评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六、课后作业1. 针对本次考试中的不足,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完整版)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完整版)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

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

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

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字词正音2、文学常识的巩固能力目标:1、仿写句子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教学重点:目标1、2、3、4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

初中中招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中中招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中中招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讲评,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2. 分析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对试卷中典型题目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试卷分析:对整个试卷进行总体分析,了解试卷的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和难度等。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分析学生在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3. 典型题目讲解:选取试卷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

4. 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5. 鼓励与期望: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试卷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

2. 试卷分析:对试卷的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和难度等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针对学生在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

4. 典型题目讲解:选取试卷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5. 学生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6. 鼓励与期望: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掌握情况:通过试卷分析,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典型题目的解题能力:通过讲解典型题目,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评价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是否能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4.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总结:本次试卷讲评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分析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讲评教案
【教案背景】: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试卷讲评课,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特拟定此教案。

【教学课题】:试卷讲评课
【教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较难,学生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正答率较低。

根据此情况拟定本教案,集中讲解练习字音字
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情(多媒体展示)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2.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存在品析角度没找对、脱离文本、空话套话等问题。

4、书写潦草,卷面较乱。

二、针对问题,合作探讨,归纳方法。

基础部分
(一)、小组合作,交流试卷第1、第2两题,将错音、错字改正。

完成拓展练习一.
拓展练习一(导学案出示题目)
1、注音
方兴未艾.(ài)辟.谣(pì)古刹.(chà)乳臭.未干(Riù)隽.永(juàn)押解.(jiè)肖.像(Riào)气氛.(fēn)憎.恶(zēng)木讷.(nè)绦.虫(tāo)逮.捕(dài)档.案(dàng)飞来横.祸(hèng)同仇敌忾.(kài)绿.林好汉(lù)
2、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一幅对联(副)渡假村(度)悬梁刺骨(股)挖墙角(脚)
水笼头(龙)谈笑风声(生)人情事故(世)走头无路(投)
(二)、小组展示。

诗歌鉴赏——诗歌的景象鉴赏
(一)、什么是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所写出来的景色。

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二)、诗人为什么要描绘景象?(多媒体展示)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若只写实在的情思,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也就失去了诗味。

所以诗人化情思为景象,通过景象来寄托情感。

(三)、怎样把握和鉴赏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1、把握画面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切忌直接引用。

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鉴赏诗歌的画面美。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景物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等);
②.画面色彩(明暗、冷暖);
③.动态静态。

如:请分析杜甫《绝句》的画面美。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画面有近景,有远景。

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鸣唱;远处,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远处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
雪;近处门前的江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②画面色彩鲜明,前两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

这样,就景物
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

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
的广阔。

③画面动静结合,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能够根据情景氛围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具体分析,切忌空
洞。

充分阅读理解给出的注解。

(四)、小组合作,分别赏析《江天暮雪》、《江雪》的景象,并订正第9题。

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导学案展示)
1、描绘画面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画面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境(氛围)特点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情感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展示。

拓展练习二(导学案出示题目)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夜深
(唐)王维(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语言品析类试题
(一)、分析试卷第8题、第20题第(2)小题(多媒体展示)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1(2)、围绕加点内容,赏析句子。

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
.......,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思路:(多媒体展示)

格式:
练一练:赏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妙处。

(二)、试卷20题第(1)小题,赏析句子:(多媒体展示)
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思路:

格式:
(三)、从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切入(多媒体展示)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直抒胸臆。

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烘托、象征等。

修辞:比喻、对比、排比、反问、夸张、拟人等等。

如对《那一抹金黄色》中“我想我要是画家,我会用手中的画笔绘出这份美丽;我要是作家,我会用键盘敲打出最美的文字;我要是摄影师,我会用摄像机留住这份秋韵的别致……”这几句进行赏析可从排比句式切入分析。

小结
总模式:
拓展练习三(导学案展示)
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赏析“惊”字的妙处。

“惊”表现了诗人初见草芽的惊喜心情。

②赏析三、四句诗的妙处。

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的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作飞花,装作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说明文语言赏析
1、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
生动性(尤其注意生动性,不要思维定式)
如《看云识天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2、做说明文语言赏析题一定要联系原文,避免空话套话。

(屏幕展示例卷)【教学反思】:讲练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多媒体和导学案配合应用,课堂容量大,方便实用。

但诗歌鉴赏部分内容较难,单凭讲解无法
令学生真正掌握,应在平时多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做相关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