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课堂实录
《丑小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丑小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丑小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执教:湛江市第八小学黄拜云师: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谁都没想到温柔美丽的母鸭出了一只丑小鸭。
安徒生的童话就是这么吸引人。
我们来读一下生字。
(出示:灰色结冰丑小鸭天鹅讨厌蛋壳欺负翅膀暖烘烘卧下剩下裂开孤单篱笆讥笑芦苇冻僵幸亏)生读。
师:读得棒极了,如果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去掉你们还能认识吗?去掉拼音请学生开火车读。
师指导字音。
师:接着呀,我看看你们会不会写这些生字。
我挑三个同学上来听写。
指名三个同学上黑板写字。
师:下面的小朋友就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写。
听写:翅膀、讨厌、蛋壳师:他们写对了吗?生:写对了。
师:老师注意到了,这三个小朋友都能按照笔顺的规则把字写对。
我们要在写对的基础上,把课文响亮得读一遍,而且呀还要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好啦,开始读吧。
生读课文。
师: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啦,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
师:老师很同意你的看法,其他人的看法呢生:丑小鸭遭遇的故事。
师:好,下面我们带着两个问题把课文再读一遍,一朗读的时候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第二个是把不认识的生词画出来。
生读。
师:读完了,哪个词不理解。
生:草堆不理解。
师:谁来帮一下他。
生:也就是长满草的地方师:长满是堆吗?生:堆满草的地方。
师:对了。
生:出世生:就是出生。
师:谁出生了。
生:一群小鸭子。
生:暖烘烘生:温暖。
师:暖和,很舒服。
你们找到丑小鸭出生时的句子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出示:1,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师:是呀,丑小鸭的毛是生:毛绒绒师:身子呢生:瘦瘦的。
师:要把括号里的词读得重一些,来再读一遍。
生读。
师:读得真好听。
老师呀把丑小鸭帖到黑板上,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他的嘴巴大大的,毛灰灰的,眼睛亮亮的,翅膀小小的。
师:这个小朋友真会介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介绍了丑小鸭,课文用了一个词总的概括了丑小鸭的外貌,你们找到了吗?生:又大又丑。
《丑小鸭》课堂实录

《丑小鸭》课堂实录鞍山道小学胡昂一、互动导入,简介作者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只很丑很丑的小鸭子(板书:小鸭)师:鸭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什么偏旁?生:鸟字旁。
师: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
师: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做窄又宽。
拿出手跟老师一起书空一遍。
(生跟师一起书空)师:一起叫叫他的名字吧!生:丑小鸭。
师:知道《丑小鸭》是谁写的吗?生:安徒生。
师:你对安徒生知道多少?(生1、生2)师: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小时侯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
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
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丑小鸭》。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师:请你带着黑板上的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来说一说?生1:课文讲了(丑小鸭)小时候因为(长得丑)经常遭别人欺负,后来,他历尽(磨难),终于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师:谁再来试试?生2:课文讲了(丑小鸭)小时候因为(长得丑)经常遭别人欺负,后来,他历尽(磨难),终于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生:课文讲了(丑小鸭)小时候因为(长得丑)经常遭别人欺负,后来,他历尽(磨难),终于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师:课文内容已经知道了,我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生字词预习的怎么样?谁来读?生1:篱笆芦苇暖烘烘又大又丑生2:剩下冻僵幸亏卧在裂开生3:欺负讨厌孤单讥笑师:读的很准确,请位小老师来带读一下。
《丑小鸭》课堂实录[页5]
![《丑小鸭》课堂实录[页5]](https://img.taocdn.com/s3/m/5b245410e2bd960591c67700.png)
《丑小鸭》课堂实录[页5]《丑小鸭》课堂实录《丑小鸭》课堂实录我目前在追求的课堂,可以用“目的在过程中”这句话来形容。
从五六年前最严谨的“问题→图示”课堂模式,到两年前“问题→问题”课堂模式的探索,再到现在这种不能用模式来指称的模糊程序,正反映出我这些年来语文教育观念的演变方向。
把课堂视为一个学生建构自己思想与语言的动态的场(当表述思想时,他其实就是在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我的一个提法——“在遗忘语文中学习语文”的大概意思),把学习视为一个学生内部的通过外在关系消解他原有思维-语言模式进而建构新的语言-思维范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在不平衡与不稳定中);同时,不把教学目标视为先在于学习与学生存在的知识点或者成形的思想,而视之为一种含有方向的力量的施加,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朝某一个含有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就此文而言,让《丑小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隐喻,每个人在这个框架中建构自己的人生象征,也许可以称之为我此课的惟一的教学指向。
)……这些都成了我新的追求。
然而要把这种尚在朦胧中的想法变成行动,则要困难得多,而且作为一名改良主义者,我势必不可能拿课堂当成革命的工具,而始终只能是在现实的行动中,融合一些新的但却难免是粗糙的理念。
【回音壁】宣讲·对话·独语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东京章太炎先生的课堂,“谈天时以玄同说话为最多,而且在席上爬来爬去。
所以鲁迅给玄同的绰号曰‘爬来爬去’。
”这样的课堂实在令人神往——师生亲密无间,寥寥数人,对话问答,耳提面命。
而今的中学课堂,一般总在四十人以上,坐席如方阵般的罗列,格局的先验设定,使一一对话的机会甚少,课堂的声音,也往往成为宣讲,语文课堂纵然精彩,总难逃乎布道与说书之间,教师的角色,或如牧师、或似演员,这也正是许多老师觉得疲惫的症结所在,一如张爱玲对教育的十二字评价:“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干国祥老师的可贵努力,正在“宣讲”与“对话”间求得平衡。
小学语文:《丑小鸭》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丑小鸭》课堂实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教学正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教学精神,它极大地拓宽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
而学生与文本对话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线。
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缘文会友”的交往活动,是很有见地的。
于是,我于“整合文本,走进文本,凸显生本对话”为目标,对教学作了大胆的设计,在学习语言,感悟形象,品味人生三位一体中,努力探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视界融合。
【片断一】发现悲喜对比的描述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做文字游戏好不好?(生:好),就做说反义词的游戏,可以吗?(生:可以)师:我说——“丑”生:我说——“ xx”师:我说——“喜欢”生:我说——“讨厌”师:我说——“快乐”生:我说——“伤心”生:我说——“难受”师:我说——“幸福”生:我说——“痛苦”生:我说——“不幸”师:(脸露笑容)看来难不倒大家。
我说个难的——我说“一帆风顺”生:我说——“困难重重”生:我说——“千辛万苦”生:我说——“风风雨雨”师:还想不想做游戏?(生:想)好,我们变个方式,就来找句子,可以吗?(生:可以)《丑小鸭》这篇课文的前前后后也有一句句意思相反的句子,翻开书找一找,看谁有一双慧眼,能够最先找到。
生1:“他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大家叫他‘丑小鸭'和”“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漂亮极了!”生2:“丑小鸭那么丑,大家都讨厌他。
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
”和“丑小鸭飞到水里,向天鹅游去。
三只天鹅拍着翅膀欢迎他。
”生3:“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和“新‘来了一只天鹅,一只美丽的天鹅! '孩子们在湖边叫起来。
”生4:“丑小鸭伤心极了。
”和“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生5:“可是,那些野鸭子不理他。
《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实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丑小鸭》这个经典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成长发展等主题。
下面将详细记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课内容:“大家知道《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吗?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学生们踊跃举手回答,展开了一个活跃的讨论环节,激发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故事情节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丑小鸭》的故事情节,重点介绍了小鸭子被认为丑陋,被排斥和欺凌,最终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的转折。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三、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故事情节,老师安排了一场角色扮演的活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互动对话的方式,演绎了故事情节,增强了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情感分享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个情感分享环节。
学生们围绕“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是否曾遇到挫折?”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
通过互相倾诉和倾听,学生们增进了情感交流,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丑小鸭》中的成长主题。
五、思维拓展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与探讨,《丑小鸭》这个故事带给他们的启示和反思,老师提出了一些拓展性问题,如“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成长?”“你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等。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六、课堂总结最后,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丑小鸭》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成长道路上的启示。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让自己像天鹅一样展翅高飞,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对《丑小鸭》这个经典童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情感、思维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丑小鸭》教学实录

《丑小鸭》教学实录第一篇:《丑小鸭》教学实录《丑小鸭》教学实录----戢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讥笑”、“”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及童话的文体特征,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3、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
[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整体感知法、讨论点拨法、图片展示法和品评鉴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现实领悟丑小鸭形象的意义,激发他们坚韧、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线索,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1、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深层内蕴。
2、理解丑小鸭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熟悉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熟悉内容,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
3、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多媒体、图画、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主查阅生字、生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1.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不,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一向温柔而美丽的鸭妈妈居然孵化出了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就坐上时光穿梭机,去结识一下这位叫丑小鸭的新朋友。
(板书:丑小鸭)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1.想要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闯过生字娃娃这一关,相信通过预习,已经有不少同学跟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一大波鸭子带着词语宝宝靠近我们了。
(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抢读、开火车读)三、听看入境,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故事边看图,并结合预习的理解,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
(生: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2.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丑小鸭、丑小鸭,这只鸭子得有多丑啊?连名字里都有个“丑”字?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描写丑小鸭,用横线画出来。
《丑小鸭》课堂实录

《丑小鸭》课堂实录【背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浙江教材中大量缩改的《丑小鸭》,这次学的是只有少量删节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而“丑小鸭”的故事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隐喻,渗透在各种文本及其他信息中,在尚未接触安徒生的原著前,“丑小鸭情结”早已经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那么这次我们还能做什么?学生重读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对《丑小鸭》这一伟大名著的二度解读。
【现场】教学地点: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初一(1)班授课时间:2004年2月11日上午第四节从“个体解读”到“相互印证”一进教室,首先请寿馨蕊上台来讲《丑小鸭》的故事――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生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象征,就像是丑小鸭的“天鹅蛋”。
对其他同学的要求则是:仔细听寿馨蕊所“演绎”的故事,想一想她的故事中遗漏了哪些你觉得不应该遗漏的细节,为什么你觉得这个细节不该遗漏?作为预习的一种检查形式,我要求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不能打开课本。
8分钟后,寿馨蕊讲完了。
在讲的过程中,学生间有一些小小的交流,几个同学想提示寿馨蕊,她拒绝了;几个同学想纠正寿馨蕊,我阻止了,我提示:允许创造性讲述――即删节和增添,而且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地方,因为无论增删,恰恰是个人解读的结果的呈现。
然后,我抛出讨论话题:“请大家说说她的故事中你觉得不该遗漏,或者与原文不同的信息――大家仍不要打开书本,我们要借此了解大脑为自己筛选了哪些信息。
”许多同学举起了手,岑刚强第一个:“在老太婆家里的时候,丑小鸭不是因为受到欺侮而逃走的,他是自己想要去游泳。
”大家纷纷发言,或表示同意,或进行补充,有同学甚至还复述了课文中的原话:“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呀!”“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里一钻,那是多么痛快呀!”“好,我也觉得这一处很重要,我们待会儿再结合原文详加分析。
现在先请其他同学也来说说。
”坐在最后面的大个儿沈腾骏站起来,说:“丑小鸭在农夫家里的一段,跳到黄油和面粉中去的话不能省略,因为这表现了丑小鸭很讨厌人类……”他显然是严重地误读了,马上有许多同学举手表示反对,有几个在位置上就喊:“那不一定的!”我赶紧打住:“让他说完,行不?……现在大家对这个故事读出了完全不同的意思,谁是谁非暂且放下,我们待会儿还是结合课文再来展开进一步讨论。
丑小鸭 课堂实录[页2]
![丑小鸭 课堂实录[页2]](https://img.taocdn.com/s3/m/e680ba7a33687e21ae45a909.png)
丑小鸭课堂实录[页2]丑小鸭课堂实录丑小鸭课堂实录师:天气一天天变冷,冬天来了,丑小鸭是怎样过冬的?(师引读第六段)师: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生: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评:课文各段的学习各有重点,容易理解的段落通过师生引读而过,让孩子在读中自己理解体会。
)(三)学习第七段师:丑小鸭遇到了种种不幸,那它后来怎样了呢?请同学们一起看课文最后一段。
默读课文7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拿起笔,一边默读一边画句子,师巡视。
生交流。
生1: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写了春天来了。
生2:我喜欢“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这句让我知道了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师贴白天鹅图,出示天鹅图。
生:我知道天鹅美丽极了,他有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师板书“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这只美丽的天鹅,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这只美丽的天鹅吗?生1:这只天鹅真美呀!羽毛雪白的,脖子长长的。
生2:这只天鹅美丽极了!他的毛像雪一样白,他的嘴巴红红的,像火一样红。
生3:天鹅呀,你真美呀!美得就像白雪公主。
生4:天鹅,你太美了,你有雪白的羽毛球,长长的脖子,优雅极了!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积累的词语真多!是呀,这只美丽的天鹅,让我们不禁想到一首古诗,鹅……生齐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小朋友赞美天鹅赞美得真好,那么就请小朋友有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评: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时时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面对着美丽的天鹅用自己的语言来夸,让孩子调动平时积累的词句说话,既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师:丑小鸭变得那么美,他自己相信吗?生:不相信。
师:请小朋友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孩子读出了疑问的语气)师高兴:嗯,这小朋友读出了问号,不错!谁再读?生: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孩子不仅读出了,还读出不相信的语气)师颔首:我听出了不相信的语气!丑小鸭最后相信了吗?生:相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小鸭》课堂实录【现场】从“个体解读”到“相互印证”一进教室,首先请寿馨蕊上台来讲《丑小鸭》的故事――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生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象征,就像是丑小鸭的“天鹅蛋”。
对其他同学的要求则是:仔细听寿馨蕊所“演绎”的故事,想一想她的故事中遗漏了哪些你觉得不应该遗漏的细节,为什么你觉得这个细节不该遗漏?作为预习的一种检查形式,我要求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不能打开课本。
8分钟后,寿馨蕊讲完了。
在讲的过程中,学生间有一些小小的交流,几个同学想提示寿馨蕊,她拒绝了;几个同学想纠正寿馨蕊,我阻止了,我提示允许创造性讲述――即删节和增添,而且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地方,因为无论增删,恰恰是个人解读的结果的呈现。
然后,我抛出讨论话题:“请大家说说她的故事中你觉得不该遗漏,或者与原文不同的信息,大家仍不要打开书本,我们要借此了解大脑为自己筛选了哪些信息。
”许多同学举起了手,岑刚强第一个:“在老太婆家里的时候,丑小鸭不是因为受到欺侮而逃走的,他是自己想要去游泳。
”大家纷纷发言,或表示同意,或进行补充,有同学甚至还复述了课文中的原话:“在水里游泳是多么痛快呀!”“让水淹没你的头,往水里一钻,那是多么痛快呀!”“好,我也觉得这一处很重要,我们待会儿再结合原文详加分析。
现在先请其他同学也来说说。
”坐在最后面的大个儿沈腾骏站起来,说:“丑小鸭在农夫家里的一段,跳到黄油和面粉中去的话不能省略,因为这表现了丑小鸭很讨厌人类……”他显然是严重地误读了,马上有许多同学举手表示反对,有几个在位置上就喊:“那不一定的!”我赶紧打住:“让他说完,行不?……现在大家对这个故事读出了完全不同的意思,谁是谁非暂且放下,我们待会儿还是结合课文再来展开进一步讨论。
请继续――”窗边的胡纪平站了起来:“小鸭在沼泽地里没被猎狗咬死,这是很幸运的事。
”果然怪才,思维总是那么独特,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但现在还不是追问的时候。
胡纪平:“还有,我认为不能把丑小鸭进老太婆家的原因略掉,他进去是因为狂风,刚才的故事中丢了这一点。
”我追问:“你为什么认为不能去掉这一点呢?”“因为这说明丑小鸭实在没有办法――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去的。
……还有,不能把在野外第一次遇见天鹅的情节去掉。
”胡纪平接二连三的“指摘”已经使得好胜的寿馨蕊坐不住了,她甚至举起了两只手。
我只好让她发言:“我觉得不能认为猎狗不吃丑小鸭是因为幸运,如果这样的话丑小鸭就不必说‘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我很满意这种“斗争”的形成,但现在不能让他们就斗起来:“好,这个地方矛盾看来不小,我们在这里画个圈,待会儿再仔细看看。
”边说,边在白板上事先画着的一条由白板的右下角延伸到左上角的“丑小鸭成长线”的相应位置上画了一个圈。
接下来是机灵的林琰发言:“沼泽地里野鸭和大雁对丑小鸭的语气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出来――野鸭对丑小鸭说的是‘你丑得厉害’,大雁对丑小鸭说的是‘你丑得可爱’……”天,有这回事?此刻我不好翻书本,只能相信这是林琰仔细阅读的成果,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为强调这点,我对林琰的话进行了重复。
新生郑朔一直跃跃欲试,到现在终于站了起来:“我觉得文章结尾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的感受不能不讲,‘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幸福’,我认为这几句话很重要。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从丑小鸭的内心中呼唤出来的,这是它对所有磨难的一种感受。
”“噢。
郑朔说这句话是丑小鸭在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后内心的一种感受,一个回顾,所以不能够不讲到。
好啊,讲得太好了。
还有谁觉得有哪个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在寿馨蕊演绎的过程中失落了?”跳级生岑佳梅站了起来:“我觉得要把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的感受尽可能仔细地讲出来。
”“你觉得哪些信息――也就是哪些感受需要表述,怎样表述呢?你能不能试一试?”“苦难之后的幸福。
”“你能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述一下?”“……”“看来要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还是有困难的。
请坐。
”我知道岑佳梅想说的是“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这几句,但在不能够记忆性复述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表述对这个11岁的女孩还是有困难的。
平时学习最有困难的钮贤成站了起来:“应该重点说说冬天变到了春天。
”那一段确实很美,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便感动得不能自已,可惜现在还不能让大家打开书,我便伺机作了延伸:“也就是你认为课文中的几次环境描写也很重要,与课文的情节有很大的关系。
是吧?钮贤成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刚才岑刚强也讲到了丑小鸭进老太婆的家是因为外面的风太大了。
看来以后讲故事还是不能忽略故事发生的环境。
”“以文解问”,局部性阅读与交流好了,差不多了。
我就让大家打开书本,再来看看刚才这些问题能不能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到答案,我问大家:“先解决哪个问题?”“大雁和野鸭!”“好。
请大家朗读‘天亮的时候……碰碰你的运气’这部分课文。
”大家齐读课文后,我复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大雁说‘丑得可爱’,而野鸭说‘丑得厉害’?”调皮的朱奇在座位上说:“因为大雁和野鸭审美观不同,因为野鸭是把丑小鸭当成同类的,而大雁呢,不是说美丽的鲜花要绿叶衬托嘛,这个……”朱奇的思维总是这样,放得开去,却收不回来。
后边胡纪平接上了话茬:“是大雁把丑小鸭当成同类,而野鸭却嘲笑丑小鸭。
”“那也不一定的!”“野鸭并没有嘲笑丑小鸭啊!”“这其实也是说它丑得可爱”……同学们纷纷反对。
为避免在非要害处扯得太远,我就点一点题:“野鸭的嘲笑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意的嘲笑’,虽然是嘲笑,但似乎并无恶意。
看来不同的动物对丑小鸭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我们阅读课文时要把握这些细微的差别,而且我们还应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态度?譬如,为什么两只大雁对丑小鸭就显得比较友善呢?”“因为他们是同类。
”快嘴的郑荟说,我知道她的回答不是通过研究而仅仅是通过直觉敏感地把握的。
“因为两只大雁刚刚从母亲的蛋壳里爬出来不久,也很顽皮……”这是一直沉思着的胡纪平的回答。
“你是不是觉得两只大雁刚刚从母亲的蛋壳里出来,还比较纯洁,对人比较友善?”我追问。
“也许是他们是小孩子很好奇吧。
”胡纪平回答。
“可是鸡鸭也是小的呀,他的兄弟姐妹们也是小孩子呀!”刚才被胡纪平“指摘”得过多的寿馨蕊也注意着胡纪平的发言,这倒真是给抓住了要害。
“也许是大雁没有见过丑小鸭这种类型吧,所以它觉得很新鲜。
”胡纪平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着。
“可小鸭们也没有见过丑小鸭的样子啊,他们还说他是妖怪呢。
”郑荟站在了同桌寿馨蕊的一边,同时她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跟去年学的《山中访友》中的‘云雀’为什么被叫做‘弟弟’一样,只是为了不重复嘛,重复就没有感觉了。
”“是吗?我看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这样吧,我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线索――”我正想把话题转入探究性的思考与讨论过程,但下面有几个同学急于发言,寿馨蕊更是几乎站了起来,于是我只好打住,让她发言。
“他们后来还对丑小鸭说:‘那里有好几只甜蜜可爱的雁儿。
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她的模仿引得学生齐笑)你是那么丑,可以在她们那儿碰碰你的运气!’这里明明还是在嘲讽他丑嘛。
”几乎是在同时,我这边说:“这话是有嘲讽,但是不是恶意的?”而那边胡纪平说:“没有啊……”为不再重复论争同一小问题,我继续点拨:“他们不是恶意的,但是不是完全认同他了?”学生说“没有”。
“所以这些细微的差别我们要细细品味……”还没说完,那边胡纪平不由我,继续发表他的高见,我只好让他说:“对丑小鸭说‘你丑得可爱’,这显示他自己好像很高贵的样子;而对他说‘你丑得厉害’这就有点谩骂的味道了。
”他的发言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我伺机继续点拨:“我们刚才分析了其他的动物对丑小鸭态度的不同,现在我们是不是来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导致这些不同态度的原因,好不好?”“因为它们不是同类啊。
”郑荟果然聪明,但此刻可不能停留于此。
我说:“是的,不是同类,可是它们都不是丑小鸭的同类啊。
”“野鸭们和他是同类,所以他们看它丑得这么有个性,就笑它……”我原以为一直静听的金铮会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谁知他竟然是搞笑,调侃的语气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谁和他是同类?”我追问。
“雁儿和他是同类。
”下面不知是谁在说。
“雁儿和他更像同类――这个同学说得有些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他叫丑小鸭就搞错了。
――我们可能要作更全面的考察,要把这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也许更能够解开我们的困惑。
我们应该把鸡鸭场上的鸡鸭,猫狗,大雁,天鹅,野鸭对丑小鸭的不同态度都综合起来考虑。
那么在这些动物中,和丑小鸭交流得最多,但最不理解丑小鸭的是谁呢?――对,是母鸡。
下面我们就来把这段文字集体诵读一遍,注意母鸡和丑小鸭不同的语气。
”于是大家集体朗读“第二天早晨……‘好吧,你去吧!’母鸡说”。
这是一段极富人物个性的对白,自以为是的母鸡教训着向往着自由和飞翔的丑小鸭,里面的许多语句简直可以当作成人教育孩子的翻版,但学生们显然还没有明显地感到这一点。
课文实在很长,就读这一小部分,也用了好几分钟,我提问:“刚才我们在分析野鸭与大雁对丑小鸭的态度时,发现他们对丑小鸭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但共同点是都不理解丑小鸭。
现在我们读了母鸡与丑小鸭的对话,发现母鸡的态度更不一样(学生在下面说:也更离谱了,郑荟补充:因为她还不会游泳),至少野鸭和大雁能够理解丑小鸭在外面、在水里很快乐很自由,但她就一点不懂了。
对吧?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把握站起来发言。
我指了指趁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我写在白板上的几种动物,自上而下依次写着:猫,母鸡,家鸭,野鸭,大雁,天鹅。
问:“大家看,我这里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会游泳→不会游泳。
”“不会飞翔→会飞翔。
”我不再等着大家从纷乱中争出一个生物学的答案来,说:“这个顺序依据的是跟丑小鸭的血缘关系,或者说物种的远近关系。
我们看,猫是哺乳动物;鸡是禽类,但不会水;家鸭是野鸭驯化后的物种;大雁又叫做鸿雁,与天鹅很像,长脖子,但毛色是青灰的,它还是家鹅没有驯化的先祖;而丑小鸭就是一只天鹅……我们看,在文章中似乎就是按照这种亲疏关系在写着,关系越远的,就越不理解丑小鸭在想着的东西,不理解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是不屑。
我们这样从动物学来解释他们对丑小鸭的态度为什么不同,也许并不正确,但至少是一个巧合。
为什么后面丑小鸭看到天鹅就感到激动与亲切,天鹅看到丑小鸭也立即表示了亲热?因为它们完全是同类,完全理解对方的‘语言’与梦想(同学跟答‘因为他们也是由丑小鸭变来的’)。
好吧,这个问题不管这样理解对不对,我们就先理解到这里。
我们现在再回头来看看,是不是还有讲故事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有了。
那么我们就来分享大家在课前所作的批注,谁先来?――朱奇先来。
”聚焦:解读“天鹅蛋”“我觉得这篇课文丑小鸭并没有经过‘不屈的奋斗’,他并没有努力拼搏,很多时候他自暴自弃,吃了很多的苦,后来他太苦了,感动了上天,所以把他变成了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