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分析
棉织物的丝光

1.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和仪器
漂白纯棉织物和纯棉纱线,氢氧化钠, 溴代麝香草酚蓝,硫酸,烧杯,量筒,电子天平,丝光架。
2.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
表3-1 丝光处方及工艺条件
试样编号
1# 2#
2.实验步骤
称取氢氧化钡10.71g,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人蒸馏水,搅拌,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0.25 mol/L氢氧化钡溶液。
将丝光前后试样各准备两份,剪碎成小于5mm的碎片,105-110℃烘2h,迅速放人干燥器中平衡至室温,准确称取2g(精确至0.0002g),分别放入150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0.25 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浸2h,并不断摇动。另取两个150mL带塞锥形瓶,加入30mL氢氧化钡溶液,放置2h,做空白试验用。分别从每个瓶中吸取10mL浸渍液放入5OmL锥形瓶中,加数滴酚酞指示剂,用c(HCl)=0.1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平行做2次,按下式计算钡值。
氢氧化纳(g /L)
150 250
总液量(mL) 1000 1000
丝光温度(℃) 室温 室温
碱作用时间(min) 5 5
3.实验步骤
剪取两条25cm×5cm的漂白纯棉织物,分别固定在两个丝光架上(用针、线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丝光架的上杆,在试样约2/3处与丝光架下杆固定,余下的1/3作为无张力丝光),调节丝光架使试样绷紧。按实验处方用蒸馆水配制碱液,将两个丝光架分别放入碱液中,室温保持5min,保持张力用热水(80-90℃)洗5min,洗2次,从丝光架上取下织物,冷水洗,硫酸(24L)中和处理5min,浴比1:20,充分水洗至近中性,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检验,如果变蓝说明已达中性,晾干留做丝光效果测定。
丝光 原理

丝光原理丝光原理是指物体表面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丝光现象的出现。
丝光是由光线在物体表面的微小凹凸或纹理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的,给人一种闪烁、流动的视觉感受。
丝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的波动性和物体表面的形状不规则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根据物理光学的原理,光线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
而物体表面的微小凹凸或纹理会导致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方向不一致,从而形成丝光效果。
丝光效果的强弱和方向与物体表面的形状、光线入射角度、光源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物体表面时,丝光现象最为明显。
此时,光线会在物体表面的凹凸或纹理上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产生出光线交错、相互干涉的效果,形成丝光的视觉效果。
丝光现象常常出现在一些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比如金属、玻璃、塑料等材质。
在这些材质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产品的质感和美观度,常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如抛光、磨砂等,使物体表面呈现出一定的凹凸或纹理,从而增加丝光效果的出现。
丝光效果不仅仅在工业产品中得到应用,也广泛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比如,电子产品的外壳表面常常采用丝光处理,使其更显高级感和质感。
家居用品、餐具、首饰等也常常使用丝光效果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丝光效果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还与人眼的视觉感知有关。
人眼对于光线的敏感度和对于物体表面微小变化的感知能力,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丝光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需要考虑到人眼的视觉特性,合理运用丝光效果,使产品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丝光原理是光线在物体表面微小凹凸或纹理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效果。
丝光现象的产生与物体表面的形状、光线入射角度、光源位置等因素有关。
在工业产品和日常生活中,丝光效果被广泛应用,为产品增添了质感和美观度。
理解丝光原理和运用丝光效果,对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在欣赏丝光的美丽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丝光的原理和应用。
染织行业丝光工艺操作流程及原理

染织行业丝光工艺操作流程及原理从棉针织物丝光原理和丝光工艺流程入手,着重探讨了棉针织物丝光过程中碱液浓度、温度、加工时间、施加张力、输液率和水洗去碱等因素对工艺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工艺建议。
棉针织物丝光是指各类棉针织物在机械的张力下,用高浓度NaOH 溶液进行处理。
经丝光处理后的棉针织物会产生象丝绸一样耐久性好的光泽,并提高了织物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吸湿性,成品的尺寸稳定性也有很大的提高。
1 棉针织物丝光原理棉纤维经浓烧碱溶液处理后,纤维即发生膨化,其直径增大而长度缩短,纤维从原来扁平状变成平滑柱形,同时棉纤维所特有的胞腔及天然捻度也消失,处理时若及时加以张力,纤维表面小皱纹消失,则纤维就显现出似丝一样的光泽。
棉纤维和浓烧碱溶液作用后,纤维发生膨化,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称碱纤维素。
关于碱纤维的组成有以下两种可能:一种认为碱与纤维素作用后生成分子化合物,另一种认为碱与纤维素作用后生成醇金属化合物。
以上两类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清水洗去碱后发生水解,经水解后的碱纤维素,称为水化纤维素或丝光纤维素。
丝光纤维素与未丝光纤维素化学组成相同,结晶结构不同,称结构变体。
纤维素结构变体后,性能上有以下变化:a)棉纤维经丝光后,结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加,改善了吸附能力,吸湿性、上染力提高。
b)棉纤维膨化后,形态改变,由原来腰圆形变为圆形,对光的反射效果增加,使织物产生柔和的光泽。
c)氢键的破坏与重组,能改善织物尺寸稳定性。
2 棉针织物丝光工艺按加工工艺流程不同可分为干丝光和湿丝光﹔按丝光对象不同可分为纱线丝光、织物丝光及双丝光。
2.1 干丝光干丝光又称干热丝光,就是用针织毛坯布直接进行丝光处理。
由于毛坯布未经精练处理,织物吸湿性较差,所以丝光液中必须加入高效渗透剂。
棉针织物干丝光工艺有以下特点:a)丝光处理后织物不需煮练,工艺路线缩短,坯布可保持较大的抗拉强度和较小的变形。
b)由于未进行煮练,丝光过程中会有大量杂质混入碱液中,既可造成织物丝光不均匀,也会对丝光工艺和碱液循环系统产生干扰。
1.3前处理 -丝光

7.8丝光效果的评定
光泽
---尚无统一的理想手段,故目前多用目 测评定 显微切片测定丝光织物的物态变化--利用显微 镜测量纤维截面的轴长 ,椭圆度=短轴/长轴。 当椭圆度趋于1时,丝光效果也最好。 吸附性能 钡值法: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 碘吸收法 : 碘沾污和染色测试法: 尺寸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表现在门幅的稳定 和缩水率的降低。
7、丝 光
7.1丝光的含义
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 碱的处理过程。 碱缩: 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 使纤维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 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
7.2丝光原理
丝光过程包含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因 此棉织物的丝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浓烧碱对纤维素的作用 不可逆的化学改性过程 浓烧碱:可渗透到无定形区,还可以渗透到晶区, 使晶格发生改变,将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 只有到一定浓度时才会产生丝光作用 浓碱液处理能消除纤维中一些弱的结合点,使纤维 受力均匀,减少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纤维断裂, 提高了纤维强度
直辊丝光机 依靠摩擦力,阻止收缩,无扩幅作用
流程:进布→弯辊扩幅→直辊渗透区(碱液
浸轧槽)→轧车→直辊稳定区(冲洗去碱槽) →去碱蒸箱→平洗烘燥
7.7 热丝光
平衡溶胀——棉纤维的最大溶胀 在低温(5℃)时,平衡溶胀值最高 随着温度的提高,平衡溶胀明显下降 达到60 ℃时,平衡溶胀几乎不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光泽变好; 尺寸稳定性增强;
强度增加,尺寸延伸度减小;
化学反应性能增强,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增强;
7.4丝光工艺条件分析
第四章 丝光

了延长棉织物带碱时间以及防止棉织物发生收缩,出 前轧碱槽后便经绷布辊绷布,再进入后轧碱槽中轧碱。 织物从进入前轧碱槽到出后轧碱槽,历时约30-40秒; 丝光机的两个轧碱槽是相互连通的,以便碱液的流动。 丝光时碱的浓度如下所示:
2)伸幅和淋洗 为了使棉织物经丝光后,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 及提高产品的光泽,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将带有浓碱液 的织物拉伸至规定的宽度,并在此条件下将织物上的 烧碱含量淋洗至规定值以后才可放松。
二、渗透压理论
基本观点:棉织物在NaOH溶液中的溶胀是渗透压的结果。 论证:应用唐能膜平衡原理来阐明丝光原理。
假设:
1)把纤维素内部视为膜内系统,外部碱溶液视为膜外系统; 2)丝光过程中膜内外可移动离子能按唐能膜平衡原理在膜内外 进行分布,达到平衡时保持电性中和; 3)在平衡过程中膜内外体积相等,而且不变; 4)设: C1-为平衡后Cell-O-的浓度; C2、 C3-为反应前NaOH和NaCl的浓度; X、Y-为平衡后膜内Na+、OH-的浓度;
4、强力 丝光后纤维及织物的强力得到了提高,其原理如下: 1)由于丝光过程中,棉纤维发生了不可逆的剧烈溶胀,消除 了纤维不均匀变形,减少了滑移; 2)由于经向张力作用,使纤维素大分子排列整齐,增加了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 3)纤维的取向度得到了提高,能均匀地承受外力,减少了因 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断裂现象;
二、弯辊丝光机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特点:通过弯辊来完成伸幅;
三、直辊丝光机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特点:通过弯辊扩幅后织物进入丝光机轧碱,常用于加工宽幅织物;
四、液氨丝光机
§4 丝光工艺条件分析
一、碱液浓度 碱液浓度是影响丝光 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当
丝光名词解释

丝光名词解释
丝光是指某些棉织品经过加工后表面呈现的丝一样的光彩。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棉制品(纱线或织物),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
经过丝光处理的棉织品被称为丝光布或丝光毛巾等。
丝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当时化学家麦瑟在用棉布过滤浓烧
碱中的木屑时,发现棉布变厚了,并了解到浓烧碱可以使棉纤维溶胀的性质。
后来,洛尔在浓烧碱处理棉布时发现施加张力可以提高棉的光泽。
丝光开始工业化是在1895年,为了纪念麦瑟,将丝光整理称为麦瑟处理。
丝光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后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织物的光泽和质感,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和触感。
服装面料——丝光工艺原理

服装面料——丝光工艺原理§1 引言一、丝光的含义1、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
2、碱缩: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使fibre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二、丝光与碱缩织物的特点丝光后:织物发生以下变化1、光泽提高2、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增强3、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织物平整度提高4、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变碱缩虽不能使织物光泽提高,但可使纱线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此外,强力及对dye吸附能力提高。
三、工序安排1、先漂后丝: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
2、先丝后漂: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花布3、染后丝光: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4、原坯丝光: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
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性。
棉布丝光分干布丝光和湿布丝光两种,由于湿布丝光含湿较难控制,因此以干布丝光较多。
其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随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较高,因此只有烧碱才具实用价值,某些酸和盐类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纤维素纤维膨化,获得丝光效果,但实际生产有困难,缺少实际意义。
无水液氨因分子小,纯度高,也是一种优良的膨化剂,20世纪60年代未曾进行过丝光研究,其产品的光泽和染色性能均不及碱丝光,但手感柔软、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较高,故近年来作为与后整理中机械预缩、树脂整理结合应用的新工艺,称为液氨整理。
四、丝光效果的评定1、光泽是衡量丝光织物外观效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判定面料丝光方法

判定面料丝光方法
丝光是指通过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织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织物光泽和减少纤维的毛茸效应的一种加工方法。
判定面料是否经过丝光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外观观察法: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表面光滑、平整,光泽度较高,颜色鲜艳,质感强。
2. 手感触摸法:丝光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光滑,与未处理的织物相比,具有更好的舒适感。
3. 光泽度测试法:通过使用光泽度计对织物进行测量,可以得出其光泽度值。
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光泽度较高,一般会超过100度。
4. 燃烧法: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纤维在燃烧时会迅速收缩,且不易产生烟雾和异味。
5. 氢氧化钠溶液测试法:将一小块未处理的织物和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分别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其反应。
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易溶解,而未处理的织物则容易溶解。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判定面料是否经过丝光处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如果要进行准确的判断,还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特宽织物装饰用品,3m以上织物。
(三)新型直辊丝光机及其工艺
1.带有高载液装置和针盘式伸幅转筒的直辊丝光 机
[热丝光工艺70℃]
➢ 生成碱纤维素是放热反应
晶格和结晶度:
• 结晶度在NaOH300g/L 时下降最多。(溶胀 150g/L最大)
• 有一部分cell-OHⅠ 变成cell-OHⅡ,晶 格发生变化。
三、丝光后纤维形态结构变化
• 纵向天然转曲减少 • 横截面由腰圆形变成圆形 • 无定形区增加,取向度提高
四、丝光后棉纤维性能变化
适合品种
➢ 纯棉及T/C织物、麻及麻棉织物、涤麻布等。
丝光用剂
• 烧碱 膨化性能好,价格低廉,设备要求不高
• 液氨 对棉的膨化作用小于烧碱,分子体积小,
渗透性好。 氨有强烈气味,对设备密封要求较高,氨
要回收
液氨丝光:
用液态氨(常压、-33℃下进行)处理织物, 改善织物光泽、防皱性、弹性、强度及手感。
五、丝光方法
按碱液温度分: ➢ 冷丝光:15-20℃ ➢ 热丝光:60-70 ℃ 按进布状态分: ➢ 干布丝光:经练漂烘干后丝光,为主 ➢ 湿布丝光:省烘干工序,高给液装置以湿布丝
光为主,易使碱液渗透均匀
六、丝光设备及丝光工艺
• 布铗丝光机 适用于一般织物,伸幅效果好,织物缩水率小。
• 直辊丝光机 适合特阔织物,伸幅效果小,纬向缩水率大。
530×0.8/1.4 = 302 (2)渗透区,直辊浸碱槽280g /L (3)针盘式转筒伸幅淋洗 带浓碱时间20~ 30s,布铗丝光机50~ 60s (4)针盘式转筒伸幅 扩幅12 ~15cm (5)平洗机酸碱度探测器, 加酸中和水洗
拉至规定幅宽,控制纬向收缩。 • 淋洗 轧碱开始到第一次淋洗,带浓碱时间50~60s ➢ 张力条件下五冲五吸(70~80℃)[至少三冲三吸]洗
到每kg干织物上烧碱含量70g以下。 ➢ 若碱含量在70g/kg织物以上,织物仍会收缩,从而
影响光泽、纬向缩水率和半制品门幅和染色性能。
➢丝光时,关键在布铗链上第一道冲洗, 由于丝光浓度180~280g/L,并不是最 大溶胀,浓度在160g/L溶胀最大,在第 一道冲洗时,总有一段时间碱浓度为 160g/L,这时布铗铗住,定形效果好, 而在其后几道冲洗,对定形效果影响就 不怎么大。
• 手感柔软、尺寸稳定性提高、抗皱性较高 • 其光泽、吸附性、染色艳度不如烧碱处理效果 • 常作为高档棉织物的后整理
二、丝光原理
水合理论: • 钠离子水化能力很强,周围结合较多的水分子形成水化层; • 烧碱既能到达纤维的无定形区,也能到达晶区; • 大量水分子被带入纤维内部,引起纤维剧烈的溶胀; • 溶胀不可逆,丝光效果被保存下来。
1.轧碱和绷布 • 轧碱 180~280g/L,轧余率120-130g/L 两台浸轧机,前轧车速度小于后轧车,经向张力 • 绷布辊 延长织物带浓碱时间,{30~40s} φ560mm 防止浸碱后经向收缩
2、伸幅和淋洗伸幅
布铗链(15~20m),轨道橄榄状—中间大,两头小。 布铗链中间达到坯布幅宽
• 光泽改善
• 吸附性、得色量提高 (无定形区增加)
• 强力增加Biblioteka (卷曲的分子舒展,受力更均匀)
• 尺寸稳定性提高 (缩水率降低)(牵伸后稳定化学键建立)
丝光钡值
• 表示丝光棉对化学试剂吸附能力
Ba值= 丝光棉纤维吸附 Ba(OH)2的量 x 100 未丝光棉纤维吸附 Ba(OH)2的量
•钡值要求,棉在130以上,T/C在120以上 •Ba值大,可吸收更多染料,染深色
• 布铗直辊联合丝光机 前段布铗伸幅,淋吸后直辊稳定幅宽,能纬向阔
幅,降低纬向缩水率。 • 液氨丝光机
直辊丝光机
液氨丝光机及回收装置示意图
(一)布铗丝光机及丝光工艺
• 基本过程:浸碱溶胀、溶胀下伸幅、伸幅下洗 碱
• 丝光工艺:浸轧碱液(180~280g/L,室温)绷布 (施加张力)→伸幅和淋洗(张力下洗碱,至每 kg干织物上烧碱含量70g以下)→去碱蒸箱去 碱(洗碱至每kg干织物上烧碱含量5g以下) →中和水洗(50℃水洗, 室温加醋酸中和水 洗)→洗涤→轧水烘干
(二)普通型直辊丝光机及丝光工艺
• 工艺流程:进布→弯辊扩幅→直辊渗透 区(碱液浸轧槽)→轧车→直辊稳定区 (冲洗去碱槽)→去碱蒸箱→平洗烘燥
直辊丝光机
➢ 上排直辊为空心橡胶辊 ➢ 下排直辊为钢管辊,表面车制细条纹,阻止织物纬向收缩。
• 直辊丝光机是利用织物紧贴在直辊表面,依靠 它们之间摩擦力来防止织物幅宽收缩。
1.烧碱中棉纤维溶胀;
(纤维截面由扁平状变为圆形)
2.张力下纤维内分子间重组;
(在布铗张力下,纬向收缩受阻,纤维内拆旧键建新键)
3. 纤维内分子新位置稳定结合。
(拉幅一段时间,新键形成,去碱水洗后稳定保留)
浓碱对纤维素的作用:生成碱纤维素
cell-OH+NaOH≒ cell-ONa
纤维素钠盐
cell-OH.NaOH 醇钠化合物
第四章 丝光
一、 引言
•丝光和碱缩 •丝光和碱缩处理的目的 •什么是液氨丝光?其工业应用的优缺点?
• 丝光: 棉织物在张力状态下用室温浓烧碱
溶液处理,获得丝一般光泽的加工过程。
• 碱缩: 棉织物在松弛状态下浓烧碱处理,
织物变得紧密,并富有弹性。
丝光目的
➢ 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和手感; ➢ 提高染色得色率; ➢ 提高尺寸稳定性。
工艺流程:进布→高效轧水{轧余率60%~65%} →浸渍碱液(高载液装置){载液率90% }→直辊 丝光渗透区(直辊浸碱槽)→轧车→拉伸扩幅 (弯辊扩幅→针盘式转筒伸幅淋洗)→直辊稳 定区(冲洗去碱槽)→去碱蒸箱→平洗烘燥
(1) V型载液槽{轧余率60%~65%} →浸渍碱液 (高载液装置){载液率80~90% (530g/L)}
3、去碱与平洗
• 去碱箱,[直辊+去碱箱] 洗碱至每kg干织物 上烧碱含量5g以下。
• 平洗槽进一步去碱,要求落布pH=7-8,厚织 物pH=8-9,必要可在平洗槽用醋酸或硫酸 2~ 3g/L处理。
思考题:
1、丝光落布pH偏高,对后面染整加工有 什么影响? pH偏高,怎么解决?
丝光后pH值偏高不仅会造成烘干时织物 泛黄,而且会使染料在高温碱性下发生 色光变化而造成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