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通信协议
通讯协议介绍

通讯协议介绍通信协议介绍一、引言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于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UDP协议、SMTP协议、FTP协议和HTTP协议。
二、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组成。
TCP协议负责在网络中建立可靠的连接,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IP协议则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TCP/IP协议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网络通信。
三、UDP协议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具有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UDP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音视频传输和在线游戏。
与TCP协议相比,UDP协议的开销较小,但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数据包或乱序传输。
四、SMTP协议SMTP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标准协议,它定义了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
SMT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通过与邮件服务器建立连接来发送邮件,而邮件服务器则负责将邮件传递给目标服务器或接收邮件。
SMTP协议保证了邮件的可靠传输,并提供了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机制。
五、FTP协议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将文件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
FTP协议提供了多种操作方式,包括文件上传、文件下载、文件删除等。
FTP协议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通过与FTP服务器建立连接来进行文件传输。
FTP协议支持匿名登录和身份验证两种方式,并提供了数据加密和访问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
六、HTTP协议HTTP协议是用于Web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规则。
HTT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来获取资源或执行操作,而服务器则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数据。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通讯协议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通讯方式则是指在这些协议框架下进行信息传输的具体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
1.传统有线通讯协议及方式:传统有线通讯协议主要包括串行通信协议(如RS-232、RS-485)和并行通信协议(如IEEE1284)。
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近距离点对点通信,适合于数据传输量小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应用场景。
而并行通信协议则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
有线通信方式可以通过电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2. 以太网协议及方式: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基于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信道访问方式。
以太网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协议(如Eth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如MAC协议)和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
以太网通信方式可以通过双绞线、光纤等传输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3.无线通信协议及方式:无线通信协议是指在无线信道上进行通信的协议。
其中最常见的是Wi-Fi协议,它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用于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Wi-Fi协议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递,并支持不同频段和频宽的通信。
另外,蓝牙协议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在短距离内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4. 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及方式: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交换。
传感器网络通信方式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采用自组织网络通信方式,如Ad Hoc网络。
常见的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包括ZigBee、Z-Wave、LoRa等,它们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自组织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部署的传感器网络。
5.互联网协议及方式:互联网协议是指用于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它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组合,包括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
TCP/IP协议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如以太网、DSL)和无线网络(如Wi-Fi、4G/5G)进行信息传递。
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1. 引言网络通信协议是一种规范,它定义了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格式、规则和过程。
网络通信协议使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通信协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和SMTP协议。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之一。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保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IP负责数据的分组和路由,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TCP/IP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协议和功能,协同工作以完成数据的传输。
3. HTTP协议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Web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实现。
HTTP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请求和响应,以及数据的编码和传输方式。
HTTP 协议使用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来标识资源,通过HTTP请求方法(如GET、POST)来执行对资源的操作。
4. FTP协议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文件的协议。
FTP协议也建立在TCP/IP协议上,以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工作。
FTP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命令和响应,以及文件的传输方式。
FTP协议允许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供了上传、下载、删除和重命名文件等功能。
5. SMTP协议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中传输电子邮件的协议。
SMTP协议也是建立在TCP/IP协议上的。
SMTP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发送邮件、接收邮件和转发邮件等操作。
SMTP协议通过邮件服务器将邮件从发件人发送到收件人,保证了电子邮件的可靠传输。
6. 总结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定义了通信过程中的各种规范和方式。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范文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范文常用几种通讯协议随着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通讯协议也随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讯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交互数据时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种设备和计算机之间都需要按照协议规范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通讯协议。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因特网最常用的协议,它是互联网最核心的协议。
TCP/IP协议是一个基于分层的协议体系,它包括了传输层的TCP协议和网络层的IP协议两部分。
TCP协议提供了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它能够确保数据正确性,防止出现数据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IP协议是实现端到端通信的协议,它通过IP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正确路由传输。
TCP/IP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各种计算机网络中。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的网络协议,它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协议。
HTTP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协议,它主要用于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它不会对之前的请求和响应进行记录。
HTTP协议具有简单、灵活、可扩展等优点,它能够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是Web应用开发的重要基础。
三、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标准协议。
FTP协议的核心思想是将文件从一个计算机上传送到另一个计算机上。
FTP协议通过分别使用两个TCP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一个连接用于传输命令,另一个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FTP协议是一种实时的协议,它能够实现高效的文件传输,被广泛应用于文件共享、网站维护等领域。
四、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
SMTP协议是在TCP/IP协议基础上设计的,它主要用于发送邮件的传输过程中进行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SMTP 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会将用户的电子邮件信息发送给邮件服务器,由邮件服务器将邮件传送到接收者指定的邮箱。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通讯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讯协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讯协议,包括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1.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端到端通信的协议。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特点,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具有低延迟和高效率的特点。
UDP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2. 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数据包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协议。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和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P是一种主机到主机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IP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主机和子网,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
ICMP是一种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的协议,它主要用于网络故障排除和诊断。
ICMP协议可以发送错误报文和请求报文,帮助网络管理员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
3. 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实现特定应用功能的协议。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等。
HTTP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它是万维网的核心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HTML页面、图片、视频等资源。
局域网常用的通信协议

局域网常用的通信协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LAN)成为了企业、学校、家庭等各种场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离不开各种通信协议的支持。
通信协议就像是交通规则,规范着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交换,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从一个设备传递到另一个设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局域网中常用的几种通信协议。
一、TCP/IP 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目前互联网和局域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协议。
它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簇,包含了一系列的协议,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等。
IP 协议负责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它就像是一个快递员,确定包裹要送到哪里。
而 TCP 协议则负责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它会对数据进行分段、编号、确认和重传等操作,以保证数据能够完整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如果把数据传输比作一场接力赛,IP 协议负责确定接力的路线,而 TCP 协议则负责确保每一个接力环节都不出差错。
TCP/IP 协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和应用场景。
无论是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还是在线视频播放等,都离不开 TCP/IP 协议的支持。
二、NetBEUI 协议NetBEUI(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小型局域网。
它具有安装简单、占用资源少等优点。
NetBEUI 协议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配置,在小型网络环境中能够快速建立通信连接。
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不支持路由,因此在较大规模的网络中不太适用。
由于 NetBEUI 协议的简单性和高效性,在一些不需要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的小型办公室或家庭网络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三、IPX/SPX 协议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协议曾经在 Novell 网络中广泛使用。
各种通信协议

各种通信协议协议名称:各种通信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定义各种通信协议的标准格式,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通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通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移动通信。
二、通信协议分类根据通信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通信协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控制机制以及错误处理等。
2. 电子邮件协议电子邮件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和交换电子邮件。
常见的电子邮件协议包括SMTP协议、POP3协议和IMAP协议。
这些协议定义了电子邮件的格式、传输方式以及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
3. 即时通讯协议即时通讯协议用于实现实时的文本、语音和视频通信。
常见的即时通讯协议包括XMPP协议、IRC协议和QQ协议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用户身份验证、消息传输和群组通信等功能。
4. 移动通信协议移动通信协议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常见的移动通信协议包括GSM协议、CDMA协议和LTE协议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移动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呼叫控制和数据传输等。
三、通信协议要素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具有不同的要素,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协议头协议头用于标识协议的版本、类型和相关参数。
协议头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相应的协议标准。
2. 数据格式数据格式定义了通信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结构和编码方式。
数据格式应明确定义各个字段的含义、长度和数据类型。
3. 传输机制传输机制规定了数据在通信中的传输方式,包括数据包的分割和重组、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传输机制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机制安全机制用于保护通信中的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安全机制可以包括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5. 错误处理错误处理定义了在通信过程中出现错误时的处理方式,包括错误报告、重传机制和恢复机制等。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

通讯协议有哪几种通讯协议是计算机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定义了计算机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不同的通讯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讯协议。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通讯协议的总称。
TCP/IP协议族包含了传输层的TCP协议和网络层的IP协议,还包括负责地址分配的DHCP协议、负责域名解析的DNS协议等。
TCP/IP协议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效率较低的特点,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的通讯协议。
HTTP协议基于TCP/IP协议,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进行通信。
HTTP协议的特点是简单、灵活、可扩展,适用于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数据传输。
3. 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它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FTP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操作。
FTP协议具有简单易用、可靠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文件共享和文件传输领域。
4. 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电子邮件。
SMTP 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端将邮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将邮件传递给接收方。
SMTP协议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效率较低的特点,适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和投递。
5. POP3协议POP3协议是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用于接收邮件。
POP3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端通过POP3协议连接到邮件服务器,进行邮件的下载操作。
POP3协议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适用于接收邮件的场景。
6. SSH协议SSH协议是安全外壳协议,它用于在不安全的网络上为网络服务提供安全的传输和远程登录会话。
SSH协议提供了加密和身份验证的功能,保证了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适用于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等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
本来是为连接模拟通信线路中的调制解调器等DCE及电传打印机等DTE拉接口而标准化的。
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用RS-232-C作为接口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信,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串行传输方式,DCE-DTE间使用的信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信。
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连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
RS-232-C所使用的连接器为25引脚插入式连接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
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屏蔽的24芯电缆。
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
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数据传输。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
RS-449的连接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连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连接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连接器。
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
V.35
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
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连接器的形状并未规定。
但由于48Db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制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
模拟传输用的音频调制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制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X.21
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
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
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
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
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是可靠性高,高速传输的控制规程。
其特点如下:可进行任意位组合的传输;可不等待接收端的应答,连续传输数据;错误控制严密;适合于计算机间的通信。
HDLC相当于OSI基本参照模型的数据链路层部分的标准方式的一种。
HDLC的适用领域很广,近代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大部分都是基于HDLC的。
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是IBM公司制定的协议,并成为SNA的数据链路控制层协议。
实际上
也包含于HDLC中。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的传输速度为100Mbps,传输媒体为光纤,是令牌控制的LAN。
FDDI的物理传输时钟速度是125MHz,但实际速度只有100Mbps。
可实际连接的工作站数最多有500个,但推荐使用100个以下。
FDDI的连接形态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次环路和二次环路的两个环构成的环形结构;另一种是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树状结构。
工作站间的距离用光纤为
2KM,用双绞线则为100M。
但对单模光纤制定了节点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到超过2KM以上的标准。
FDDI有三种接口:DAS(双配件站);SAS(单配件站);集线器(Concentrater)。
通常仅使用一次环路,二次环路作为预备用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 TCP/IP(传输控制协
议/Internet协议)
也称为因特网协议集。
被用于因特网并广泛用于不同网络的互联。
TCP作为IP的上层协议是支持端节点之间通信的传输层协议,可提供面向连接的流式通信形态的应用程序。
TCP相当于OSI第四层(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修正错误、顺序控制、流控制阻塞控制等功能,为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可靠的通信。
因此通信程序对通信时的错误或阻塞等低层的通信情况勿需考虑即可进行通信。
IP是网络的基础性协议。
处于OSI七层曼协议中的第三层(网络层),它规定了INTERNET的网关之间、网关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IP的功能如下:决定下面应该传送的网关的路由控制功能、根据实际要通信的各个网络以及通信媒体的最大传送单位,把IP的数据报进行分割及重组处理等。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
议)
TCP/IP协议集中的网络管理协议。
已被普遍采用。
使用SNMP的管理模型,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协议,是在TCP/IP的应用层进行工作的。
其优点是,不依赖于网络物理层的属性即可规定协议,对全部网络和管理可以采用共同的协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可采用客户/服务器的方式,可称为代理(工具);如果管理者作为客户机工作,可称为管理器或管理站。
代理的功能应该包括对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层的管理,取得有关对象的七层信息,并利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把该信息通知管理者。
管理者本身应要求对有关对象的信息存储在代理中所含的MIB(管理信息库)的虚拟数据库中。
对SNMP而言,要求能够取得或设置由管理到代理网管对象本身的对象等内容。
代理应完成管理器要求回答的内容。
同时,代理本身还应把因代理发生的事件通知管理器。
· 点到点协议PPP(poin to point protocol)
作为RFC1171/1172而制定的PPP,是在点对点线路上对包括IP在内的LAN协议进行中继的Internet标准协议。
PPP从作成当初开始就对应于多协议,设计成具有不依存于网络层协议的数据链路。
在用PPP对各个网络层协议进行中继时,每个网络层协议必须有某个对应于PPP的规格,这些规格有一些已经存在。
PPP的实际安装已经开始,特别是必须适应多协议的路由器厂家积极采用PPP。
PPP是由两种协议构成的:一种是为了确保不依存于协议的数据链路而采用的LCP(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另一种为了实现在PPP环境中利用网络层协议控制功有的NCP(网络控制协议)。
NCP从其目的出发需要在每个网络层协议都要作规定。
NCP的具体名称在对应的网络层协议中
有所不同。
更准确地说,PPP所规定协议只是LCP,至于将NCP及网络层协议如何放入PPP帧中,要由开发各种网络层协议的厂家进行。
PPP帧具有传输LCP、NCP及网络层协议的功能。
对利用LCP的物理层规格没有特殊限制。
可以利用RS-232-C、RS-422/423、V.35等通用的物理连接器。
传输速度的应用领域也没有特别规定,可以利用物理层规格所容许的传输速度。
而要采用全双工方式的通信线路。
· SLIP(串行线路互联协
议)
作为UNIX机器所标准装备的WAN协议SLIP已广泛普及。
SLIP是以RFC914提出的方案,以RFC1055的协议规格公开的,它是面向低速串行线路的协议。
将IP信息分组发送到串行线路上时,为了划分信息分组所规定的控制字符的简单规格。
SLIP是以串行线路连接装有TCP/IP的机器的规格,既可以使用RS-232-C连接,也可以经过电话网进行调制解调器连接,用途没什么限制。
在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主机间的连接,主机和路由器的连接都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