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的概念及程序

合集下载

计划免疫知识

计划免疫知识

计划免疫知识一、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或者细菌经过严格复杂的技术工艺制造的生物制品,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计划免疫宣传日的由来计划免疫宣传日就是“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rammeon Immunization )并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五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其近期目标是实现国家“七五”计划提出的1990年争取“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三、主题和意义1990年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

《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

《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一、说教材《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一课,它处于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免疫学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主要围绕免疫的概念、免疫的类型、免疫的机制以及计划免疫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到计划免疫对于预防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1)作用与地位免疫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与计划免疫》这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免疫的全面认识,提高他们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疾病风险。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免疫的概念与类型:介绍免疫的生物学意义,阐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2. 免疫机制: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抗原识别、免疫应答等基本过程。

3. 计划免疫的重要性:阐述计划免疫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我国计划免疫的现状。

4. 计划免疫的实施:介绍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机制。

(2)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掌握计划免疫的基本原则和接种程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免疫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免疫知识体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参与计划免疫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免疫的概念、类型和机制。

(2)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接种程序。

2. 教学难点:(1)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计划免疫的实施策略,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

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计划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程序

a
11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3)接种时用2%碘酊及75%乙醇消毒皮肤, 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 只用75%乙醇消毒。
(4)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菌苗应烧毁。
a
12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1.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
① 出现时间: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
② 表现:红、肿、热、痛
弱:红肿直径 ≤ 2.5cm
③ 反应强度 中:红肿直径 2.6‾5cm
强 :红肿直径 > 5cm
④ 持续时间:2‾3天不等
⑤ 处理:用干净毛巾a 热敷
13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全身反应 ① 出现时间:接种后24小时内 ② 表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全身不适等 ③ 持续时间:1‾2天 ④ 处理: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
李兴梅
a
1
a
2
a
3
一岁内儿童计划免疫服务
儿童计划免疫
出生——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 满月后——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满2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 满3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疫苗接种,
复 查卡介苗
满4个月——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疫苗接种
a
4
一岁内儿童计划免疫服务
a
16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异常反应
(3)过敏性皮疹 ① 类型:荨麻疹最为多见 ② 出现时间: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 ③ 处理:服抗组胺药物后可痊愈
(4)全身感染 ① 原因: ② 处理:积极抗感染
a
17
a
18
谢谢!
a
19
a
14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

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序。

(一)总目标。

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工作指标。

1.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到2010年,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

3.出血热疫苗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4.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四、接种要求(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

免疫规划督查记录范文

免疫规划督查记录范文

1.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报告怎么写2.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督导报告怎么写3.计划免疫的计划免疫方案1.计划免疫的内容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使“五苗防七病”,五苗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七病主要是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

1992年国家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

部分省、市、自治区还把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计划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序。

⑴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⑵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⑶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⑷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⑸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⑹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⑺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⑻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⑼1.5~2岁,进行百白破加强接种。

⑽4岁,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⑾7岁,复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3.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方案 2007年国家扩大了计划免疫免费提供的疫苗种类,将原有的“五苗七病”基础上增加到15种传染病。

新增了甲型肝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多糖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钩体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和炭疽疫苗。

4.计划免疫宣传内容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2课时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2课时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5-
(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如果研制成功,这 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有效吗? 无效 。 (4)目前,青年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为防 止艾滋病在大学校园的继续蔓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你的建 议: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3.举例: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结核 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 以预防 百日咳 、 白喉 和 破伤风 这三种疾病。 4.历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 工作。现在,可免费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多。婴儿刚一出生,医 院就给接种 卡介苗 和 乙肝 疫苗。婴儿满月后,要到 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指定的社区医院保健科办理接种登记, 领取预防接种证,医生会按婴儿的月龄安排接种日期。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3-
4.当人体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能正确表示这种变化的是( A )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4-
5.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 健康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考虑,艾滋病病毒(HIV)属于 病原体 ,是 一类不具有 细胞 结构的微生物。 (2)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 属于 控制传染源 。
第2课时 计划免疫及艾滋病
自主预习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课件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课件
需要及时抢救。
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反应,可采取热敷、 口服解热镇痛药等方法缓解症 状;对于异常反应,需立即就 医,采取抗过敏、抗休克等紧
急治疗措施。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计划免疫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 律法规,保障计划免疫的顺利实施。
定义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 灭传染病的目的。
重要性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减少疾病负 担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接种的概念与原理
概念
预防接种是指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相 应传染病的发生。
美国疫苗接种政策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国际先进 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印度疫苗接种政策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满足基本接种需求方面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建议
完善预防接种制度
针对现有预防接种政策和法规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
善和改进的建议。
提高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要点一
增强公众意识
要点二
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提高接种率和接种意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相关部门、机构和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计划 免疫与预防接种工作。
媒体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计划免 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