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磺脲类 时 , 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 , 加强运动治疗 , 使体重逐 步 下降, 若与双胍类或 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降糖药联 用则疗 效 - 加强 。严重 肝 、 肾功能不全 , 合并严重 感染 , 创伤及 大手术 期 间, 酮症酸 中毒 , 尿病孕妇和 哺乳期属禁忌 证。 糖 磺脲 类药物 较为安全 , 严重副 反应 少 , 种 剐作用总 发 各
者 . 老 年 糖 尿 病 患 者 使 用 也 比较 安 全 。格 列 美 脲 为新 一 代 在
在单 纯饮 食治疗 无效 的患者 单用 二 甲双胍时 , 基础血糖通 常 降低 2 % 以上 . 0 餐后血糖 下降幅度更 大 。对 非肥胖 和肥胖 2
维普资讯
主望 科杂志 20 6 02年 月第 4 卷第 6 l 期
C n le a,ue 02 Vl 1 № 6 l n m Md Jn 20 . o4, i fJ t
继续 教 育 园 地 . 尿 病 系列 讲 座 . 糖
糖 尿病 患者 口服 降糖药 的治疗
一
4适应证和禁忌证 : .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经 饮 食 控 制 、 动 、 运
降低 体重等治疗 , 疗效不满 意者均可用磺脲类 。因其 主要 是 刺激 胰岛素分泌, 故对有一定胰 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对一 些
发 病 年 龄 较 轻 , 形 不 胖 者 也 有 一 定 疗 效 。但 在 肥 胖 者 使 用 体
此, 一般说磺脲类药物 与这种受体结合能力的强弱 和结合 时
间长 短决 定 了该 种 药 物 刺激 胰 岛 素 分 泌 能 力 的 大 小 。此 外 ,
磺脲 类药 物可能 还有 胰外 作用 , 一些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 长 期治疗 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 岛索与受体 的结 台得到改善。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调节饮食、增加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
单一治疗效果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联合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一、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能够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在空腹和餐后均能保持在目标水平。
甘精胰岛素主要通过下降肝脏葡萄糖生成和提高组织葡萄糖摄取来降低血糖。
此外,甘精胰岛素还有调节肝脏脂肪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辅助作用。
二、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是控制糖尿病血糖的重要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口服降糖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胰岛素和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调节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等,从而降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联合治疗在降低HbA1c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1、降低HbA1c水平:口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并且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可以持续降低HbA1c水平。
甘精胰岛素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降低HbA1c水平,而且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持久、平稳,避免了单次胰岛素注射由于剂量过高造成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减轻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之一,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和甘精胰岛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协同,增强降糖效果。
3、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有肥胖的情况,而甘精胰岛素使用可以有效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肥胖程度,而口服降糖药中有些药物也有减重作用,加强降糖效果的同时还能减轻肥胖的问题。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缓解病人的病情,但如何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甘精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等,还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协商。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继续教育园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潘晓黎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晓黎:女,大专,主管护师2006204210收稿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
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护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和教育。
1 患者状态的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评估。
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
通过评估为患者设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用药指导2.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2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2.2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1 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
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应教会患者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⑤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且持续3d 以上,应嘱患者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医生;⑥服药期间要继续遵守饮食计划;⑦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
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2.2 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
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

用葡萄糖,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 感性。 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 5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6 增加患者体内GLP-1的作用。
副作用
1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
吐、腹泻、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 饭中、饭后服用可以减轻症状。 2 部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 荨麻疹。 3 最严重的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氨基酸衍生物
瑞格列萘
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 剂型:0.5mg、1.0mg、2.0mg/片 0.5-4mg/次,3-4次/天,最大剂量16 mg/天。
那格列奈
商品名:唐力 剂型:120mg/片 60-120mg/次,1-3次/天
(二)双胍类药物作用
1 抑制肝糖原分解。 2 促进无氧糖酵解。 3 促进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
(2)格列苯脲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并且持久, 容易发生低血糖。商品名:优降糖,2.5mg/片, 1—8片/天,1—3次/天。
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 药物:
(3)格列吡嗪
降糖作用比较温和。商品名:美吡哒,利糖妥。5mg/片, 1/2—6片/天,1—3次/天。迪沙2.5 mg/片,1-12片/天,1-3 次/天。瑞易宁,秦苏,长效控释片,5 mg/片,1-2片/天,12次/天。
降低磺脲类药物作用的药物:
①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噻; ②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 这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会降 低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磺脲类药物要 适当加量。
临床常用磺脲类药
(1)甲磺丁脲
商品名:D860,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作用 比较弱,但降糖作用肯定,毒副作用较小。0.5 g/片,1—6片/天,1—3次/天。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方案已成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制剂,具有持久的降糖作用。
通过模拟胰岛素的自然分泌模式,甘精胰岛素可以在餐前用药后迅速释放,降低血糖峰值,并在治疗期间持续降低血糖水平。
与常规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以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规药物。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分泌并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口服降糖药具有更方便、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降糖效果。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一个研究比较了口服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单独口服二甲双胍组。
另一个研究比较了磺酰脲类药物与磺酰脲类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口服磺酰脲类药物组。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还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胰岛素剂量来减轻胰岛素相关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可以降低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在一些研究中观察到,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剂量和胰岛素副作用,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治疗

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糖吸收障碍的模式
糖
未吸收的糖
由于肠内细菌的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产生氧气(02) 产生有机酸→PH降低
渗透压增高→水份贮留
排气、腹部鼓胀、腹泻
时间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剂量与服用方法
以阿卡波糖为例,每片含有效成分50mg或
100mg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剂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
Glucose
肠
阿卡波糖 米格列醇
Glucose uptake
Hyperglycemia HGP
肝脏
肌肉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口服抗糖尿病药(OAD) 类型
SU胰岛素促分泌剂
降糖药
(OHA)
非SU胰岛素促分泌剂
口服抗糖尿病 药(OAD)
双胍类 抗高血糖药 噻唑脘二酮类 (AHA)
2型糖尿病的药物联合治疗
磺酰脲类 (瑞易宁) 胰岛素 瑞格列奈
-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 倍欣
双胍类: 迪化糖锭 格华止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3)几种降糖药合用原则:
A、双胍+磺脲:可以;其中以双胍为主,适 用于肥胖或超重者;以磺脲为主,适用于消瘦 者。 B、双胍+胰岛素:可以; C、磺脲+胰岛素:可以; D、磺脲+ 磺脲,双胍+双胍:不主张,相 互竞争,副作用大; E、拜糖平+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可以。
胰岛素分泌模式
胰 700 岛 素 600 分 500 泌 400 速 率 300 (pmol200 /min)100
6am 10am 2pm 6pm 800
内分泌代谢病科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护理

内分泌代谢病科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护理通过糖尿病饮食(医学营养)、运动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基础治疗措施,但是由于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存在,胰岛B细胞的进行性衰退,甚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遭遇各种应激,单单改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合理和积极的使用药物。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分类较多,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一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脉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胭类、TZDs.糖甘酶抑制剂、SG1T2抑制剂)。
磺版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1PT的分解、增加G1PT浓度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胭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糖普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SG1T2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会逐渐增大。
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间及口服药与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1PT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1)通过饮食运动治疗尚不能使代谢控制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口服降糖药。
(2)用胰岛素治疗而代谢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联合应用某些口服降糖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特点及护理要点】(一)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1磺腺类药物可以使HbA1c降低1%〜2%。
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来维持血糖水平。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其中常用的两种药物。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一、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格列齐特,可以通过抑制DPP-4酶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研究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一项关于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在治疗过程中较少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格列齐特缓释片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大多为轻度不良反应,如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格列齐特缓释片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并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二、瑞格列奈瑞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成分为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可以通过激活肠道GLP-1受体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瑞格列奈还可以延缓胃肠道排空,减少餐后血糖升高,从而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瑞格列奈还具有减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使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体重,这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瑞格列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尤其适用于伴有肥胖的患者。
三、两种药物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是口服降糖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但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在降糖效果上,瑞格列奈在降低餐后血糖和减轻体重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较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餐前服用,每日一次,餐前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服 用最佳
.
8
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脲类
作用机制:
• 刺激胰腺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磺脲类 在胰岛B细胞上的作用部位不同。
• 改善胰岛素的第一分泌时相,恢复生理性的胰 岛素分泌模式,改善氧化应激对心血管并发症 有益。
.
9
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脲类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
1
主要内容
口服降糖药物
1.分类
2.作用机理
3.适应症与禁忌症 4.副作用
5.临床常用药物举例
6.服药时间
.
2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
促胰岛素分泌剂 胰岛素增敏药物
a-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 非磺脲类 双胍类 格列酮类
DPP-IV抑制剂
.
3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
作用机制:
•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抑制肝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缺陷,增强组织细胞
.
19
a-葡萄糖苷酶抑制女和18 岁以下的病人。
副作用:
腹部不适、腹胀、排气等,腹泻较少见
.
20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常用药物: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 服药时间:阿卡波糖在吃第一口饭时嚼碎服
用效果较好。 伏格列波糖在饭前10分钟内服用效果较好。
.
21
.
.
13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副作用
•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吐、腹 泻、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饭中、饭后 服用可以减轻症状。
• 部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 麻疹。
• 最严重的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
14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 常用药物 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 服药时间 可放在饭前、饭中或饭后服用,如
.
17
胰岛素增敏药物-格列酮类
• 常用药物: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 服药时间:
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
18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在小肠内抑制a-葡萄糖苷酶,阻止和延缓葡萄 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适应症:
适应于1、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适用于糖耐量 减低的病人,一般与磺脲类、双胍类药物合用, 也可与胰岛素合用。
• 常用药物:瑞格列奈 • 副作用:轻微低血糖 • 服用时间: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
10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作用机制:
• 抑制肝糖原分解。 • 促进无氧糖酵解。 • 促进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果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果同时服用有磺 脲类药物,最好和磺脲类药物一起在饭前半小 时服用。
.
15
胰岛素增敏药物-格列酮类
作用机制:
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 抵抗
适应症:
主要适应于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人, 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 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
16
胰岛素增敏药物-格列酮类
22
副作用和禁忌症:
• 肝损伤:有肝脏病的患者禁用(转氨酶高于正 常值上限2.5倍者禁用)。
• 钠水潴留:用心功能不全、心衰的病人禁用应 用格列酮类出现水肿的机率为3%-5%,应用 胰岛素病人出现水肿的机率为15%,两者合用 可以使一些无明显心脏病的病人出现心衰。所 以对于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年龄在70 岁以上的病人,最好不与胰岛素合用。
.
11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适应症:
• 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 • 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
人。 • 1型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血糖波动
较大者,加用双胍类药物有利于稳定血糖。 • 对胰岛素不敏感的病人。
.
12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禁忌症
因双胍类药物易致胃肠道反应和高乳酸血症, 因此 • 禁用或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 心力衰竭、肺部疾病等缺氧血症病人。 • 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 凡不适宜单独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情况,也不 适宜单独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 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有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大手术前后、肝肾功能不全、妊 娠和分娩。
.
6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
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
消化道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偶见血细胞减少
.
7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
常用药物:
第一代:甲磺丁脲 第二代:格列苯脲 格列吡嗪 格列齐特 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
.
4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
适应症
2型糖尿病人 • 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
控制。 • 如果已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在20-30u。 • 对胰岛素抵抗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需要量
虽超过30u,也可试着加用磺脲类药物
.
5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
禁忌症
• 1型糖尿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