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练习(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自主学习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⑴⑵⑶,三者缺一。
2、灭火的三种原理是:⑴⑵⑶3、爆炸发生的原理是:4、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如加油站、油库、煤矿等地方要严禁:二、学习过程1、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7-1】⑴通过铜片上白磷与热水中白磷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⑵通过铜片上白磷与红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⑶通过点燃木条和小石子的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3、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怎样的关系?4、灭火的三种原理是:⑴⑵⑶5、常用的三种灭火器是?分别适合扑灭什么样的火灾?⑴⑵⑶6、面粉爆炸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大,燃烧就越。
一般的燃烧如果上升为急速燃烧,常会引起。
7、在油库、煤矿、纺织厂、面粉厂等地者“严禁烟火”,这是因为:8、易燃易爆物在生产、运输、使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三、达标巩固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B.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C.易燃物、易爆物可以和其他物质混合存放D.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2、同一种可燃物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程度不同,主要与之有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的着火点B.可燃物量的多少C.跟氧气接触的面积和氧气的浓度D.物质的性质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面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D.在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4、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5、下列爆炸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在万米高空爆炸B.高压锅爆炸C.轮胎爆炸D.煤气爆炸6、下列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短路着火时,用水浇灭D.图书馆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7、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打电话报警B.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8、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
九年化学(人教版 上册)练习册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第一板块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妨检测一下。
(约6min)1.(102;2min)(1)一般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
在这个概念中,实际隐含两个燃烧的条件,不涉及的燃烧条件是。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下列问题: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②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③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
2. (107;20s)爆炸实际是一种特殊的燃烧,特殊在这种燃烧发生在空间里,因此燃烧瞬间产生的热量使气体迅速膨胀而形成强大的,最终摧毁容器等物体。
3. (104;1min)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①炒菜时,锅里冒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秸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抹布盖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4. *(106;15s)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的一组是()(1) (2) (3) (4)A.(1)(2)B.(2)(3)C.(3)(4)D.(1)(3)5. (106;20s)日常生活中的物质: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盐,⑤面粉,⑥食用油,⑦摩丝。
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A. ①②③B.④⑤⑥⑦C. ①③⑤⑥⑦D. ②④⑤6. (106;15s)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货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7. (105;10s)假如学校的图书馆着火了,我们最好用什么方法灭火()A.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用水泼灭第二板块你能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祝你成功!(约15min)8. (107;15s)下列爆炸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爆炸B.高压锅爆炸C.火药爆炸D.轮胎爆炸9. (107;20s)点燃下列混合物时,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气体是()A.氢气跟空气的混合物B.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C.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D.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九年级化学练习册(上册)2(4)10. (102、026;1min)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成有浓度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2022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练)
【基础篇】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A、用嘴吹不但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反而增大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空气流通快了,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
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
故选D
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故选B。
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练习燃烧和灭火练习1.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 ℃,红磷着火点240 ℃;实验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
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2.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3. 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4.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C.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或匍匐前进D.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5.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6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7.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无答案)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是指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
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① ;① ;① 。
(2)从环保角度看本实验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3.灭火的原理(满足其中之一即可):;或;或。
4.图书、档案和贵重设备失火,用灭火器。
5.爆炸引起的原因:可燃物在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使气体的体积而引起爆炸。
6.探究面粉等粉尘爆炸原理:1.灭火时常采取下列方法,请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序号填如括号内。
A.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清除或移开可燃物①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地点周围铲除草,打出防火道()①油锅着火时,立即加上锅盖()①房屋着火喷浇大量冷水()①用湿布或沙铺洒在桌面燃烧的酒精上()①用嘴吹灭蜡烛()2.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点燃B.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C.未与氧气接触D.水的温度太低3.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4.因油罐汽油泄漏引起大火时,消防人员所考虑的以下灭火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设法关闭阀门,阻止汽油继续泄漏B.设法降低汽油的着火点C.设法降低汽油的温度D.设法让汽油与空气隔绝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C.可燃物燃烧一定有火焰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6.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A.都有发光、放热现象B.反应都很剧烈C.都是氧化反应D.都要达到着火点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8.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C.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打电话报警、求救9.一辆客车夜行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B.让车内的人集中到车厢的后部C.开灯查找漏油部位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10.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H2、CO2B.CO、O2C.H2、CO D.CO、N211.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1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1)按图—1实验:①铜片上不能燃烧的物质是(填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燃料及其利用 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1节燃烧和灭火预习新知1.灯泡发光、发热;焊接时火星四射;人造卫星进入大气层时摩擦发光发热;这些现象是燃烧吗?答:不是。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现象利用燃烧的呢?答:蜡烛照明、酒精灯加热药品、划火柴等。
3、液化气、煤气起火,为什么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盖上锅盖的意图是什么?答:及时关闭阀门可以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油锅着火,盖锅盖的意图是隔绝氧气.4、什么是着火点?红磷或白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什么要关注二者的着火点?答: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白磷着火点只有40度,容易自燃,不易测量。
故需要用红磷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课程导学【例1】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钻木取火__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B、煽风点火__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C、釜底抽薪__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D、百炼成钢__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锰等杂质的含量调节至钢的标准解析:A、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B、扇子扇风,促进空气的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旺,故此选项正确;C、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质的燃烧,从而实现灭火,故此选项错误;D、钢比生铁的含碳量低,生铁变成钢是消耗碳的过程,从而达到钢的标准,故此选项正确。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基础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2018巴中)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2、(2018东莞市)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3、(2018玉林)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4、(2018梧州)运输汽油的车辆必须张贴的警示图标的是()6、(2018南京)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7、(2018无锡)学校食堂、盥洗室、厕所等场所都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8、(2018江西)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9、(2018苏州)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10、(2018自贡)下列图标解读错误的是()11、(2018柳州)运输浓硫酸时,盛放浓硫酸的容器需粘贴的标志是()12、(2018遵义)下列图标表示物品回收标志的是()13、(2018贺州)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带火种”标志的是()14、(2018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15、(2018•玉林)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16、(2018•菏泽)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7、(2018•长沙)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18、(2018•沈阳)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 )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19、(2018•贺州)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家里煤气泄漏,应打开排气扇抽风C、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调水温20、(2018•常德)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21、(2018•河池)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隔绝空气22、(2018•丹东)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B、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然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3、(2018•河池)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迅速开灯检查C、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D、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24、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2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厨房煤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抽油烟机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26、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提示:这三种物质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27、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 、③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②28、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 A 、油库着火,用水浇灭B 、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C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D 、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2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 、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C 、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D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30、盛放乙醇(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二、填空题:1、(2018长春)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一中,水能够吸收有毒的(2)由实验二可知,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3)在实验三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2018桂林)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2)装置A、B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

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有关熄灭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 森林灭火时,树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 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高温度D. 镁条在酒精灯上扑灭﹣提高着火点2.以下图标中,属于〝制止带火种〞标志的是( )A. B.C. D.3.〝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加了水的纸船比没有加水的纸船需求更多的时间才干熄灭,是由于()A. 水不是可燃物B. 加了水的纸船着火点更高C. 水会吸收纸上的热量,使其不易到达着火点D. 水隔绝了氧气4.中先生要有一定的平安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水能灭火主要是由于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家里煤气走漏,应翻开排气扇抽风C. 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 把燃气热水器装置在浴室内,方便调水温5.图书馆或寄存精细仪器的任务室失火,应运用的灭火器是〔〕A. 泡沫灭火器B. 干粉灭火器C. 消防水龙头D.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6.依据如下图的实验现象,以下判别不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说明物质熄灭需求氧气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7.〔2021•徐州〕以下关于熄灭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能够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拓隔离带﹣﹣肃清和隔离了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8.以下探求熄灭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熄灭需求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 B.C. D.9.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作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发作燃爆后体系的温度降低,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 蜡烛熄灭是由于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 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作燃爆事故D. 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0.如表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气体扑灭时实验现象:依据如表数据和现象,判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H2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扑灭现象安静熄灭安静熄灭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熄灭不爆炸A. 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扑灭时会发作爆炸B. 搜集的H2假设能安静熄灭,说明H2的纯度为100%C. 用向下排空气法搜集H2,坚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没有听就任何声响,表示搜集的H2已纯真D. 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扑灭时一定发作爆炸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11.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混合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 2.0% 4.0% 5.0% 6.0% 9.0% 10.0% 15.0% 16.0% 18.0%扑灭时的现象不爆炸不爆炸不爆炸爆炸剧烈爆炸爆炸爆炸熄灭熄灭〔1〕假定在有限的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扑灭时的现象为________ ;〔2〕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你以为煤矿应采取的平安措施是________ .12.以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
火》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4.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5.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
问:⑴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
因是
⑵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
是。
⑶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其原因
是。
6.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
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去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了剧烈的爆炸。
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如果是夜晚,能否开灯检查?为什么?
7.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为什么?请你再举两种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二,课后作业:练习册
三,预习作业:阅读课文P131--P137
1.,,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3.甲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4.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