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 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保护、热爱野生动物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二、探究新知1.读统计表,提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统计表】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预设1:我知道了我国湿地三种动物类群的种数。
预设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预设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共多少种?……2.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师: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意,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题目要求的是“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71+122。
(2)探讨“271+122”的笔算方法。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预设: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预设: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都是从个位加起。
(3)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的第1排。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1)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271+31。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原卷)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01:三位数加三位数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对齐,从加起,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2.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3.连续进位加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4.加法的验算验算加法,可以再算一遍,或者再算一遍。
知识点02:三位数减三位数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把对齐,从减起,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2.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次退位)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对齐,从减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加上再减。
知识点03:加、减法验算1.连续退位加、减法几个三位数连加列竖式计算,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上进1;计算的减法时,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当10,与后再减。
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当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先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然后从个位依次减起。
3.加、减法的验算被减数-差= ,减数+差=4. 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先分析题意,弄清题目是要求我们求精确的数值,还是粗略的数值,从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考点01:万以内数的加法1.(2022三上·蓬江期中)一根铁丝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368米,第二次用去了129米,铁丝比原来短了()米。
A.103 B.113 C.497 2.(2022三上·巨野期中)如图所示,对应的口算58+57=115的方法是()。
A.先算58+50=108,再算108+7=115B.先算50+57=107,再算107+8=115C.先算50+50=100,再算8+7=15,最后算100+15=115D.先算50+50=100,再算100+8=108,最后算108+7=1153.(2022三上·永吉期中)估算576 +28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

第四单元《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材解析一、教材分析《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主要包括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学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一单元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例题编排按照整套教材计算教学的编排思路,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本单元在编排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与两位数加、减法类比,推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一过程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4)验算习惯的养成: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需要教师强调其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举例:在完成计算后,学生可能会急于得到答案,而忽略了通过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举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在进位或退位时出错,如将587+439计算成1016而不是1026。
(2)竖式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来提高准确性。
举例:在列竖式时,可能会将数字写错行,或在进行进位和退位时忘记修改相应位置的数字。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得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并在实际计算中应用。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个方法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材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49页。
二、单元分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
本单元在原有两位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其中包括例题1不进位加,例题2一次进位加且结果为四位数的竖式加法,例题3连续进位加,并且尝试口算的方法和交换加数位置验算的方法。
减法内容涉及例题1不退位减,例题2连续退位减,例题3连续被减数数位中有零的退位减及验算,例题4解决问题。
最后是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整个单元的以计算教学为主,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万以内的加减计算方法,同时教学中更要将加减计算的意义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训练学生思维,为今后进一步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
五、单元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六、教学时间:9课时1、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例题1、2,练习八1、2、3)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题3,练习八4、5、6)3、练习课(练习八7、8、9、10)4、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二)(例题3,练习九4、5、6)6、练习课(练习九7、8、9、10、11)7、解决问题(例题4,练习九12、13、14)8、整理和复习(一)(P471、2,练习十1、2、3、5)9、整理和复习(二)(P473,练习十4、5、6、7)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研组备课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43人,二年级有学生315人,三年级有学生282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生1: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生2: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生3: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
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
生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生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生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通用9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通用9篇)小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质篇1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
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

复习与巩固
1. 413+587 229+85
413 + 51817
10 00
229 + 1815
314
..
验 314 算: - 8 5
229
671+322 160+594
671 +322
993
85 + 21219
314
160 + 519 4
754
1052 ×
复习与巩固
4.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课本P48 练习十 第3题】
...
改 1000 正: - 3 9 8
602 ×
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课本P48 练习十 第1题】
423
+ 3 419
772
.
验 772
算: - 4 2 3
349
746 + 116 3
909
答: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862-715。
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310-224、400-319。
复习与巩固
2. 862-715 739-58 310-224 400-319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课本P47 整理与复习 第2题】
1. 相同数位要对齐; 2. 从个位减起; 3. 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 位上的数再减。
301
巩固应用
2.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 张快递单?【课本P47 整理与复习 第3题】
270+390= 660(张) 660张>600张,不够。 279+395-600= 74(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算一算。
答案:949 593
知识点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3题第1个算式。
改错:
分析: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剩9,9减10不够减,从百位退1,十位:9-0=9;百位:4-1=3。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的方法。
2.加强运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及验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1题第3个算式。
计算并验算:
2.森林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答案:
知识点3: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5题第1、4个算式。
78-29+355
(352-289)÷7
分析:加减混合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答案:
78-29+355
=49+355
=404(Leabharlann 52-289)÷7=63÷7
=9
3.计算下面各题。
595-(30+385)
(325-269)÷8
答案:
595-(30+385)
=595-415
=180
(325-269)÷8
=56÷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