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413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奥氏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利用不同的溶液来相继吸收气体试样中的不同组分,用40%的氢氧化钠吸收试样中的二氧化碳;用焦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试样中的氧气;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来吸收试样中的一氧化碳。
然后根据吸收前后试样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CH4和H2用爆炸燃烧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2。
分析步骤:(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
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
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第一。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奥氏气体检测使用规程

奥氏气体检测一 气体中氧含量分析(焦性没食子酸吸收)1、原理焦性没食子酸与气体中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 通过气体中氧含量的减少 计算气体氧的含量。
2 分析仪器奥式气体分析仪。
奥式气体仪中量取气体部份和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吸收管3 分析操作用量气管准确量取100.0ml从待分析区采集来的球胆内试样,经焦性没食子酸反复吸收至氧被全部吸收完全。
4、计算吸收氧的体积比总取样体积100ml即得到气体中氧的含量。
5 注意事项5.1 量气管是从0至100ml全程刻度的。
5.2 氧含量在1%至21%间较准确,若氧含量太高,应改用铜氨液吸收法分析,分析有专用高含量铜氨吸收装置,也可用奥式中的铜氨液吸收管吸收。
二 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氢含量的测定(燃烧法)1 原理1.1 可燃性气体CO和H2在800℃ 900℃温度下,有足够的氧存在时,与铂金丝接触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根据燃烧前、后及吸收后气体试样体积之缩减量,计算一氧化碳和氢含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2H2O2CO+O2=2CO2CO2+2KOH=K2CO3+H2O2 仪器奥式气体分析仪3 分析操作3.1 用气体量管取100.0ml从动火区采集来的球胆内试样 分别用氢氧化钾溶液和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后,计算二氧化碳含量(A%)和氧含量(B%)。
3.2 如果氧含量在15%以上,另取100.0ml试样直接抽入铂金丝燃烧瓶内燃烧后,循环数次冷却至室温。
若其缩减体积C小于0.5%不必再吸收二氧化碳即可动火。
3.3 若缩减体积C大于或等于0.5%时,再将燃烧后之气体分别用氢氧化钾和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后,计算二氧化碳含量(A1%)和氧含量(B1%)。
据此,最后再计算出可燃性气体。
如果可燃性气体含量大于或等于0.5% 则不准动火。
4 结果计算4.1 燃烧后的缩减体积C大于或等于0.5%时,以体积百分数表示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CO+H2)含量,按下式计算:4.2 可燃气体含量(CO+H2)% = C+(A1-A)- (B1-B)5 注意事项气体中可燃气体含量太小时、应采用专用分析仪器测定,不适合用奥式分析。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确保气体分析仪处于整体良好状态,无损坏或故障。
2.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良好连接,并接通电源。
3. 打开仪器的进气阀门,并连接需要分析的气体样品。
二、仪器设置
1.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气体分析模式,并根据要测试的气体类型进行相应的设置。
2. 校准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操作步骤
1. 启动仪器,并等待仪器预热完成。
2. 将样品气体送入样品室,待仪器稳定下来后进行测试。
3. 确保样品稳定流动,不要有气泡或阻塞现象。
4. 观察屏幕显示的测试结果,确保数据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
1. 气体分析仪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处,并远离易燃材料。
2. 操作时要注意仪器周围的环境和安全情况,禁止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地方使用。
3. 使用完毕后关闭进气阀门,并断开电源。
五、维护保养
1. 每次使用后应对仪器进行清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工作。
2. 定期进行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关于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的一些详细步骤,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在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安全使用。
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分析设备,用于测量气体组分的含量和比例。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在操作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气体泄漏积聚。
•确认分析器梳型管使用的气体类型和参数,避免误操作或使用错误的气体。
•检查分析器梳型管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根据需要,将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与其他设备连接。
2.2 操作步骤操作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时,请按以下步骤进行:1.打开气体供应系统,并确保供应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稳定。
2.打开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的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初始化完成。
3.根据需要,设置分析器梳型管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压力范围等。
4.将待测气体通过管道引入分析器梳型管中。
5.开始测量,并根据仪器的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6.测量完成后,关闭气体供应系统和分析器梳型管的电源。
2.3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时,请注意以下事项:•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入分析器梳型管的进气口或出气口。
•当操作涉及高温或高压的气体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其他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品。
•如果发现气体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关闭气体供应系统和分析器梳型管的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和维护分析器梳型管,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保养规程为了保证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的性能和寿命,需要按照以下规程进行保养:3.1 日常保养每天使用奥氏气体分析器梳型管的结束后,请执行以下保养步骤:1.关闭气体供应系统和分析器梳型管的电源。
2.清洁分析器梳型管的外壳和控制面板,可使用干布或湿布进行轻拭。
3.定期检查分析器梳型管的连接管道和密封件,如有损坏或松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904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1904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气体分析仪的操作规程1.手提式气体分析仪的结构2、吸收液的配制苛性钾(K O H)水溶液、焦性没食子酸碱溶液、氯化亚铜铵溶液3、取气样取样时,把取气管从烟囱的测孔插入,使取气管的进气口迎着烟气排出的方向;将排气管及贮气球胆进气口用铁夹子夹紧(贮气球胆中的气体要排净);用手反复挤压双连球,将烟气连同吸气管中残余气体一起吸入下球,待下球装满气体后,打开排气管夹子,将这部分混合气体排出,再将夹子夹紧,继续吸气,当把吸气管路中的残存气体排净后,即可夹紧排气管。
打开贮气球胆进气中夹子,反复压挤,至球胆中充满烟气。
最后将气球胆进气中夹紧,取下后即可待用。
4、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关闭K1至K6开关,打开K7、K8开关,抬高水准瓶,使量瓶中充满指示剂溶液,然后关闭K8,落下准瓶。
如果此时量管中的指示液没有明显下降,即说明仪器的严密性可靠。
如果量管中的指示液随水准瓶的落下而有明显的下降,则说明仪器有漏气的地方,应找出漏气处,严加密封。
5、操作过程(1)用水准瓶分别调节各吸收瓶内吸收液的液面,使各瓶内吸收液充满至阀门处。
注意:在调节某一吸收瓶内的吸收液封时,应关闭其他吸收瓶的开关。
(2)关闭K1至K6开关,打开K7及K8,提高水准瓶,使指示液充满量管,将管路中空气排出,把烟气试样接入干燥管进口,关闭K8,打开K6,降低水准瓶,使烟气吸入量管。
然后打开K8,提高水准瓶此时吸入之烟气连同管路中的残余空气一起排出。
这样整个管路均被烟气“清洗”了一次,若“清洗”不净,可再“清洗”1至2次。
(3)清洗完毕,提高水准瓶,使量管中充满指示液,关闭K8,打开K6,降低水准瓶。
准确吸入烟气100毫升。
关闭K6打开K1,提高水准瓶,将烟气压入X1吸入瓶内,然后再将水准瓶位置降低,使烟气又被吸回量气管中,经过这样3至4次压入和吸回的过程后,将烟气吸入量气管内,关闭K1把水准瓶靠近量气管,使水准瓶口指示液面与量气管中指示液面对齐至同一高度,记下此时量气管中液面读数。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奥氏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利用不同的溶液来相继吸收气体试样中的不同组分,用40%的氢氧化钠吸收试样中的二氧化碳;用焦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试样中的氧气;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来吸收试样中的一氧化碳。
然后根据吸收前后试样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CH4和H2用爆炸燃烧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2。
分析步骤:(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
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
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第一。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4)第二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在硫酸银的催化下,能和浓硫酸起加成反应而被吸收。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奥氏气体分析仪是一种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主要是保证仪器的防护罩是否损坏或松动,以及电线是否接好。
2.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应该充电或更换。
3. 确保操作者已经具备使用气体分析仪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气体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4. 检查气体分析仪的使用环境是否适宜,避免在高温、强磁性或易爆炸等场合使用。
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操作者应该戴好防护手套和呼吸器,在分析有害气体时尽可能远离气源,以免吸入有毒气体。
2. 进行气体分析时应该关掉周围的电器设备,避免干扰分析结果。
3. 操作者在使用气体分析仪时不能擅自更换或调整仪器中的感应器、探头等部件。
4. 操作者应该定时在使用气体分析仪过程中进行标定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5. 气体分析仪在进行工作时不能被强烈震动或颠簸,避免损坏仪器。
三、操作后的维护工作1. 使用完成后,应该及时清洁和保养气体分析仪,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仪器内部。
2.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气体分析仪,应该将电池取出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储存。
3.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气体分析仪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仪器中的感应器或探头等部件。
4. 气体分析仪的仪器维修和维护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得私自拆卸或修整。
总之,气体分析仪属于一种专业的仪器设备,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和准确性,在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程。
如果有疑问或问题,请及时进行咨询和处理。
奥氏气体分析仪技术操作规程

奥氏气体分析仪操作规程1、目的指导操作员工对煤气成分进行化验分析2、化验仪器(1)接触式吸收管,氢氧化钾吸收液(2)接触式吸收管,发烟硫酸吸收液(3)接触式吸收管,碱性焦性没食子酸吸收液(4)鼓泡式吸收管,氨性氯化亚铜吸收液(5)接触式吸收管,稀硫酸(6)爆炸管(7)火花发生器(8)天平:3、化验试剂及其规格3.1、化学试剂氢氧化钾:分析纯,GB2306。
焦性没食子酸(即邻苯三酚):分析纯,HGB3369。
发烟硫酸:三氧化硫含量20-30%,分析纯。
HGB3186(如SO3大于30%,还需用密度ρ=1.84g/mL的浓硫酸稀释)。
浓硫酸:分析纯,密度ρ=1.84g/mL,硫酸含量为95-98%,GB625。
氯化亚铜:分析纯,HG3-1287。
氯化铵:分析纯,GB658。
硫酸钠:化学纯,HG3-123;或氯化钠,化学纯,GB1266。
甲基橙指示剂:化学纯,HGB3089。
纯氧:含氧量大于99%(v/v),不含可燃组份。
液体石蜡:HG14-4583.2、吸收液的配制和调换吸收液的配制以100mL计算,而实际配制量按吸收瓶容积约250mL。
30%氢氧化钾溶液:取30g化学纯的氢氧化钾溶于70mL水中。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取10g焦性没食子酸,溶于100mL 30%氢氧化钾溶液中。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吸收液在灌入吸收管后,通大气的液面上应加约5mm液体石蜡油使其隔离空气。
发烟硫酸液:三氧化硫含量为20-30%,发烟硫酸液灌入吸收管后,通大气口上应套橡皮袋以防三氧化硫外逸。
氨性氯化亚铜溶液:27g氯化亚铜和30g氯化铵,加入100mL蒸馏水中。
搅拌成混浊液,灌入吸收管内,并加入紫铜丝,其后加入浓氨水(分析纯,密度ρ=0.88~0.99g/mL)至吸收液澄清,通大气的液面上应加液体石蜡油,使其隔离空气。
氨性氯化亚铜吸收液为两只吸收管,分前后两只吸收一氧化碳组份。
前只吸收管在使用一定次数后,须换成新配制液,后一只吸收管改为前一只吸收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版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奥氏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
利用不同的溶液来相继吸收气体试样中的不同组分,用40%的氢氧化钠吸收试样中的二氧化碳;用焦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试样中的氧气;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来吸收试样中的一氧化碳。
然后根据吸收前后试样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CH4和H2用爆炸燃烧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2。
分析步骤:
(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
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
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
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
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第一。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4)第二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在硫酸银的催化下,能
和浓硫酸起加成反应而被吸收。
将样气送入不饱和烃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2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
V3。
(5)第三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氧气。
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能吸收O2,同时也能吸收酸性气体如CO2,所以应该把CO2等酸性气体排除后再吸收O2。
将样气送入氧气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4。
(6)第四,五,六个吸收瓶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
氯化亚铜氨溶液能吸收CO,但此溶液与二氧化碳,不饱和烃,氧
气都能作用,因此放在最后。
吸收过程中,氯化亚铜氨溶液中NH3会逸出,所以CO被吸收完毕后,需用5%的硫酸溶液除去残气中的NH3,因为煤气中CO含量高,应使用两个CO吸收瓶。
将样气送入第一个CO 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再用第二个CO 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送入硫酸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为V5。
(7)将样气送入第六个吸收瓶,取剩余样气的1/3送入量气管,在中心三通旋塞处加氧气,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针旋转180°,将氧气送入量气管,混合后量气管读数为100ml,将中心三通旋塞按顺时
针旋转45?,把量气管内气体分四次使用高频火花器点火进行爆炸,第一次爆炸体积为10ml左右,第二次爆炸体积为20ml左右,第三次爆炸体积为30ml左右,第四次将剩余气体全部爆炸。
冷却后将全部气体送入量气管中,记下量气管读数V6。
(8)将剩余气体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7。
(9)通过上述的吸收及燃烧法测定后,剩余的气体体积为N2。
5.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通风。
(2)分析室温度要保持15℃以上否则
焦性没食子酸钾吸收率低,造成误差。
(3)发现吸收剂效率下降,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下根据吸收频率更换吸收剂。
(4)各吸收瓶应注入液体石蜡,以隔绝空气。
(5)各吸收瓶液体不能冲出规定刻度而到梳形管,以免影响准确度。
(6)前后读数时间间隔应保持一致。
(7)爆炸瓶的铂金丝有油污时不爆炸应清洗或通电燃烧。
(8)爆炸实验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以免发生危险。
(9)爆炸时用手固定爆炸瓶旋塞,防止爆炸时将旋塞冲开。
(10)爆炸时爆炸瓶和高频火花器接
口处应保持有水。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