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轮巩固

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轮巩固
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轮巩固

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轮巩固

一、单选题

1.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C或以下物体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A.B.C.D.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完成下面小题。

3.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4.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小

C.午夜内外的温差最小D.比较闷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5.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冷锋

6.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7.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题。

8.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B.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9.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

下图Ⅰ为世界某区域图,此时为当地最冷月。图Ⅱ为图Ⅰ中甲、乙两处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区()

A.地处南半球B.沿岸有暖流经过

C.此时降水稀少D.此时受信风带影响

11.图示河流()

A.大致从南向北流B.此时河水补给湖水

C.流量季节变化小D.秋冬季节常发凌汛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列问题。

12.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B.上海C.悉尼D.圣地亚哥

13.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

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位于乔治王岛,面积约40平方千米,被称为南极洲的“热带”,绝对最高气温可达13°C;暴风雪天气频繁多发。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下图示意菲尔德斯丰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菲尔德斯半岛成为南极洲的“热带”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洋流影响B.无冰川覆盖,蒸发散热少

C.大气层厚,保温作用显著D.纬度偏低,海洋调节

15.菲尔德斯半岛暴风雪天气频发,其原因之一是该半岛()

A.长期在极地高气压带笼罩下B.位于极地东风带边缘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D.沿海西风漂流势力强大

16.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地层,说明菲尔德斯半岛曾经()

A.褶皱断层构造发育B.火山活动频繁

C.矿产资源丰富D.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二、综合题

17.[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旅游气候的舒适性及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气温、湿度是评价气候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夏季气候舒适度分布”。

简述我国东北、西南等地夏季气候舒适度高的理由,并分析我国夏季避暑需求旺盛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伯拉罕湖(52°N,116°W)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湖区冬季气温低。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湖口有人工大坝。这座湖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大量的冰冻气泡,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此外大风扮演着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左下图示意亚伯拉湖位置,右下图示意“冰泡”景观。

(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2)说明亚伯拉罕湖“冰泡”的形成过程。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下垫面与近地层空气的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和水分潜热两种形式为主。湍流显热交换是指地—气之间通过对流(包括乱流)作用进行热量交换,会引起空气温度变化;水分潜热交换是指水汽蒸发(蒸腾)、凝结时所引起的地—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不会直接引起空气温度变化。

材料二:每年的4—5月份,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地气上升”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有的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扬尘到达草地上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图1表示白天开垄地和草地地面反射率平均变化,图2表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

(1)据图说明开垦地和草地地面平均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2)推测开垦地和草地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解释扬尘在开垦地生成,到达草地上后衰减和消失的原因。

(4)根据“地气上升”的原理分析我国北方过度开垦草原的不利影响及治理措施。

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森林火灾频发地区,通常夏季山林火险等级较高,但2017年以来加州在秋冬季节多处遭受山火肆虐,造成重大损失。加州州长布朗表示,加州山林大火次数与强度的增多,这是一种新常态,可能变成每年或每隔几年就会发生。

材料二圣安娜风,是指每年秋冬季节,在加州南部山谷出现的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的特有的风,被当地人称为“魔鬼之风”。

(1)据图文资料分析加州南部“圣塔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简要分析圣安娜风与森林火灾的关系。

(3)你认为加州秋冬季节的山林大火能否成为一种新常态,说出你的判断理由。(选择一种意见回答)(4)请为图示地区减少林区野火损失提出合理化建议。

(5)从气候角度评价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B2.D3.D4.B5.B6.A7.C8.C9.D10.A11.B12.D13.B14.D15.C16.B

17.理由: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西南地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高、湿度适宜。

原因:我国中、东部夏季高温高湿,气候舒适度较差,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旅游消费力强,避暑需求旺盛。

18.(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又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

(2)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多季腐烂后丛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冬季气温低,湖区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气泡被阻滞在冰水中随着冰层加厚,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

(3)冬季受北美高压影响,晴天多;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泊呈南北走向,与东北风风向一致,湖口狭窄部分向东北部敞开;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风力大,易将冰面的积雪吹走;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故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被观察拍摄。

19.(1)开垦地的地面平均温度比草地的地面平均温度高。

原因:开垦地的地面反射率比草地小,吸收太阳辐射能更多,温度更高。

(2)开垦地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高于草地。开垦地地面植被覆盖少,地一气间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快,温度较高;草地植被覆盖多,地一气间热量交换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慢,温度较低。(任一角度作答)

(3)开垦地近地层空气因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升温快,大气对流上升作用强,容易将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形成扬尘;草地近地层空气因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升温慢,温度较低,开垦地与草地间因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草地近地层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利于扬尘沉降,因此扬尘到达草地上后衰减和消失。(4)不利影响:扬尘现象加剧,草原近地层大气浑浊度升高,大气能见度和质量下降;开垦地土壤中细小颗粒物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质变差,加速沙化过程;缺少植被保护的开垦地抗风蚀能力下降,土壤沙化后能为沙尘暴提供物源,加剧北方沙尘暴灾害。(任答两点)

措施:控制开垦规模,适度开垦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发展水利灌溉,增加土壤湿度,减小湍流显热交换,

抑制扬尘。

20.(1)秋冬季节,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北美大陆北部逐步形成冷高压;来自内陆荒漠、高压南侧的东北风形成了圣安娜风。

(2)圣安娜风来自内陆高原,空气干燥;翻越山地,吹向沿海,产生焚风效应;风受谷地地形影响,风力加大,易加剧火势。

(3)能: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可能使生态环境遭破坏,火灾发生的频次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使气候异常成为常态。否:大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半年受西风控制,降水丰富,使森林火险等级降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防灾意识的增强,防火能力不断提高。

(4)加强监测预警,限制、规范林区用火;及时清除可燃物;设置防火隔离带。

(5)(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雨热不同期,夏季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灌溉成本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