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族大熔炉解析
美国的熔炉政策与民族关系

美国熔炉---浅谈熔炉政策与民族关系据统计,世界上共有226个国家和地区,国家199个,地区27个而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与地区,2000多个民族挤在200多个国家。
由此可见,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占大多数,(如中国、美国),单一民族国家占少数(如韩国)。
因此,关于民族问题研究,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回避的,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是每一个国家必须致力于此并积极解决的,而我将以美国熔炉政策为例,结合我的观点,分析熔炉政策对美国民族关系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民族关系对公共政策所带来的反作用。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我们避开美国对黑人和亚裔的歧视不谈(与本文无关),其民族政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美国初登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确立自己的主权之时,开拓者对本土居民的屠杀,驱逐以及隔离、同化,这种强力甚至疯狂的民族问题处理政策,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着对其他民族的统治,从人性上没有对非盎格鲁-撒克逊人应有的尊重,在法律上,美国政府也没有赋予其作为美国公民“人人生而平等”的地位,这使得美国政府长期面对层出不穷的民族问题,这就是熔炉政策的第一阶段,我将其理解为对非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一种民族熔化、消除。
使其依附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具有民族优越论和野蛮性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对全球的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日本、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大量移民涌入年轻而又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多元的民族文化,不同的信仰与思想,这对第一阶段的民族熔炉政策产生巨大冲击,私有财产的增多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明显的压迫与统治早已不属于这个时代。
在顺应着工业化时期的“大美国”和移民为实现“美国梦”的幻想,第二阶段的熔炉政策以促进移民美国化,凝聚美国公民为目的。
使不同民族背景、文化背景的美国公民成为具有统一美国文化特制的“美国人”。
这是一种思想文化层面的改造,以同化的手段来遏制个体之间的矛盾演化为民族矛盾,并且通过法律条文、外交等方面,重点突出国家认同感。
人教版《美国》课文分析1

这里地处亚热带,是南部沿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
人教版地理七下9.1美国(第1课时) 课件(共 33张PP T)
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人教版地理七下9.1美国(第1课时) 课件(共 33张PP T)
想一想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根据以上所学,总结农业地区 专业化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二、自然地理环境
3 美国自然地理环境
美国降水分布有何特征?美国地形对降水有何影响?
降水分布特点:从东南向内陆逐渐减少(受地形东西高,中部低)。
想一想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美国自然环境为美国农业发展提 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1 美国农业特点
美国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01 美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稀。 02 平原面积广(占全国50%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10%)。 03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04 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经营。
65
第一
小麦
12
第二
33
第一
稻米
5
第四
16
第三
大豆
47
第一
67
第一
棉花
16
第一
24
第一
肉类
17
第二
14
第一
牛奶
15
第一
3
第七
鸡蛋
10
第一
9
第二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2 美国农业分区
读图回答
(1)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
(2)归纳影响玉米带、棉花 带、畜牧带和灌溉农业带和亚 热带作物带的重要因素。
美国熔炉文化理解

美国熔炉文化理解
以下是对于美国熔炉文化理解,包含四方面:
1. 欧洲殖民统治;黑奴买卖;华工美国打工;土著印第安人;
经过南北战争后就形成大熔炉的趋势。
2. 美国人几乎有世界上所有民族和人种,各人种马赛克似的生活在一起。
不管原来是什么文化背景什么信仰什么语言什么特征,来了美国以后都说美式英语,信仰基督教新教,接受美国文化,把美国作为自己的祖国,把美国当作自己的家,人种特征也逐渐趋同,各种族渐渐融合在一起,具有美利坚民族的精神。
说民族熔炉不为过。
3. “大熔炉”是指美国可以融合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为美国文化,众所皆知美国是移民国家,美国的移民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欧洲的,南美的,非洲的,亚洲的等等.每个移民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但美国社会不排斥这些文化,不同的文化在美国这样开放,民主,法制的国家里融合着,形成多元的美国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似的把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而非单一的英国殖民地文化.所以说美国是个大熔炉.
4. 熔炉在此是指不同文化与种族的人移居到美国,共同生活,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今天称作美国文化的奇妙文化。
总结:因为美国作为一个由于殖民和移民而产生的国家,民族和文化都很多元化,即使是现在,也是不断的有移民在往美国移民,注定了美国不可能是一个文化单一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和思维在美国的大背景下冲撞妥协,就好像一个不停在冒泡的大熔炉一样,每一个人都随着这种融入的过程中在趋于融合统一,又随着新鲜移民的加入而继
续冲撞加温。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测试题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做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的测试题要多动脑筋。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的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民族大熔炉(1)领土组成美国的领土是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三部分组成的。
本土包括48个州和1个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
两个海外州是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美国陆地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为50颗星的蓝色星区,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美国本土主要位于30°N~50°N,属于北温带。
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中部,美国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邻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北邻加拿大。
③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美国地跨三带: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州主要位于热带;美国濒临三大洋: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
(3)美国的居民①人口数目和人口增长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97%,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除印第安人外,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等他们的祖籍就分别是英国、德国、中国。
②人口构成美国的人口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等组成。
如下表所示。
人种约占总人口比例白种人 79.96%黑种人 12.85%亚洲人 4.43%印第安人 1.15%其他种族 1.61%③民族: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但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和人权问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9.1.1民族大熔炉 农业地区专业化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一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一、民族大熔炉·描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填注: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1.领土组成:本土+两个海外州:A阿拉斯加州和B夏威夷州。
2.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北部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濒临墨西哥湾。
北与南分别与C加拿大、 D墨西哥相邻。
3.人口与人种:(1)人口: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也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其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种族:复杂,以白种人为主,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各国移民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华人和华侨:主要分布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在图中填出字母A、B、C、D、E代表的山脉、河流、海湾、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名称。
·在图中填出字母a、b、c、d代表的农业带的名称。
1.本土自然环境:要素主要特征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分三大地形区:(1)西部高山:落基山脉;(2)中部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3)东部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量条件较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湖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2.农业强国:(1)特点: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2)主要农业带(区):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区、d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混合农业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名师点睛】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夏威夷属于大洋洲。
【拓展延伸】1.移民和移民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称为移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1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民族构成、人口迁移以及农业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本节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迁移、民族构成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美国的多元文化背景认知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及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对不同民族的包容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及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点。
2.难点: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概念理解及实例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国国旗和提问“你知道美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引发学生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兴趣。
2.讲解民族构成:介绍美国的民族构成,引导学生了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特点。
3.分析人口迁移:通过地图和数据,展示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讲解农业地区专业化:介绍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5.实例分析:以美国中部玉米带和乳畜带为例,分析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
6.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农业地区专业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美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中值得中国参考之处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和“民族大熔炉”。
由于历史原因,印第安人、非裔和亚裔等所谓“有色人种”,都曾遭受种族歧视。
今天,各族在国家稳定的前提下和谐生存、共同发展,有几条原则值得中国参考。
首先,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至上、统一原则。
美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在南北战争期间遇到过一次空前绝后的挑战。
解放黑奴运动始于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目的是统一国家,解放黑奴只是手段。
林肯总统曾说:“最高目的在保存联邦,既不是保奴,也不是废除隶。
如果不放奴隶能保联邦,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奴隶就能保联邦,就全部解放。
”少数民族问题通常是民族关系问题,可以通过少数民族政策解决。
但政策的实施需要一个稳固的政权。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少数民族在一个国家机器中得到保障,前提是服从国家至上和统一大原则。
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可以是一个国家统一的问题。
在这种情势下,少数民族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引发国家分裂,必须慎重。
其次,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法制原则。
美国的少数民族是发达国家中最多的,但民族矛盾却并非最突出。
没有法制高于一切原则,这么多民族很难共处。
美国有个“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
1961年3月,肯尼迪总统为解决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种族歧视,成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监督全国范围内与联邦政府有经济往来的机构,要求这些机构在就业方面保证平等,消除肤色和种族歧视,后来发展成为“平权法案”。
约翰逊总统说:“平权的原则不止局限于平等的原则,而应解释成对非裔等少数族裔在就业和就学方面的优先考虑、优先机会。
” 一些美国大学也因此被告上法庭。
在中国,汉族占绝大多数,蒙古、维吾尔、藏、回等少数民族各居其地,法律虽然只有一部,但执行却五花八门。
有媒体爆料,在深圳,抓到新疆籍小偷不能加以刑求,最重处罚就是把他送回原籍。
笔者不知其实,若真有这种有法不依、双重标准,民族矛盾无疑会加剧。
再次,少数民族政策服从国家发展原则。
南北战争前后,美国的国家发展建立在廉价的农奴制基础上。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课第一节美国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1)人口:世界第______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②中部平原:________平原、大平原。专业
。4.美国城市中,华人、华侨最多的是( )。5.读“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判断A山脉(shānmài)是( )。6.美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一直居
第三页,共三十页。
3.民族构成:
(1) 人 口 : 世 界 第 ___三___ 人 口 大 国 , 人 口 增 长 较 快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移__民__(_y_í _m_ín。)
(2)种族构成:以___白___种人为主,其次是____黑__种人,原住居民是 ______印__第人。安各国移民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________民族。
2.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美国(měi ɡuó)位于北半球、西________半球。 (2) 海 陆 位 置 : 本 土 东 临 ___大__西__(_dà洋xī), 西 濒 ___太__平__(_tài洋píng,) 南 临 __墨__西__哥__湾。北、南分别与____加__拿__大、_____墨__西_相哥邻。 (3)纬度位置:地跨热带、___北__温___带、北寒带。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10.该国家是( D) A.日本 B.印度 C.英国 D.美国 11.小明回来后介绍(jièshào)了该国家的状况,其中不可信的是( D ) A.该国地跨两大洲和寒、温、热三带
B.该国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人,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原住民
C.该国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D.该国河湖众多,拥有世界第一长河
美(3利)华坚人和华侨:集中(jízhōng)分布在________、纽约和________等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民族大熔炉
6组
美国是西半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 2010年总人口பைடு நூலகம்.1亿
• 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
• 人口增长率为0.97%
• 而美国的历史却只有 短短的233年
为什么许多人选择去美国移民?
因为美国一直以来实行开放的移民政 策,而且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与欧洲 的文化和习俗差距不大且经济发达,最重 要的是地理位置优越,没有战争的威胁。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
美国的华人华侨约 有400万人,分布比较 广泛。在纽约、洛杉 矶还有“唐人街”
诺诺贝贝尔尔物物理理学学奖奖获获得得者者李杨政振道宁
美国的印第安人是 美国的原住民,现多 数住在西部山区的 “保留地”内居住。
本组分工: PPT制作:潘瑞竹 资料提供:赵思喆、邵崇武 修改:张梦圆、刘京宇 展示:潘瑞竹、冯泰原
美国人种的构成
1.15% 1.61%
4.43% 12.85%
79.96%
白种人 黑种人 亚洲人 印第安人等原住民 其他种族
美国的白种人大多 是从欧洲移民过来的 从“五月花号”抵达 开始,欧洲人在那里 建立殖民地。
著美名国科第学一家任—总—统爱—因—斯华坦盛顿
美国的黑人是非常 低贱的。他们大多是 从非洲被当作奴隶贩 卖到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