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自然界都非常重要。

- 水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固态是冰,液态是水,气态是水蒸气。

- 水可以通过加热或减压发生相变。

第二单元:碗里的“南极洲”- 冰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因为它可以吸收热量。

- 冰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食物。

- 冰块可以融化成水,然后再重新变成冰块。

第三单元:食物中的水分- 食物中含有水分,它能够维持食物的形状和口感。

- 食物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

第四单元:物体的浮沉性和流动性- 浮力是物体浮起的原因,与物体的密度和受到的浸没液体的位移有关。

- 每种物体在液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浸没位置。

- 流体的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但固体不可以。

第五单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铁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性质。

- 磁性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非磁性物体不能。

- 磁铁的吸引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第六单元:适应环境的动物- 动物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征和性。

- 动物可以通过行为和某些特征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七单元: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来保护环境。

第八单元:探索陌生星球-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

- 地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

- 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第九单元: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自然现象。

- 科学实验需要严格的实施步骤和正确的记录方法。

第十单元: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等。

- 人类需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的核心知识整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讲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讲它是(静止)的。

2、用相关于另一具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间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别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别同的)。

3、同一物体的别同部位的运动形式(别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依照物体运动路线的别同,物体的运动能够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具物体别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别变,关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歪面上运动》1、物体在歪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事情。

2、(物体的形状)、(歪面的高度)、(物体在歪面上的放置办法)会妨碍物体在歪面上的运动事情。

3、物体与歪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别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幸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6《比较相并且间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时刻):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1-7《我们的“过山车”》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举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能够直截了当用(软尺)来测量,也能够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思考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1、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就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5、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6、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7、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就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与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与(运输水分)与(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就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与二氧化碳制成的。

10、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11、种子萌发的条件就是:水分、温度与空气。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与温度等条件。

12、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就是花由发育来的。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就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3、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14、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5、凤仙花的叶子都就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就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以下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1. 粗心大意
- 学会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讲,注意专注,不要做作业时粗心大意。

2. 天气与季节
- 天气的变化对生活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3. 劳动养生
- 劳动的好处和重要性
- 劳动中要注意健康和安全
4. 生物多样性
- 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5. 动物与人类
-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和关系
- 动物的习性和行为
6. 植物与人类
-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7. 水资源
- 水的来源和运动
- 水的利用和保护
8. 可持续发展
-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9. 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宇宙中的星球和天体
10. 观察和实验
-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 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1-7《我们的“过山车”》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1、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2、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3、(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比(芝麻粒)小许多,宽约1 毫米,厚约0.5毫米。

4、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2、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3、(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

(气室)为卵提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动物,是生命的开端。

2-3《蚕长大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3、蚕房搭的小架子是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

蚕的一生要蜕皮(6次),但从蚁蚕到吐丝结茧是蜕(4次)皮。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作用是(呼吸)。

5、蚕总共有13个体节,有(8)对足,其中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4)对足,尾部还有对(1)足。

2-4《蚕变了新模样》1、蚕是一种昆虫,像蚕这样出现蛹这一阶段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蚂蚁)、(蝴蝶)等。

2、具有保护蚕蛹作用的是(蚕茧)。

3、蚕蛹(纺锤)形,(深褐)色,蚕蛹一般(不动),受刺激时(会动)。

2-5《茧中钻出了蚕蛾》1、(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蚕蛾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也不用进食)。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3、雌蛾和雄蛾在(触角颜色)、(翅膀大小和振动速度)、(身体大小)等方面都不相同。

4、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2-6《蚕的一生》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需要进食的只有(幼虫)形态。

蚕从出生到死亡大约为(56天)。

2、蚕在吐丝之前蜕了(4)次皮;在茧内蜕了(2)次皮。

3、像蚕一样经历四个阶段的昆虫有(菜粉蝶、苍蝇、蚊子)等。

4、像蚕和菜粉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

像蜻蜓一样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生长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7《动物的繁殖》1、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这类动物有(昆虫)、(鱼类)、(鸟类)等。

2、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一般都是用(哺乳)方法喂养小动物。

2-8《动物的一生》1、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

2、像鸡一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鸡的一生:(卵)→(雏鸡)→(成鸡)。

3、像狗那样,胎生、身上有毛、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4、许多动物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奇特的有趣的事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变色龙);随着季节变化而行为发生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

5、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3-1《仰望天空》1、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2、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答: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而月球离地球很近,所以虽然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

2、(日晷)是我国古代根据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制作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

4、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位置和方向关系表:表注解:1.一天中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中午最短,早晨和傍晚最长)。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低变高又变低导致的(正午太阳最高,早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

)2.一天中的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是:由西逐渐向北再逐渐向东。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东边升起往南去最后西边落下。

3-3《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屏)3、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皮影戏,无影灯)。

3-4《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3-5《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小档案:①年龄:约45亿年②直径:约3500千年③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④形状:球形⑤是地球的卫星⑥表面有月海、月陆、环形山⑦本身不发光不发热,我们看到的亮光是反射的太阳光⑧基本上没水、没空气⑨有引力,但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

2、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

3、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3-6《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古人的方法:①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②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③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却回到了出发地。

现代人的方法:卫星技术、天文望远镜等。

3-7《地球——水的星球》1、用“数格子”的方式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地球表面71%左右都是水,但这其中也只有约3%是淡水)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3-8《太阳、月球和地球》附送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不需要可自行删除)(听说读问写)☆☆☆☆☆☆☆☆☆☆听☆☆☆☆☆☆☆☆☆☆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

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

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

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

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

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