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卫生服务站门诊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小儿推拿疗法,主要推拿补脾经、运板门、掐揉四横纹、点揉足三里捏脊等穴位,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食欲、饮食量变化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欲、饮食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可以明显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食欲及饮食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推拿;食欲;饮食量;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临床上以2-6岁儿童较多见,发病率在3%-5%。

这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

西医治疗以饮食指导、药物及心理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仍然不甚满意。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机升降运行不畅等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推拿疗法巩固脾胃,调节气机,疏通经络,提高患儿食欲。

现代研究也证实,推拿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还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绪状态。

因此,应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可发挥中医学独特优势。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厌食症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4.5±1.2)岁;病程2个月至1年。

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岁,平均(4.3±1.1)岁;病程1-10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概况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概况

3 推拿 治疗
杨 闯等 推拿按 摩治疗厌食 症 , 运用补
有4 J 乐于接受 、 ,b 疗效肯定 、 副作用 少等优点 。笔者对2 0 年 31 单纯推拿 治疗 00 .
脾经、 揉板 门 、 内八 卦 、 三关 、 运 推 摩腹 、 中脘 、 脊 、 揉 捏 揉足 三 里等方法 , 和对 照组药 物治疗 比较 , 疗效 肯定 , 有显著 性差 异 ( < .1 。史颖 等 [ P 00 ) 3 推拿运用顺 运内八卦 、 捏揉 四横纹 、 天 清 河水 、 分手阴 阳等 , 口渴咽干 , 足心热 ( 伴 手 胃阴不足型 )n a 运 水人土 ; 伴大便稀 薄 , 食少稀烂 ( 胃虚弱 型 )n 脾 a 补脾土 、 板 运
厌食症 5 例 , O 结果 总有效率 10 0 %。徐静艳 针灸 配合 推拿治 ”
疗该 病 , 疗效肯定 。主穴取 足三里 、 中脘 、 关元 、 天枢 、 内关 、 滑
脾 胃气 虚型 , 胃阴虚型 , 脾 肝旺脾虚型。 赵莹等“将 其分为实热 o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 1_ 4 2
化失 司 , 形成 厌食症 。张巍 巍等H 为A J 肺腑 娇嫩 , 认 ,L 形气 未 充 , 胃不足 , 过食生冷 、 腻 的食 物 , 脾 如 肥 或者进食 不定 , 饿 饥 无 度等 , 可以损伤脾 胃导致 厌食症 。另外 , 都 有些4 J 因某些 ,L 厌 食症 。 陈金凤 为 : 以 由于饮食不节 , 喂养不 当 , 或父母缺乏 有 因婴儿期未按时添加辅食 , 断奶后不能适应普通饮食 , 因 或
[ ]高镜 如 , 阿冬. 8 宋 推拿手穴 治疗小儿厌 食症4 例 [ ] 2 J. 河北
中 医 ,0 12 (0 :3 . 20 ,3 1 )7 9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

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5-08-04T16:50:23.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汝玉江[导读] 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汝玉江(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各年龄层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按照患儿年龄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所有患儿均给予小儿推拿治疗。

观察和比较各个年龄段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6~8岁组相比其余年龄段更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1岁组、1~3岁组以及3~6岁组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厌食患儿给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理想,且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普及。

【关键词】小儿推拿;小儿厌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14-02目前,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更为关注。

然而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亚健康的比率不断上升。

本院以收治的69例小儿厌食患儿为主要对象,结合年龄段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小儿推拿治疗各个年龄段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小儿厌食患儿69例为主要对象。

男患儿38例,女患儿31例。

年龄范围10个月到8岁,平均年龄为(3.3±1.0)岁。

按照患儿年龄段分成<1岁组、1~3岁组、3~6岁组以及6~8岁组。

其中<1岁组有11例患儿,1~3岁组有21例患儿,3~6岁组有24例患儿,6~8岁组有13例患儿。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长时间食欲下降,且不存在其余合并症,精神情况无异常,机体偏瘦,脸色不佳。

使用中药脐疗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疗效观察

使用中药脐疗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疗效观察

中药 饮片是 中因 临 床治 疗的 主要载体 和体现形式 , 其质量 优劣直接 影 响到 临床用 药 的安 全 陛和 有效性 。 目前 由于 中药市 场的需 求量 日益增 大 , 中药 专业 技 术人 员相对 缺 乏 , 对传 统缺 乏继 承导 致饮片质 量下 降 。 中药 饮 片 市场 以假 乱真 、 以次充 好 的现象 时有 发生 , 致医 院门诊 中药房饮 片质 导
导报 ,0 1I ()l2 4 2 I,7 j :0 ~l . 0 【】 曹海 山, 3 杨莉 珠 浅谈 医院 中药饮片质 量管理 实践经验【 J ]云南 中医 中
药杂 志 ,0 93 ( )3 ~3 . 20 ,05 :7 8
先进 先 出、 贮新为 原则 , 发陈 经常清 理药斗 里的 陈药 , 忌陈药 留底 又装新 切
药。
【] 王兵 娥 , 4 王超辉 , 万宏 医 院中药饮 片质 量存在 问题与对 策[ J ]中医 药
加大 对 中药饮 片贮 藏条件 的 投入 , 装除 湿 安 管理 杂 志 ,0 0 I( )6 ~6 . 2 1 ,8 1: 1 2
33 改 善 贮藏和保 管 条件 .
器 、 风扇等 , 排 保持适 宜的 温、 湿度 , 并每 日 录 。 中药 房排列 药斗 时采用 记 在
应 及时处 理_。 3 】
4 讨 论
淡薄。 对需要 自行炮制或临用时炮制的中药饮片炮制操作不规范 。 2 贮藏 务件差 基层 医院条件 有限 , 中药饮片 的贮藏设 施建 设方面投 . 3 在
入的 人力和 物力 不足 , 之前 的贮藏期 常 由于 库房环 境温度和 ( 湿 度 调配 或) 不达 标, 中药饮片 会发生虫蛀 、 变等变 质现象 。 床用量较 小的 饮片装 入 霉 临

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3No.2Apr.2021㊀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收稿日期:2020-07-06㊀修回日期:2020-12-25作者简介:崔利萍(1980-),女,郑州市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㊂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崔利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内科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郑州450053)[摘要]㊀目的㊀观察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㊂方法㊀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㊂观察组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配合针灸脾俞㊁足三里㊁三阴交等穴位,推拿补脾土法,耳穴压豆;对照组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疗程均为2周㊂比较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候学积分㊁有效率㊁体质量和日进食量的变化,以及血清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㊂结果㊀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为(5.37ʃ2.33)分,低于对照组(10.03ʃ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㊂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和日进食量分别为(15.62ʃ1.91)kg㊁(1649.31ʃ80.68)g,高于对照组(14.99ʃ1.36)kg㊁(1290.83ʃ75.5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分别为(33.02ʃ2.54)ng㊃L -1㊁(330.52ʃ31.26)ng㊃L -1,高于对照组(28.33ʃ2.10)ng㊃L -1㊁(312.77ʃ32.82)ng㊃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㊂结论㊀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㊁推拿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状㊂[关键词]㊀厌食症;小儿;神曲消食口服液;针灸;推拿[中图分类号]㊀R725.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21)02-0189-04㊀㊀厌食症为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无季节性,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临床上常见长期食量减少,厌恶进食,食欲下降,若迁延日久,抵御疾病能力就会下降,继而引发贫血㊁积滞,甚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1]㊂西医方面治疗儿童厌食症多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补充微量元素,保护胃肠黏膜㊁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对症支持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缓慢并且不良反应也较多[2]㊂祖国医学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辨证论治较西医学更具有优势㊂在长期临床中发现,对厌食症患儿采用针灸㊁推拿的同时,配合口服神曲消食口服液,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㊂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选取2018年10月 2019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厌食症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㊂纳入标准:①年龄1~15岁,发病时间ȡ2个月㊂②均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西医诊断标准[3]及中医脾失健运辨证标准[4]㊂③治疗前未使用过任何增加食欲或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㊂④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①对试验药物中中药有过敏史者㊂②合并神经㊁血液㊁肝肾等疾病以及严重感染性疾病者㊂③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者㊂④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未按时治疗影响疗效判断者㊂观察组男女各30例,年龄4.12~7.00(4.81ʃ1.92)岁;对照组男女各30例,年龄4.10~7.09(4.79ʃ1.96)岁㊂2组患儿性别(2=0.00,P =1.000)㊁年龄(t =5.65,P =0.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㊂1.2㊀方法1.2.1㊀治疗方法㊀对照组餐后1h 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53035,规格:10mL ˑ6支)口服,1~4岁,每次5mL;5~14岁,每次10mL,每日3次㊂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①推拿补脾土,掐揉四横纹,运板门,运内八卦,清胃经,清大肠,掐揉掌横纹[6],摩腹,捏脊,揉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30min㊂②针刺脾俞㊁足三里㊁三阴交㊁阴陵泉,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30min㊂③针刺四缝穴:7d 1次,每次30min㊂④耳穴取脾㊁胃㊁神门㊁肾㊁皮质下压豆,隔日1次,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min㊂共2周㊂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㊂1.2.2㊀检测方法㊀分别于治疗前㊁治疗后14d 采㊃981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3卷集2组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胃动素(武汉怡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80912,参考值:30~105ng㊃L-1),胃泌素酶联免疫试剂盒(武汉怡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80901,参考值:260~480ng㊃L-1)㊂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㊂检测仪器为BIOBASE-EL10C全自动酶标仪(山东科博再生医学有限公司)㊂1.2.3㊀诊断标准㊀(1)西医以‘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厌食症为诊断标准[3]:①发病时间ȡ2个月,食欲缺乏,见食不贪,摄入量下降,较发病前降低1/3至1/2以上,并排除其他系统的疾病㊂②有喂养不当或不良饮食习惯史,并体质量减轻或增长停滞㊂(2)中医以‘中医儿科学“症状诊断[4]:食欲缺乏,食量减少,见食不思或食而乏味,甚拒绝进食或厌恶进食,精神如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和缓㊂(3)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相关标准:分别记录2组治疗前后食量减少,食欲下降主症的积分㊂①食量减少积分标准[6]:食量较同龄正常儿降低2/3左右为6分;食量较同龄正常儿降低1/2左右为4分;食量较同龄正常儿降低1/3左右为2分;食量基本正常为0分㊂②食欲下降主症积分标准:不思饮食及拒食为6分;食欲有明显下降为4分;食欲缺乏为2分;正常饮食为0分㊂1.2.4㊀观察指标㊀①比较2组相关临床症状积分㊂②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㊂③比较2组患儿体质量和食量变化情况㊂④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㊂1.2.5㊀判定标准㊀参照文献[5]临床痊愈:食量食欲恢复正常,无其他症状,中医症状积分降低ȡ95%;显效:食量食欲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左右,并食欲有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ȡ70%;有效:食量食欲较治疗前有恢复,但未到3/4左右,中医症状积分降低ȡ30%;无效:食量食欲均无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30%㊂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㊂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IBM 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2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积分比较㊀治疗前2组患儿食量㊁食欲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2组患儿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㊂见表1㊂表1㊀2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积分(n=60,xʃs,分)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9.99ʃ1.73 5.37ʃ2.331)对照组19.82ʃ1.6710.03ʃ3.191)t值0.69 2.79P值0.386<0.001㊀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㊂2.2㊀2组患儿治疗效比较㊀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68,P<0.001)㊂见表2㊂表2㊀2组患儿疗效比较[n=60n(%)]组别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5.00)32(53.33)24(40.00)1(17.17)98.33对照组0(0.00)9(15.00)19(31.67)32(53.33)46.67 2.3㊀2组患儿体质量㊁日进食量变化情况比较㊀治疗前2组患儿体质量㊁日进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2组患儿体质量和日进食量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㊀2组患儿体质量和日进食量变化情况比较(n=60,xʃs)组别体质量/kg治疗前治疗后日进食量/g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4.39ʃ1.8715.62ʃ1.911105.65ʃ78.721649.31ʃ80.68对照组14.51ʃ1.1114.99ʃ1.361086.18ʃ81.461290.83ʃ75.55 t值0.59 1.810.77 6.72P值0.4550.0160.402<0.0012.4㊀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比较㊀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㊂见表4㊂2.5㊀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㊀2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㊂㊃091㊃第2期崔利萍㊀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表4㊀2组患儿治疗前后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比较(n=60,xʃs,ng㊃L-1)组别胃泌素治疗前治疗后胃动素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0.66ʃ2.8733.02ʃ2.54286.88ʃ29.19330.52ʃ31.26对照组21.77ʃ2.4328.33ʃ2.10291.44ʃ27.91312.77ʃ32.82 t值0.56 4.450.81 2.49P值0.243<0.0010.228<0.0013㊀讨论小儿厌食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进食量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因担心肥胖或其他原因而拒绝饮食,或伴有便秘㊁腹泻㊁餐后腹胀等症状㊂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大多与喂养不当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㊁胃肠功能紊乱或动力不足㊁微量元素缺乏等诱因相关[7]㊂中医认为,小儿乳食不节,脾胃受损,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宿食停聚,积而不化,则成积滞,导致厌食㊂正如‘证治准绳㊃幼科㊃宿食“载: 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㊂[8] 若小儿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调,日久则纳化失职,甚至造成厌食,如‘素问㊃痹论“所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㊂ ‘医宗金鉴㊃幼科心法要诀“载: 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食不消而成疾矣㊂ 若过于溺爱孩子,纵其所好,恣意零食或饥饱无度,喂食过量等皆可损伤脾胃,导致厌食[9]㊂治疗该病,宜以运脾开胃为法则㊂神曲消食口服液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由著名儿科专家方鹤松教授经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的经典方,具有消食健脾,健脾理气功效㊂该药由焦山楂㊁焦麦芽㊁焦神曲㊁麸炒白术㊁党参㊁茯苓㊁白芍㊁木香㊁砂仁㊁醋延胡索㊁炙甘草组成㊂方中焦三仙(焦山楂㊁焦神曲㊁焦麦芽)为君药,焦麦芽善消淀粉类食物,焦山楂善消肉类或油腻类食物,焦神曲善消米面类食物,三药合用,功效倍增㊂麸炒白术㊁党参㊁茯苓为臣,健脾益气㊁和中去湿为臣,白芍㊁木香㊁醋延胡索㊁砂仁,芳香醒脾㊁和中理气为左㊂炙甘草培补中气,调和诸药为使㊂全方合用,健脾补气壅滞之弊,消食和中而无耗气之嫌,最适宜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引起的小儿脾胃虚弱,或饮食积滞证引起的厌食㊁食欲缺乏-食量减少等[10-11]㊂现代医学研究[12]表明,该方诸药中均含有一种甚至多种促进胃肠蠕动㊁帮助消化的有效成分,如神曲含挥发油㊁脂肪油㊁维生素B及微量元素Zn㊁Fe㊁Cu等成分,可利用氧化供能,促进机体消化吸收,并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起到增加食欲㊁促进消化等多重功效㊂白术及木香均可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排空,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13]㊂茯苓含有碳水化合物㊁脂肪㊁钙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胃肠运动,促进胃肠道内胃酸,胃蛋白酶㊁胆汁的分泌增加[14]㊂传统中医学认为,内脏疾病必然会反映到体表上来,根据脏腑经络巡行,可以通过针灸㊁推拿方法,对脏器相应穴位进行一定刺激,达到疏通经络㊁调理脏腑的目的㊂因此,本研究采取了掐揉掌横纹㊁摩腹,捏脊,以及针刺脾俞㊁足三里㊁三阴交㊁阴陵泉等穴位,起到健脾和胃,调理气机的作用㊂本研究结果表明,中成药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㊁推拿对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㊂胃泌素是由胃窦部和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 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其中以胃窦部存在最多,其次是胃底㊁空肠㊁十二指肠等处㊂胃泌素具有促进胃肠道内分泌功能,可促进胃体和胃窦收缩,增加幽门括约肌张力,延缓胃排空[15]㊂因此,本研究将胃泌素作为重要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食欲㊁进食量㊁体质量㊁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胃泌素㊁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较单用神曲消食口服液能够较好地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患儿食欲和食量,且无不良反应㊂参考文献[1]㊀刘伟孝,郎俊凤,张钦凤.儿童厌食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1):1119-1122.[2]㊀孙颖慧.双歧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厌食症患儿摄食调控因子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1):71-73,81.[3]㊀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75-1277.[4]㊀马融,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6-99.[5]㊀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7-269.[6]㊀廖品东.小儿推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5-127.[7]㊀GHIONE S,MAESTRO S,DATI E,et al.Growth impairment andgrowth hormone-IGF-1axis in infantile anorexia nervosa[J].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2015,28(9-10):999-1001. [8]㊀汪授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0.[9]㊀梁蓬勃,张金虎.张金虎主任医师从肝脾同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5,21(12):32-33. [10]戴启刚,袁斌,张永春.神曲消食口服液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兼脾虚夹积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㊃191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㊀Vol.33No.2Apr.2021㊀4(89):17431-17433,17435.[11]殷利平,申波.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4):49-53.[12]刘双,杨静,江振作,等.中药 神曲 发酵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5,32(5):318-320.[13]管建明,茹翱.有回声型胃超声显像剂对诊断胃间质瘤的价值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4):360-361.[14]曹峰,罗振亮,秦源,等.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调节作用[J].中成药,2019,41(1):204-207.[15]孙俊,王宏志,汪毅,等.柴芍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NO㊁AchE㊁GAS㊁5-HT 含量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8,11(3):444-447.收稿日期:2020-05-26㊀修回日期:2020-12-25∗基金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苗圃工程项目(MP2017-21)㊂作者简介:李敏兰(1987-),女,郑州市人,硕士,主管药师,从事中药饮片及新药开发工作㊂三种四物汤剂型中指标成分含量比较∗李敏兰1,王瑞生2(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2.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00)[摘要]㊀目的㊀比较四物汤颗粒剂㊁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㊂方法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g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四物汤颗粒剂㊁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中5-羟甲基糠醛㊁阿魏酸㊁毛蕊花糖苷,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㊂结果㊀本研究制得的四物汤颗粒剂㊁配方颗粒剂中及传统汤剂的平均质量浓度之和分别为19.42,16.00,11.95,四物汤颗粒剂是传统汤剂的1.6倍,而配方颗粒是传统汤剂的1.3倍㊂结论㊀四物汤颗粒剂中5-羟甲基糠醛㊁阿魏酸㊁毛蕊花糖苷含量高于配方颗粒剂和传统汤剂㊂[关键词]㊀四物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汤剂;5-羟甲基糠醛;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中图分类号]㊀R283.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21)02-0192-04㊀㊀四物汤是中药的经典方剂之一,由熟地㊁当归㊁白芍和川芎四味药配伍而成,是从‘金匮要略“中的芎归胶艾汤中减去阿胶㊁艾叶㊁甘草而成,仅有熟地黄12g㊁当归12g㊁川芎8g 和白芍10g 组成㊂最早见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用于治疗外伤淤血作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亦有收录,用于治疗妇人诸疾㊂本方治营血虚滞证,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润,入肝㊁肾经,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㊂当归甘辛温,归肝㊁心㊁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故为臣药㊂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㊂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1]㊂近年来,对四物汤质量的研究方面已有文献[2-5]报道,但不完善㊂四物汤是传统医学补血的代表方剂,具有补血调血功效㊂方中药物的有效成分比较明确,便于含量测定㊂在传统经方基础上,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传统汤剂进行剂型改革,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汤剂的成分,以水为提取溶剂,运用现代生产设备,将四物汤制成颗粒剂,该剂型克服了传统汤剂煎煮㊁携带㊁服用㊁贮存不便等缺点,具有质量可控㊁药材利用率高等特点[6-7]㊂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四物汤颗粒剂㊁配方颗粒剂和传统汤剂中5-羟甲基糠醛㊁阿魏酸㊁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分析其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结合四物汤标准汤剂的研究,进一步考察四物汤颗粒剂㊁配方颗粒剂各项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四物汤的临床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材料YP10002电子天平(上海衡际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ECURA225D -1CN 万分之一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磁炉,H -1600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利鑫坚离心机有限公司),Waters2487高效液相㊂熟地黄(批号:201811W -S2)㊁当归(批号:180413)㊁白芍(批号:180508H )㊁川芎(批号:180416),上述药材均购于河南中原正信药行㊂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8]相关药材项下要求进行检测,均符合要求㊂5-羟甲基糠醛㊁阿魏酸对照品(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PS020078㊁PS000828)㊁毛蕊花糖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73-201806)㊂水为自制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㊂2㊀方法2.1㊀四物汤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及传统汤剂制备2.1.1㊀四物汤颗粒剂前期㊀根据处方来源,选择水㊃291㊃。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罗红平等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以推拿为主要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验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对照组口服硫酸锌口服液,以5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P值关键词:推拿手法硫酸锌小儿厌食症厌食[1] (anorexia)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

本病由脾运胃纳失职所致,如长期不愈者会使气血生化乏源,常常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甚至疳证,且大多免疫力低下,体弱多病,其危害较重。

在治疗本病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并做了临床对照研究,认为推拿手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仅是因为它的疗效肯定,此方法还存在安全系数高,患儿的依从性好的优势,且从长远方面看,也提高了患儿的免疫力,降低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现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制定标准,将符合如下条件患儿纳入研究对象:①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病前减少1/3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②质量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

③年龄在0—7岁,近一周内未使用消食导滞中药及助消化药。

凡符合诊断标准且患儿的监护人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作为实验病例纳入。

如超过1/3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终止实验。

1.2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单盲随机分组,组间两种对照设计进行研究。

随机将80名小儿厌食症患儿按照1:1比例分成治疗组40和对照组40例。

所有病例均进行依从性监督,并严格控制各种可变因素,以防止对疗效观察造成沾染、干扰和误判。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摘要]小儿推拿在古代被称之为小儿按摩,其发展历程十分久远,在推拿学科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其理论基础为中医理论,主要是运用手法在体表腧穴进行操作,能够使脏腑气血功能得以有效调整,对儿科疾病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预防以及治疗。

正是由于小儿按摩经的创立,为小儿推拿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奠定了十分扎实的基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具备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小儿推拿;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保护儿童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儿保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升发展。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在明朝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以祖国医学中的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推拿达到舒筋活络,扶正祛邪,调节儿童气血的效果。

1小儿保健推拿的发展概述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是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健身的推拿方法。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了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记载。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丰富的儿童保育内容,用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的条目共计15条;提到“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这是应用按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

到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发展成独立体系,将中医学的整体观、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融入小儿推拿学科,奠定了小儿保健推拿的理论基础,期间小儿保健推拿方法亦在民间广为流传。

2小儿保健推拿的临床应用2.1促进生长发育2.1.1早产儿为早产儿提供科学的医疗保健方法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小儿推拿是常用方法之一。

采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加常规按摩方法,对31例早产儿进行穴位经络按摩,与对照组比较,按摩组在体质量增长、奶量摄入及热卡获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能促进早产儿早期发育。

将小儿推拿与国外通用法结合,把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和抚触组对照研究,30d后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组在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奶量摄入、中枢神经发育方面均优于抚触组,得出经络按摩加国外通用法能给早产儿以良性刺激,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评价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评价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7-11-24T15:21:45.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9期作者:徐臻王艳[导读] 中医小儿推拿法的应用,对小儿厌食症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增长食欲,从而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推拿科) 2645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上的小儿推拿法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儿科部门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中医学上的小儿推拿法,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治疗方案的满意程度。

结果小儿推拿法在厌食症中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3,且150例患者中有68例非常满意,概率为45.3%,基本满意的有72例,概率为48.0%,不满意的有10例,概率为6.7%,患者对这种治疗方案的满意度达到了93.3%。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的应用,对小儿厌食症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增长食欲,从而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中医;小儿推拿法;小儿厌食症厌食症是儿童患者容易出现的临床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小儿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食欲,与之前相比,食物的摄入量明显下降[1]。

一般情况下,小儿患者的身体质量都相对较差,再加上厌食症情况的出现,就更容易使得他们出现身体虚弱的现象。

如果不能给予厌食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他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元素,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为此,我院对部分小儿厌食症患者采取了中医小儿推拿法的治疗措施取得的成就及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72例,年龄在2-8岁之间,平均年龄(5.2±0.6)岁。

1.2 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中医上的小儿推拿治疗方案,对于具有脾胃积热症状的患者,则需要推拿其体表对应的穴位,主要包括有:首先推拿其清天河水穴100次以上,之后推拿700次的补肾水位穴,100次的四横纹穴位,推拿青板门穴位500次,揉搓患者总筋部位200次,推拿清肺金穴位500次,逆行200次的内八卦,揉搓300次小天心部位,揉搓300次的二人上马部位,并推退500次的下六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小儿推拿穴位治疗312例小儿厌食症,观察疗效。

结果:治愈264例,有效42例,无效6例。

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是目前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法。

标签:厌食症;小儿推拿;中医
厌食症是指小儿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食欲不振,甚至进食极少的一种儿科常见病。

病因多为先天脾胃虚弱,及后天喂养饮食不当所致。

在儿童备受关爱的今天,厌食症成为很多父母极为苦恼的问题。

中医小儿推拿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用于各种儿科疾病,疗效显著,在很多地区深受欢迎,临床中治疗厌食症效果尤佳[1-3]。

笔者近年来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愈大量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8月-2011年12月治疗的312例病例,其中男170例,女142例,1岁以内36例,1~2周岁102例,2周岁以上174例,平素好呕吐者62例,好腹胀者16例。

1.2方法312例厌食症患儿全部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取患儿左手穴位推拿,除胎毒型配合蓖麻籽、萝卜叶捣烂,纱布包裹外擦,推拿期间不用其它中西药物,禁食寒凉瓜果,肥甘厚腻,忌过饥过饱。

1.2.1脾胃积热型164例。

症见面色黄黑,消瘦好动,性格多暴躁,白天不睡,夜睡晚,踹被,易患扁桃体炎或化脓,常流黄眼眵,舌红苔黄,胃阴伤者少苔或无苔,大便干,尿少而黄;推拿取穴:推补肾水7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清板门5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揉总筋200次,揉小天心3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清肺金500次,推退下六腑5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

1.2.2伤食型90例。

厌食多发生于某次伤食呕吐后或感冒伤食后,持续厌食。

前者症见口臭较重,尤其晨起明显,大便酸臭,夜睡哭闹,舌苔白腻而厚;后者口臭不重,病初可伴有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

推拿取穴:揉小天心300次,推清板门500次,逆行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揉合谷100次,揉小横纹500次,推清肺金5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

1.2.3脾胃虚寒型38例。

症见面白乏力,好静少动,平时大便多正常,进食寒凉好腹痛或便次增多,气味不大,不好口渴,尿多不黄,舌淡苔白。

推拿取穴:推补脾土500次,乙窝风3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推补肾水500次,揉外劳宫4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

1.2.4胎毒型20例。

这种类型一般生后即进乳偏少,往往除厌食外很少患病,体格瘦小,按以上3种方法推拿效果不佳。

推拿取穴:揉小天心800次,揉乙窝风500次,推补肾水500次,推清板门500次,推补脾土300次,推补上三关3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揉合谷1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

有热象者去脾土、上三关。

推拿同时用蓖麻籽、萝卜叶捣烂,纱布包裹外擦全身透疹,疹出后要继续擦,直到全身遍出为止,可连续擦2~3周。

擦时注意保暖。

推拿期间忌惊吓和外感。

1.3疗效标准痊愈:食欲良好,疗效比较巩固;有效:食欲较前好转,但较正常儿童稍差,或不能长时间巩固;无效:推拿后食欲无改变。

2结果
2.1脾胃积热型164例,痊愈128例,有效32例,无效4例;脾胃虚寒型38例,痊愈30例,有效6例,无效2例;伤食90例,全部治愈;胎毒型20例,发疹后全部治愈。

前3类疗程多在4~5 d,胎毒型7~12 d。

总治愈264例,有效42例,无效6例。

2.2典型病例患儿,男,4岁。

以“厌食3年”为主诉于2009年6月15日来诊。

患儿从断奶后即厌食,时常腹痛,消瘦好动,烦躁好哭,白天不爱睡觉,夜内睡眠亦晚,踹被,好盗汗,晨起流黄眼眵,平素经常发烧感冒咳嗽,常患扁桃体炎和口腔炎,大便干,尿少而黄,舌红苔黄。

中医辨证:脾胃积热型,取穴:推补肾水7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清板门500次,推四横纹各100次,揉总筋200次,揉小天心30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清肺金500次,推退下六腑5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

第2天患儿食欲即好转,5天痊愈,随访至今半年余疗效巩固。

3讨论
厌食的病因大致分为四方面:一是有的家长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好东西”,于是恣食肥甘厚腻之品,或衣着过暖阴伤风热,导致脾胃积热;二是暴饮暴食或感受外邪,导致伤食;三是过食生冷瓜果饮料,导致脾胃虚寒;四是禀承父母体质,或孕期失于调养,受母体血热熏蒸,内蕴胎毒导致脾胃运化失调。

本组厌食症病例中脾胃积热型164例,占52.6%,伤食型90例,占28.8%,脾胃虚寒型38例,占12.2%,胎毒型20例,占6.4%。

可见脾胃积热型和伤食型占厌食症的绝大多数,这一点与过去中医典籍中记载的厌食症以脾胃虚弱或虚寒型为主有所不同。

原因可能是与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有关。

在治疗上前3种类型疗效较快,疗程较短,胎毒型疗程较长。

厌食症在治疗同时应加强护理。

过去中医有“小儿宜忍三分饥,奈三分寒”的保健原则,“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确实是很有道理的[5-6]。

所以在治疗中要嘱咐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时少吃寒凉粗硬之品,慎食肥甘厚腻,饭前不要吃零食和水果等。

参考文献
[1] 龙洋,文杰,江山,等.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厌食症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3):75-77.
[2] 金义成. 小儿推拿学[M].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2003:391-393.
[3]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医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385-388.
[4] 北京中医学院.内经讲义·经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91-993.
[5] 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1-333.
[6] 邓铁涛. 实用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31-633.
(收稿日期:2012-05-03)(本文编辑:车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