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系数检测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传热系数检测通常采用热流法、测温法或数值模拟法。
热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热流大小和温度差来确定传热系数。
测温法则通过在围护结构内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数值模拟法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估算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检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目的和依据:说明进行传热系数检测的原因和依据,指导检测的目标和要求。
2.检测范围和方法:说明检测的具体范围和使用的方法,如热流法、测温法或数值模拟法。
3.检测仪器和设备:列出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的名称、型号和技术指标。
4.检测样品和试验条件:说明检测的围护结构样品的特点和尺寸,并说明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5.检测过程和结果:详细描述检测的过程和方法,并列出测得的传热系数数值和误差范围。
如果使用数值模拟法,还需说明模型参数和计算结果。
6.结果分析和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估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7.检测结论和建议:总结检测结果,给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实际检测中1.严格遵守检测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前要做好样品的准备工作,如清洁表面、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等。
3.检测过程中要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测量。
4.数据处理要科学合理,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5.检测结果要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评估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报告是评估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重要依据,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检测结果对于改进建筑设计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写检测报告时,需要详细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建议。
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 -回复

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回复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是指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时,所需的实验环境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传热系数测定是研究热量传递过程中传热速率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热性能和优化热传递设备的设计。
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时,环境要求的达成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首先,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中的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时,温度会直接影响传热过程的速率和热量传递情况。
因此,实验环境中的温度要能够稳定控制,并且与实际应用环境接近。
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空气对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传热系数测定常常在真空或者稳定的气氛中进行。
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恒温器、温度计等设备实现,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中的压力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某些情况下,压力的变化会对传热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实验环境中的压力要能够稳定控制并且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匹配。
在一些特殊的传热系数测定中,例如在高温和高压下,压力的控制可能会更为复杂。
为了确保测定的准确性,需要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方法来控制和测量压力。
此外,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中的湿度控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湿度的变化会对传热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材料而言。
因此,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时,需要控制实验环境中的湿度,并且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匹配。
湿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湿度计和湿度控制设备实现,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中的噪声和振动控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进行传热系数测定时,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环境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噪声和振动,例如使用隔音材料、减震设备等。
最后,传热系数测定环境要求中的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需要确保实验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实验环境中的光照条件也可能对一些特殊材料的传热特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报告

墙体传热系数检测报告1. 引言墙体传热系数是评估建筑物能量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墙体对热量的传导能力,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能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和步骤,以便准确评估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2. 传热系数的定义墙体传热系数(U值)是指墙体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导量与温度差之比。
它的单位是W/(m²·K),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与温度差的大小。
传热系数越小,墙体的隔热性能越好。
3. 检测方法3.1 环境准备在进行墙体传热系数检测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测试环境的室内外温度稳定。
•清理墙体表面,确保无任何遮挡物和污渍。
•确保测量设备和传感器的准确性和正常工作。
3.2 实施步骤以下是墙体传热系数检测的具体步骤:1.安装测温设备:使用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墙体的内部和外部表面。
确保传感器与墙体紧密接触,并通过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传感器位置,以确保准确测量。
2.收集温度数据:启动温度传感器并开始记录墙体内外表面的温度。
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测量环境温度:同时记录室内外环境的温度。
这样可以计算出墙体内外温度差,作为计算传热系数的依据。
4.计算传热系数:根据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和墙体材料的特性,使用传热方程计算墙体的传热系数。
传热方程可以根据墙体结构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
5.分析结果和评估:根据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评估墙体的隔热性能,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传热系数超过标准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隔热材料的改进或增加。
4. 结论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是评估建筑物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步骤,可以准确地评估墙体的传热系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改造中,墙体传热系数的检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构建更节能和环保的建筑物。
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引言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是确保建筑物保温性能和节能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在进行传热系数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传热系数的定义和意义传热系数的定义传热系数(U值)是衡量固体材料传导热流的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瓦特/平方米·开尔文(W/m^2·K)。
传热系数的意义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舒适度。
传热系数的检测对于评估建筑物的能耗和设计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类型在进行传热系数的检测前,需要准确了解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类型,包括墙壁、屋顶、地面等部位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这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制定检测计划和程序在进行传热系数检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和程序,明确检测的范围和要求,制定合理的采样和测试方案,并确保检测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
准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工具传热系数的检测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工具,如热流计、温度计、热电偶等。
在进行检测前,要确保这些仪器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检测。
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和步骤封闭室法1.准备一个封闭的测试室,确保室内环境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2.在测试室的围护结构表面采样,并测量表面温度。
3.使用热流计测量围护结构上热流的传导。
4.基于测得的热流和温度差,计算出传热系数。
热桥扣除法1.在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进行采样,并测量表面温度。
2.测量热桥所引起的热流和温度差。
3.根据测得的热流和温度差,计算出热桥的传热系数。
4.在计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将热桥的传热系数从总传热系数中扣除。
统计方法和计算模型1.根据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类型,选择适当的计算模型和方法。
2.收集并整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参数,如厚度、导热系数等。
传热系数的测定

12211221()()ln m T t T t t T t T t ---=-- t m Q KA = 12=2Q Q Q +12Q Q ==0Q 损22221()s p Q m C t t =-11112()s p Q m C T T =-一、实验目的1.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学会换热器的操作方法;2.测定换热器总的换热系数。
二、实验原理获得传热系数的途径:一是实验测定,二是用传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热量衡算方程式:理想状态下 ,则 ,取 ,A=n2πrlK —传热系数 Q —单位时间内冷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KJ/s(KW) ms1,ms2—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1,Cp2—热、冷流体的定压热容KJ/Kg.KT1,T2—热流体进出口温度Kt1,t2—冷流体进出口温度Kn —列管根数三:实验步骤1、打开阀门,给热水槽和冷水槽注水;并加热热水槽中的水;2、关闭转子流量计的进口阀门,大家旁路阀门,然后开启水泵;3、保持冷流体流量不变,改变热流体流量,测五组数据;然后保持热流体流量不变,改变冷流体流量,测五组数据。
4、实验结束,关闭冷热流体阀门。
四:实验数据换热器:列管长L=0.7m 列管根数n=12根,双管程单壳程,直径d=22mm 序号 热流体 冷流体流量L/h 进口温度T1 出口温度T2 流量L/h进口温度t1 出口温度t2 1 550 38.6 34.5 650 23.4 25.4 2 800 38.7 35.4 650 24.2 26.3 3 1000 38.8 35.8 650 25.0 27.1 4 1300 38.5 36.1 650 25.9 28.5 5 1500 38.4 36.3 650 26.7 29.0 6 1000 38.5 35.8 800 27.8 29.7 7 1000 38.5 35.8 1050 28.3 30.0 8 1000 38.5 35.7 1200 28.7 30.3 9 1000 38.5 35.8 750 26.6 30.210 1000 38.4 35.4 1500 25.2 27.4五、数据处理根据第一组数据计算传热系数K :1、求对数平均温差4.12211=-=∆t T t 2.11122=-=∆t T t ,因为⎪⎪⎭⎫ ⎝⎛<=∆∆211.121t t 故对数平均温差8.11221=∆+∆=∆t t t m 。
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传热系数,分析传热过程中的热传递机制。
实验原理:传热系数是描述热量在单位面积上传递的能力的物理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某个物体(如金属板)的两端温度差,以及已知的热导率、厚度和面积来计算传热系数。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金属板
2. 温度计
3. 热源
4. 温度控制装置
5. 热传导测试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板与热源、温度控制装置连接,使金属板的一端接触热源,另一端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
2. 将温度计插入金属板的两端,测量金属板两端的温度。
3. 调节温度控制装置,使金属板两端的温度保持稳定。
4. 根据已知的热导率、厚度和面积,计算出金属板传热系数。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得的金属板温度差、热导率、厚度和面积,计算得到金属板的传热系数为XXX。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金属板传热过程中的热传递机制。
比较实验测得的传热系数与文献数值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讨论实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结论:
通过实验测定传热系数,可以得到某个物体在传递热量时的能力。
实验结果可用于热工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设计和分析。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评价建筑节能性能的一个重要
指标,也是建筑物节能改造的基础依据之一。
在进行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测量方法选择:传热系数的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即静态法和动态法。
静态法适用于固定不变的建筑物围护结构,动态法适用于可变的围护结构。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应根据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测量环境条件:传热系数的测量需要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对传热系数的测量结果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测量前应对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和调整。
3. 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传热系数的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所选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在选择测试仪器前,应对仪器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解和比较。
4.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涉及到多个参数和公式,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对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评价建筑节能性能的准确
性至关重要。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进行操作,并对数据进行反复核对和确认。
5. 测量记录和保存的规范化:传热系数的测量过程需要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筑节能性能的评价。
在记录和保存数据时,应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操作,确保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流计法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流计法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兰州瑞洋建筑节能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田斌守
1热流计法原理
热流计法的通过检测被测对象的热流E ,冷端温度T 1和热端温度T 2,即可根据公式(1)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示意图如图1所以。
)/(1e i R R R K ++= (1)
其中:K 为传热系数,W/(m 2.K);
C
E T T R *12-=; T 1为冷端温度,K ;
T 2为热端温度,K ;
E 为热流计读数,mv ;
C 为热流计测头系数,W/(m 2.mv),热流计出厂时已标定;
R 为被测物的热阻,m 2.K/W ;
Ri 为内表面换热阻,m 2.K/W ;
Re 为外表面换热阻,m 2.K/W 。
图1 热流计法检测示意图
2热流计法的特点
热流计法的本质是测量通过热流计的热流,该热流即是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这个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
如果不是这样,热流有分量,那么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小,传热系数就偏大。
该方法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用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工程又在非采暖期竣工、即使在采暖期竣工又是壁挂锅炉分户采暖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对于这些工程显然热流计法无法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采暖条件下,该部位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位低;在室内空调降温条件下, 该部位内表面温度又比主体部位高。
热工缺陷:当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缺失、分布不均、受潮或其中混入
灰浆时或当围护结构存在空气渗透的部位时,则称该围护结构在此部位存在 热工缺陷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本次培训老师简介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段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赵宗显:注册设备工程师,王志勇:高级工程师
:采暖空调和通风系统现场检测
任静:工程师
风机盘管和散热器检测
目的:在现场节能检测的理论和实际操作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标准 编号
JGJ/T132-2009
宜在受检围护结构施工完 成至少12个月后进行。
检测时间宜选在最冷月, 且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 天气
采暖期时,应在采暖系统 正常运行后进行;其他季
检 节可采取人工加热或制冷 测 的方式建立室内外温差, 条 检测期间室内温度应保持 件 稳定。
高温侧与低温侧表面温差 不低于10℃且检测过程中 任意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 于低温侧表面温度;当传 热系数小于1W/(m2∙K) 时,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 于低温侧10/U℃。
三、检测设备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标准 JGJ/T132-2009 名称
DB11/T555-2008 JGJ/T177-2009
GB/T23483-2009
热 热流和温度应采 热流和温度应采 同JGJ/T132-
流 用自动检测仪检 用自动化数据记 2009
计 测,数据存储方 录仪表,数据存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
热流计法: JGJ/T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DB11/T555-2008《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GB/T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
方法》 热箱法: DB11/T555-2008《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
表面,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 传感器应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 0.1m长的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 系数应与受检表面基本相同。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4、采集数据:
标准 JGJ/T132-2009 名称
DB11/T5552008
某工程室内红外热像扫描结果:
Circle 1、Circle2、Circle 3 及Circle 4点温度比较低, 与周边外墙有较大温差,为热桥部位,选择测点时应避开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2、测点数量:
标准 JGJ/T132-2009 DB11/T555-2008 JGJ/T177-2009 名称
热流计及使用 算机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采集仪及计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四、检测步骤
1、选择测点: 选择围护结构北向或东向部位,不应选择南向,
测点要有代表性,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 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 风扇的直接影响,且避免阳光直射。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主讲人
段恺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热流计法传热系数检测 热箱法传热系数检测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术
语
传热系数: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
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 [W/(m2·K)]。
式应适用于计算 储方式应适用于
机。
计算机。
温 测量不确定度不 测量误差小于 同JGJ/T132-
度 应大于0.5℃。 0.2℃。
2009
传
感
器
热流计标定系数范 围为10W/(m2∙mV) 正常使用条件下三 年内标定系数变化 不应大于5%,标定 系数不确定度≤5%; 使用温度为-10℃~ 70℃。
温度传感器测量范 围-50℃~100℃, 分辨率0.1℃,误差 不应大于0.5℃
GB/T23483-2009
测点 数量
——
一个测试面不 少于5个热流计 测点,非均质 材料测点总数 应大于5个
每种构造不少于 两个测试部位, 每个部位不少于 4个测点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3、安装仪器: (1)热流计安装:热流计应安装在室内,其表面与被测表
面应充分接触; (2)温度传感器安装: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围护结构两侧
采暖期时,风力应小于5 级,在连续采暖至少7天 的房间,室内空气温度 波动范围在±3℃;其他 季节可采取人工加热或 制冷的方式建立室内外 温差,检测期间室内温 度应保持稳定。
室内外空气平均温差应 ≥10℃,
——
——
建筑物室内外 温差不宜小于
15℃。
当K≥0.8 W/ (m2∙K)时, 高温侧与低温侧表面温差 不低于12℃,0.4≤K<0.8 W/ (m2∙K)时,高温侧与 低温侧表面温差不低于 15℃, 当K<0.4 W/ (m2∙K)时,高温侧与低 温侧表面温差不低于20℃。
热流计法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一、检测原理与适用范围:
1、原理:在稳定状态下,试样被测量部分,不考 虑热流向四周的扩散,可认为试样具有一维恒定 热流,此时测量出通过试样的热流密度和试样两 表面温差,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试样热阻,从而计 算传热系数。
2、适用范围:均质材料构成的墙体或构件
二、检测条件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DB11/T555-2008
宜在被测部位保温工程 完成60天后进行
避开雨雪天气,被测围 护结构处于干燥状态。
JGJ/T1772009
应在受检墙体 或屋面施工完 成至少12个月 后进行。
检测时间宜选 在最冷月。
GB/T23483-2009
——
检测宜选在最冷月,避开 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
JGJ/T1772009
GB/T23483-2009
采 1.定时记录热流 1.定时记录热 同
1.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应同步
集 密度和内外表面温 流密度和内外 JGJ/T132- 记录,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